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

SVIP免费

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人形机器人重塑汽零估值,2025进入量产元年

2021 年 8 月特斯拉在 AI Day 上首次发布人形机器人 Optimus 概念,我们构建特斯拉机器人板块指数+华为机器人板块指数,复盘特斯拉机器人板块行情来看,分为四个阶段:1)2022.2-2023.1 概念阶段,交易 0-1 相关性;2023.1-2023.12 卡位阶段,趋势确认,交易产业进展/高壁垒;2024.10-2025.2 T 链聚焦阶段,具身智能主机厂发散,产业进展为核心催化因素,带动板块轮动。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发展阶段类似,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及汽车零部件 PE-TTM 复盘来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零部件 PE(TTM)≈30-50X,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建议关注减速器、灵巧手等核心环节。

2024汽车零部件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汽车零部件,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汽车零部件数以万计、种类繁多,涉及冶炼、化工、电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从原材料到成品,加工链长、有特色的产业,也是支撑汽车产品发展和技术进步不可或缺 的重要产业。

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出海+国产替代推动发展,智驾+机器人打开新增量

全球化: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出海市场空间广阔。1)国内:随头部车企市占率提升+地区推出扶持政策,零部件产业链呈现向头部集中、区域集中等特点。2)海外:海外市场空间广((欧美乘用车市场合计占比 28%)+客户需求迫切(海外车企盈利能力差,降本需求迫切+国内车企海外建厂,具备就近配套需求)+竞争格局好(海外零部件企业盈利差,资本开支压力大),国内零部件企业具备高效管理+自动化生产+成本低+响应更快速等优势,开拓海外市场有望拉动业绩继续高增长,目前出海建厂主要集中在墨西哥、东南亚地区。

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量产元年,北交所零部件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人形机器人从“0”到“1”导入期加速,政策+科技驱动有望迎来量产元年。2024 年开始人形机器人逐步实现产业落地,全球范围内的多家企业开始加码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政策方面:2023 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机器人行业发展,涉及算法、场景、产业等维度,推动机器人在医疗、协作、特种、 物流等行业的应用,2023 年 10 月更是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科技方面:人形机器人是“自动”与“自主”高度耦合的产物,其发展路径将经历多个阶段,由“机构层”向“决策层”演进,大模型+AI 快速发展加快了机器人向任务级交互进化,具有实体的智能体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取得认知能力,学习并掌握新技能新知识,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人机交互、上层规划的能力,其在感知、决策、运控方面的智能、自主进一步提高。根据觅途咨询数据,保守预计 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售量 7.6万台,市场规模达 49.60 亿美元。

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投入产出篇—资本开支

我们选取申万汽车零部件指数中 216 只成分股划分为 8 大板块、20个细分赛道,分别为内饰零部件(传统内饰件、座椅及附件、安全系统)、外饰零部件(传统外饰件、车灯及附件)、车身零部件、底盘零部件(制动器、转向器、悬架减震、车轮、轮胎)、电子电器零部件(智能化系统及零部件、线束/线缆/连接器)、动力总成零部件(三电系统、热管理、发动机/变速器零部件)、精密件(齿轮、轴承、其他精密件)、模具,通过资本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析各板块资本开支强度及资本开支景气度,通过资本开支及营业收入、净利率变化分析当前各板块资本开支成长性。

捷众科技研究报告:定位汽车零部件二级供应商,专注精密注塑零部件

注塑零部件用量逐年增加,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采购全球化;系统配套、模块化供应逐渐兴起;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优势企业市场份额渐趋集中。中国上榜企业零部件营业规模在 2023 年增长约 20%,整体利润规模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增幅接近 50%。中国汽车塑料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大、中型企业凭借技术、产品优势将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拓普集团研究报告:产品矩阵持续创新,打造平台型零部件企业

拓普集团专注于汽车行业 40 余年,拥有四大事业部,形成“2+N”产品战略,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等产品国内业务领先,底盘系统、汽车电子等业务稳定提供增量。公司抓住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优质客户,2023 年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吉利、比亚迪、赛力斯等。全球布局 50 余家子公司和 70 多个制造工厂,拓展产能满足客户需求。

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智能化与高端化并进,构建全球竞争力

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早期零部件企业曾广泛受益于国内汽车产销量水平的提升,2018年以后随着国内零售市场趋于平稳,行业分化加大。近年来电动智能化进程大幅提速、下游车企重新洗牌,客户结构成为短期内重要的参考指标,如2019~2022年的特斯拉产业链、2023年的理想产业链、2024年的华为和小米产业链等;而从中长期维度,技术迭代和消费升级趋势持续催生新的需求,下游新能源整车企业的优势强化也将推动本土供应链在全球供应链中取得更加重要的市场地位。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 (1)智能驾驶:L2.9高阶智驾加速渗透,L3/L4产业化进程提速。目前20万以上中高端市场L2.9高阶智驾逐步普及,今年以来端到端方案的集中应用进一步提升对极端场景的应对能力;10-20万元市场小鹏、华为ADS SE等低成本纯视觉方案或加速高阶智驾下沉。L3/L4方面,国内首批车企搭载TJP交通拥堵导航功能上车试点,海外特斯拉正式发布无人车Cybercab探索robotaxi商业模式,产业化进程提速。智能驾驶的感知、决策、执行等各环节将持续受益,相关细分赛道包括域控制器、线控底盘等。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海外拓展持续推进,智能驾驶加速发展

汽车行业总销量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我们预计汽车总销量会维持温和增长,2024-2027 年的增速分别为 2.4%、2.3%、2.0%、1.5%。1)在乘用车领域,出海带动销量增长,自主品牌渗透率持续提升;2)在商用车领域,海外布局和新能源化有望成为全新增长点。3)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我们预计 2027 年有望提升至 60.57%。 乘用车板块重点关注鸿蒙智行合作车企及出海车企:目前采用鸿蒙智行模式合作的车企为:赛力斯、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和北汽蓝谷。中国品牌乘用车加快出海步伐,在欧洲、东南亚、南美、中东等市场加快布局。
VIP免费

2024年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Q3季报总结:2024Q3季报中的三个信号

政策加码+密集新车上市,积极看待汽车板块后续机会。政策作用持续显现+密集新车上市,积极看待后续汽车板块机会。基于 9 月密集的新车上市催化(蔚来乐道、极氪 7X/智界 R7 等),以及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的汽车整体消费景气提升(地方政策的刺激作用预计 11 月显现),我们预计 11 月汽车零售景气有望继续提升,建议积极参与汽车板块机会,维持汽车行业“推荐”评级。1)乘用车建议重点关注华为系整车(后续新车上市催化多),包括江淮汽车、北汽蓝谷、赛力斯,其他推荐自主崛起,且有望受益乘用车景气度回升的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2)商用车重点推荐宇通客车(国内业务受益客车以旧换新,高股息率),关注潍柴动力、中国重汽;3)零部件重点推荐华为产业链星宇股份、瑞鹄模具,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福耀玻璃,智能驾驶产业链华阳集团、科博达,经纬恒润,以及超跌的特斯拉产业链拓普集团、银轮股份、爱柯迪。
SVIP免费

汽车行业2024年三季报综述:整车继续分化,零部件成长趋势不改

零部件:成长趋势不改、但中小零部件抗波动能力更弱。3Q24 按中值法营收同比+4%、环比+2%,继续好于行业销量增速,符合自主零部件份额提升特征。毛利率 20%、同比-2.1PP,环比-0.4PP,中小零部件公司对原材料涨价、年降、行业销量波动的敏感度较大。期间费率 12.9%、同比+0.3PP、环比+0.7PP,主要为管理费用、汇兑损失增加(财务费率中值法 0.5%,同比持平、环比+0.3PP)。最终板块净利同比-1%、环比-4%,净利率 5.5%、同比-1.5PP、环比-1.1PP。
SVIP免费

汽车行业2024Q3财报综述:乘用车零部件优于商用车

1)涨跌幅—年初至今赛力斯/吉利/比亚迪/北汽蓝谷四家整车企业录得正超额涨幅。单Q3而言,港股整车标的在港股整体表现较好的情况下仍录得较高超额收益,核心原因为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度较佳叠加公司自身经营情况均有改善。2)量—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零售表现好于预期。2024Q3行业整体零售同比增速为3%(我们季度初的预期为-2.6%),核心来自8月下旬起各地方省市以旧换新政策密集推出,对进店成交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出口方面奇瑞/吉利/长城几家车企Q3环增较多,独联体国家Q3出口环增9万辆,贡献行业出口主要增量,部分原因为俄罗斯于10月正式落地报废税增加。部分厂家主动调节库存降低终端压力,行业整体大幅去库,因此Q3的行业高景气并未完全在报表中体现。3)结构—零售/批发渗透率持续向上,其中零售渗透率单季已突破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