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站内搜索
新能源汽车革命技术路线图——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

新能源汽车革命技术路线图——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

第一,汽车技术从电动化发展期转向爆发期导致市场结构性大变局。产业和企业能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就是技术的厚积薄发爆发的时点、市场的爆发时点和政策的看力点 三点在时间上重合,好比燃烧爆炸的三要素燃料、空气、点火,好的燃料好比技术、空气的温度好比市 场的热度,点火源则来自政府的政策。
香橙会研究院: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

香橙会研究院: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本路线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削减甚至淘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等,并最终实现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而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绿色低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被誉为 21 世纪的终极能源。“双碳”愿景目标在全球形成共识,氢能成为能源转型发展的未来方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新技术系列专题报告:固态电池产业化机遇之工艺与设备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新技术系列专题报告:固态电池产业化机遇之工艺与设备

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工艺与成本的双重挑战。在产业链多方合力推进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近期取得长足进展, 2027 年量产装车逐步成为产业共识,车企、电池厂有关产品密集发布。从现阶段全固态电芯样品的性能参数来看,固态电池要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线,技术上仍面临电芯大型化瓶颈,当前全固态电池样品单体电芯大小普遍在 20Ah 左右,距离 60Ah 及以上的车规级水准尚有差距。成本方面,除了高价原材料亟待降本之外,全固态电池的技术、工艺与设备面临调整革新,良率、效率均与成熟阶段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相距甚远,造成初期高昂的制造成本。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球视角专题报告:全球头部电池厂竞争力解码与展望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球视角专题报告:全球头部电池厂竞争力解码与展望

全球电动化方兴未艾,国内电池厂在过去几年的新能源车与储能的竞争中已树立显著优势。本篇报告针对宁德时代、LG、松下、三星 SDI、SK 几家头部电池厂进行横向比较,国内电池厂凭借供应链一体化、完善的产品矩阵、多元的技术路径进行全球化扩张,行业全球化进程提速。目前市场担心海外本土化补贴加码及贸易政策风险,我们逐一拆解后认为电池厂受到的影响或有限。综合产品竞争力和性价比,我们推荐国内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同步看好国内其他电池厂出海进展。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分析:供需合力拉动需求,品牌掘金中高端市场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分析:供需合力拉动需求,品牌掘金中高端市场

新国标叠加以旧换新推动供需合力,中高端市场具备潜力。自 2019 年来,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行业整体规模趋于稳定,市占率向头部集中。本报告旨在研究行业新稳态下投资机遇,总结看,我们认为除关注竞争格局优化外,另有三点重要趋势,一是 2025 年新国标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推动供需合力,激发短期需求,二是随着技术进步与消费者觉醒,供需共振有望打开中高端市场空间,为行业带来结构性增长机遇,三是海外市场渗透,2024 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创新高 414 亿元、2211万辆,空间可观,其中欧美市场稳步渗透,东南亚市场有望受益油改电。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激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当前全球气温已比工业革命前高出 1.3°C,而保持现有政策轨迹或将导致本世纪末温升达 2.6°C至 3.1°C。当气温升高 3℃时,世界可能会面临南北极冰盖崩塌、海平面上升、亚马逊雨林退化等系统性生态崩溃风险或不可逆转的临界点。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还将加快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引发公共卫生危机、基础设施损毁及生存资源锐减等连锁反应。基于此,亟须通过政策规制、清洁技术创新及市场激励等多元路径,全面推进全产业链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局: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

近年来,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围绕能源安全、绿色发展、国际贸易等目标,陆续发布国家氢能战略,中东、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同步跟进。相关国家持续开展清洁低碳氢能试点示范,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贸易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支撑氢能多元化应用。
2025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研究报告

2025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研究报告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聚焦于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GB 24155-2020)》的三类两轮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新版电动自行车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具有通信模块,鼓励安装后视镜,并要求生产企业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标注建议使用年限。报告排除不纳入国标监管体系的两轮滑板车、平衡车等非机动车产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