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盛股份研究报告:汽车后市场出海先锋,积极打造固态电池第二成长级 冠盛股份 汽车 后市场 固态电池 深耕汽车后市场,拥有 GSP 自有品牌。公司始创于 1985 年,是中国机械工业 500强企业、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产品包括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轮毂轴承单元、橡胶减震系列、转向和悬挂件等。汽车后市场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为 98%左右。同时,公司自 1999 年出海时就在全球推广自有品牌 GSP,2023年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为 44%。
固态电池材料行业专题报告:固态锂电池方兴未艾,高性能材料有望迎新发展机遇 固态电池 固态锂电池 新能源 液态锂离子电池中含有挥发性和可燃性高的有机溶剂基液态电解质,使得高能锂电池的使用面临着易燃易爆等潜在风险。同时据锂电产业通公众号,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能量密度难以突破 350Wh/kg 的极限。全固态锂电池使用具备优异阻燃性能的固态电解质取代了电池体系中的电解液和隔膜。两者相比,固态锂电池的优势在于:比能量可达 500Wh/kg 以上、轻量化、热失控起始温度较高;主要劣势在于生产成本较高。据亿欧智库数据及我们测算,2024 年 8 月,固态锂电池的生产成本在 1.9-6.2 元/Wh,高于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约 0.34 元/Wh 的生产成本。未来待固态锂电池技术不断发展,产业链不断成熟,固态电池有望凭借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等优势与液态锂电池互补发展。固态电池将优先在成本敏感性低的领域应用,包括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航天设备、无人机等;之后再在对成本敏感度高且对能量密度要求高的领域应用,包括 eVTOL、电动车等。
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报告:必争的技术高地,产业化进程加速 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多技术路线并进,产业化进程加速:24年4月智己L6搭载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广汽、吉利、一汽、上汽等多家车企发布全固态电池布局,鹏辉、中航、亿纬、宁德、国轩等多家电池厂商全固态电池产品取得突破,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产业化进程加速。目前多条技术路线齐头并进,产业化路径逐渐清晰。
锂电设备行业2025年度策略:看好国内龙头扩产重启&海外整车厂入局,关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进度 锂电设备 固态电池 新能源 锂电前中后段设备种类繁多,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制造流程分为前段(电极制造)、中段(电芯装配)、后段(电芯封装和检测),制造过程中对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严格,稍有偏差可能导致产品性能或安全性不达标。锂电设备商的客户集中度高,使得下游客户在与设备厂商合作时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和影响力,然而,客户集中度高对锂电设备商也有其积极面,有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而提高锂电设备行业的进入门槛。
固态电池专题报告:上天入海,剑指未来 固态电池 新能源 固态是锂电池的核心技术迭代,更是全球角逐龙头的新质生产力。自国家从高层开始力推低空经济后,基于低空飞行器对高能量密度电芯的刚需属性,全固态电芯规模化量产的必要性和产业趋势在加强,且低空经济对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接纳程度高,有助于推广全固态电池实现0-1的规模化应用突破。
SVIP免费 纳科诺尔研究报告:锂电辊压“小巨人”,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设备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纳科诺尔 锂电 干法电极 固态电池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主要产品为各类新能源电池的极片辊压机设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23 年辊压机收入占比达 92%,业务覆盖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实际控制人付建新、穆吉峰和耿建华合计持有公司 28.86%股权,其中付建新任公司董事长职位。 受益国内锂电产业快速发展,近年公司业绩高增。2022 与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94.25%、25.03%;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284.60%、9.33%。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9.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9.96%,2024 全年业绩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同时,近年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趋于稳定;费用率控制效果良好,整体呈下降态势,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费用率仅为 5.27%。
固态电池行业专题报告: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固态电池 新能源 固态电池是使用固体电解质来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实现离子传输和电荷储存,是一种新型的电池技术。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关键优势,是锂电池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在国家政策支持、企业布局加速的推动下,固态电池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化转折点即将到来,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固态电池行业专题报告:固态产业化提速,开启新技术变革周期 固态电池 新能源 固态电池兼具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双重优势,行业内加速布局固态锂电技术路线。液态电池中外力穿刺和过充容易导致内部短路,电解液反应升温造成后续隔膜、负极、正极和电解质分解燃烧,而固态电池没有液态电解质,减少了电解质燃烧的可能性。同时主流产品磷酸铁锂、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分别小于200Wh/kg、300Wh/kg,均已接近能量密度上限,而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兼容可以抑制晶枝生长,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目前多家电池厂和车企公布固态电池相关进展以及装车时间,随着政策端对固态电池研发同样进行大量支持,行业正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终局技术进行加速布局。
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硫化物未来潜力最大,开启电池发展新纪元 固态电池 新能源 国内24年开始加大支持力度,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国内液态电池技术大幅领先于海外,海外加码全固态电池希望弯道超车,频繁宣传后续量产计划,引发国内危机意识,24年政府加大相关研发和支持力度,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产业端看,全固态电池的材料体系基本定型,主流路线为高镍+锂磷硫氯+锂金属体系,安全性大幅提升,能量密度400-500wh/kg,但由于工艺、设备并不成熟,目前电芯尺寸较小(不超过20Ah),循环次数不够(600-700次),快充性能有限(低于2C),成本较为昂贵(4-5元/wh),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节奏方面,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3-24年开启小批量装车发布,全固态电池预计27年开启小批量量产,主要以示范运营为主,规模在0.5GWh左右,目标成本降至2元/wh,随着规模效应释放,成本的持续下降,30年规模有望达3-5GWh,35年规模有望突破300GWh。
固态电池专题报告:硫化物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固态电池 硫化物 新能源 目前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硫化物固态电池因其高离子电导率、低杨氏模量特性被视为重点研发路线。目前国内外布局硫化物路线的企业主要有宁德时代、天赐材料、北京卫蓝、江苏清陶、QuantumScape、Solid Power、三星 SDI、LG 新能源、SK on、丰田等。预计到 2030年,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需求有望达到 2 万吨,市场空间达 106 亿元。
VIP免费 干法电极设备行业专题报告:干法电极技术助力全固态电池加速突围 干法电极 固态电池 新能源 中国冲刺全固态电池研发,目标 2027 年量产;近期宁德、华为等头部大厂在硫化物路线动作频频。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性两大突出优势,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发重点。2024 年,工信部牵头从国家层面支持加大对固态电池的研发,为遴选出来的六家重点企业提供了超 60 亿元的研发补贴,目标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规模量产。近期国内大厂在硫化物路线动作频频,如华为也公布了硫化物固态电池的专利;宁德时代将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1000 人,主攻硫化物路线,进入 20Ah 样品试制阶段。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入冲刺阶段。
固态电池行业分析:产业化进程加速,材料体系迎来变革 固态电池 新能源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双重优势,2024 年以来多家电池厂和车企公布固态电池相关进展,其中半固态电池已率先实现量产上车,产业化进程有望加快。电池环节推荐在半固态/全固态布局领先的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及深耕软包电池研发的珠海冠宇、豪鹏科技;材料环节推荐固态电池电解质及锆材料核心供应商三祥新材,高镍正极厂商当升科技、容百科技,高温铜箔相关厂商嘉元科技、中一科技,半固态电池芳纶隔膜泰和新材。 本报告分析了目前液态电池存在的问题以及固态电池的优势,分别论述了固态电池的主要 4 条路线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通过对主流车企和材料厂布局的梳理,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商业化进展较快,固态电池产业化有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