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化

站内搜索

ICDT融合的6G网络白皮书5.0

信息技术的革新浪潮伴随着前沿技术的迭代突破与交叉融合。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向 6G 演进,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催生新一代 ICD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Big Data Technology)融合范式。这种融合驱动的 6G 系统将突破传统通信网络边界,演进为集通信、感知与算力于一体的端到端智能信息服务体系,构筑起支撑万物智联的移动信息网络。当前,众多面向 6G 的候选技术已在理论创新、仿真验证及原型开发等维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6G沉浸式通信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研究白皮书

沉浸式通信作为 6G 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正逐渐成为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它集成了扩展现实(XR)、全息技术和感官互联技术,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娱乐和交流方式。随着 5G-A 技术的成熟,通信业务正向着高沉浸、强交互、多维多模态的方向演进,进一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三维动态感知与交互。沉浸式包括沉浸式 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三大应用场景,具有强交互、高沉浸、智能化的特点。

通信行业专题报告:光铜共进,AEC等或受益于AI高速短距连接需求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逐步成熟,基于“大数据+大计算量”模型的新兴应用不断涌现,显著推动了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作为计算能力的核心载体,数据中心在算力高需求的驱动下,其相关的服务器领域及上下游产业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扩展。铜连接方案因其低成本和低功耗的优势,预计将在数据中心短距离连接中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通信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云上铜光星辰大海,AI物联网企绘未来

AI 预训练、后训练、推理思维链共同组成了 AI 算力高增的三重曲线,2025海外资本开支仍将保持可观增长。铜连接当下仍是 Scaleup 最优解,英伟达是 2025 年铜连接最大客户,ASIC 部署加速催化,而 AEC 受益于速率升级、TOR 架构以及 ASIC HBD 互联需求也将爆发。光模块仍有望成为 2025 AI 链业绩贡献最大的板块,CPO&OIO 产业趋势愈加明朗,我们认为 2025 年 CPO更多呈现主题投资风格,但背后隐藏的产业链变化、AI 光学格局变化值得注意。同时,电源、液冷单位价值量提升趋势显著,优秀企业出海有望突破。

2025车路云供应链安全研究报告

随着智慧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车路云供应链体系作为其核心基础设施,承担了实现车辆、道路和云平台协同运行的重要职责。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车载通信系统与道路交通设施和云端平台进行交互,以实现自动驾驶、智能调度、实时监控等功能。然而,这一系统的构建并非易事,它涉及多领域技术融合、多方协作以及复杂的供应链管理。

低空经济行业2025年年度策略:看好低空商业化落地及无人机板块爆发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伴随政策持续发布及完善,eVTOL技术进步及城市空中交通需求逐步提升,eVTOL航空器行业持续发展。当前低空经济板块已从炒题材过渡为板块性机会。短期热度褪去,更应该回归理性,从产业端角度看低空持续性发展机会,重点关注订单兑现和业绩弹性。

AI云计算新范式:规模效应+AIInfra+ASIC芯片

AI云计算新范式:规模效应+AI Infra能力+算力自主化。云计算在AI收入拉动下营收增速回暖、Capex增长加速已成为市场共识。(详见此前相关报告总结。)但对于AI云时代竞争格局以及云厂利润率还有分歧,也是本报告的重点。1)更强的规模效应;2)AI infra能力;3)算力自主化为云厂中长期降本方向。

低空运营:必须回答的命题作文

低空经济发展四要素:空域、航空器、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其中,应用场景是根本,为低空经济发展和闭环的最关键环节。今年两会对于低空经济产业属性从“未来产业”调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预计产业的落地节奏将会更快,同时提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叠加亿航oc有望取证,低空文旅迎来落地元年,今年产业重点之一或是要去推动低空应用场景的落地。

通信行业专题研究:DeepSeek算力效率提升≠算力通缩,国产算力需求方兴未艾

DeepSeek 在知乎发布文章《DeepSeek-V3/R1 推理系统概览》,披露其 AI 大模型的理论成本利润率高达 545%,引发业内的热烈讨论。在本篇报告中,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1)DeepSeek 的底层架构优化;2)DeepSeek 的利润率详细拆解;3)DeepSeek 引发的算力需求之争,回应市场关心的问题。此外,当前市场针对算力之争多定性分析,本篇报告也旨在提供较完整的定量分析框架以供参考。

卫星互联网框架报告: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在高、中、低轨卫星中,低轨卫星由于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非常适合卫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面向智算场景的高性能网络白皮书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AI大模型参数量从GPT-3.5的1.75亿,到GPT-4的1.8万亿,预计未来GPT-5将达到十万亿参数规模,迅速膨胀的AI模型需要更大规模的算力集群执行训练。AI大模型以GPU集群分布式训练为基础,根据阿姆达定律,串行占比决定并行效率上限,网络成为影响算力的重要因素。AI训练任务的高精度并行协同特性以及超大集群互联吞吐量对网络性能提出了数量级的提升需求。AI大模型训练的时间往往长达数月,也使得网络的长稳运行变得前所有未有的重要。从网络流量模型来看,AI大模型训练流量与通算流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突发的稀疏大流成为网络常态,聚合流量具备波峰波谷效应明显、周期性等特征,也使得很多通用数据中心的网络技术不再适用。HPC同样对网络提出高性能需求,特别是在可扩展性以及分布式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HPC与AI的需求趋同。一般来说HPC对于时延更加敏感,但部分采用并行通信的计算模型,同样也关注长尾时延。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