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地一体化光承载网络白皮书v1.0空天地一体化光承载网络当前,全球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空间信息维度扩展,空天地一体化概念和产业蓬勃发展,万物互联成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和需求日新月异。这一切的基石,在于一个能够提供泛在、高速、智能、安全连接的网络基础设施。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卫星遥感、星上计算、广域互联、应急通信等新兴应用对带宽、时延、可靠性的极致要求,以及地球表面复杂地理环境带来的覆盖挑战,传统单一域的网络体系已显露出其局限性。
AI-RAN 面向垂直行业的商业展望白皮书AI-RAN在全球产业加速数智化演进的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的使命已远远超越“连接”。它需要具备理解业务的敏锐度、支撑创新的灵活性,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力量。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应用的快速普及,企业和社会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除了低时延、高带宽、大连接之外,还需要随网而生的内生数据、算力与智能,传统网络架构已难以为继。
2025算力网络人工智能模型推理算力度量研究报告算力网络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模型推理已成为算力需求的核心驱动力。从 AI 搜索、智能体的兴起到多模态内容生成的广泛应用,模型推理的算力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态势。在此背景下,算力网络作为计算与网络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模型推理提供了灵活、高效的算力支持。然而,如何精准度量模型推理所需的算力资源,并实现算力的高效调度与优化,是当前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通信行业2025半年报总结:AI驱动业绩增长,加大关注国产算力及应用落地通信AI国产算力综合而言,从收入看,一方面三大运营商整体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持续受益于 AI 驱动算力板块业绩拉动。2025H1收入增速重心集中于 0%-20%区间,增速重心不变,但正增速企业数量上升,净利润增速整体均方差持续扩大,两端高于100%和低于 100%增速企业均有所增加。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版)算力城域网2025 年初 DeepSeek 的爆火掀起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带动大模型训练成本和推理成本的快速下降,驱动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城域网络作为用户与算力资源间的关键桥梁,各类新兴算力业务对城域网的网络架构、网络能力及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电信在 2024 年发布了《算力城域网白皮书》,首次提出算力城域网概念,获得业界的广泛关注,引领了城域网络发展新方向。伴随着产业生态与技术的发展,以及算力城域网研究与部署的深入,中国电信推出《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进一步明确城域网络在面向算力业务新场景、新需求下需具备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能力。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卫星互联网承载网随着 5G、人工智能、空天地一体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卫星互联网作为实现全域无缝覆盖、支撑数字边疆守护与全球互联互通的关键基础设施,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对通信韧性、产业升级的需求,为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提出了更高标准。因此,如何突破轨道/频谱资源约束、空间环境干扰等特殊难题,构建高效、可靠、智能的卫星互联网承载体系,成为推动卫星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挑战。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算电协同在数字经济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算力与电力的协同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 年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 230EFLOPS,智能算力增速高达45%。然而,这种增长也带来了严峻的能源问题,全国数据中心年耗电量突破 1500 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1.6%,单次 AI 大模型训练的能耗相当于数百个家庭年用电量。与此同时,我国电力系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装机占比已突破 50%,但“弃风弃光”与东部电力短缺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这种算力需求激增与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使得构建高效、低碳的算电协同体系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量子互联网与算网协同体系架构白皮书量子互联网算网协同体系架构从量子这个概念的提出,到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孕育出了现代计算机文明,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方便。近几十年来,以操控量子态为基础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又带来了新的量子信息技术,比如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这类新技术都是以量子力学原理来进一步突破原有的技术路线。其中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从物理上实现绝对安全通信;量子计算是利用量子态叠加原理实现并行运算,极大提高计算速度;而量子精密测量则是突破标准量子极限进一步提升测量精度。在实用化的过程中,随着用户和节点数目的增加,很自然地就形成了量子网络。当网络的覆盖面变得很大,类似于当今全球互联网时,就形成了量子互联网。所以在将量子信息实用化的过程中,对量子互联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是必然趋势。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分布式算力感知与调度技术白皮书分布式算力本白皮书首先详细阐述了分布式算力感知与调度的背景、需求、体系架构以及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该技术在远程医疗、智慧城市、大模型分布式训推以及云游戏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并探讨了当前技术落地、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以及标准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建议。
车联网安全研究报告车联网安全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2022 年,我国乘用车销量达到 2054.2 万辆,尽管遭受新冠疫情打击,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仍在稳步发展。在这些汽车中,价格低于 30 万的有 1803.0 万辆,不低于 30 万的有 251.2 万辆,低于 30 万的乘用车销量约占总销量的 87.8%。这表明国内汽车市场中,绝大部分为中低端车型,如此多的中低端智能网联汽车,一旦出现漏洞,将对人民财产和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白皮书中国移动网络基础设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大语言模型(LLM)为代表的 AI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对云计算基础设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性能与规模挑战。AI 不仅正在重塑云计算的使用方式,也正在推动公有云服务进入新一轮技术革新周期。
2025中国网络安全十大创新方向网络安全为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国家数据局于2024年11月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了到 2028 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在“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 100 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的目标。可信数据空间(Trusted Data Space,TDS)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数据可信空间借鉴 IDS-RAM 与 Gaia-X Trust Framework,在连接器中固化身份、加密、使用控制和审计规则,让数据可控、可计量、可追溯”的条件下跨组织流通;同时与中国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标准(NDI-TR-2025)对接,形成“平台+连接器+策略引擎”三层架构,支持数据目录发布、契约协商和联邦计算;其核心目标是打破“数据孤岛”,破解数据“不敢共享、不愿共享”的困局,构建“数据即资源、数据即能力”的协同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