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站内搜索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分析:供需合力拉动需求,品牌掘金中高端市场

新国标叠加以旧换新推动供需合力,中高端市场具备潜力。自 2019 年来,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行业整体规模趋于稳定,市占率向头部集中。本报告旨在研究行业新稳态下投资机遇,总结看,我们认为除关注竞争格局优化外,另有三点重要趋势,一是 2025 年新国标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推动供需合力,激发短期需求,二是随着技术进步与消费者觉醒,供需共振有望打开中高端市场空间,为行业带来结构性增长机遇,三是海外市场渗透,2024 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创新高 414 亿元、2211万辆,空间可观,其中欧美市场稳步渗透,东南亚市场有望受益油改电。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激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当前全球气温已比工业革命前高出 1.3°C,而保持现有政策轨迹或将导致本世纪末温升达 2.6°C至 3.1°C。当气温升高 3℃时,世界可能会面临南北极冰盖崩塌、海平面上升、亚马逊雨林退化等系统性生态崩溃风险或不可逆转的临界点。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还将加快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引发公共卫生危机、基础设施损毁及生存资源锐减等连锁反应。基于此,亟须通过政策规制、清洁技术创新及市场激励等多元路径,全面推进全产业链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局: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

近年来,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围绕能源安全、绿色发展、国际贸易等目标,陆续发布国家氢能战略,中东、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同步跟进。相关国家持续开展清洁低碳氢能试点示范,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贸易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支撑氢能多元化应用。

2025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研究报告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聚焦于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GB 24155-2020)》的三类两轮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新版电动自行车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具有通信模块,鼓励安装后视镜,并要求生产企业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标注建议使用年限。报告排除不纳入国标监管体系的两轮滑板车、平衡车等非机动车产品。

钠离子电池行业专题分析:钠离子电池有望逐步走向规模应用

过去几年,钠离子电池成本快速下降,能量密度也有较大提升,其应用场景与规模不断在扩大。从终端场景来看,整车基于低温性能和成本的考虑,开始在A0/A00 车型使用,并扩展到混动车型。在二轮车市场,钠电较锂电有安全和成本优势,2024 年多家企业发布钠电二轮车,有望逐步替代一部分铅酸电池。在储能领域,钠电从户储进入到大储应用。我们分析,在动力、储能等多个市场,钠离子电池有望逐步走向规模应用。

锂电池行业专题报告:AIDC高景气,UPS及BBU电池受益

人工智能发展推动算力需求增长:人工智能正快速发展和不断成熟,以 ChatGPT 和 Deep Seek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显著的进步和广泛的应用范围而引起各行各业极大的关注。AI 大模型需要大算力,其训练时长与模型的参数量、训练数据量成正比。预计 2025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 1037.3 EFLOPS,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27819EFLOPS,2023-2028 年期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 46.2%。

2025年3月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充电桩数量按充电终端数量计。 公共充电桩:为社会车辆(全部或部分)提供充电服务,而进行建设运营的充电桩 公用充电桩:完全面向社会车辆服务的公共充电桩 专用充电桩:面向部分特定社会车辆服务的公共充电桩 共享私桩:个人为满足私人车辆充电而进行自建,且可向其他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桩(鉴于公共充电桩的定义,现将共享私桩独立出来) 交流充电桩可分为单相(7kW为主)和三相(40kW为主)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分析报告

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智能家居行业走向全屋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家居产品的创新升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2024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 1558 亿美元,2017-2024 年间年度复合增长率高达 21.52%,其中以控制与连接细分品类的渗透率最高,相对于全球的各智能家居细分市场占比较为均衡,我国的智能家电细分品类占比高达 81%,而控制与连接此品类占比仅 10%,说明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具有硬件端的创新和制造优势,但软件端的协同普及相对还较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