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

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向智驾2.0时代迈进

纯视觉或更适配端到端,并有望从智驾迁移至人形机器人:当前国内主机厂已陆续切换至端到端大模型(以感知层端到端+决策规划层端到端为主),但纯视觉vs. 激光雷达端到端仍存争议。我们判断,1)纯视觉具备迭代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等特点,预计普适性或更强(有望从智驾迁移至人形机器人);2)当前采用激光雷达+端到端方案的大部分智驾车型存在激光雷达搭载数量不足、车端算力不足或算法能力相对偏弱等问题;3)预计算法优化迭代是实现技术路线突破的关键。

激光雷达行业专题分析:激光雷达的降本突围,端到端智驾下沉之选!

在自动驾驶端到端模型成为主流之前,关于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的配置必要性有较多讨论和争议。此前争议持续存在的核心因素在于特斯拉坚持纯视觉+神经网络路线,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当前具备独特性,很大部分归因于其大量驾驶数据和广泛用户基础。 从主流车企和智驾方案商的选择来看,在算力增强、端到端算法趋于成熟的背景下,多传感器融合和纯视觉路线已不再对立,激光雷达等传感数据正在与端到端算法融合。如自动驾驶的英伟达 Hyperion 9 Platform 参考架构中,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输入数据的维度。

黑芝麻智能研究报告:稀缺的国产智驾芯片领军,量产优势引领快速成长

智驾芯片为自动驾驶核心,行业壁垒天然高筑,头部玩家有望核心受益于自动驾驶产业大浪潮。自动驾驶乘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中国市场渗透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预计 2028 年可达 93.5%。伴随汽车电子电气构架复杂化,SoC逐渐成为汽车核心芯片主流,ADAS 持续渗透+单车 SoC 价值量提升,驱动自动驾驶SoC 市场成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 ADAS 汽车销售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ADAS SoC 的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8 年将达人民币 496 亿元,2023 至 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8.6%。2)车规级高技术难度+长研发周期+高客户粘性,为行业带来天然的较高进入壁垒。由于行业较高的进入壁垒以及技术壁垒,ADAS SoC 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态势,市场份额相对集中,头部厂商有望核心受益于产业趋势。

地平线机器人研究报告;软硬协同为生态基石,开创全栈智驾“芯”征程

地平线由机器学习专家余凯于 2015 年创立,是国内最大的智能驾驶芯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基于征程系列芯片(AI算力覆盖 4-560 TOPS)推出Horizon Mono(L2)、Horizon Pilot(高速 NOA)和 Horizon SuperDrive(城市 NOA)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实现商业化落地。公司主要客户为理想、比亚迪、奇瑞、长安等主流自主 OEM 及全球 Tier1,1H24 以 34%/29%的份额在自主乘用车前视一体机/智驾计算方案市场中位居第一。

地平线机器人分析报告:国内领先的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软硬件深度协同助力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致力于“软硬协同发展”,在高门槛智驾芯片领域拥有先发优势,我们看好公司市场份额提升趋势。1)硬件端:公司于 2021 年推出“J5”,单芯片算力达 128 TOPS,标志着公司产品迈入高算力智驾芯片行列。新推出J6 系列芯片覆盖从低阶到高阶智驾市场的全场景应用,J6B、J6E 致力于突破中低阶智能驾驶普及的瓶颈,J6P 算力较 J5 大幅提升,面向高阶智驾场景。2)软件端:软件开发平台“艾迪”聚焦模型高效自动迭代,降低量产交付成本;应用开发套件“踏歌”提升面向量产落地的开发效率;算法开发工具链“天工开物”,助力算法与硬件配合,实现高效的算法部署。3)软硬协同优化:公司专注芯片架构与神经网络或深度学习的算法进行高度匹配。BPU 架构历次迭代针对特定的算法需求和自动驾驶场景进行优化和提升。4)行业先发优势:智驾 SoC 领域供应商门槛较高,公司具有先发优势,2023 年获超过 100 款新车型定点。另外,公司业务模式高度可扩展,可借助前期先发优势,高效切入同一客户的不同车型,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地平线机器人研究报告:软硬协同+开放生态,打造智驾技术底座国产龙头

市场对地平线芯片的竞争优势存在一定分歧,我们认为,公司在架构设计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和亮点。地平线自主研发了基于第四代“纳什”BPU 架构的 ASIC 芯片(比 GPU 更低功耗、更低成本),专为大规模参数的Transfomer 模型优化。且未来 BPU 架构的迭代将会继续向两个方向迭代,一是城区自动驾驶;二是针对生成式 AI 模型、端到端大模型等。

汽车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智能驾驭,电动未来”加速发展

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占率逐步提升、出口销量持续增长。2024 年 1-11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 65.1%,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乘用车出口成为拉动乘用车产销的重要力量,亚洲地区仍为乘用车主要出口地,俄罗斯出口持续增长。 商用车:客车领域,随着全球旅游业逐渐进入繁荣发展新阶段,客车业务国内增长显著,新能源客车销量增幅最高,海外市场增长强劲,其中宇通客车行业龙头地位稳固。重卡领域,行业整体呈弱势复苏态势,结构上,出口维持高景气,天然气、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持续提升,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内需。全球化:全球汽车销量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全球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利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推动中国汽车出口高速增长。

地平线机器人研究报告:国产智驾方案龙头,业绩成长性佳

地平线是国产智能驾驶方案龙头。2023 年公司收入 15.5 亿,其中汽车产品解决方案/汽车授权和服务/非车解决方案分别占比 33%/62%/5%。根据灼识咨询,按照 2023 年中国市场 ADAS((高级辅助驾驶)和 AD((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装机量计算,地平线排名第四,是唯一一个进入前五的中国公司。不考虑辅助驾驶,在2023 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 NOA 高阶智驾计算方案市场中,地平线占据 35%的份额,仅次于英伟达的 49%。尤其是在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智驾计算方案中,地平线市场地位领先,2024H1 超过 Mobileye,位居中国第一,市占率约 29%。

黑芝麻智能公司研究:中国智驾芯片新星,自研技术领先叠加国产替代趋势引领快速发展

黑芝麻智能是中国智驾芯片与解决方案领域新星,核心芯片产品为智能驾驶芯片华山系列、跨域融合舱驾一体芯片武当系列。随着中美就芯片管制与反击力度不断升级,主流市场将向国内厂商倾斜,黑芝麻智能有望成为智驾芯片国产替代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自研核心技术芯片 I P 图像处理器 NeurallQ ISP 与车规级低功耗神经网络加速器 NPUDynamAI NN 引擎,能快速响应需求完成产品迭代并实现差异化竞争,构建起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智驾芯片领域,依托高性价比定位,黑芝麻智能华山系列发力中算力芯片市场,未来随着 A20 0 0的量产,公司有望以较低的价格与不俗的算力水平在高算力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黑芝麻智能研究报告:国内智驾芯片新势力,蓄力后起重塑竞争格局

车规级 SoC 赛道高成长,2022-2028 行业复合增速近 30%。在新能源&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架构升级单车 SoC 用量提升、技术升级芯片 ASP提升的乘数效应下,SoC 市场有望迅速扩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中国/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分别为181/428亿元,2022-2028 CAGR预计为 29.0%/27.0%。2024 年北京车展高速 NOA 功能下探,中端新车型全系标配高配智驾硬件成主流,渗透加速已有验证。SoC 赛道增速中期有望随特斯拉 FSD 入华、激光雷达降本、L3 落地等事件催化而进一步加速。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