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化

站内搜索
车联网安全研究报告

车联网安全研究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2022 年,我国乘用车销量达到 2054.2 万辆,尽管遭受新冠疫情打击,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仍在稳步发展。在这些汽车中,价格低于 30 万的有 1803.0 万辆,不低于 30 万的有 251.2 万辆,低于 30 万的乘用车销量约占总销量的 87.8%。这表明国内汽车市场中,绝大部分为中低端车型,如此多的中低端智能网联汽车,一旦出现漏洞,将对人民财产和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2025中国网络安全十大创新方向

2025中国网络安全十大创新方向

为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国家数据局于2024年11月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了到 2028 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在“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 100 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的目标。可信数据空间(Trusted Data Space,TDS)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数据可信空间借鉴 IDS-RAM 与 Gaia-X Trust Framework,在连接器中固化身份、加密、使用控制和审计规则,让数据可控、可计量、可追溯”的条件下跨组织流通;同时与中国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标准(NDI-TR-2025)对接,形成“平台+连接器+策略引擎”三层架构,支持数据目录发布、契约协商和联邦计算;其核心目标是打破“数据孤岛”,破解数据“不敢共享、不愿共享”的困局,构建“数据即资源、数据即能力”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网络原生智能架构重构安全网络一体化白皮书

2025网络原生智能架构重构安全网络一体化白皮书

随着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网络智能化已成为核心研究方向之一,传统的网络架构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时,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面对云、边、物多元场景交汇的挑战,我们提出一种全新的架构思维——网络原生智能(Network-Native Intelligence),在安全网络一体化的基础上,可在网络自身之中、之上原生地生长出 AI 能力。
2025基于确定性网络的智能体可信数据空间白皮书

2025基于确定性网络的智能体可信数据空间白皮书

当前,全球已进入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经济时代。2023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0%,数据总产量达32.85 泽字节(ZB),同比增长 22.44%。然而,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仍面临严峻挑战:仅有 2.9%的数据被有效保存,企业超过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近 40%,数据资源“沉睡化”现象突出。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数据要素市场化循环体系的梗阻——传统数据流通模式难以平衡“安全可控”与“高效利用”的双重需求,具体表现为三大困境:
卫星互联网行业专题报告:商业航天发射场工位数快速增长,看好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系统以及加注及供气系统服务商

卫星互联网行业专题报告:商业航天发射场工位数快速增长,看好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系统以及加注及供气系统服务商

本篇专题主要从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发射场环节,跟踪国内发射场建设进展,以及整理发射场背后的技术特点,并挖掘相应的投资机会。 对标美国星链,中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建设期。当前美国星链项目在运营卫星数量约 7000 颗。截至 2025 年7 月底,中国星网累计发射 6 组卫星,合计 47 颗;千帆星座累计发射 5 组卫星,合计 72 颗。从商业模式角度,SpaceX 完成星箭场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从而保证常态化发射卫星。目前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中,卫星运营商主要由中国星网或垣信卫星承担,并打造卫星工厂,实现流水生产模式;火箭研制环节,近几年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发射场方面,国内主要有 6 大发射基地,同时民营火箭企业也开启建设专属的发射工位。从星座建设效率指标看,国内卫星互联网在发射频次上与星链有明显差距。根据上海垣信在 2024年珠海论坛上的公开表述,在发射频次上,美国是平均每月 10 次,中国具备每月 3 次的发射能力。
通信行业分析:空芯光纤助力AI网络提速,DCIMPO拉动特种光纤增量需求

通信行业分析:空芯光纤助力AI网络提速,DCIMPO拉动特种光纤增量需求

空芯光纤以空气为传输介质,其具备更低时延和更低损耗两种主要特性,是未来AI数据中心互联的主要品种。空芯光纤的导光原理是以特殊微结构形成的光子禁带或反谐振效应来抑制纤芯中光的横向泄漏,实现低折射率纤芯中的轴向光传输。空芯光纤中绝大部分光能量(95%以上)在空气芯中传输,非线性效应和延迟较小,损伤阈值高,热稳定性好,且其超低时延(较传统光纤降低30%)和超低损耗(0.1dB/km以下)特性,可支撑金融高频交易、AI算力集群跨地域互联等时延敏感场景。此外,随着AI带来数据中心建设,DC内MPO亦有望带来特种光纤增量需求。
2025年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未来移动通信论坛

2025年6G近场技术白皮书2.0-未来移动通信论坛

继去年发布首版白皮书(中英文版)[R1][R2]后,我们启动了白皮书 2.0 的撰写工作。本次更新主要受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即将于 2025 年启动 6G 研究项目的牵引。为迎接这一里程碑式节点,亟需对现行白皮书进行修订与升级,使其与 6G 技术演进趋势(尤其是近场技术应用领域)保持同步。本次更新的核心目标包括:积极推动近场技术领域的科研与标准化进程,识别具有标准化潜力的关键场景与技术方案,为 6G 标准化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联通:2025算力智联网(AINet)智算网关白皮书

中国联通:2025算力智联网(AINet)智算网关白皮书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随着超大规模 AI 模型的规模化落地,人类社会正迈入一个颠覆性变革与机遇并存的新纪元。AI 已从科幻愿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工具,正以战略基石的角色驱动各领域创新升级,重构产业价值链。这场技术革命虽为各行业注入智能化转型动能,却也对数字基础设施提出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从海量数据实时处理到端到端快速响应,从超大规模模型训练到在线推理优化,无不呼唤着一个兼具弹性扩展能力、端到端感知能力、无损传输能力、AI 内生能力的下一代智能计算底座。
中国联通:2025年AI时代的全光底座白皮书

中国联通:2025年AI时代的全光底座白皮书

当前正处于 AI 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中国联通洞悉 AI 时代的需求,践行数字基础设施国家队责任,聚焦打造业界领先的 AI 基础设施,目标成为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企业、人工智能全面领先的服务商。中国联通将优势联网通信作为 AI 基础设施的基石,在业界开创性提出了“全光底座”网络发展理念,旨在打造一张架构稳定、效率最优、体验最佳的全光网络。
中国联通5GAI终端白皮书(2025年度)

中国联通5GAI终端白皮书(2025年度)

2025 年起,中国 5G 正迈入 5G-A 新纪元,目前已完成300 余座城市规模化部署。中国联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5G-A 网络建设,积极推动 5G 终端及业务创新,深度布局卫星通信、5G-A 服务升级、终端 AI 能力构建等关键领域,为网络强国建设注入新质生产力。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