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站内搜索

电动两轮车行业分析:创新驱动价格增长,行业头部集中,盈利能力提升

市场规模:历史上技术进步和使用场景拓宽促进了电动两轮车的持续渗透,预计受国补影响,2025 年两轮车销量或有双位数增长,均价或有 3%左右提升。2005-2013 年行业销量快速增长,2014-2019 年行业销量有所回落,2019-2023 年,行业销量恢复增长趋势,除了行业保有量持续增长带来的增量购买外,2019 年《新国标》的出台促进了消费者端的更新需求。2024 年以旧换新政策并未带来两轮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2025 年以旧换新的国家补贴政策进一步深化,对比浙江、江苏、湖北省,其他省的补贴力度仍有提升空间。我们认为 2025 年两轮车销量或有双位数增长,均价或有 3%左右提升。产业价值链方面,电动两轮车行业产业链贯穿原材料、制造和销售渠道,原材料和渠道是价值链占比较重的环节。

德勤-锂离子电池回收:面向绿色未来的市场及创新趋势

随着对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需求的日益增长,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已成为全球创新和经济转型的焦点。随着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存和电气化消费兴起,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解决资源匮乏和环境挑战的关键。为了应对高速发展的行业需求,CAS美国化学文摘社和德勤中国携手发布了本报告,从商业和科学视角全面、深入地就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进行分析。

新能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新能源+AI三大方向展望,加速增长期来临

AI大时代给新能源产业链带来变革性机会。在未来AI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与AIDC、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把产业链的成长空间打开。 在各大AI巨头的加速扩大资本开支过程中,新能源+AIDC迎来向上突变。新能源产业链的设备将助力数据中心实现高效、高密度与高可靠,如HVDC、BBU等技术的应用,有望协同推动数据中心向智算数据中心转变。

氢能无人机行业专题报告:商业化初启,氢能+ 低空双蓝海赛道腾飞

氢能无人机相较锂电无人机核心优势在于高续航、快补能、强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具备更高工作效率和能力边界,且特别适用于严苛条件下作业,例如高寒地区电力巡检、远距离物流配送、应急物资输送、偏远山区长距离勘测等,有望在工业领域率先落地。2024 年起产业端已进入密集试验期,前期技术储备充分,随商用化落地有望快速打开成长空间

固态电池专题报告:卤化物或为下一代固态电池突破方向

目前全固态电池量产进度加快,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因其高离子电导率、良好的形变能力和优异的电化学氧化稳定性,成为当下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有布局卤化物路线的企业主要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上汽清陶、吉利、一汽、湖南恩捷、松下、LG新能源、TDK 等。目前,通过水介质合成法生成的含锆氯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兼顾低成本和高离子电导率优势,有望成为商业化量产首选,卤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产业化进程加快。

锂电设备行业之固态电池专题报告:乾坤未定竞角逐,产业趋势渐明晰

为什么是全固态电池? 1)传统液态锂电池在电极材料、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的发展进入瓶颈,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或将成为下一代“革命性”电池技术。 2)固态电池可分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据起点固态电池公众号,半固态电池液体含量一般在5%-10%,是从液态向全固态的过渡型技术。硫化物在离子电导率的关键性能最为突出,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主流技术路线。

固态电池全景图:方兴未艾,技术竞逐

固态电池:突破电池性能瓶颈的重要技术,前景可期。固态电池是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优于常见的电解液,使其理论上可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料体系,并实现更高的本征安全性,因此,固态电池有望突破现有液态锂电池材料体系的性能瓶颈。根据固态电解质的不同,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可分为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卤化物等路线;其中氧化物和聚合物路线存在“半固态” 的过渡方案。固态电池前景广阔,我国政策端重视固态电池路线发展,国内电池企业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氧化物全固态和半固态电池方面均有布局。

锂行业供需展望:锂资源产能开始出清,锂价有望逐步迎底部反转

海外市场:①澳洲锂矿是全球最容易开发的锂辉石资源,当地矿业发达、法律法规齐全、基础设施良好,但与市场此前所认知不同的是,澳洲锂矿成本高于预期,主要是由于老矿山品位下降、部分矿山由露采转地采、新矿山投产初期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在当前国内进口锂辉石精矿价格在750-800美金/吨的底部范围内,澳洲锂矿能盈利的矿山并不多;②南美盐湖资源储量丰富且品质高,但开发难度大,存在环评审批、高海拔、淡水资源、配套基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需要大规模的资本开支、成熟的技术水平和项目团队支持,另外与市场此前所认知不同的是,南美盐湖成本高于预期,尤其是对于一些新投产的项目而言,爬产周期较长,投产初期成本较高,且在阿根廷还存在一定汇兑损失的风险;③非洲锂矿资源储量丰富,矿石品位高,过去两年中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到非洲大陆的锂矿项目,主要是因为非洲的矿业环境对于中资企业来说会更加友善,到目前为止中资企业所开发非洲锂矿总体进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中资企业在矿山资源开发的效率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另外与市场此前所认知不同的是,非洲锂矿成本低于预期,中资企业所运营的矿山持续降本以应对行业的下行周期,即使是当前比较低迷的锂价环境下,也基本能达到盈亏平衡的水平。

储能行业剖析: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液流电池商业化正在加速

容量型长时储能是发展趋势,我们预计 2025-2030 年中国内地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约190GW,是现有装机规模的2.4 倍,到2030年4 小时以上储能装机占比达到50%。在长时储能,技术格局仍在演变中,我们看好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的发展,当前压缩空气储能在成本上具有优势,但液流电池仍有降本空间,未来两者的市占率要视乎其降本节奏。氢储能是长时储能的终极目标,考虑到当前技术成熟度不足,我们预计氢储能的商业化有望在 2035 年之后加速。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