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化

站内搜索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自智网络白皮书(2025)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自智网络白皮书(2025)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迭代成熟的关键节点,“人工智能 + 信息通信网络”领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过去一年,DeepSeek 凭借其卓越的低成本、高性能特性与开源生态优势,为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广泛应用注入强大动力。智能体技术发展势头迅猛,行业在标准统一进程中不断迈进,MCP、A2A 等理念已成为产业共识,Agentic AI 创新实践如火如荼展开。随着系统与数字人在生产经营场景中的自动化应用持续拓展,网络运营正经历从机器辅助向人机深度协同的重大变革。
华为&中国信通院:2025超节点发展报告

华为&中国信通院:2025超节点发展报告

超节点并非简单的硬件堆砌,它的实现离不开基础技术、系统能力与可落地性的三方协同。基础技术是超节点的根基,其具备超高带宽互联、内存统一编址等技术特征,通过近乎无阻塞的高带宽互联,将数百上千个 AI 处理器编织为一个逻辑统一的高密度计算体,为高效计算提供了底层支撑。系统能力则是超节点高效运转的保障,它需要具备大规模、高可靠、多场景等系统特征。大规模的组网能力突破了单机扩展的硬件限制,为大规模算力聚合提供架构支撑;高可靠的运行特性化解了网络、计算、存储等子系统的故障风险,保障集群作业的连续性;多场景的适配能力则能通过精细化资源调度等机制,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最大化释放算力价值。
空天地一体化光承载网络白皮书v1.0

空天地一体化光承载网络白皮书v1.0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空间信息维度扩展,空天地一体化概念和产业蓬勃发展,万物互联成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和需求日新月异。这一切的基石,在于一个能够提供泛在、高速、智能、安全连接的网络基础设施。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卫星遥感、星上计算、广域互联、应急通信等新兴应用对带宽、时延、可靠性的极致要求,以及地球表面复杂地理环境带来的覆盖挑战,传统单一域的网络体系已显露出其局限性。
AI-RAN 面向垂直行业的商业展望白皮书

AI-RAN 面向垂直行业的商业展望白皮书

在全球产业加速数智化演进的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的使命已远远超越“连接”。它需要具备理解业务的敏锐度、支撑创新的灵活性,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力量。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应用的快速普及,企业和社会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除了低时延、高带宽、大连接之外,还需要随网而生的内生数据、算力与智能,传统网络架构已难以为继。
2025算力网络人工智能模型推理算力度量研究报告

2025算力网络人工智能模型推理算力度量研究报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模型推理已成为算力需求的核心驱动力。从 AI 搜索、智能体的兴起到多模态内容生成的广泛应用,模型推理的算力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态势。在此背景下,算力网络作为计算与网络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模型推理提供了灵活、高效的算力支持。然而,如何精准度量模型推理所需的算力资源,并实现算力的高效调度与优化,是当前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版)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版)

2025 年初 DeepSeek 的爆火掀起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带动大模型训练成本和推理成本的快速下降,驱动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城域网络作为用户与算力资源间的关键桥梁,各类新兴算力业务对城域网的网络架构、网络能力及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电信在 2024 年发布了《算力城域网白皮书》,首次提出算力城域网概念,获得业界的广泛关注,引领了城域网络发展新方向。伴随着产业生态与技术的发展,以及算力城域网研究与部署的深入,中国电信推出《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进一步明确城域网络在面向算力业务新场景、新需求下需具备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能力。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

随着 5G、人工智能、空天地一体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卫星互联网作为实现全域无缝覆盖、支撑数字边疆守护与全球互联互通的关键基础设施,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对通信韧性、产业升级的需求,为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提出了更高标准。因此,如何突破轨道/频谱资源约束、空间环境干扰等特殊难题,构建高效、可靠、智能的卫星互联网承载体系,成为推动卫星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挑战。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在数字经济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算力与电力的协同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 年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 230EFLOPS,智能算力增速高达45%。然而,这种增长也带来了严峻的能源问题,全国数据中心年耗电量突破 1500 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1.6%,单次 AI 大模型训练的能耗相当于数百个家庭年用电量。与此同时,我国电力系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装机占比已突破 50%,但“弃风弃光”与东部电力短缺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这种算力需求激增与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使得构建高效、低碳的算电协同体系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量子互联网与算网协同体系架构白皮书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量子互联网与算网协同体系架构白皮书

从量子这个概念的提出,到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孕育出了现代计算机文明,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方便。近几十年来,以操控量子态为基础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又带来了新的量子信息技术,比如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这类新技术都是以量子力学原理来进一步突破原有的技术路线。其中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从物理上实现绝对安全通信;量子计算是利用量子态叠加原理实现并行运算,极大提高计算速度;而量子精密测量则是突破标准量子极限进一步提升测量精度。在实用化的过程中,随着用户和节点数目的增加,很自然地就形成了量子网络。当网络的覆盖面变得很大,类似于当今全球互联网时,就形成了量子互联网。所以在将量子信息实用化的过程中,对量子互联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是必然趋势。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