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站内搜索
汽车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混动加速新能源渗透,智驾与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汽车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混动加速新能源渗透,智驾与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乘用车:预计新能源渗透率 55%,智驾加快渗透至 20 万元以下市场。我们预计中国内地 2025 年乘用车零售/出口同比+2.9%/+10%。下半年多款增混车型上市,全年新能源中国内地渗透率有望达 55%。智驾方面,我们认为高速 NOA 搭载车型售价可能降至 20 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下。智驾软硬件国产化率稳步提升,其中momenta 软件方面领先同行。下半年警惕车市竞争加剧。建议关注:比亚迪(1211 HK/买入)智驾+出口 ;小鹏汽车(9868 HK/XPEV US/买入)M03 MAX /G7/增程车型陆续上市。
固态电池行业深度研究: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推演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路线

固态电池行业深度研究: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推演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路线

“市场需求+政策鼓励+产业升级”三重因素驱动传统电池产业升级迭代。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两个维度较液态电池具有显著优势,且与国家当下大力支持发展的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具有极高适配度。政策端,2025年4月工信部出台动力电池新国标,对电池热失控、热扩散提出更严格要求,且发文要求加快固态电池行业顶层建设,国家政策呈现积极鼓励态势。同时从资本开支周期的角度看,以半固态为主的新型电池技术资本开支显著提升。我们认为,固态电池行业有望在“市场需求+政策鼓励+产业升级”的三重因素影响下,带动锂电行业完成新一轮产业技术升级迭代。
汽车行业分析:25年数据点评,如何看待EV及PHEV渗透率提升斜率分化?

汽车行业分析:25年数据点评,如何看待EV及PHEV渗透率提升斜率分化?

乘用车 25M1-4 累计销量隐含的全年同比增速为小幅正增长。根据交强险,25M4 国内乘用车交强险销量(不含进口,下同)为 167.6 万辆,同比+10.4%,环比-9.8%。乘用车 25M1-4 月累计销量为 663.3 万辆,同比+5.5%。参考历史上政策刺激延续年份&春节位置相近的 2017 年,其 1-4 月乘用车销量占全年的比例为 26.9%,以此进行年化后的 25 年全年同比增速为 7.6%。考虑到 24 年政策刺激有效时间较短(约 4 个月),以旧换新政策相比 17 年购置税优惠政策存在前置约束条件带来的透支差异,25M1-4 累计销量隐含全年同比增速为小幅正增长;根据统计局及交强险,21/22/23/24/25M1-4乘用车ASP分别同比+0.1/+3.1/-0.1/-8.3/-4.3%,我们继续维持 25 年乘用车行业“量稳价缓”的观点。
新能源汽车革命技术路线图——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

新能源汽车革命技术路线图——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

第一,汽车技术从电动化发展期转向爆发期导致市场结构性大变局。产业和企业能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就是技术的厚积薄发爆发的时点、市场的爆发时点和政策的看力点 三点在时间上重合,好比燃烧爆炸的三要素燃料、空气、点火,好的燃料好比技术、空气的温度好比市 场的热度,点火源则来自政府的政策。
香橙会研究院: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

香橙会研究院: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本路线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削减甚至淘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等,并最终实现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而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绿色低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被誉为 21 世纪的终极能源。“双碳”愿景目标在全球形成共识,氢能成为能源转型发展的未来方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新技术系列专题报告:固态电池产业化机遇之工艺与设备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新技术系列专题报告:固态电池产业化机遇之工艺与设备

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工艺与成本的双重挑战。在产业链多方合力推进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近期取得长足进展, 2027 年量产装车逐步成为产业共识,车企、电池厂有关产品密集发布。从现阶段全固态电芯样品的性能参数来看,固态电池要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线,技术上仍面临电芯大型化瓶颈,当前全固态电池样品单体电芯大小普遍在 20Ah 左右,距离 60Ah 及以上的车规级水准尚有差距。成本方面,除了高价原材料亟待降本之外,全固态电池的技术、工艺与设备面临调整革新,良率、效率均与成熟阶段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相距甚远,造成初期高昂的制造成本。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球视角专题报告:全球头部电池厂竞争力解码与展望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球视角专题报告:全球头部电池厂竞争力解码与展望

全球电动化方兴未艾,国内电池厂在过去几年的新能源车与储能的竞争中已树立显著优势。本篇报告针对宁德时代、LG、松下、三星 SDI、SK 几家头部电池厂进行横向比较,国内电池厂凭借供应链一体化、完善的产品矩阵、多元的技术路径进行全球化扩张,行业全球化进程提速。目前市场担心海外本土化补贴加码及贸易政策风险,我们逐一拆解后认为电池厂受到的影响或有限。综合产品竞争力和性价比,我们推荐国内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同步看好国内其他电池厂出海进展。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分析:供需合力拉动需求,品牌掘金中高端市场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分析:供需合力拉动需求,品牌掘金中高端市场

新国标叠加以旧换新推动供需合力,中高端市场具备潜力。自 2019 年来,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行业整体规模趋于稳定,市占率向头部集中。本报告旨在研究行业新稳态下投资机遇,总结看,我们认为除关注竞争格局优化外,另有三点重要趋势,一是 2025 年新国标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推动供需合力,激发短期需求,二是随着技术进步与消费者觉醒,供需共振有望打开中高端市场空间,为行业带来结构性增长机遇,三是海外市场渗透,2024 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创新高 414 亿元、2211万辆,空间可观,其中欧美市场稳步渗透,东南亚市场有望受益油改电。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激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当前全球气温已比工业革命前高出 1.3°C,而保持现有政策轨迹或将导致本世纪末温升达 2.6°C至 3.1°C。当气温升高 3℃时,世界可能会面临南北极冰盖崩塌、海平面上升、亚马逊雨林退化等系统性生态崩溃风险或不可逆转的临界点。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还将加快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引发公共卫生危机、基础设施损毁及生存资源锐减等连锁反应。基于此,亟须通过政策规制、清洁技术创新及市场激励等多元路径,全面推进全产业链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局: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

近年来,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围绕能源安全、绿色发展、国际贸易等目标,陆续发布国家氢能战略,中东、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同步跟进。相关国家持续开展清洁低碳氢能试点示范,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贸易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支撑氢能多元化应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