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

虹软科技研究报告:智驾和端侧AI两翼齐飞,ArcMuse激发新活力

CV 领域多元化应用领军,AI 有望带来手机业务第二春。公司自 1994 年于美国成立以来,持续深耕视觉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计算机视觉的终端应用场景。2024 年上半年手机业务收入 3.32 亿元,收入占比约 87%,毛利率约 92%,是以视觉 AI 技术为核心的典型的产品型软件公司。根据 IDC 数据,2024 年出货的智能手机中,配备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组的不到 5%,人工智能技术在手机上渗透空间广阔。公司在 AI 手机方面,紧跟行业龙头,已针对第三代骁龙8 移动平台优化了智能手机影像算法,AI 需求有望带来第二春。

力帆科技研究报告:涅槃重生、科技赋能,开启AI智驾新篇章

涅槃新生,力帆科技迎来发展重要新机。力帆科技,扎根重庆,创立于1992年,2010年上市。公司以摩托车和燃油乘用车业务起家,期间新能源转型几经波折,起起落落。由于行业波动和公司经营困境,2020 年公司启动破产重组。2021 年起,公司陆续引入新股东和管理层,公司发展迎来新机。 吉利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印奇(旷视科技创始人)成为公司二股东并担任董事长,开启科技型汽车公司新征程。2021 年,重庆政府主导下引入重庆两江新区、吉利及社会资本入局,启动破产重整。2022年,吉利入股公司并共同成立睿蓝汽车,接入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的 B端定制车业务。2024 年,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入股公司,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有望深度赋能力帆科技产品智能化。公司更名为千里科技,以新的面貌开启科技型汽车公司新征程。

比亚迪智驾专题报告

2024年比亚迪梦想日上,发布了整车智能发展战略。并后来通过仰望、方程豹、腾势等高端系列,试水了智驾。但根据统计,比亚迪 2024 年高速 NOA/城市 NOA智驾渗透率分别为1.0%/0.5%,相对其他玩家还只是刚刚起步。 2025年比亚迪的战略聚焦于“智驾平权”,即通过规模化推广智能驾驶系统,让高快NOA功能普及比亚迪全系车型,包括10万元以下、10-20万元级及20万以上车型,如汉、唐、宋、海豹、海狮、海豚、海鸥等各个车型。

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出海+国产替代推动发展,智驾+机器人打开新增量

全球化: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出海市场空间广阔。1)国内:随头部车企市占率提升+地区推出扶持政策,零部件产业链呈现向头部集中、区域集中等特点。2)海外:海外市场空间广((欧美乘用车市场合计占比 28%)+客户需求迫切(海外车企盈利能力差,降本需求迫切+国内车企海外建厂,具备就近配套需求)+竞争格局好(海外零部件企业盈利差,资本开支压力大),国内零部件企业具备高效管理+自动化生产+成本低+响应更快速等优势,开拓海外市场有望拉动业绩继续高增长,目前出海建厂主要集中在墨西哥、东南亚地区。

金山云研究报告:金山小米生态核心云厂,AI+智驾乘风而上

金山云是金山小米生态核心云服务商。截至 24 年 6 月 30 日,金山软件持股 37.4%,小米集团直接及间接共持股 12.25%。金山云董事长为雷军先生;CEO 为邹涛先生,邹涛先生同时亦担任金山软件 CEO、金山办公董事长。从业务结构看,公有云服务收入占比超过六成,以 IaaS 层的计算、存储和分发为主,是后续主要增长动力;行业云服务为金融、医疗等行业提供行业特定解决方案,经营较为稳定。邹涛先生 22 年接任公司 CEO后一方面进行收入结构调整及人工智能转型,另一方面与金山软件、小米生态加强业务合作,签订框架协议。金山云 23 年来自金山软件+小米的收入为 11 亿元,24 年底续签战略框架协议,25-27 年合计云服务年度上限金额为 28/37/48 亿元,同比增长41%/35%/29%,保证公司收入增长基本盘。

豪恩汽电研究报告:智驾感知层国产龙头,新能源+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在超声波雷达等视觉传感器市场市占率领先,且在感知技术领域技术优势明显。2024 年 1-8 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超声波雷达市场中,豪恩汽电市占率约 7%,排名领先。我们认为公司拥有超声波感知技术、超声波信号计算处理技术、视觉感知技术、传感器防护及热管理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在智能驾驶感知层领域技术优势明显。

比亚迪&华为智驾产业链格局梳理:智驾平权时代开启,核心产业链风口将至

高阶智驾功能逐步下沉,智驾平权时代加速到来。20252 月 10 日举行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宣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功能赋能大多数 10 万元以下以及10-20 万级别主流市场车型。随市场竞争加剧,未来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有望在 10 万元左右的车型上搭载,各车企均加速高阶智驾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汽车电子行业专题报告:智驾加速下沉,产业链全面受益

智驾芯片:上游核心环节,国产厂商加速追赶。截止 2024 年 11 月,英伟达在中国智驾域控芯片装机量以 53%的市场份额断崖式领先于其他智驾芯片厂商,主要为搭载在中高端车型的 Orin-X。随着智驾功能逐步下沉至中低端车型,以中国本土厂商地平线及黑芝麻智能的征程 6E/M 及武当C1200 系列为代表的追求极致性价比产品的成本优势逐渐体现,并预计将充分受益于智驾下沉趋势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英伟达也推出了更有性价比的 Orin-N 以保持自身在智驾域控芯片的市场地位,目前比亚迪已在 20 款车型中分别定点了征程 6E/M 及英伟达 Orin-N 的智驾系统。我们认为 2025 年各厂商将为争夺中低端车型的增量市场在产品之间展开新一轮交锋。

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向智驾2.0时代迈进

纯视觉或更适配端到端,并有望从智驾迁移至人形机器人:当前国内主机厂已陆续切换至端到端大模型(以感知层端到端+决策规划层端到端为主),但纯视觉vs. 激光雷达端到端仍存争议。我们判断,1)纯视觉具备迭代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等特点,预计普适性或更强(有望从智驾迁移至人形机器人);2)当前采用激光雷达+端到端方案的大部分智驾车型存在激光雷达搭载数量不足、车端算力不足或算法能力相对偏弱等问题;3)预计算法优化迭代是实现技术路线突破的关键。

激光雷达行业专题分析:激光雷达的降本突围,端到端智驾下沉之选!

在自动驾驶端到端模型成为主流之前,关于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的配置必要性有较多讨论和争议。此前争议持续存在的核心因素在于特斯拉坚持纯视觉+神经网络路线,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当前具备独特性,很大部分归因于其大量驾驶数据和广泛用户基础。 从主流车企和智驾方案商的选择来看,在算力增强、端到端算法趋于成熟的背景下,多传感器融合和纯视觉路线已不再对立,激光雷达等传感数据正在与端到端算法融合。如自动驾驶的英伟达 Hyperion 9 Platform 参考架构中,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输入数据的维度。

黑芝麻智能研究报告:稀缺的国产智驾芯片领军,量产优势引领快速成长

智驾芯片为自动驾驶核心,行业壁垒天然高筑,头部玩家有望核心受益于自动驾驶产业大浪潮。自动驾驶乘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中国市场渗透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预计 2028 年可达 93.5%。伴随汽车电子电气构架复杂化,SoC逐渐成为汽车核心芯片主流,ADAS 持续渗透+单车 SoC 价值量提升,驱动自动驾驶SoC 市场成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 ADAS 汽车销售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ADAS SoC 的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8 年将达人民币 496 亿元,2023 至 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8.6%。2)车规级高技术难度+长研发周期+高客户粘性,为行业带来天然的较高进入壁垒。由于行业较高的进入壁垒以及技术壁垒,ADAS SoC 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态势,市场份额相对集中,头部厂商有望核心受益于产业趋势。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