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

汽车智驾芯片新范式:DSA+驾舱融合+RISC~V

2025 年高阶智驾普惠化,产业链景气上行。【供给端】智驾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质价比提升。地平线、黑芝麻、华为、Momenta、卓驭等优质方案涌现。【需求端】智驾平权策略下,传统主机厂带动价格带下沉。OEM动作频繁,25Q1 比亚迪、长安、吉利接连举行智能化战略发布会。 车 端 算 力 新 范 式 展 望 : DSA异 构 集 成+ 驾 舱 融 合+RISC-V。 1) DSA 异 构 集 成 : 算 法 收 敛 为“Transformer + E2E + VLM/VLA“ 架构后,可增加 DSA 进行算子优化。2)驾舱融合:E/E 架构集中化+成本效益驱动下,智驾域+座舱域逐渐融合,one-chip方案有望加速渗透。3)RISC-V:开源且免费,契合自主可控 + 成本降低 + 模块化定制需求。
SVIP免费

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二):特斯拉FSD入华,国内智驾拐点加速临近

特斯拉FSD入华,中美差异+监管制约导致FSD本地化不足:2/25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2024.45.32.12软件更新、并开启分批次推送。我们针对特斯拉FSD在北上广的路测表现进行汇总。特斯拉FSD具备的优点:1)对环岛、绕行等场景应对自如,2)应对超车和加塞等场景表现更积极。特斯拉FSD存在的缺点:1)对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左右转红绿灯等中国特色道路场景无法识别;2)容易偏离导航,自主择道过程中出现压线变道;3)部分隧道路段无法使用FSD;4)对行人过分礼让,行驶效率低;5)当前需额外支付6.4万元一次性买断,定价较高或阻碍FSD快速大规模推广。核心在于本土化不足。

2025新能源汽车行业全场景智驾用户体验报告

智能驾驶技术正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新阶段,成为行业竞争新赛点。随着高阶智能驾驶竞争加剧,领先企业已经确立了“车位到车位”的全新标杆。 全球范围内,华为、理想、小鹏、小米、极氪、特斯拉等企业正积极竞争这一领域,尽管智能驾驶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竞争的核心依然聚焦于用户体验的优化上,用户体验是衡量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知行汽车科技研究报告:软硬一体智驾方案商,扩产品拓客户驱动新成长周期

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此前均在博世从业多年,并且公司于 2024 年 4 月引入原禾多科技高级副总裁进入公司并担任总裁,公司技术背景深厚,研发实力强。产品端,公司此前主要由配套极氪的智驾域控 Supervision 贡献营收(2023 年营收占比近 75%)。目前公司重心正转向奇瑞等其余国内主机厂,主要产品为前视一体机 IFC 及智驾域控IDC 系列,分别基于 Mobileye EyeQ4、瑞萨 V4H、德州仪器 TDA4 以及地平线系列芯片有多款产品布局,下游客户拓展顺利,2024 年新增配套奇瑞星纪元 ET、奇瑞欧萌达、奇瑞 iCAR V23 等多款产品。2024H1,公司营收 6.4 亿元,同比+17.1%,净利润逐步减亏,后续随 IDC 系列逐步贡献营收,公司营收及利润端均有望得到提振。

地平线机器人研究报告;国内智驾芯片龙头,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高级辅助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头部供应商:公司是中国前五大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 2023 年中国自主品牌 OEM 解决方案装机量计算,公司为中国自主品牌 OEM 的第二大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 21.3%。按 2023 年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计算,公司是中国第四大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为 9.3%。

自动驾驶行业专题报告:全面迈向中高阶智驾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目前国内鸿蒙智行、小鹏、理想等均已推送端到端大模型上车更新。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预计工信部2025年会发布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相关认证。目前,江淮和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已在申报工信部的认证,通过认证后,将为尊界用户推送L3智驾功能。近期理想CEO表示,理想有望在2025年实现L3级别的智能驾驶,2025年有望成为L3上车元年。

特斯拉研究报告:智驾赋能开启飞轮效应,储能、机器人多增长点驱动

汽车:智驾赋能叠加新产品周期,技术供应链共筑护城河。特斯拉是全球领先科技企业,业务包含车/储能/机器人,2024 年核心业务汽车收入贡献79%。特斯拉 2024 年总销量 179 万辆,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 11%份额,Model3/Y 为销售主力。展望后续,公司即将迎来新产品周期(新款 Modely、semi、低价车等),助力销量增长。智驾端,进展不断,特斯拉在智驾领域起定义和引领作用,巨大的云端及边缘端算力投入、超 25 亿英里的 FSD累计行驶里程,均远超其他车企,奠定公司智驾领先地位,FSD 版本持续迭代,功能不断进化,2025 年有望应用于全球更大范围,提升车型产品力提振销量,并作为软件提供新的增长来源。AI 赋能之下,特斯拉正从制造属性转变为制造+AI 属性,汽车业务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乘用车行业2025年度策略:自主向上加速,关注出海、智驾估值重构

长期来看:①目前中高端市场自主市占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中高端车型盈利能力远优于低端产品,伴随着智能化加速渗透,自主有望在中高端市场加速国产替代进程。②2025年各家车企陆续开启端到端大模型上车,智驾体验呈现代际化差异,类似于电动化渗透率快速提升带来的格局重塑和整车估值重构有望复刻。③出海进入2.0节点,由产品出海到产能出海有望提升盈利水平。

虹软科技研究报告:智驾和端侧AI两翼齐飞,ArcMuse激发新活力

CV 领域多元化应用领军,AI 有望带来手机业务第二春。公司自 1994 年于美国成立以来,持续深耕视觉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计算机视觉的终端应用场景。2024 年上半年手机业务收入 3.32 亿元,收入占比约 87%,毛利率约 92%,是以视觉 AI 技术为核心的典型的产品型软件公司。根据 IDC 数据,2024 年出货的智能手机中,配备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组的不到 5%,人工智能技术在手机上渗透空间广阔。公司在 AI 手机方面,紧跟行业龙头,已针对第三代骁龙8 移动平台优化了智能手机影像算法,AI 需求有望带来第二春。

力帆科技研究报告:涅槃重生、科技赋能,开启AI智驾新篇章

涅槃新生,力帆科技迎来发展重要新机。力帆科技,扎根重庆,创立于1992年,2010年上市。公司以摩托车和燃油乘用车业务起家,期间新能源转型几经波折,起起落落。由于行业波动和公司经营困境,2020 年公司启动破产重组。2021 年起,公司陆续引入新股东和管理层,公司发展迎来新机。 吉利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印奇(旷视科技创始人)成为公司二股东并担任董事长,开启科技型汽车公司新征程。2021 年,重庆政府主导下引入重庆两江新区、吉利及社会资本入局,启动破产重整。2022年,吉利入股公司并共同成立睿蓝汽车,接入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的 B端定制车业务。2024 年,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入股公司,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有望深度赋能力帆科技产品智能化。公司更名为千里科技,以新的面貌开启科技型汽车公司新征程。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