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分析:销量持续提升,机器人Q4继续完成0-1汽车机器人随着市场高低切换,下半年国补落地、行业反内卷和新能源购置税退坡预期背景下,行业有望迎来“金九银十”行情。优质整车和绩优汽零标的alpha持续表现,或将迎来估值上修行情;此外,机器人板块近期产业化预期有所上修、宽流动性下仍具备β行情,但个股α大于β。
长源东谷研究报告:主业受混动化拉动高增,大力开拓机器人新增长点长源东谷机器人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缸体、缸盖项目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混动车缸体、缸盖项目供货稳定,赛力斯缸体、缸盖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1)2024 年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混动车型展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2024 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超 40%,较 2023 年提升10.4 个百分点。 (2)公司在混动缸体缸盖领域发力显著,2024 年比亚迪、赛力斯混动车缸体缸盖销量由 2023 年的 8.98 万套成功跃升至约 54.5 万套,实现大幅增长。
极智嘉研究报告: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龙头,AI+机器人技术驱动成长极智嘉AI机器人极智嘉:仓储履约 AMR 解决方案龙一,市场地位稳、成长性突出:极智嘉成立于2015 年,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应用 AI+机器人技术,为企业提供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提高其在仓储、制造场景的运营效率,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产品应用最广泛的仓储履约 AMR 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把握仓储自动化和 AMR 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增长机遇,收入、订单快速增长,2021-2024 年营业总收入由 8 亿元提升至 24 亿元,CAGR 达 45%,其中海外市场为主要驱动力,2021-2024 年 CAGR 约为 57%,营收占比稳定于 70%以上。2025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0 亿元,同比增长32%,新签订单 17.6 亿元,同比增长 30%。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11.3/-8.3 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8.2/-4.6/-0.9 亿元,前期产品研发、业务和渠道拓展投入较大,且公司扩大融资导致赎回负债面值增长,利润端亏损。2025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0.5 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0.1 亿元,大幅减亏,经调整EBITDA 为 0.1 亿元,同比转正,受益于 AMR 解决方案毛利率提升、汇兑收益确认,前期投入兑现业绩、规模效应释放,公司盈利拐点已现,盈亏平衡点渐近。
广和通研究报告:AI端侧+机器人核心标的,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广和通AI端侧机器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天瑜先生,其合计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 37.45%。截至 2025年半年报,公司董事长张天瑜先生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 36.78%,其通过新余市广和创虹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 0.67%,故张天瑜先生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 37.45%。公司核心管理层整体教育背景良好,均在公司任职多年,稳定性较好。公司领军人物张天瑜先生,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先后取得长江商学院和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其于 1999 年创立公司,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
晶泰控股研究报告:AI for Science领军,布局AI+量子+机器人晶泰控股AI机器人晶泰控股是领先的 AI for Science 创新型研发平台,AI+量子+机器人复合技术优势构筑壁垒,医药研发为基,向材料等领域拓展,收入增长与利润释放有望超预期。
电子行业机器人系列深度报告:具身智能大时代,算力芯片筑底座电子机器人具身智能算力芯片物理智能是AI大模型架构发展的关键方向、算力是具身智能实现之载体:英伟达在CES 2025重磅发布Cosmos世界基础模型平台。据英伟达官网介绍,物理AI体系包含以Omniverse、Cosmos、Isaac Sim等关键组成部分。其中Cosmos平台利用了超过2000万小时的视频训练数据,旨在“教会AI理解物理世界”。黄仁勋在CES大会上表示,物理AI将彻底改变价值50万亿美元的制造业和物流业,从汽车、卡车到工厂、仓库,所有移动的事物都将实现机器人化,并由AI驱动。在2025年8月8日开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发布,这十大趋势中提到了“物理实践、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协同驱动的具身感认知”、“从控制角度来看,可以融合模型预测,强化学习和生命科学的具身智能控制”等。感知、决策、执行是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核心,本轮具身智能机器人快速发展离不开AI大模型的兴起,我们认为,算力作为大模型发展的底座,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核心关键支撑点。
2025重新定义打磨工艺——自适应机器人打磨自动化专题报告机器人在全球制造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自动化与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作为精密制造的重要环节,打磨工艺长期依赖人工,存在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工艺标准难以量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产线柔性化与智能化升级的瓶颈。
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报告:从汽车智驾到机器人,激光雷达的“双轨革命”人形机器人汽车智驾机器人激光雷达未来需要关注什么?未来一年内,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法规的落地节奏。北京市已经在今年 4 月起实施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类似法规,推动 L3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加速规模化应用,这将显著提升单车价值量,利好产业链核心供应商。长期维度,我们认为机器人是更大的增量市场,激光雷达已经成功切入消费级机器人(如割草机器人),未来有望拓展至更多的品类。人形机器人方面,激光雷达逐渐成为人形机器人标配。根据我们此前的预计,乐观情况下 2035 年人形机器人出货超 1,000 万台,激光雷达搭载同步提升。
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报告:轮式形态将先于双足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落地具身智能机器人轮式人形机器人具备训练难度小、成本低、长续航三重优势,更适配落地需求,有望在零售、工厂等 B 端市场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等致力于轮式人形机器人在细分任务的应用,有望领跑商业化进展。
高工咨询: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机器人2024 年,全球宏观经济呈现缓慢复苏的态势。从具体行业来看,3C 电子行业整体步入复苏通道;食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同比表现向好;新能源汽车增速则继续放缓;光伏和锂电行业继续处于调整期,行业景气度欠佳。受各行业发展态势的综合影响,中国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出现下滑,工业机器人销量出现负增长。
中鼎股份研究报告:汽零白马卡位机器人,低估值高弹性兼备中鼎股份汽零机器人中鼎股份是全球领先、产品多元的汽零供应商。公司创始于 1980 年,主要生产密封件产品,2014-2017 年收购 KACO、WEGU、AMK、TFH 等多家细分领域的海外隐形冠军企业,目前公司在“密封系统”、“减震、降噪及智能底盘系统”、“流体及热管理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形成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 年公司跻身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 10 强。2024 年公司通过自有资金 5000 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睿思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机器人领域;2025 年公司与五洲新春、众擎机器人、埃夫特围绕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展开合作,并计划投资 10 亿元在合肥包河区建设智能机器人项目总部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积极布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