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半导体存储行业专题报告:近存计算3DDRAM,AI应用星辰大海

DRAM三构成:1)存储单元(Cell ),占据50%-55%面积:存储单元是DRAM芯片存储数据的最小单元,每个单元存储1bit数据(二进制0或1),单颗DRAM芯片的容量拓展主要是通过增加存储单元的数量实现(即提高单位面积下的存储单元密度),存储单元基本占据了DRAM芯片50-55%的面积,是DRAM芯片最核心的组成部分。1个存储单元由1个晶体管和1个电容器构成(1T1C结构),晶体管控制对存储单元的访问,电容器存储电荷来表示二进制0或1。2)外围逻辑电路(Core),占据25-30%面积:由逻辑晶体管和连接 DRAM 各个部分的线路组成,从存储单元中选择所需存储单元,并读取、写入数据,包括感应放大器( Sense Amplifiers )和字线解码器(Word Line Decoders)等结构,如感应放大器被附加在每个位线的末端,检测从存储单元读取非常小的电荷,并将信号放大信号,强化后的信号可在系统其他地方读取为二进制1或0。3)周边线路(Peripheral),占据20%左右面积:由控制线路和输出线路构成。控制线路主要根据外部输入的指令、地址,让DRAM内部工作。输出/输入线路负责数据的输入(写入)、输出(读取)。

AR眼镜行业分析:创新AI交互载体,AR眼镜快速发展

AI 引领,百镜大战将至。AR 眼镜是一种兼具增强现实(AR)显示功能与眼镜形态的新型可穿戴设备,具有显示、虚实融合、轻便等特征。AI 赋能,各大厂商的 AI/AR 眼镜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 2023 年 9 月,Ray-Ban Meta 智能眼镜正式发布打响百镜大战第一枪。李未可科技、华为、环界等一众推出 AI 眼镜产品。进一步配备光机的AR 眼镜新增显示功能,将 AI 输出模式从单一的音频拓展至文本、图像、视频,可以为用户提供如题词、导航、游戏、观影、视频通话等更丰富的交互体验。

AI大模型在投资研究中应用及未来趋势

近期 DeepSeek 系列开源大模型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引发全球关注。随着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成本的快速下降,在投研场景下运用大模型技术对关键步骤进行赋能的可行性也在不断提升。当前,如何将大模型深度融入投研工作以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仍然处在探索期。本文将梳理大模型的发展路径、关键技术和面向金融领域的应用案例以供参考。

虹软科技研究报告:智驾和端侧AI两翼齐飞,ArcMuse激发新活力

CV 领域多元化应用领军,AI 有望带来手机业务第二春。公司自 1994 年于美国成立以来,持续深耕视觉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计算机视觉的终端应用场景。2024 年上半年手机业务收入 3.32 亿元,收入占比约 87%,毛利率约 92%,是以视觉 AI 技术为核心的典型的产品型软件公司。根据 IDC 数据,2024 年出货的智能手机中,配备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组的不到 5%,人工智能技术在手机上渗透空间广阔。公司在 AI 手机方面,紧跟行业龙头,已针对第三代骁龙8 移动平台优化了智能手机影像算法,AI 需求有望带来第二春。

宏观策略:AI估值重塑叙事引领,港股迎来“开门红”

DeepSeek正面影响持续,科技成长主线引领“开门红”。以DeepSeek为代表的内地人工智能实现突破性进展,引领AI估值重塑叙事,并持续在港股科网、半导体等AI产业链扩散,带动恒指、恒生科技领涨全球; 美债10年期收益率高位回落,海外流动性压力放缓。尽管1月美联储FOMC会议整体基调仍偏“鹰派”,但美国财政赤字等担忧放缓,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归4.5%这一相对中性水平,流动性压力回落; 特朗普暂缓对加拿大、墨西哥关税,对中国加征的10%关税未超市场预期,全球风险偏好先抑后扬。

电子行业2025年春季投资策略:十大科技巨头视角下AI创新永不眠

苹果:α与β共振,重点关注硬件增量变化较大的环节。 特斯拉:随着其下一步人形机器人的壮大将有望进一步拉动国内3D视觉、减速器、传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供应链公司的繁荣。 华为:自主可控为根基,持续创新拓展边界,布局科技产业全链条。重点关注华为手机产业链和算力产业链核心标的。 字节跳动:全面投入AI,依托自身高用户基础以及超级APP工厂,围绕自身搜索算法,实现AI“全方位布局+应用平推”。

力帆科技研究报告:涅槃重生、科技赋能,开启AI智驾新篇章

涅槃新生,力帆科技迎来发展重要新机。力帆科技,扎根重庆,创立于1992年,2010年上市。公司以摩托车和燃油乘用车业务起家,期间新能源转型几经波折,起起落落。由于行业波动和公司经营困境,2020 年公司启动破产重组。2021 年起,公司陆续引入新股东和管理层,公司发展迎来新机。 吉利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印奇(旷视科技创始人)成为公司二股东并担任董事长,开启科技型汽车公司新征程。2021 年,重庆政府主导下引入重庆两江新区、吉利及社会资本入局,启动破产重整。2022年,吉利入股公司并共同成立睿蓝汽车,接入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的 B端定制车业务。2024 年,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入股公司,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有望深度赋能力帆科技产品智能化。公司更名为千里科技,以新的面貌开启科技型汽车公司新征程。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