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机器人研究报告:智驾平权“最大公约数”,乘渗透率东风加速全域征程 地平线机器人 智驾平权 新一代汽车智能芯片领导者,同时也是世界级 AI 算法公司。遵循“软件定义”的原则,地平线根据真实的驾驶场景,不断探寻智驾的新边界,产品覆盖智驾芯片平台、全场景智驾解决方案及配套工具链与生态。解决方案+授权服务收入的业务构成奠定了公司作为技术底座+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全栈交付能力,多种服务形式奠定了其作为行业智驾技术链“最大公约数”的定位。2016 年,地平线就率先提出了智能驾驶端到端的演进理念,2022 年提出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感知端到端算法 Sparse4D,在 2023 年发表端到端智能驾驶大模型 UniAD,并且积累了基于交互博弈的端到端深度学习算法。
汇纳科技研究报告:实控人拟变更,开启AI生态新布局 汇纳科技 AI 亏损收窄,数字化转型成果初显。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3 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 2386 万元。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36 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 1830 万元至仅亏损 264 万元。主要是由于核心业务结构优化,聚焦智能算力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在 Re-ID 行人再识别、边缘计算等 AI 能力基础上,构建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领域的智能决策体系,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 AIoT 架构整合线下商业全域数据,推出客流分析系统与远程巡店系统,实现商业空间数字化重构,赋能实体经济的精准运营与降本增效。公司加强供应链管理与研发投入的有效控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推动了亏损的持续收窄。
炬芯科技研究报告:炬力前行,用芯聆听 炬芯科技 芯片 专业无线音频IC,瞄准全球高端消费音频和专业音频。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蓝牙音频SoC芯片系列、便携式音视频SoC芯片系列、智能语音交互SoC芯片系列等,广泛应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蓝牙语音遥控器、蓝牙收发一体器、智能教育、智能办公、智能家居等领域,其中智能音频SoC芯片产品占据全球市场重要地位,已成为和音频相关的低功耗无线物联网领域的主流供应商,并已逐步实现相关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
景旺电子研究报告:深度研究报告:AI和汽车双擎驱动,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 景旺电子 AI 汽车 汽车基本盘稳中有升,AI 产品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公司深耕 PCB 行业多年,拥有硬板、软板和金属基板三大产品线,覆盖了汽车、消费电子、数据中心、通信等领域。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高端领域,在产能上,公司稳步推进珠海金湾 HLC 和 HDI 两大工厂产能爬坡,致力于打造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灯塔工厂,对公司长远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在技术上,公司在 AI 服务器、高速通信等领域上均取得重大突破。未来随着公司AI 服务器、智能驾驶等高端产品放量,有望推动公司开启新一轮成长。
江南奕帆研究报告:微特减速电机隐形冠军,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江南奕帆 微特减速电机 机器人 公司专注于定制化微特减速电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产品线丰富多样,包括永磁直流电动机、交直流两用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单相电容电动机等,共计超 3,000 种规格型号。2024 年以来公司业绩持续回暖。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2 亿元,同比增长 61.69%;归母净利润 0.95 亿元,同比增长 98.51%。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0.55 亿元,同比增长 35.97%;归母净利润 0.17 亿元,同比增长 28.31%。
嘉世咨询:2025年飞行汽车行业报告 飞行汽车 飞行汽车是指的是能够在路面行驶和空中飞行两种模式间切换的交通工具,它结合了传统汽车与航空器的特点。这种交通工具的设计理念旨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并为人们提供更加灵活、快捷的出行方式。 核心目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立体交通效率、推动绿色出行 提高交通效率:通过利用三维空间中的空中路径来避开地面交通堵塞,从而缩短出行时间。 增强可达性:能够到达一些传统交通工具难以抵达的地方,如偏远地区或岛屿等。 促进城市与乡村间的连接:使得城乡之间的通勤变得更加容易,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异。
机器人行业分析:机器人进展持续突破,短期科技成长主线或持续占优 机器人 车展后,新供给带来的整体内需改善及科技成长仍为汽车板块两条清晰投资主线,内需改善在当下,后者依赖技术迭代、客户拓展及风偏上修。机器人方面,近期特斯拉订单等预期持续催化,维持年内规模量产指引,当前或临近定点量产节点,行情预计将进入“去伪存真”的验证期。
黑芝麻智能研究报告: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龙头,自动驾驶&跨域计算双轮驱动成长 黑芝麻智能 自动驾驶 黑芝麻智能是市场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深耕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华山&武当系列产品双线并驱,发力自动驾驶&跨域计算领域,客户资源丰富,深度受益于智驾平权带来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扩张。
硅光模块行业分析:AI变革推动硅光模块快速发展 硅光模块 AI 硅光模块是基于硅光子技术的新一代光通信模块,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是其优势。(1)硅光模块以硅光技术为核心,将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耦合器、光波导、复用/解复用器件等光子芯片都集成在硅光芯片上,再与DSP/TIA/DRIVER等电芯片一起封装,组成硅光模块。硅基材料的高集成度及兼容CMOS工艺赋予了硅光模块更低成本、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的特性。(2)硅光模块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数据中心通信和电信网络通信,与传统光模块场景相似。近两年AIGC变革驱动数据中心互联对光通信提出更高性价比方案,硅光模块受益发展。未来硅光技术在数通领域将逐步演进向光电共封装(CPO/OIO)、光交换(OCS)等领域发展。根据Yole预测,硅光模块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3亿美元,过去5年CAGR达45%;对应硅光模块销量近1800万只。
2025年智能体应用现状挑战及建议报告 智能体 智能体(AI Agent)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理解外部环境刺激并生成有意义动作的交互系统,涵盖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自主学习、多模态交互及任务执行等关键技术。
AI+能源专题报告之电力篇:AI能否带动电力提前跨越周期底部? AI 能源 AIDC 或带动 2028 年利用小时提前见底,2H25 有望看到需求与价格的拐点我们测算 2025-30 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 CAGR 高达 25%,有望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从 4.5%增加至 5.3%(“十五五”CAGR),煤电的利用小时或在 2028 年提前见底;且算力资本开支每增加 1000 亿的投资,大约可以转化为 30-150 亿度电量。我们判断 2H25-26 用电量同比增速将明显超过 6%,甚至不排除单月达到 10%左右。结合我们煤炭组对 2026 煤价恢复到 800 元/吨的判断,我们对 2026 年和“十五五”电价谈判相对乐观,推荐煤电联营与水电核电标的;短期考虑煤价下行的弹性,我们推荐成本弹性较大的火电。
三一重能研究报告:一体化协同制造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三一重能 海外市场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风电场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管理业务。目前已形成系列海陆风机产品。①陆上智能风机产品功率完整覆盖 3.XMW-11MW 范围;②海上智能风机产品功率覆盖 8MW-16MW 范围。公司注重技术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AI智能交互眼镜产业洞察报告 AI 智能眼镜 报告从行业背景、行业现状、典型企业分析顺次深入,全面客观地完成了AI智能交互眼镜行业整体情况的梳理总结。 行业背景:本章介绍了AI智能交互眼镜的行业定义和研究范畴,以及产品的主要特征,并从政策端、需求端、供给端、消费端四个角度集中阐述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数字人”和“智能眼镜”相关利好政策驱动AI智能交互眼镜行业不断发展。 行业现状:本章深入分析了AI智能交互眼镜的行业现状,涵盖了发展历程、市场规模预测、产业链及产业图谱和应用场景等内容。其中应用场景包括运动、户外、工作学习、多行业领域等场景。
VIP免费 特锐德研究报告:如何展望特来电运营的盈利弹性? 特锐德 特来电 1)24 年已发生数据: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同比+54%,公共桩充电电量同+53%,对应单车年充电量 1775KWh,同比持平(混动占比提升(混动/增程 22-24 年占比分别为 20%/24%/30%)/私家车占比提升均未影响公共充电的年均充电量水平)。 2)25 年后充电桩的使用率和服务费有望小幅提升:主要是基于 24 年新建的公共桩 85.3 万台,同比-8.2%,新桩建设规模低于车的增量,对应 25年的公桩使用率有望提升,拉动服务费涨价。
VIP免费 模块化研发在汽车及离散制造行业的实践之旅 模块化研发 汽车 离散制造 在当今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正向研发与创新研发已成为汽车及复杂离散制造行业的主旋律。面对经济与国际环境的频繁波动,企业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降本增效重压,练好内功、强化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模块化研发脱颖而出,以其显著的提高研发效率、降低运营复杂度的效果,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报告将深入探索模块化研发的发展历程及实践落地的有效方法。
VIP免费 领益智造研究报告:全球精密制造领军者,AI硬件打开成长空间 领益智造 AI 领益智造深耕精密制造领域近二十年,通过并购整合江粉磁材、赛尔康等公司构建了覆盖基础材料、精密零组件、核心器件与模组的全产业链能力。公司精密功能件产品市场份额及出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领先地位,产品应用领域自消费电子进一步渗透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市场。受益 AI 终端等新产品放量,公司2024 年实现营收 422 亿元,同比增长 30%。受产品结构调整、新品盈利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6 亿元,同比下降 15%。
SVIP免费 叉车行业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总结:内外需求磨底,关注智慧物流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叉车 2024年叉车板块业绩维持稳健增长。收入端,受国内制造业景气度下滑,大车需求减少,增速放缓,利润端,受益高毛利率海外业务、电车占比提升,增速显著强于营收。2024年叉车板块实现营收473亿元,同比增长2% ,其中国内营收259亿元,同比下降2%,海外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7%,海外营收占比提升2pct至45%,受到核心市场欧、美景气度下降,基数提升影响,海外市场增速环比有所下降。2024年叉车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9%,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4%/11%,同比分别增长2.2/0.8pct。受益于高毛利率的海外业务(各企业国内海外毛利率差约5-15pct)和电动大车占比提升、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板块毛利率继续提升。
SVIP免费 半导体行业4月份月报:AI芯片厂商业绩增长显著,关税摩擦加速半导体国产化进程 半导体 2025年4月总结与5月观点展望:4月份半导体行业在关税政策下呈现动荡态势,但从供需角度看仍处于回暖阶段,价格延续上涨趋势迹象,关注AI算力、AIOT、半导体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结构性机会。4月份全球半导体需求持续改善,手机、平板、可穿戴腕式设备保持小幅增长,TWS耳机、智能手表、智能家居快速增长,AI服务器与新能源车保持高速增长,需求在5月或将继续复苏;供给端看,尽管短期供给仍相对充裕,企业库存水位较高,但整体价格已呈现上行态势,预计5月供需格局将继续向好。从细分赛道看,4月为海内外厂商业绩发布期,国内AI芯片板块企业业绩多数表现亮眼,海外头部云厂商2025Q1资本开支仍高企,AI概念依然是长期投资力度较大、创新较多的领域,建议保持关注;目前中美关税政策存在一些变数,但整体存在边际好转概率。短期内外部政策下,部分依赖美国进口相关的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高端芯片(如AI芯片)等产业成本高升,长期半导体国产化有望继续加速,建议逢低关注细分板块龙头标的。
SVIP免费 2025年AI时代的领导力:AI时代,让爵士领导力带你升维报告 AI 在趋向保守的商业组织场景中(即AI助手阶段),碳基人和硅基人充分协作,AI替代人类完成部分简单、确定性的工作,同时也赋能和辅助人类完成复杂、不确定性高及需要高度协调性的创造类和决策类工作。那么在上述企业中,需要怎样的领导力素质?具备何种能力的领导者才能在AI时代脱颖而出?为了探索AI时代的领导者画像,BCG开展了“中国企业高管AI领导力调研”,基于调研结果、过往项目经验和对领导力话题的趋势洞察,我们拨云见日,梳理了AI时代的领导力特征——在AI时代,爵士领导力将再次彰显价值,为领导者的心智、行动与情感升维提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