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福田汽车研究报告:商用车产业链多线并举,新能源、重卡、出口加速领跑

商用车产业链多线并举,公司轻卡龙头地位稳固。福田汽车是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之一,构建了车辆与移动装备(轻微卡、中重卡、轻客、大中客、皮卡、专用车等)、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数字科技、商业生态四大业务体系。轻卡业务是公司基本盘,2024 年福田轻卡以 24%的市稳居第一,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477 亿元(同比下滑 15%),其中轻卡营收占比 52%。近年公司利润受投资收益影响大,2024 年归母净利润 8054万元,主要受合资公司福田戴姆勒重卡销量不佳导致投资收益大幅亏损所致,随着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计到位,2025 年公司有望轻装上阵。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激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当前全球气温已比工业革命前高出 1.3°C,而保持现有政策轨迹或将导致本世纪末温升达 2.6°C至 3.1°C。当气温升高 3℃时,世界可能会面临南北极冰盖崩塌、海平面上升、亚马逊雨林退化等系统性生态崩溃风险或不可逆转的临界点。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还将加快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引发公共卫生危机、基础设施损毁及生存资源锐减等连锁反应。基于此,亟须通过政策规制、清洁技术创新及市场激励等多元路径,全面推进全产业链低碳转型。

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行业专题报告:新型水性粘结剂革故鼎新,赋能新蓝海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追求长续航和充电效率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焦点。相比传统石墨负极,硅碳负极凭借超高理论比容量(约4200 mAh/g)、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快速充放电能力,成为产业重点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产业通过CVD法制备新型硅碳在纳米结构调控、碳包覆优化、粘结剂体系改进及制备工艺升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成本下降及产业链协同发展,硅碳负极正迈向规模化量产阶段。

BC电池行业研究:平台技术产业化加速,龙头引领开启新篇章

BC 电池是一种平台型技术,高效优势驱动产业化发展。 (1)BC 电池背接触结构正面无遮挡。BC 电池的核心特点是将电池的正负两电极均集成在电池片的背面,而电池正面无任何栅线遮挡,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BC 电池可以与 PERC、TOPCon、HJT 等电池技术叠加,通过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进一步提升光伏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2)BC 技术具备美观性好、转换效率高、衰减系数低、温度系数低等优势。BC 电池理论效率极限达 29.1%,几乎接近单晶硅电池的理论极限 29.4%。2025年 BC 电池的量产效率已达到 27%左右,未来转换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凭借高发电效率、低温度系数、低衰减的优势,BC 组件综合输出功率更高,助力单瓦 BOS 成本和度电成本下降,提高终端收益。应用场景方面,BC 组件正面外观更加整洁美观,高度适配高端分布式场景;随着 BC 组件双面率提升,正在向集中式地面电站场景不断拓展。

富临精工研究报告:精密制造筑基,新能源与人形机器人双轮驱动新增长

围绕汽车零部件领域不断寻找新成长曲线。公司成立于 1997 年,专注于汽车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最初在发动机零部件领域获得了较高的影响力,随后也在不断切入其他汽车零部件新兴市场。随着新能源车在国内市场逐渐占重要地位,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以及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在近几年都有较快增长。人形机器人在 AI 技术以及特斯拉、华为等巨头公司带动下逐渐兴起,公司从 2023 年开始前瞻性布局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减速器、电机等产品,目前已经与头部机器人公司形成良好合作。

新能源车险创新方向与发展建议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新能源车险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搭载各类新技术、新模式,与传统燃油车存在较大差异,现有车险产品和风控体系未能完全适应,行业面临保费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高等挑战。基于此,本报告分析了我国新能源车险行业的主要进展和挑战,梳理了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行业案例,并提出相关建议。

德勤-锂离子电池回收:面向绿色未来的市场及创新趋势

随着对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需求的日益增长,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已成为全球创新和经济转型的焦点。随着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存和电气化消费兴起,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解决资源匮乏和环境挑战的关键。为了应对高速发展的行业需求,CAS美国化学文摘社和德勤中国携手发布了本报告,从商业和科学视角全面、深入地就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进行分析。

新能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新能源+AI三大方向展望,加速增长期来临

AI大时代给新能源产业链带来变革性机会。在未来AI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与AIDC、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把产业链的成长空间打开。 在各大AI巨头的加速扩大资本开支过程中,新能源+AIDC迎来向上突变。新能源产业链的设备将助力数据中心实现高效、高密度与高可靠,如HVDC、BBU等技术的应用,有望协同推动数据中心向智算数据中心转变。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