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文远知行研究报告:全球L4自动驾驶领导者,海外商业化落地拐点将至

文远知行研究报告:全球L4自动驾驶领导者,海外商业化落地拐点将至

文远知行是全球 L4 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成立于 2017 年,并于2024 年 10 月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并成为2025 年《财富》杂志“全球未来 50 强” 位列第一的中国企业。公司业务覆盖全球 11 国 30 城,持有中国、美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沙特阿拉伯、比利时七国自动驾驶牌照(全球唯一),依托 L2-L4 级全栈技术,提供覆盖出行、物流和环卫三大场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FY25H1 公司实现营收 2.0 亿元,同比增长 32.8%,其中产品营收 0.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0.0%;服务收入 1.3 亿元,同比持平。FY25H1 公司实现毛利润 0.6 亿元,同比增长 11.5%;净亏损 7.9 亿元,同比收窄 10.2%。
奇瑞汽车研究报告:多品牌转型升级,全球化能力进阶

奇瑞汽车研究报告:多品牌转型升级,全球化能力进阶

公司全球化基础扎实,海外业务迈入新阶段。历经 20 余年海外深耕,公司在全球多个市场的销量稳居中国品牌首位。其全球化核心优势显著:一是研发能力覆盖欧洲、南美、北美及东南亚,可快速响应不同市场需求;二是本地化生产灵活布局,通过附属公司或与当地 OEM 合作构建海外产能;三是海外渠道优势突出,网点数量领先国内其他车企。受报废税及地缘政治制裁风险影响,公司正逐步缩减俄罗斯业务,但欧洲市场已成为公司海外市场的新增长引擎,有望对冲俄罗斯市场下滑的影响,此外公司已在西班牙设立合资工厂,将加速欧洲本地化生产进程。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高性价比产品获得市场认可,新车发布继续拓展市场潜力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高性价比产品获得市场认可,新车发布继续拓展市场潜力

销量快速增长,盈利拐点已至:根据零跑公众号,零跑作为主营 10-20 万价格区间的大众品牌在 2024 年推出 C10 和 C16 后销量实现快速增长,今年 10 月销量达到历史新高的70,289 辆(同比增长 84%),前 10 月累计销量为 465,805(同比增长 125%),表现。我们认为零跑在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中能表现优于其他车企的原因在于高性价的车型配置和精准的客户定位。D19 和 Lafa 的相继发布将进一步丰富零跑产品矩阵,并助推其销量的持续增长。随着收入的上市,我们预计零跑将在 2025 年迎来盈利拐点,成为第二家实现全年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均胜电子研究报告:锚定“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轮驱动开启智能新时代

均胜电子研究报告:锚定“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轮驱动开启智能新时代

我们认为,伴随汽车智能化深入推进,汽车安全及汽车电子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容;同时均胜电子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以及在和全球众多主流整车厂商具备稳固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未来有望汽车电子&安全领域的稳健增长和利润修复。同时公司打造机器人第二增长曲线,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体系,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九号公司研究报告:智能化基因构建生态闭环,多产品多维成长

九号公司研究报告:智能化基因构建生态闭环,多产品多维成长

我们认为公司以智能化穿透红海,凭借技术优势,形成产品端护城河、带动了品牌效应,未来随着全球化渠道以及多产品线布局,迎来新增长。公司核心壁垒及优势主要在技术、生态和渠道端:公司成立于 2012 年,立足全球市场,通过自主研发、收购与合作持续拓展了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电动两轮车、服务机器人、割草机器人、全地形车、E-bike 等产品线,并以技术为核心打造品牌智能化标签。
“一个吉利”战略推动降本增效,高端化布局加速

“一个吉利”战略推动降本增效,高端化布局加速

公司正处 4.0 全面架构体系造车时代,新能源及高端化转型加速,2025 年银河爆款新车持续上量驱动品牌盈利改善。同时,极氪、领克合并后定位清晰、车型矩阵逐步完善、降本增效明显、有望逐步推动扭亏。此外,主品牌油车基本盘相对稳固,新能源车出口增长迅速,发展势头强劲。战略层面,公司发布《台州宣言》,旨在改变公司旗下品牌原先定位重叠、各自为战的问题,提升整体资源利用效率。
比亚迪研究报告:需求东风拂面,深耕业务多面开花

比亚迪研究报告:需求东风拂面,深耕业务多面开花

(1)行业新能源渗透率再创新高,政策发力刺激需求。25 年 1-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端渗透率达 49.9%,同比+7.4pp,产品供给升级+政策端发力推动行业迈向需求拉动阶段,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动进一步刺激需求释放。(2)技术优势突出,持续巩固龙头地位。公司 2025H1市占率为 29.4%,公司作为行业龙头致力于实现资源垂直整合并且加强技术研发,25H1 研发费用296.0 亿元,同比+50.8%,强化技术有利于打造爆款车型,完成对市场占有率以及品牌地位的持续巩固。(3)规模效应+海外销量提升带动单车盈利攀升。23 年公司销量突破 300万辆,单车盈利 0.9万元/辆,同比+9.9%,24年销量突破 400万辆,单车盈利 0.88万元/辆。此外,公司海外布局成果显著,25H1海外销量 25.4万辆,同比+150.4%。长期来看,多重利好因素或将刺激销量持续增长,助力公司单车盈利水平抬升。
浙江荣泰研究报告:云母龙头守正出奇,把握具身智能新机遇

浙江荣泰研究报告:云母龙头守正出奇,把握具身智能新机遇

全球云母制品市场领导者,经营业绩稳健提升。公司深耕云母材料二十余年,是全球云母制品市场的领导者,从家电领域拓展至新能源汽车,稳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2020-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CAGR 达到+32.79%,归母净利润期间 CAGR 达到+67.82%;公司盈利能力逐季优化,3Q25 销售毛利率创历史新高。公司经营业绩稳健,持续优化产品利润结构。
耀皮玻璃研究报告:汽车玻璃进入收获期,TCO玻璃龙头静待风起

耀皮玻璃研究报告:汽车玻璃进入收获期,TCO玻璃龙头静待风起

技术积淀深厚,聚焦高端化、差异化赛道。耀皮玻璃成立于 1983 年,一直作为国内高品质玻璃的代表,主营业务涉及浮法玻璃、建筑玻璃、汽车玻璃和特种玻璃四大领域。公司技术实力强劲,积极贯彻差异化竞争策略,推动 TCO 玻璃、夹层天窗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2025 年前三季度在玻璃行业整体承压下,实现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逆势增长 28.7%。
隆鑫通用研究报告:老牌摩托车及通机企业,无极等自主品牌加速全球拓展

隆鑫通用研究报告:老牌摩托车及通机企业,无极等自主品牌加速全球拓展

深耕摩托车及通机主业,迈向全球化新征程。隆鑫通用以摩托车发动机起家,逐步形成摩托车、发动机、全地形车、通机等多元化产品线,公司深耕“摩托车+通机”主业,加强无极高端摩托车品牌出海,致力于成为全球化摩托车企业,2024 年摩托车/通机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75%/21%。公司经历控股股东破产重整,新股东变更为宗申新智造,将稳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前期计提减值较多,主要是过往收购资产业绩下滑导致,随着计提减值幅度收窄,股权重整落地,公司加强全球化拓展,利润有望持续释放。
嵘泰股份研究报告:深耕汽车铝压铸领域,布局机器人获成长新动能

嵘泰股份研究报告:深耕汽车铝压铸领域,布局机器人获成长新动能

深耕汽车铝压铸领域,收并购方式切入机器人领域。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主要客户为博世、蒂森克虏伯、耐世特、采埃孚等企业,2024 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84%。公司前瞻布局机器人丝杠及电机产品:1)丝杠:公司与江苏润孚动力合资成立江苏润泰机器人科技(公司持股 45%),设计生产机器人及车用丝杠;2)设备:公司子公司河北力准机械与润孚动力成立合资螺纹设备公司(河北力准持股 65%),有望突破丝杠生产设备瓶颈;3)电机:公司拟以 3 亿元收购电机企业中山澳多 51%的股权。同时,公司设定员工持股计划考核目标为 2025 年营收同比增速≥20%或净利润同比增速≥15%。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智算驱动增长,纯电进入理想时刻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智算驱动增长,纯电进入理想时刻

i6 承担走量任务,双线并进打开成长空间:公司自 2025 年起加快纯电布局,继 Mega 后,I8 已于 8 月正式上市,售价 33.98 万元;自 2025 年 9 月上市以来,i6 在半个月内订单突破 5 万台、首批产能即告售罄,成为理想汽车纯电产品线的首个现象级车型。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性价比:与特斯拉Model Y 和小米 YU7 相比,i6 在尺寸、舒适性与配置层面实现了全面领先。具体来看,i6 车长与轴距均明显优于 Model Y,与 YU7 基本相当;配置层面是 i6 的核心优势:在 23.98 万元限时价格下,全系标配真皮座椅、双腔空气悬架、电吸门与独立压缩机冰箱。智能驾驶方面,i6 AD Max 智驾系统免费开放,YU7 需额外付费选装。综合来看,i6 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高的舒适度与智能化配置,相较 Model Y 的理性与 YU7 的感性,展现出更符合主流用户需求的务实均衡定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