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机器人应用场景丰富,有望助力物管企业降本增效

机器人引领“具身智能”,是新质生产重要发展方向。(1)人口结构变化背景下,机器人或可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据 2021 年刘骏等所著《机器人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中国劳动力短缺问题吗》,实证结果证明,机器人能够弥补的劳动力工作可以部分抵消由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这对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人口结构变化问题及相关政策调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机器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之一,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据《中国报道》,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

禾赛科技研究报告:智驾平权驱动出货量高增,机器人感知需求爆发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禾赛作为全球激光雷达产业领导者,营收稳居行业榜首,出货量实现爆发式增长,连续 4 年交付量翻倍。公司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亏损率逐年收窄,并在 2024 年第四季度率先实现盈利。智驾平权驱动车载激光雷达需求放量,禾赛通过全栈布局与平台化迭代实现降本增效,以技术自研与规模量产构建起坚固的生态壁垒。禾赛推出革新性产品 ATX 助力智驾普及,未来市场占有率有望再次提升。禾赛与海内外头部车企达成定点量产合作,在 ADAS 智驾平权与无人驾驶领域双线发力。此外,激光雷达在机器人感知领域应用潜力巨大,驱动视觉感知升级,配备激光雷达的机器人优势尽显,拉动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显著增长,有望为禾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速腾聚创公司研究:车载激光雷达龙头,机器人为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厂商,围绕芯片驱动的激光雷达硬件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感知软件形成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业务分为ADAS和机器人,在ADAS市场,公司已与全球超29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在机器人市场,公司已为超2600家机器人及其他产业客户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

美湖股份研究报告:柴发油泵增厚业绩弹性,机器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柴油机机油泵适用于大缸径柴油发动机,已成为玉柴、潍柴动力、东风康明斯等国内主要主机厂的战略供应商。 (1)大功率的柴油发电机可为智算中心提供更强劲的电力支撑;启动可靠的柴油发电机可确保停电后发电机组能够第一时间启动,来维系整个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 (2)公司柴油机机油泵广泛适用于 50-300kW 中马力、300-1500kW 大马力的柴油机以及 500kW-1500kW 的中大马力船舶用中低速发动机,与智算中心的大缸径柴发产品适配性极佳。

集智股份研究报告:动平衡设备隐形冠军,机器人、深海再造新集智

公司是国内动平衡设备领域的隐形冠军,与博世、比亚迪、特斯拉汽车电机供应商万都博泽等头部客户深度合作。公司核心产品动平衡机用于旋转零部件的精度校准与修正,覆盖机器人核心部件如电机、减速器、丝杠及灵巧手齿轮箱等,是测试打样及量产阶段的必备设备。公司早期以电动工具业务起家,未来深海、汽车新业务放量趋势明确;在机器人领域,公司卡位全品类核心部件关键生产设备,竞争格局优异,机器人客户与主业客户协同,受益从小批量试制到大规模量产全产业周期,具有稀缺性。

黑芝麻智能研究报告:国产智驾芯片新星,布局机器人“大小脑”

智能驾驶 SoC 芯片市场千亿规模,国产芯片厂商崭露头角。技术政策与需求共振,智能驾驶市场加速渗透。2024 年 L2 及以上乘用车销量超过 1200 万辆,渗透率 55.8%,预计到 2028 年,中国市场渗透率将达到 93.5%,全球渗透率也将提升至 87.9%。ADAS 普及与高算力需求共驱,SoC 市场步入千亿级增长时代。(1)ADAS 功能大规模普及将推动 SoC 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2)L2+/L3 级智能驾驶的逐步落地将带动高算力 SoC 芯片需求持续扩大。

速腾聚创研究报告: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7%,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

车端,受益于 ADAS 及高阶智驾快速发展,公司在手订单充沛。1)ADAS方面,智驾平权,目前已有超过 10 款 15-20 万元级别车型搭载了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公司 2024 年推出 MX,以不到 200 美元价格优势,成功获得了多家整车厂定点。同时,公司 2025 年初发布 EM4,具备 1080线、600 米探测能力,目前已获得国内外多家整车厂定点。2)高阶智驾方面,公司 M 平台及 E 平台激光雷达产品已获得全球多家头部 L4 自动驾驶企业量产定点合作,全球核心的 Robotaxi 及 Robotruck 厂商中的 6家已签订正式量产协议。截至 2024 年底,公司与全球 310 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已累计获得 8 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的定点合作,覆盖欧洲、北美和亚太市场。

拓普集团研究报告:Tier 0.5级汽车+机器人供应商,拓全球目光,普平台科技

公司成立于 1983 年,早期配套北京吉普及一汽大众等客户,后在2001 年进入国际配套市场;在合资品牌主导时代,公司把握零部件国产化机遇,与上汽通用等客户深度合作;后在自主品牌成长期,公司依托以吉利为代表的大客户持续扩张;新能源时代上半场,公司绑定大客户特斯拉,为其供应底盘和热管理等相关产品,实现跨越式成长;新能源时代下半场,公司绑定赛力斯、理想、小米、比亚迪等客户,实现线控刹车、线控转向、空气悬架等汽车电子相关产品配套,持续扩大客户矩阵+产品线。

均胜电子研究报告: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在手订单充沛

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持续优化订单结构。2024 年公司新项目订单金额规模再创新高,新获定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金额约 839 亿元。1)汽车安全业务新获定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金额约 574 亿元;2)汽车电子业务新获定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金额约 265 亿元;3)新能源汽车相关新订单超 460 亿元,占比超 55%;4)中国市场特别自主品牌/新势力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国内新获订单金额约 350 亿元,占比超 40%,且头部自主及造车新势力订单金额占比持续提升,汽车安全业务已完成对新能源销量榜 TOP10 客户全覆盖。

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特斯拉引领灵巧手技术升级,驱动、传动和感知方案迭代催生新投资机遇

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复盘,自由度+驱动+传动+感知全面升级。Optimus一代灵巧手拥有6个主动自由度,驱动采用空心杯电机,传动采用齿轮箱(齿轮+蜗杆)+金属腱绳方案,每个手指搭配霍尔效应传感器,缺点在于无法精密抓取,仅适合用于工厂环境。1)Optimus新一代灵巧手核心变化:①单手自由度提升至22个;②电机增加至13/17个;③无刷有齿槽电机替换部分空心杯电机;④采用行星齿轮箱+行星滚柱丝杠+腱绳三级传动方案;⑤触觉传感器覆盖更广,集成六维力传感器。2)基于以上变化,我们展望未来:①特斯拉方案引起其他本体厂模仿;②灵巧手可用场景或从工厂升级至C端;③降本是设计方案的重要考量因素。
SVIP免费

机器人行业丝杠专题:丝杠配套量有望持续提升,机器人带来海量增长空间

手部边际变化未来变化的主要集中点,单台人形机器人所需微型丝杠数量有望达到 34-44 个。根据特斯拉公开信息,GEN3 灵巧手相比于 GEN2 的主要变化在于:(1)手部增加了自由度,从 11 提升到 22 个;(2)驱动器装载在了手腕部位。若远指关节和近指关节耦合,则需要 17 个主动自由度,若不耦合则最多需要 22 个主动自由度;每个主动自由度对应所需微型丝杠为 1 个。

2025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研究报告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AI 技术正加速从虚拟空间向实体经济领域拓展,机器人作为 AI 技术的理想载体,凭借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强大的适应性,正在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工业领域自动化基础良好、环境结构化程度高且市场需求大,成为近期“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首要方向。凭借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机器人+人工智能”正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金属材料等关键行业加速落地,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