亦朵智库

揭秘市场潜力与挑战,精准导航未来之路!

报告速递

紧跟时代脉搏的即时更新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Q2财报总结:整车与电池环节依然强势,龙头穿越周期

2024 年 Q2 电动车板块利润同比下滑但环比改善显著,整车和电池利润占比较大,上游扭亏后占比提升。具体情况如下: 2024 年 Q2 整体情况 营收方面:新能源汽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 1%,环比增长 18%。 利润方面: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11%,环比增长 48%。从利润占比来看,整车占 45%、电池环节占 35%、中游材料占 7%、上游资源占 2%,整车利润占比稳定,上游资源扭亏使占比提升,电池环节利润占比下降。 各环节利润情况

先导智能研究报告:先到的先导,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亲历者

先导智能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的参与者,本文复盘了这家锂电设备龙头的成长历程,从产业变化、公司发展、基本面与市场表现等方面揭示其成长、成功的经验以及投资机会。 先导能领先行业的重要因素包括匠心品质、聚焦客户、重视研发、极致速度。它从电子设备行业起步,创新拓展至光伏、锂电等领域,研发费用率约 10%,比同行高 4 - 5 个百分点,跟随大客户保持产品品质和技术领先,国内外都具备竞争力。 先导的成功源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时代红利、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的战略选择以及自身强大的竞争力。

威迈斯研究报告:车载电源龙头,看好800V趋势下公司业绩成长性

高压快充加速有望推动电动车渗透,公司作为产业链中游核心厂商成长确定性强,其是车载电源龙头,且顺应行业趋势长远布局 “电驱 + 液冷充电桩” 业务。 高压快充是驱动电动化渗透的关键,此前存在成本高、技术应用难的问题,现在有改善:一是 SiC 成本因国产供应链完善和集成化而降低;二是车企纷纷布局,800V 高压从高端车型下渗,未来 B/C 级车或为主流,长期中低端车型也可能应用。 在车载电源方面,短期战略客户增长强劲,长期 800V 是趋势,公司能充分受益于功率元件替换实现量增;“SiC + 集成化” 使单车价值量提升,公司 “磁集成” 技术领先,成本有优势,毛利率较高。

万达轴承研究报告:国内叉车轴承行业先行者

万达轴承是国内叉车轴承领域的先驱,主要业务是叉车(门架)轴承产品和回转支承产品的研制与销售。其是中国规模第一的叉车门架专用轴承产品制造企业,产品适配全球多种型号叉车,远销多地,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 叉车的稳健发展推动叉车轴承市场增长,按照万达轴承 2020 - 2022 年产品平均价格估算,到 2026 年,全球叉车轴承市场规模和叉车转向系统回转支承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7.94% 和 7.72%,都将随着叉车市场规模扩大而稳步扩张。 万达轴承在技术研发、产品、客户积累方面优势明显。先发优势和经验积累使其掌握多项叉车专用轴承核心技术,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基于核心和发明专利技术,其产品在寿命、负荷、轻量化、可靠性等方面领先,质量、品类和规模在国内领先。公司受国内外叉车龙头企业青睐,与安徽合力等长期合作,是丰田叉车世界采购供应商、欧洲凯傲集团长期配套供应商,还获得了客户群体的各类荣誉称号。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驾驶方兴未艾,国产智驾SoC芯片供应商突围在即

智能驾驶 SoC 是智能驾驶汽车的关键 “中枢大脑”,L2 级智能驾驶已成主流,L3 级正在落地,汽车智能电动化使车用 SoC 芯片成为趋势,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2028 年全球和中国的 ADAS SoC 市场预计达 925 亿和 496 亿元,2030 年全球和中国的 ADS SoC 市场预计达 454 亿和 257 亿元。 该赛道主要参与者有英伟达、Mobileye、高通、华为、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芯擎科技、辉羲智能等,英伟达提供完整解决方案,Mobileye 走向高阶智驾,高通主打高集成低成本,华为提供系统化方案,地平线以特定技术平台提供智能驾驶方案,黑芝麻智能专注视觉感知与自主 IP 芯片研发,芯擎科技致力于汽车电子芯片整体方案,辉羲智能打造车载智能计算平台。

智能矿山暨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

近年来政策推动和无人驾驶等技术在矿山的应用使智能矿山建设进步显著,政府机构、矿山企业、技术公司和装备制造商都积极参与,各方对智能矿山的认知逐渐形成并在市场中通过技术交易相连。中国矿业大学相关实验室肩负推动矿山智能化发展的任务,其师生扮演技术链接者角色且在合作中了解各方诉求。在此背景下,该实验室的研究院整理数据、走访调研、梳理理论研究后形成《2024 智能矿山暨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蓝皮书学习优秀企业经验、获得机构数据和观点、参考专家意见,虽前期未一一沟通但在此致谢。蓝皮书期望能为行业企业提供资料信息、给从业者提供线索、为企业技术演进提供参考。智能矿山产业链组织方式的演化源于技术驱动管理和管理驱动产业,而先进的产业链组织方式能为技术发展和企业运营提供高效边界助力企业构建商业模式,这是蓝皮书重点思考的问题。

神通科技研究报告:汽车注塑基本盘稳固,光学镜片开启第二曲线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非金属部件及模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含动力、饰件系统零部件及模具,经过近 20 年发展成为多家荣誉称号企业。公司绑定了头部客户,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其中包括知名客户 A 客户。公司业绩有企稳趋势,2023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4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因为产品毛利率上升。 公司切入光学及智能化产品领域,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光学产品方面: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以及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推进使雷达出货量有望增长,汽车智能化发展让 HUD 搭载率提高,配套光学镜片需求增加。公司顺利发行可转债建设光学镜片生产基地项目,预计 2025 年投产,2030 年达产,相关光学镜片产品已通过多家客户验证且获得订单或意向订单。

三一重工研究报告:领军工程机械市场,四大优势打开向上发展空间

公司 1989 年在湖南涟源成立,在工程机械行业深耕多年,已从 “小城工厂” 发展成国内领军企业,产品涵盖混凝土、挖掘、起重、桩工、路面等机械,多个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高度认可。 2024 年工程机械行业内需筑底企稳,海外市场持续增长。行业自 2021 年进入下行周期,综合多方面因素,2024 年有望企稳回升。内需上,挖掘机内需数据增长且态势向好;外销上,海外市场空间广阔是厂商增长动力,虽然自 2023 年 6 月挖掘机出口数据下滑,但国内工程机械企业通过国际化布局,海外营收和订单仍保持高增速。

汽车智能驾驶专题报告:Robotaxi商业化加速,高阶智驾未来已来

Robotaxi 指的是由自动驾驶技术来驱动的车辆,它无需驾驶员操作,主要通过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完成行驶、导航以及决策等操作。从 L4 级别自动驾驶的技术实现难度来考量,Robotaxi 是难度最高的适用于复杂环境的乘用车。Robotaxi 有着显著的优势,比如能够大幅提高交通安全性、价格稳定且更低、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等。 为什么 Robotaxi 在当下发展呢?原因如下:(1)L2 + 高阶智能驾驶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高,这为 Robotaxi 的用户培养奠定了基础。(2)智能驾驶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国内外 Robotaxi 的发展也在持续推进。(3)“车路云” 一体化建设会加快 Robotaxi 的商业化进程,从而共同实现更安全、更高阶的智能驾驶。

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框架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自主品牌主机厂日益崛起,这使得上游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呈现向上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本土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Tier1)积极拓展产品品类并进军海外市场,中国有希望诞生世界级的零部件巨头。 智能化方面:智能化正逐渐成为整车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卖点,软件定义汽车也逐渐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智能驾驶中 L2 级以及 L2 + 级的前装渗透率不断提高,感知、决策和执行层面的相应供应商拥有广阔的增量市场空间。虽然国内厂商在这方面相对较弱,但近年来获得了较多项目,预计国产替代的进程会不断加快;智能座舱能提升驾驶和乘坐体验,其配置增长迅速,同时产业链融合让更多参与者加入共建生态,国内厂商已经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有望通过进军海外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深耕高性价比市场,合作Stellantis打开海外空间

零跑汽车于 2015 年由朱江明和傅利泉先生发起创立,是一家拥有全域自研能力的智能电动车企业,其产品矩阵竞争力强劲,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改善。目前零跑汽车有 5 款车型在售,包括 C 级六座 SUV C16、B 级 SUV C11 和 C10、C 级轿车 C01 以及微型车 T03,这些车型主要集中在 10 - 20 万元的高性价比市场,且在 2024 年 6 月单月销量已突破 2 万辆。 零跑汽车研发实力非常雄厚,掌握了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智能化的核心技术。2023 年,零跑汽车发布了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将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和车身域四域合一。多系统软件的深度融合,为用户带来了更强的交互体验。零跑智能座舱 3.0 所打造的全新交互系统 Leapmotor OS 具备沉浸式交互、智能化桌面以及操作更简单这三大优势。零跑智能驾驶 3.0 时代配备了 11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和 1 个激光雷达,同时使用高精地图,能够实现 NAC 和 NAP 等高阶智驾功能。

科博达研究报告:灯控主业立足全球,域控、Efuse新产品布局下一代EEA

公司是灯控细分赛道的龙头,其全球平台项目不断落地,市场份额提升的趋势十分明确。公司与核心客户大众有着多年的合作,紧跟车灯的光源迭代趋势,产品历经电子镇流器、LED 主光源控制器、矩阵式 LED 主光源控制器等多代升级,同时还拓展了辅助光源控制器、尾灯控制器、氛围灯控制等产品类型,从而确立了在细分赛道的龙头地位。公司的灯控业务主要面向全球客户,如大众、宝马、雷诺日产、福特、丰田、铃木等,近年来,那些生命周期长且配套车型众多的全球平台项目持续落地,这有望使其配套份额不断提升。随着车灯智能化不断升级,ADB、AFS 等自适应功能日益普及,Micro LED、DLP 等高清照明技术进入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而信息交互、辅助驾驶等功能的实现需要更复杂的控制逻辑和软件算法,公司作为拥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专业供应商可能会持续从中受益。
加载更多

尊享会员免费特权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Q2财报总结:整车与电池环节依然强势,龙头穿越周期

2024 年 Q2 电动车板块利润同比下滑但环比改善显著,整车和电池利润占比较大,上游扭亏后占比提升。具体情况如下: 2024 年 Q2 整体情况 营收方面:新能源汽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 1%,环比增长 18%。 利润方面: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11%,环比增长 48%。从利润占比来看,整车占 45%、电池环节占 35%、中游材料占 7%、上游资源占 2%,整车利润占比稳定,上游资源扭亏使占比提升,电池环节利润占比下降。 各环节利润情况

中国卫星研究报告:卫星制造核心央企,受益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下属核心上市公司,主营宇航制造(包含卫星制造及宇航部组件制造,预计 2024-2026 同比增长7%/12%/10%),卫星应用(包含卫星应用设备制造及服务,预计 2024-2026 同比增长 4%/8%/10%);2024H1 受用户需求计划调整延迟、部分产品升级换代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有所下滑,实现营收 10 亿元,同比下降 57%;归母净利润 850万元,同比下降 94%。后期有望随行业及订单恢复,公司有序安排产能,逐步兑现业绩。

通信行业24H1板块综述:AI算力基建外需高景气,内需拐点一致

光通信:两极分化明显,AI 驱动数通需求高增长,电信市场仍待进一步回暖。上半年光通信板块两级分化明显,AI 驱动数通光模块/光器件需求高增长。头部光模块厂商充分享受 AI 红利; 下游巨头持续加大 CAPEX 投入并对未来CAPEX 投入保持乐观,高景气预计持续,电信市场仍待恢复。AI 需求推动需求增长的同时,对毛利率的拉动作用也较为明显。 运营商:依然是红利策略中实现稳健增长的优质标的。24H1 三大运营商实现营收和业绩同步稳定增长,从经营数据中可以看到,在 5G 渗透率较高的背景下,传统移动和宽带业务增速放缓,云网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实现 20%以上的营收增速。从经营质量上,2024H1 运营商更加侧重盈利能力和分红比例提升,通过降本增效(降低资本开支、降低费用)等系列方式实现 ROE 提升。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Q2汽车板块整体高景气,关注龙头业绩表现

(1)量的层面,2024Q2,我国乘用车批发销量同/环比分别增长 2.3%/10.0%。首先,零售端整体偏弱,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前效果偏弱。其次,出口端延续同比高增的表现,环比来看尽管存在海运费上涨、关税壁垒等不利因素影响,依旧增长 10.9%。再者,新能源车渗透率同环比提升 9.4pct/8.6pct,插混/增程增长更为迅速,主要系比亚迪凭借 DM5.0 技术先发优势在主流价位段持续抢占合资燃油车市场份额、问界/理想在高端增程市场存在明显优势。最后,智能化持续渗透。华为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大,尤其是受智选模式深度赋能的赛力斯获益最大。而随着华为拟将引望打造为智能汽车开放平台,形成“业务+股权”合作的新模式,长安、赛力斯等华为系车企有望获得更多技术赋能及供应链支持,远期有望共享引望快速放量带来的投资收益。比亚迪在高端品牌方程豹方面也与华为就 HI 模式展开合作,有望快速补齐智能化短板。展望后续,以旧换新政策加码、降价潮企稳、消费旺季即将到来、车企加速海外产能建设、智能化技术持续进阶,需求有望得到支撑;(2)盈利能力层面,降价潮企稳利好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而规模效应增强车企的盈利能力,比亚迪最具代表性。同时,出海/高端化成新的盈利突破口。海外单车均价及毛利高,出海方面领先的比亚迪、长城等更为受益。同时,赛力斯凭借问界 M9 的放量业绩高增,长城凭借高端品牌坦克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汽车行业分析:内需与出口共振,成长与龙头共受益

复盘:出口支撑景气,商用车相对占优,红利风格优于成长。景气层面,2024年1-8月国内汽车销量增速放缓,设备更新及以旧换新政策托底总量,出口贡献增长弹性。 乘用车:内需放缓下竞争加剧,新车势能分化,出口贡献增量。2024年整车板块国内及出口景气分化,主机厂新车产品周期及品牌势能也有差异,投资逻辑演绎如下:1)国内乘用车市场消费需求阶段性走弱,竞争仍在加剧,主机厂新车销量表现分化,同时以旧换新支撑内需,截至8.31申请补贴数量已突破80万辆;成本控制能力强、具备新技术平台和强劲新车周期势能的主机厂逆势持续提升国内市占率,销量增长和业绩兑现度更强,比亚迪、华为智选、小米、理想汽车等;2)乘用车出口延续高景气,但业绩弹性和海外进展有分化,比亚迪、零跑汽车、长城汽车等。

汽车行业分析:2024Q2,自主崛起加速 ,盈利持续向上

2024 年 Q2,乘用车销量方面新能源、出口增长亮眼,营收整体环比增长,车企毛利率表现分化,自主盈利整体向好。零部件板块营收增长受益于核心自主品牌和头部新势力,规模效应增强及原材料、汇率稳定使盈利能力改善。商用车中,重卡虽进入淡季但受益天然气放量和重卡出海,客车行业持续复苏,内需与出口带动盈利向上。摩托车中大排发展提速,受益出口高景气,营收增长且重点摩企净利率环比上升,春风动力等业绩优异。

汽车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出口继续贡献收入和盈利弹性

2024 年 H1,乘用车出口继续为板块营收和利润增长贡献超额弹性,样本公司整体、国内、海外营收及毛利润呈现不同幅度增长,海外营收和毛利润占比提升,海外毛利率提高。商用车中,出口销量增长支撑下重卡产业链和客车板块业绩表现不错,卡车行业处于未来 3 - 5 年上行周期初期,被视为未充分挖掘的金矿。零部件方面,24Q2 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24H1 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零部件企业归母净利润表现更好,剔除汇兑损益后业绩增速显著更高,主要是海外汽车需求较好及汇兑收益变化所致。

动力系统的绿色革命

2024新车盘点:混合动力占比提升,SUV红海竞争加剧

天风数据研究院梳理市场公开信息得出 2024 年 25 家新能源品牌新车趋势:20 - 30 万车型占比提升,低端车型占比下降,10 万以下车型占比下降可能是该价格带市场集中度高(2023 年其 CR5 达 83% 且后来者难进入),20 - 30 万价格带新车推出多源于部分 30 - 40 万车型降价和国产新能源车赶超国外某车厂趋势,该价格带 CR5 集中度从 2023 年 76% 降至 2024 年 5 月 69%,新能源车厂定价压力使此价格带竞争加剧。

氢能源行业专题报告:政策驱动氢能参与下游行业脱碳,经济性决定其渗透率的拐点

当前氢能行业处于产业化导入初期,盈利能力较差,处于估值驱动非 EPS 驱动的投资阶段。制氢端,制氢行业短期有增速长期有空间,绿醇产业和出海是短期装机核心驱动力及量的第二增长曲线,关注电解槽、气化炉及设备中的电解槽、双极板、电极、电力设备等价值量高的环节。储运端是解决氢气地域性供需错配的核心且为氢能板块投资后周期品种,关注管道、储罐、压缩机及仪表等价值分配占优的环节。燃料电池车快速增长未启动但长期空间可期,氢气枪口价格是关键指标,地域资源决定需求弹性,选择在具备资源优势地区深耕的企业以及关注价值分配占优的燃料电池(系统)、极板、MEA 和具备国产化替代逻辑的 PEM、催化剂、GDL。

氢能&燃料电池行业研究:海内外绿氢产业发展共振,消纳和经济性是关键

全球能源转型自主化和清洁化发展,氢能是能源变革不可或缺一环。能源向自主化和清洁化发展是全球趋势,发展零碳电力+氢能成为能源体系变革的方向。发电侧的可再生能源、用电侧的电气化均为降碳的重要抓手,氢能作为具备能源燃料、工业原料和储能介质等多重属性的零碳二次能源,适用于与电能一起作为能源枢纽,共同建立互联互通的现代能源网络。而在国家层面重要性被中央层面多次提及,今年两会,加快前沿新兴氢能产业发展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省市也积极跟进出台各类氢能发展政策,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置疑。随着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突出以及下游领域脱碳到达“深水区”,发展氢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渐提升。

美国光储市场专题报告:政策波动难阻装机增长,优势企业恒强,预期修复临近

能源政策:尽管政策存在波动,但从历史来看,成本优势使得能源及贸易政策的变动难以改变光伏装机增长的趋势。美国约有 26 万太阳能行业工人,光伏就业岗位超过传统化石能源之和,其中一半以上与光伏装机的安装施工环节相关,新增装机对就业拉动弹性较大,所以后续能源政策仍可能将新增光伏装机增长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 贸易政策:美国制定贸易政策的核心诉求是激励本土产能提升。例如 2024 年 5 月针对东南亚四国开展的新一轮双反调查,可能使供美成本曲线的目标分布形态发生变化(考虑关税及 IRA 补贴),从低到高分别为美国本土组件 + 电池(含中国企业投资)、美国本土组件 + 其余地区电池、其余地区组件 + 电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国本土产能的优势。不过,美国贸易政策的初衷是在平衡光伏需求的背景下发展本土制造业,所以预计后续发布的东南亚 “双反” 关税也可能会对电池片给予一定免税额度或税率优惠;同时,由于美国本土规划组件产能中有较大比例为海外企业投资,实际建设及爬产周期具有不确定性,预计 2024 - 2025 年美国仍将对非美电池组件有一定需求,“供美能力” 将成为后续海外产能获得溢价的关键 。

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资出海专题系列研究:乘新能源之势,塑海外产业集群

乘新能源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凭借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积累,正积极出海拓展国际市场。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趋势,中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抢占海外市场先机。 塑海外产业集群:中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不仅限于单一产品销售,更致力于构建海外产业集群。通过建设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加强与当地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推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汽车出海专题:梦启暹罗,观中国整车厂如何越日系之界、塑电动未来(下)

“产业链本地化+泰国为基辐射全球”是中国车企共识,产能建设、产品投放策略各展所长。中国车企在泰国的布局策略共性显著,主要体现:1)强化本地化战略,逐步从“产品本地化调整+生产本地化”过渡到“全产业链本地化”以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及用户服务升级;2)利用泰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政策优势,将泰国作为进军东盟乃至全球市场的战略支点。而布局策略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1)在产能建设上,新势力车企多以轻资产模式灵活进入泰国市场,而盈利稳定的传统车企则倾向于重资快速建厂以抢占规模化降本先机;2)在产品投放上,各车企根据市场进入时机、品牌定位及自身优势灵活调整策略,比如,比亚迪、长城汽车注重通过多样化产品矩阵与高性价比策略快速占领市场;长安汽车则强调品牌形象与品质先行,先以中高端车型建认知,后拓展亲民市场;而进入泰国较晚的吉利汽车,则集中资源,推出符合泰国特色的皮卡车型以实现差异化竞争。

汽车出海专题:梦启暹罗,观中国整车厂如何越日系之界、塑电动未来(上)

泰国为中国自主车企低风险、高潜力的出海优选地。自上而下分析,我们判断泰国的出海潜力主要体现在:1)中泰双边关系稳固、贸易粘性强,且政策环境友好,为中国车企创造了低风险的出海环境;2)泰国人口、经济增速、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汽车市场或步入存量时代,亟待转型升级,而泰国具备油电切换的经济性,新能源车渗透率预期空间大;3)泰国虽有坚实的汽车工业基础,但新能源车产业链及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尚待完善,这为中国车企深度参与泰国新能源车产业链搭建和技术升级提供了机遇;4)泰国汽车行业出口导向显著,缺乏本土品牌,整车市场及一级汽零供应商仍由日资主导,泰国政府“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实施效果未达预期,因此鼓励新竞争者进入市场,这为中国车企在泰投资建厂、产品辐射全球提供了窗口;5)泰国新能源车市场尚处蓝海,日系车企侧重混动与氢能领域的研发,电动车发展相对滞后,这为中国车企以电动车“换道超车”提供了契机。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谁将引领下阶段全球汽车电气化进程?

新品类 PHEV 有望复刻国内成功,引领海外电气化变革。政策推动、产品力跨越式进步、具备吸引力的初始购置+使用成本是 PHEV 在国内超预期崛起的核心原因,“电为主,油为辅”的 PHEV 在工况复杂、需求多元的市场中提供了全新选择,新品类供给不断推出驱动新消费需求(具备纯电驾驶体验+无续航里程焦虑+实现更低能耗)的涌现。放眼全球,节能减排强约束下电气化方向明确,叠加中国品牌 PHEV在海外多数国家和地区依然具备初始购置成本+使用成本优势,PHEV在海外有望复刻国内路径,再次引领电气化变革。

重塑未来生活的科技引擎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驾驶方兴未艾,国产智驾SoC芯片供应商突围在即

智能驾驶 SoC 是智能驾驶汽车的关键 “中枢大脑”,L2 级智能驾驶已成主流,L3 级正在落地,汽车智能电动化使车用 SoC 芯片成为趋势,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2028 年全球和中国的 ADAS SoC 市场预计达 925 亿和 496 亿元,2030 年全球和中国的 ADS SoC 市场预计达 454 亿和 257 亿元。 该赛道主要参与者有英伟达、Mobileye、高通、华为、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芯擎科技、辉羲智能等,英伟达提供完整解决方案,Mobileye 走向高阶智驾,高通主打高集成低成本,华为提供系统化方案,地平线以特定技术平台提供智能驾驶方案,黑芝麻智能专注视觉感知与自主 IP 芯片研发,芯擎科技致力于汽车电子芯片整体方案,辉羲智能打造车载智能计算平台。

算力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智算时代,国产算力链迎发展新机遇

普惠大众的智算是 AI 及数字经济发展的必需品。算力中心作为数据计算、存储、交换的重要场所,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动力引擎。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未来 80%的场景都将基于AI 进行,普惠大众的智算将要像水、电一样驱动科技发展。AI 是中美两国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算法和智能算力落后。智算的稀缺和昂贵,已成为制约 AI 发展的核心因素。 产业信号积极,大模型拉动智算需求激增。根据 IDC 数据,2023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支出规模或为 147.5 亿美元,约占全球总规模 10%;预计 2021-2026年 CAGR 将超 20%,我国大模型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支出可分为硬件、软件和服务三大部分,现阶段中国市场倾向于首先投资硬件,预计中国人工智能支出中硬件占比到 2026 年之前将一直保持 50%以上的份额,在 AI 硬件支出份额方面,AI 服务器占最大份额,超过 80%。AI 服务器作为智算重要载体,2023 年其市场规模为 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82.5%。芯片是算力供应的核心,当前仍以 GPU 为主。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 年我国 AI 芯片市场规模已达 1206 亿元,2024 年有望达到 1412 亿元,2019-2024 年 CAGR 达 64.84%。

算力行业专题报告:算力供需双向走强,AI催化Infra建设新征程

算力指实现AI系统所需要的硬件计算能力,是AI的“底座”,在AI时代下对GDP、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算力产业链覆盖范围广阔,包括GPU芯片、服务器、IDC厂商、AIGC应用服务提供商等,具有庞大的挖掘价值。通过产业链的梳理和分析,各个体系架构有着不同的投资逻辑和重点:Ø GPU芯片:传统摩尔定律逐步失效,算力催化新摩尔定律呈现Ø 服务器:需求侧市场持续繁荣,量价齐升为主要投资逻辑

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三论工业机器人,突围

通过对比美国和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可知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短缺推动、强劲下游应用加速、政府政策支持。美国作为工业机器人诞生地发展缓慢,因初始投资成本大、劳动力充足、企业盈利能力低及政策导向创造就业。日本成为 “工业机器人王国” 则是由于社会老龄化劳动力需求增长、成本与年薪差距不大、汽车等下游需求高及政府支持。从发那科的发展看,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核心零部件自供、开辟海外市场及拓宽产品链。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虽实现 “十年十倍” 增长但增速放缓且存在供需 “剪刀差”,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并加速国产替代且拓展海外市场。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汇川技术打造机器人一体化服务,埃斯顿出货量居国产品牌第一且核心零部件自主率高,埃夫特加强产品提升国外影响力。

中国信通院-大模型落地路线图研究报告(2024年)

《大模型落地路线图研究报告(2024 年)》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旨在探索大模型的最佳落地路线。该报告遵循 “需求拉动、问题驱动、创新推动、技术带动” 四大原则,从现状诊断、能力建设、应用部署、运营管理四个阶段着手,围绕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算法模型、应用服务、安全可信五个层面全方位分析大模型落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 报告指出,当前大模型发展存在工程实践复杂、技术选型困难、能力评估不全面等问题,在应用落地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但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2024年AI应用市场洞察

024 年 AI 应用市场加速商业化落地,企业级应用成为主流路径。AI 技术已融入企业营销、客户运营、协同办公等众多业务环节,其中前台业务如营销及渠道、客户运营更是落地焦点,具备良好商业化基础与市场空间。其优势在于企业需求旺盛、付费群体优质且可快速扩张。同时,AI 应用市场呈现出三大趋势,包括供需两端发力使落地场景持续丰富、企业因 AI 技术浪潮启动改革升级、AI agent 打开企业场景应用想象空间,整体企业级 AI 应用市场商业化前景可观。

2024 AI+生成式营销产业研究蓝皮书

《2024 AI + 生成式营销产业研究蓝皮书》由秒针营销科学院等联合发布。其指出生成式营销是利用生成式 AI 能力赋能营销领域业务流程,提升营销生产力效率并重构生产关系的新型营销模式。主要呈现出从尝鲜试水到成为常态、从简单图文到复杂多模态、从单点到闭环等变化与趋势,如部分企业应用 AI 常态化,AI 创造向多模态发展且应用从单点问题解决走向营销流程闭环运营。

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海外合规白皮书(东南亚篇)

《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海外合规白皮书(东南亚篇)》指出东南亚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阔,但也带来合规需求。其主要合规要点包括数据保护、知识产权、内容监管和安全可靠性。面临法规差异、技术复杂和监管不确定等挑战,企业可通过深入了解法规、加强技术研发和建立合作机制来应对。未来,东南亚将进一步加强该领域合规管理,企业需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东南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面互联的智能生态

2024网络安全十大创新方向报告

《2024 网络安全十大创新方向报告》指出,网络安全领域在 2024 年呈现出多方向的创新趋势。其中包括 AIGC 技术与数据安全的结合,如在数据分类分级、敏感信息识别等方面提升效率与准确性;安全运营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数据、实时检测异常;开发安全深化,将安全融入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网络安全度量精确化,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深入的防护策略;还有零信任架构持续受关注,人工智能驱动的威胁检测进一步发展,抗量子密码学应对量子计算挑战,云安全创新保障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增强以应对设备互联带来的新挑战,自动化和编排提高威胁检测与响应速度,以隐私为中心的安全解决方案顺应法规要求,高级身份和访问管理更全面且适应性强,供应链安全受重视以防止网络攻击。这些创新方向反映了网络安全行业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和挑战,在技术、理念、应用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变革,推动行业迈向全新的智能化时代,也为各领域的网络安全防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4年通信行业中报总结及下半年展望

2024 年上半年通信行业业绩良好增长,电信运营商经营稳健,光模块、IDC 等因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提升而显著受益。三大运营商营收约 1.0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94%,归母净利润 1080.52 亿元,同比增长 6.17%。光模块和 IDC 板块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 69% 和 7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23% 和 35%。同时,我国 5G 网络建设广覆盖基本完成,运营商资本开支下行,5G 基站总数达 391.7 万个。展望下半年,行业预计仍将维持良好增长趋势,电信运营商经营稳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带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进一步提升。

2024年基于毫米波的工业5G创新应用白皮书

《基于毫米波的工业 5G 创新应用白皮书》于 2024 年 8 月 1 日在深圳发布。该白皮书由多家单位共同编写,聚焦 5G 毫米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创新。 与传统 5G 中低频段相比,5G 毫米波拥有更丰富频谱资源,能实现超大带宽、超低时延传输,满足工业场景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业务需求,还能提供高精度定位感知能力。其创新应用方向包括行业专频专网、通感算一体化、人工智能驱动、组网架构创新。例如,行业专频专网可根据不同行业场景需求提供解决方案;通感算一体化网络架构能实现一网多用,满足工业安全生产等典型场景需求;人工智能驱动为 5G 毫米波专频专网智能化提升提供可能性,可实现网络的决策优化等功能;组网架构创新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工厂场景应用需求,降低运维复杂度。

6G核心网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展望白皮书

《中国联通 6G 核心网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展望白皮书》主要探讨了 6G 核心网架构与关键技术。一方面,其系统架构通过连接、数据、计算三功能平面划分,实现网络功能解耦与管控能力提升,以提供灵活泛在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关键技术包括内生智能、可编程网络、意图驱动网络和网络共享等,为未来 6G 核心网技术研究和标准化提供参考,同时中国联通将积极参与 6G 标准化工作并与各界合作。

2024云原生AI技术架构白皮书

《2024云原生AI技术架构白皮书》由华为云与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该白皮书主要探讨了云原生技术在AI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AI大模型引领智能时代:白皮书指出,AI大模型以其优越的泛化性、通用性和迁移性,成为推动AI产业创新的关键力量。AI大模型通过自监督学习从无标注数据中获取大量“知识”,为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落地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引领了智能时代的新纪元。 云原生技术助力AI突破瓶颈:面对AI产业在数据、算法、算力等方面的发展瓶颈,云原生技术应运而生,成为AI产业发展的新范式。云原生技术为AI应用提供了一个可扩展、高可靠的平台,支持AI开发和使用,有效应对了AI任务浪涌挑战,并优化了算力效能,推动了AI产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通信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万象归一,业绩为君

通信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可以总结为“万象归一,业绩为君”。这一策略强调了业绩在整个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其他红利板块,业绩的兑现将是贯穿全年的主线。同时,产业和政策两方面都将对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产业端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光模块、铜链接等AI上游硬件板块有望在2024年实现业绩的率先兑现。大型科技企业对计算基础架构的挑战,以及对计算网络性能和稳定性的高要求,推动了光通信、铜连接等通信方式的革新与提升。

2024年中国车联网行业产业报告及十大基地

中国车联网行业在2024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5000亿元大关。随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等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车联网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芯片研制、终端设备、通信运营、整车制造等多个环节均取得显著进展。全国多地加速布局车联网产业,通过建设测试基地和示范区,推动车联网技术在高速、城市及特定区域道路的应用,服务体系日益丰富。 在《2024年中国车联网产业报告及十大基地》中,评选出了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十大车联网基地,这些基地在产业发展、示范应用、配套支持、科技创新及能级提升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其中,广州作为一线城市,以其“车城协同+产城融合”的发展策略脱颖而出,位列十大基地第三名。广州在汽车电子产业化、5G应用、整车制造及智慧交通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为车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还指出,车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城市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未来需进一步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加快技术融合研究并探索成熟商业模式,以推动车联网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卫星互联网行业专题报告:硬科技获刚性支持,三条投资线共振

卫星互联网行业专题报告指出,该领域正迎来硬科技的刚性支持,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双轮驱动,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强调,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市场需求激增的多重利好下,卫星互联网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同时,报告提出了三条投资主线:一是卫星制造与发射技术的领先企业;二是地面设备及服务提供商,受益于卫星网络建设的加速;三是卫星应用服务,特别是通信、导航及遥感领域的创新应用,三者共振将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总结而言,卫星互联网行业因硬科技获得政府与市场双重认可,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投资者可关注卫星制造、地面设备服务及卫星应用服务三大板块,把握行业成长带来的投资机遇。

出行方式的共享变革

汽车智能驾驶专题报告:Robotaxi商业化加速,高阶智驾未来已来

Robotaxi 指的是由自动驾驶技术来驱动的车辆,它无需驾驶员操作,主要通过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完成行驶、导航以及决策等操作。从 L4 级别自动驾驶的技术实现难度来考量,Robotaxi 是难度最高的适用于复杂环境的乘用车。Robotaxi 有着显著的优势,比如能够大幅提高交通安全性、价格稳定且更低、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等。 为什么 Robotaxi 在当下发展呢?原因如下:(1)L2 + 高阶智能驾驶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高,这为 Robotaxi 的用户培养奠定了基础。(2)智能驾驶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国内外 Robotaxi 的发展也在持续推进。(3)“车路云” 一体化建设会加快 Robotaxi 的商业化进程,从而共同实现更安全、更高阶的智能驾驶。

滴滴出行行业小红书运营方案

滴滴出行在小红书的运营方案可以总结为:通过精准定位年轻、时尚、科技关注度高的用户群体,发布科技数码、生活记录及音乐等多元化内容,特别是强化“好玩滴”和“来薅我”等热门栏目,提升用户互动与粘性。同时,结合节日热点、明星效应及福利活动,打造爆款笔记,增强品牌影响力。此外,滴滴还注重内容创新,如分享城市出行攻略、用户故事及行业动态,以丰富的内容形式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简而言之,滴滴出行在小红书的运营策略聚焦于精准定位、内容多元化与热点结合,通过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与互动,提升用户参与度和品牌忠诚度,实现市场与用户的双赢。

Robotaxi商业化情况分析专题报告

萝卜快跑目前为国内Robotaxi商业化进展最快的厂商,预计今年底可在武汉实现盈亏平衡。萝卜快跑目前已在国内12城开展Robotaxi运营服务,其中包括6个全无人Robotaxi运营城市。在进展最快的武汉市,单车日均行驶里程达到300公里、收费约为1.78元/公里,日均收入约为534元;而随着成本较低的第六代无人车量产并逐步投入运营,叠加规模效应拉动人力成本下降,日均成本有望持续改善。公司预计年底可在武汉实现盈亏平衡、明年可全面进入盈利期。 国内Robotaxi企业主要分为自动驾驶互联网厂商及传统厂商两类,目前自动驾驶互联网厂商进展较为领先。从落地城市及测试里程来看,以萝卜快跑、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商业化进展较为领先;而如T3出行及长安/东风/一汽、如祺出行及广汽集团、曹操出行及吉利汽车等传统厂商路测开启较晚,但积极寻求自动驾驶方案商合作以推进Robotaxi商业化进程。

智能驾驶专题报告:Robotaxi元年已至,端到端有望加速商业闭环

近期,四部门发布《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基本信息》,此次试点落地标志着自动驾驶将走通生产、销售和上路的全流程,使L3/L4 的量产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和允许。在《试点》发布以前,政府、车企、自动驾驶公司推动 Robotaxi 意愿不一,制约了产业整体进程,而《试点》发布后,三方联合形成参与主体,利益和责任得到平衡。未来Robotaxi 有望进入量产阶段,整车成本的下降有望推动 Robotaxi 盈利进程的加快。但目前 Robotaxi 仍处于点对点运营模式,而 Robotaxi 若要实现商业闭环需要更大规模的车辆部署,端到端望成为 Robotaxi 大规模部署的关键。

2024无人驾驶网约车行业乘坐意愿调查报告

7月以来,无人驾驶网约车引发了不少热议。从价格便宜、订单暴涨,到安全性争议、行业影响,一波又一波的讨论让Robotaxi、无人驾驶、L4级自动驾驶等词汇进入大众视野。 汽车行业内的人士普遍认为,汽车产业的下半场是“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能化”,而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下简称 Robotaxi ),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场景。 在中国,百度、享道出行、PonyPilot、Weride GO、如祺出行、滴滴出行等多家公司都有提供Robotaxi服务。特斯拉也很看重Robotaxi。

2024上半年网约车行业发展洞察

本报告主要聚焦中国网约车行业及代表性平台发展(不含以共享单车、顺风车、生活服务等业务为主的平台),分析2024上半年行业运行、用户数据、发展趋势等情况,同时列举平台创新发展案例进行研究。 2024上半年,网约车市场过饱和进一步加剧: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稳定增长,人证突破710万;多地发布行业慎入预警,出台细则提高准入门槛加快合规化进程。 与此同时,行业仍有增长空间,体现在订单量的持续增长、绿色出行(新能源化)与智慧出行(自动驾驶及车路云一体化)带来的升级机遇。整体而言网约车行业进入成熟期,市场接近充分竞争,平台一超多强格局稳定。在此背景下,行业在2024上半年聚焦于两大方向:

L4自动驾驶专题报告:Robotaxi研究十问(整体框架篇)

当前自动驾驶公司的商业化进程怎样?自动驾驶技术先探至L4,大规模商业化停留于L2,L2级辅助驾驶在商业化上已发展成熟,头部车企在此基础上发展高速及城市NOA等覆盖周边环境的自动驾驶,且已有部分公司技术达到L4级别。但大多车企仍不对外声称L3,而是以L2+/L2++等来强调自身产品功能的增强,以规避监管压力以及潜在的事故责任,L4及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承担所有驾驶责任。 不同技术路线下的无人驾驶公司算法逻辑有何不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路径可分为渐进式和跃进式两类,两者算法逻辑不同,路线有收敛的趋势,汇集点为Robotaxi。渐进式主张从L1、L2、L3状态的人机共驾逐渐过渡到L4无人驾驶,在量产车上先搭载辅助驾驶并收集数据,利用不断扩大规模的高质量数据持续优化算法,逐步攻克自动驾驶各项核心环节(比如AVP功能),安全、模块化迭代、步步为营;代表厂商为特斯拉以及蔚小理类主机厂;跃进式直接以L4无人驾驶为目标进行研发,通过大规模车队获取路测数据直接来训练无人驾驶算法网络,Topline更高、中间不可控的问题比较多、算法架构起点更高,代表厂商以Waymo和百度类科技企业以及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类初创企业为主。

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向智能化要发展,向全球化要空间

整车超额收益明显,估值仍处低位。自年初至2024年6月28日,申万汽车板块跌幅-3.28%,跑输沪深300指数4.2pct,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板块涨跌幅分别为+11.1%/+14.5%/-11.3%/-36.3%,商用车与乘用车板块超额收益明显,板块估值仍处低位。 乘用车&零部件:智能化趋势加速,全球化脚步不停。乘用车&零部件公司抓住智能化和全球化两大主线: 智能化主线,国内“车路云”项目落地与萝卜快跑Robotaxi商业化加速两路线并进,智能驾驶消费者教育加速,智能化配置普及加速的同时,大量新品供给下爆款潜力有望被充分挖掘,带动车企销量增长并为智能化核心赛道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注入业绩弹性。

引领未来趋势的焦点议题与前沿探索

智能矿山暨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

近年来政策推动和无人驾驶等技术在矿山的应用使智能矿山建设进步显著,政府机构、矿山企业、技术公司和装备制造商都积极参与,各方对智能矿山的认知逐渐形成并在市场中通过技术交易相连。中国矿业大学相关实验室肩负推动矿山智能化发展的任务,其师生扮演技术链接者角色且在合作中了解各方诉求。在此背景下,该实验室的研究院整理数据、走访调研、梳理理论研究后形成《2024 智能矿山暨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蓝皮书学习优秀企业经验、获得机构数据和观点、参考专家意见,虽前期未一一沟通但在此致谢。蓝皮书期望能为行业企业提供资料信息、给从业者提供线索、为企业技术演进提供参考。智能矿山产业链组织方式的演化源于技术驱动管理和管理驱动产业,而先进的产业链组织方式能为技术发展和企业运营提供高效边界助力企业构建商业模式,这是蓝皮书重点思考的问题。

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框架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自主品牌主机厂日益崛起,这使得上游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呈现向上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本土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Tier1)积极拓展产品品类并进军海外市场,中国有希望诞生世界级的零部件巨头。 智能化方面:智能化正逐渐成为整车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卖点,软件定义汽车也逐渐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智能驾驶中 L2 级以及 L2 + 级的前装渗透率不断提高,感知、决策和执行层面的相应供应商拥有广阔的增量市场空间。虽然国内厂商在这方面相对较弱,但近年来获得了较多项目,预计国产替代的进程会不断加快;智能座舱能提升驾驶和乘坐体验,其配置增长迅速,同时产业链融合让更多参与者加入共建生态,国内厂商已经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有望通过进军海外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发展指数报告:万亿级新赛道卡位竞争激烈,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2024 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发展迅猛,自 “低空经济” 概念 2021 年入国家规划后,27 个省(市、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北京和深圳强势领跑,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核心城市各具特色。低空经济相关产品广泛应用,市场规模 2023 年达 5060 亿元,预计 2026 年超万亿元,众多资本抢滩相关领域。但也面临产业布局不足、适航标准不统一、技术瓶颈、空域管理复杂等挑战,需完善政策监管、产业生态等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低空经济万亿级新赛道虽竞争激烈,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增长分析系列报告(3):亚洲,中系车企纷纷入局,“新能源+性价比”为有利抓手

亚洲地区市场概述: 总量:2023年亚洲除中国外地区销量达1858万辆。 中系进展:考虑到印、日、韩有自己本国的强势品牌,进入有一定难度,我们静态预计短期中国车企可出海触达市场空间约700万辆,其中乘用车约600万辆。若剔除日韩印分析,中系车企销量/市占率由2018年的7万辆/1.1%,提升至2023年的47万辆/7.0%。 具体市场划分:按照地区分为中西亚和东南亚,各占据340万辆左右。 中西亚地区: 总量:2023年中西亚地区总量为338万辆,2023年中系品牌市占率已经达到9%,销量31.1万辆。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汽车整车研究框架

政策刺激及优质供给是新能源车销量的重要驱动力。从2019年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在政策及供给端的双重推动下,渗透率持续攀升。2020年之前汽车板块波动较大,2020年之后随着自主崛起及电动化智能化发展,2020/2021/2023年汽车板块显著跑赢市场。而从千人汽车保有量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销量是研究整车企业的关键性因素。传统车企一般采用市盈率PE进行估值,而新势力车企因尚未稳定盈利一般采用市销率PS进行估值。无论是哪种估值方式,车企的销量都是关键性因素。

摩托车行业出海专题报告:扬帆出海正当时,自主摩企再启航

本报告为摩托车行业出海专题报告。全球摩托车市场总量稳定,中大排空间广阔,市场容量约 5000 万辆,日系品牌占据半壁江山,2023 年海外 250cc 及以上摩托车市场空间为国内内销 10 倍以上。重点市场持续扩容,欧美等为全球中大排摩托车重点市场,欧洲市场中土耳其增速快,西班牙等市场总量温和增长,自主摩企加速成长;美国市场销量波动性回升,日系品牌占半壁江山;南美市场温和扩张,墨西哥、哥伦比亚各具特点。春风动力剑指全球 Powersport 龙头,两轮出口提速,以中大排街车起家,出口销量快速增长,在动力性能等方面具竞争优势。隆鑫通用为摩托车出海老兵,无极焕发新机,2023 年出口销量超百万辆,无极品牌定位自主高端,2024H1 营收增长显著,在欧洲市场形成较高品牌知名度。钱江摩托产品矩阵完善,积极推进自主外贸渠道建设,助力出海,拥有多个品牌,覆盖多种排量和品类,2023 年开拓多国市场,自主外贸营收大增。

工程机械行业深度报告:国内需求边际改善,海外维持增长

行业深度调整进入第四年,工程机械行业有望筑底复苏,企业营收业绩边际企稳。2024 年行业预期窄幅波动,国内企稳,海外整体出口增速企稳,可从存量、增量及海外市场三方面发力,关注产品、出海、利润修复等结构性机会。更换需求方面,设备更新叠加环保政策,2023 年挖机内销大幅下滑致累计销量下滑,预计 2025 年后设备更新需求逐渐释放。国内需求上,地产、基建、采矿等领域受政策影响,有望支撑工程机械需求,信贷层面需财政进一步发力。海外需求方面,2024 年 1 - 6 月我国工程机械整机及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 3.38%,增速逐年回落,全球市场规模为国内三倍,行业集中度高,卡特彼勒、小松龙头地位稳固,中国企业在海外站稳脚跟。从结构看,俄、美、印尼等五国为中国出口海外主要国家,不同区域对产品需求不同,预判海外整体出口增速企稳,关注核心产品结构性差异变化。

工程机械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承上启下,静待曙光

工程机械周期逐渐由底部左侧向右侧切换,行业虽在复苏但斜率较缓。24 年初至今工程机械主机厂累计涨幅约 20%,3 月挖机内销转正板块涨幅约 40%,4 - 7 月挖机内销保持低两位数增长,复苏缓慢且挖机出口未转正致板块回调,8 月主机厂中报与市场预期一致,收入增速不足显示需求有压力,但企业在费用、现金流、风险敞口控制上优秀,利润端正增长。收入方面,国内挖机和海外非挖较好,内外需双弱下企业通过抓景气市场和渗透新市场实现份额提升;盈利方面,毛利率持平略增得益于地区结构优化,三费整体压降,汇兑亏损影响大但主机厂采用多种方式平滑冲击,净利率有所提升;经营质量上,压降风险敞口,现金流优化,资产负债表更健康,为业绩释放提供保证。

构建商业生态的基石与资源宝库

先导智能研究报告:先到的先导,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亲历者

先导智能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的参与者,本文复盘了这家锂电设备龙头的成长历程,从产业变化、公司发展、基本面与市场表现等方面揭示其成长、成功的经验以及投资机会。 先导能领先行业的重要因素包括匠心品质、聚焦客户、重视研发、极致速度。它从电子设备行业起步,创新拓展至光伏、锂电等领域,研发费用率约 10%,比同行高 4 - 5 个百分点,跟随大客户保持产品品质和技术领先,国内外都具备竞争力。 先导的成功源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时代红利、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的战略选择以及自身强大的竞争力。

威迈斯研究报告:车载电源龙头,看好800V趋势下公司业绩成长性

高压快充加速有望推动电动车渗透,公司作为产业链中游核心厂商成长确定性强,其是车载电源龙头,且顺应行业趋势长远布局 “电驱 + 液冷充电桩” 业务。 高压快充是驱动电动化渗透的关键,此前存在成本高、技术应用难的问题,现在有改善:一是 SiC 成本因国产供应链完善和集成化而降低;二是车企纷纷布局,800V 高压从高端车型下渗,未来 B/C 级车或为主流,长期中低端车型也可能应用。 在车载电源方面,短期战略客户增长强劲,长期 800V 是趋势,公司能充分受益于功率元件替换实现量增;“SiC + 集成化” 使单车价值量提升,公司 “磁集成” 技术领先,成本有优势,毛利率较高。

万达轴承研究报告:国内叉车轴承行业先行者

万达轴承是国内叉车轴承领域的先驱,主要业务是叉车(门架)轴承产品和回转支承产品的研制与销售。其是中国规模第一的叉车门架专用轴承产品制造企业,产品适配全球多种型号叉车,远销多地,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 叉车的稳健发展推动叉车轴承市场增长,按照万达轴承 2020 - 2022 年产品平均价格估算,到 2026 年,全球叉车轴承市场规模和叉车转向系统回转支承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7.94% 和 7.72%,都将随着叉车市场规模扩大而稳步扩张。 万达轴承在技术研发、产品、客户积累方面优势明显。先发优势和经验积累使其掌握多项叉车专用轴承核心技术,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基于核心和发明专利技术,其产品在寿命、负荷、轻量化、可靠性等方面领先,质量、品类和规模在国内领先。公司受国内外叉车龙头企业青睐,与安徽合力等长期合作,是丰田叉车世界采购供应商、欧洲凯傲集团长期配套供应商,还获得了客户群体的各类荣誉称号。

神通科技研究报告:汽车注塑基本盘稳固,光学镜片开启第二曲线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非金属部件及模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含动力、饰件系统零部件及模具,经过近 20 年发展成为多家荣誉称号企业。公司绑定了头部客户,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其中包括知名客户 A 客户。公司业绩有企稳趋势,2023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4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因为产品毛利率上升。 公司切入光学及智能化产品领域,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光学产品方面: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以及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推进使雷达出货量有望增长,汽车智能化发展让 HUD 搭载率提高,配套光学镜片需求增加。公司顺利发行可转债建设光学镜片生产基地项目,预计 2025 年投产,2030 年达产,相关光学镜片产品已通过多家客户验证且获得订单或意向订单。

三一重工研究报告:领军工程机械市场,四大优势打开向上发展空间

公司 1989 年在湖南涟源成立,在工程机械行业深耕多年,已从 “小城工厂” 发展成国内领军企业,产品涵盖混凝土、挖掘、起重、桩工、路面等机械,多个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高度认可。 2024 年工程机械行业内需筑底企稳,海外市场持续增长。行业自 2021 年进入下行周期,综合多方面因素,2024 年有望企稳回升。内需上,挖掘机内需数据增长且态势向好;外销上,海外市场空间广阔是厂商增长动力,虽然自 2023 年 6 月挖掘机出口数据下滑,但国内工程机械企业通过国际化布局,海外营收和订单仍保持高增速。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深耕高性价比市场,合作Stellantis打开海外空间

零跑汽车于 2015 年由朱江明和傅利泉先生发起创立,是一家拥有全域自研能力的智能电动车企业,其产品矩阵竞争力强劲,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改善。目前零跑汽车有 5 款车型在售,包括 C 级六座 SUV C16、B 级 SUV C11 和 C10、C 级轿车 C01 以及微型车 T03,这些车型主要集中在 10 - 20 万元的高性价比市场,且在 2024 年 6 月单月销量已突破 2 万辆。 零跑汽车研发实力非常雄厚,掌握了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智能化的核心技术。2023 年,零跑汽车发布了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将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和车身域四域合一。多系统软件的深度融合,为用户带来了更强的交互体验。零跑智能座舱 3.0 所打造的全新交互系统 Leapmotor OS 具备沉浸式交互、智能化桌面以及操作更简单这三大优势。零跑智能驾驶 3.0 时代配备了 11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和 1 个激光雷达,同时使用高精地图,能够实现 NAC 和 NAP 等高阶智驾功能。

科博达研究报告:灯控主业立足全球,域控、Efuse新产品布局下一代EEA

公司是灯控细分赛道的龙头,其全球平台项目不断落地,市场份额提升的趋势十分明确。公司与核心客户大众有着多年的合作,紧跟车灯的光源迭代趋势,产品历经电子镇流器、LED 主光源控制器、矩阵式 LED 主光源控制器等多代升级,同时还拓展了辅助光源控制器、尾灯控制器、氛围灯控制等产品类型,从而确立了在细分赛道的龙头地位。公司的灯控业务主要面向全球客户,如大众、宝马、雷诺日产、福特、丰田、铃木等,近年来,那些生命周期长且配套车型众多的全球平台项目持续落地,这有望使其配套份额不断提升。随着车灯智能化不断升级,ADB、AFS 等自适应功能日益普及,Micro LED、DLP 等高清照明技术进入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而信息交互、辅助驾驶等功能的实现需要更复杂的控制逻辑和软件算法,公司作为拥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专业供应商可能会持续从中受益。

杭叉集团研究报告:电动化与国际化交互促进,叉车龙头增添新动能

五十年深耕叉车行业,铸就行业领军企业。公司前身为 1956 年成立的杭州机械修配厂,1974 年正式成为叉车专业生产商,经历近 50 年行业深耕,国内叉车领军企业,目前集团公司下属 80 余家控股子公司、10 余家参股公司。据美国《MMH 现代物料搬运杂志》对全球叉车按销售额排名,杭叉集团位列世界第 8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