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

明阳科技研究报告:国内汽车座椅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智能化浪潮与产品结构优化增长可期

明阳科技研究报告:国内汽车座椅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智能化浪潮与产品结构优化增长可期

深耕汽车座椅零部件二十余年,专注核心功能部件个性化定制。明阳科技成立于 2000 年,主要从事汽车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自润滑轴承(DU)、传力杆(LG)、粉末冶金零件(PM)和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MIM)四大系列产品,以及座椅机构总成件产品,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华晨宝马、东风日产、长城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长安福特等汽车上实现国产化配套供货,部分产品已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平台。
杭叉集团研究报告:电动化、国际化、智能化三重驱动,公司阔步迈向新时代

杭叉集团研究报告:电动化、国际化、智能化三重驱动,公司阔步迈向新时代

聚焦智能搬运领域,打造叉车行业龙头。公司专注于叉车等工业车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提供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及后市场业务,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公司自 2017 年以来连续在全球叉车制造商中位列第八位。公司股权较为集中,杭叉控股(实控人仇建平先生)和杭州实业投资(国资背景)分别持有公司 41.13%、20.39%的股权,公司体制机制更加灵活。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夯实稳健。
耐世特研究报告:百年沉淀,终将绽放

耐世特研究报告:百年沉淀,终将绽放

1、从行业层面来看,电动化、智能化催化转向系统迭代升级;L4 Robotaxi催化线控转向商业化进程加速。 2、从竞争格局来看,全球市场,转向前三大供应商为捷太格特、博世、耐世特;国内市场,高价值EPS仍以国外供应商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3、耐世特,全球公司基因,海外布局深厚,客户结构多元化。公司北美、欧洲利润率逐步改善,中国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增速迅猛。底盘转向为公司基本盘业务,大单品策略,由转向横向拓展至底盘制动业务,拓开成长曲线。整体来看,公司为汽车智能化核心执行器标的。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专题报告: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专题报告: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华为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为纲】。区别于其他车企,华为汽车业务是依托于其ICT领域的技术底座,而且从方法论角度华为是具备三大体系化能力【IPD(研发)+ISC(供应链)+IPMS(营销与销售)】。这些能力的构建是华为以通信行业起家经历了“从模仿创新到引领创新”的蜕变,而且从通信到手机业务的成功复制。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定位我们认为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智选模式和HI模式我们认为最终都是殊途同归,借助华为强大的技术底座能力去赋能中国车企做大做强。
2H25汽车行业分析:智能化产业链先机可期

2H25汽车行业分析:智能化产业链先机可期

年初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将补贴扩大到国四排放车型,置换需求支撑汽车市场景气度 DeepSeek 意外火爆;比亚迪“智驾平权”发布会宣布全系列标配智驾功能,其他车企快速跟进 4月初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车企出海策略的忧虑,乘用车板块股价短暂回调 随后关税悲观情绪逐步修复,部分热门车型发布驱动板块向上;1-5M25 乘用车销量累计同比+12.6%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自主车企出海扬帆,销量有望持续高增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自主车企出海扬帆,销量有望持续高增

中国汽车出海量价齐升,看好自主车企海外销量继续高增。2021年开始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发展,出口销量和均价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汽车出口销量从2021年的201.5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491万辆,涨幅144%;出口均价从2021年的1.6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9万美元,涨幅19%。站在当前时点,我们继续看好自主车企海外销量高增,2024年四大自主车企(奇瑞/长城/比亚迪/长安)海外销量目标300万辆,预计同比73%。
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研讨会:智能汽车,五大维度打造日益坚固的生态护城河

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研讨会:智能汽车,五大维度打造日益坚固的生态护城河

智能汽车未来进入折价时代 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已达较高水平,市场竞争白热化。 新能源车经历溢价-平价-折价时代。 智能汽车优势凸显 比亚迪领衔降价潮,足够低的价格为智能化提供空间。 智能化部件降价趋势明显,技术选代产生源源不断的降本驱动力五大维度打造智能时代日益坚固的生态护城河 一个新时代企业的成功需要集齐五大要素:技术、内容生态、服务、价格、品牌效应。 端到端的核心竞争力是从制作端开始的整体化效应,生态打通后的整体效果要远远好于分裂的架构。
汽车零部件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智能化接力电动化全球化从1到100

汽车零部件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智能化接力电动化全球化从1到100

2024 年预计中国乘用车总批发量同比+6.0%,奠定零部件需求基础,预计零部件仍为结构性行情:1)智能化迎产业加速元年、电动化渗透率加速、人形机器人有望量产;2)特斯拉带领下零部件公司海外布局加速,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期;3)华为、理想、小米等新势力处于强势新车型周期,产业链公司增量显著。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