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科技研究报告:全面智能化转型,AI赋能多场景落地实践 道通科技 智能化 AI 战略定位: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引领业务强劲增长。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 2004 年,2020 年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专注于数字维修、数字能源、AI 机器人三大业务领域。总部位于深圳市,在全球拥有美国、中国、越南三大工厂,业务覆盖全球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汽车诊断解决方案、全场景智能充电网络和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应用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
宁波高发研究报告:受益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公司强成本控制、高效率将持续领先 宁波高发 汽车 电动 智能化 公司为汽车变速操纵控制系统龙头企业。成立于 1999 年,实控人为钱氏家族,主营产品包括汽车变速操纵系统总成、电子油门踏板和汽车拉索等三大类,2023 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51%/18%/18%。公司客户充分覆盖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赛力斯、奇瑞等几十家国内头部主机厂。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2025年汽车智能化培训框架 汽车 智能化 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三部曲(5-10年维度):本质是一场出行革命!1)2025-2027年第一部【L3智能化帮助车企卖车】,实现国内电动车渗透率50%-80%+突破,带来国内自主品牌第一轮淘汰赛。2)2027-2030年第二部【L4Robotaxi实现车企软件收费】,Robotaxi出行渗透率有望实现0-30%突破。3)2030-2035年第三部【自主品牌实现全球崛起】,通过独资或合资海外建厂模式实现智能电动车全球扩散,真正得到海外消费者认可。
2025年春季汽车行业投资策略:内需与Ai共振,智能化商业变现贡献估值弹性 汽车 智能化 AI 政策托底,倾向15万以下市场。2025年,部分省市地补更倾向于15万元以下市场,该市场补贴力度较去年多3-4000元,中低端市场或将迎来显著增量。市场换购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将从中受益,我们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销售总量2874万辆(同比去年+4%)。 智驾元年,关注大众市场。比亚迪计划1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中高阶智能配置,将带动其他品牌跟进,预判今年10w+智驾车大规模上市,预计2025/2030年国内NOA渗透率有望达到16.0/80.0%,至2030年L3-L5中高阶智能驾驶汽车或将占据6400/2900万辆市场需求。
九号公司研究报告:科赋消费,智能化+机器人双驱动 九号公司 智能化 机器人 九号公司是智能短交通和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企业,短短十年时间从一家小众平衡车公司成长为年入百亿的短交通巨头。我们认为公司商业模式围绕智能短交通和服务机器人创新与销售,具备超越行业的内生增长潜力,沿用九号创始人的总结即“九号公司的技术创新路径则是用边缘创新打到中央,基于算法、视觉等的机器人技术通过中台系统延展到其他门类,带来更懂用户需求的颠覆性产品体验”。公司2012年成立,背靠多家头部VC资本助力,借助小米生态链构筑自身优势、拥有Ninebot九号和Segway赛格威两大核心自主品牌,2020年科创板上市并成为境内“VIE+CDR”第一股。
上汽集团研究报告:国企改革典范,深化电动智能化技术赋能反转可期 上汽集团 电动 智能化 由于电动智能化转型偏慢,公司近年来销量承压。但作为上海汽车领头羊,公司受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上海各部门将全力支持上汽转型。目前,公司自上而下推进管理层变革,新任领导层呈年轻化特点,且在营销、技术、出海、供应链等领域经验丰富。未来,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公司合资及自主品牌有望坚定走好转型之路。
VIP免费 特斯拉及新势力车企专题报告:特斯拉稳健增长,新势力经营改善,全面加码智能化 特斯拉 新势力 智能化 新能源汽车 1)销量端看,24Q3特斯拉销量稳健,新势力普遍高增,其中小鹏、零跑受益新车型驱动,环比增长亮眼。2)单车数据来看,盈利普遍改善,其中特斯拉单车净利环增33%超预期,零跑减亏幅度超预期。3)特斯拉及新势力25年为新车型周期大年,其中特斯拉我们预计25年销量增20%-30%,新势力25年目标高增。4)智能化进展加速,特斯拉端到端已被证明成功,FSD13进一步提升两次接管间里程,25年有望看到FSD引入中国/欧洲。新势力中,理想端到端大模型有望进一步优化,蔚来、小鹏纯视觉及端到端方案加速优化,极氪、零跑加速追赶。
杭叉集团研究报告:让搬运更轻松,锂电化+智能化塑造核心竞争力 杭叉集团 锂电 智能化 工程机械 长期专注于叉车行业,铸就国内领先的叉车研发生产企业。杭叉集团是中国叉车行业的领军企业,起源于 1956 年的杭州机械修配厂,早期专注于机械修理和装配。1974 年,公司成功研制出 CZ3 叉车,开启了叉车制造的新篇章。1979年,正式更名为杭叉叉车厂,专注于叉车制造。2011 年公司引入战投充分赋能,随后公司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于 2016 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积极拥抱行业变化,加速电动化、全球化布局,产品覆盖叉车及关键零部件,并建设锂电池充电机智能制造产线,对核心零部件产业链进行延伸。目前公司在国内龙头地位稳固,海外销量和海外收入连续多年行业领先。
电动两轮车行业研究报告:两轮车高端化、智能化引领,摩托车电动化方兴未艾 电动两轮车 智能化 摩托车 监管供需双管齐下,推动行业垂直一体化整合。电动自行车上游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器各环节相对分散,下游品牌方集中度高体量大。我们认为本轮监管围绕产品要求、生产门槛、白名单资质提高进入门槛,车辆信息化、防篡改要求、生产工艺等环节均指向垂直一体化整合,提高核心零部件自制率:头部企业雅迪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最高;爱玛在完成电机自制(2022 年),参股电池企业,控制器自制(2023 年)后,重要零部件采购均价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更重要的是,在硬件自研自制基础上,可以通过智能系统提高产品附加值,九号持续迭代发布智能系统 RideyGo(2019年发布,2022 年升级)+ 智控系统RideyFUN(2021年)+RideyLong长续航(2022 年)+智能铅酸系统 RideyPOWER(2024 年),通过智能APP 为用户实现整车 OTA 无线升级,持续创造用户订阅付费价值,大幅提升盈利表现。
保隆科技研究报告:传统业务稳步增长,汽车智能化新业务快速放量 保隆科技 汽车 智能化 发展路径清晰,持续拓展汽车智能化、轻量化产品。公司成立于 1997年,2017 年上市,致力于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传统业务气门嘴、TPMS 及汽车金属管件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不断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公司大力拓展车用传感器、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产品等新兴业务。随着汽车智能化渗透率的提升及国产替代过程不断推进,公司空气悬架、传感器等新兴业务营收占比实现高速增长。2019-2023 年公司总营收从 33.21 亿元增长到 5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5.44%。营收保持较快增长。随着空气悬架及传感器等新兴业务加速放量,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小鹏汽车研究报告:智能化领军,涅槃重生 小鹏汽车 智能化 小鹏 2025 年预计发布 4 款新车(含 1 款增程)及多个改款、出口交付占比或稳定在 15%,有望驱动 2025 年交付曲线逐季向上。P7+后新车及重要改款车型稳态毛利目标达到双位数,同时更高毛利率的出口业务稳步放量,驱动 2025 年底前实现单季盈亏平衡目标。P7+后新车型及重要改款 Max 版本全部采用 AI 鹰眼智驾方案,2025Q4 预计实现当前硬件下 L3 智驾体验。公司以智能汽车作为基础,广泛布局 AI 芯片、大模型,机器人,飞行汽车,未来有望形成协同。
保隆科技研究报告:智能化业务持续放量,全球化布局蓄力深蹲 保隆科技 智能化 全球化 汽车零部件行业积累深厚,兼收并蓄成就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7年上市,致力于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传统业务包括气门嘴、平衡块、TPMS以及汽车金属管件等;新业务包括智能主动式空气悬架、传感器、ADAS、液压成型结构件等。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58.97亿元,同比+23.44%,实现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76.92%。 传统业务行业领先增长稳定,基本盘稳定。①TPMS:与霍富集团强强联合,在中国、德国、美国三地投入运营,2022年市占率为22.5%,居国内第二。②汽车金属管件:主要为排气系统管件和EGR管件,多次、连续获整车制造商及Tier1质量奖项。③气门嘴:包括橡胶/金属/TPMS气门嘴三类,公司是气门嘴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自研EPDM橡胶配方,耐臭氧性能卓越,是全球最大的轮胎气门嘴企业之一。④平衡块:100余种品类可满足不同规格的轮辋要求,产品出口日本,是马自达全球独家供应商,市占率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