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德勤-锂离子电池回收:面向绿色未来的市场及创新趋势

随着对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需求的日益增长,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已成为全球创新和经济转型的焦点。随着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存和电气化消费兴起,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解决资源匮乏和环境挑战的关键。为了应对高速发展的行业需求,CAS美国化学文摘社和德勤中国携手发布了本报告,从商业和科学视角全面、深入地就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进行分析。

新能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新能源+AI三大方向展望,加速增长期来临

AI大时代给新能源产业链带来变革性机会。在未来AI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与AIDC、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把产业链的成长空间打开。 在各大AI巨头的加速扩大资本开支过程中,新能源+AIDC迎来向上突变。新能源产业链的设备将助力数据中心实现高效、高密度与高可靠,如HVDC、BBU等技术的应用,有望协同推动数据中心向智算数据中心转变。

贝斯特研究报告:涡轮增压+新能源并举,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开启增长新引擎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三梯次产业涵盖:燃油+新能源汽零;智能工装夹具;直线运动部件等。公司早期从事工装夹具业务起家,后进入汽车零部件业务,并发展成为国内涡轮增压器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近年依托原有业务技术优势快速布局新能源+直线运动部件赛道。1)第一梯次:产品包括涡轮增压器核心零部件、各类精密零部件以及智能装备及工装等业务,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压舱石;2)第二梯次: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高附加值精密零部件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等产品,实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的转型升级;3)第三梯次:产品涵盖高精度滚珠/滚柱丝杠副、高精度滚动导轨副、灵巧手丝杠等,并导入数控机床、人形机器人、汽车传动等新赛道。

锂行业供需展望:锂资源产能开始出清,锂价有望逐步迎底部反转

海外市场:①澳洲锂矿是全球最容易开发的锂辉石资源,当地矿业发达、法律法规齐全、基础设施良好,但与市场此前所认知不同的是,澳洲锂矿成本高于预期,主要是由于老矿山品位下降、部分矿山由露采转地采、新矿山投产初期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在当前国内进口锂辉石精矿价格在750-800美金/吨的底部范围内,澳洲锂矿能盈利的矿山并不多;②南美盐湖资源储量丰富且品质高,但开发难度大,存在环评审批、高海拔、淡水资源、配套基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需要大规模的资本开支、成熟的技术水平和项目团队支持,另外与市场此前所认知不同的是,南美盐湖成本高于预期,尤其是对于一些新投产的项目而言,爬产周期较长,投产初期成本较高,且在阿根廷还存在一定汇兑损失的风险;③非洲锂矿资源储量丰富,矿石品位高,过去两年中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到非洲大陆的锂矿项目,主要是因为非洲的矿业环境对于中资企业来说会更加友善,到目前为止中资企业所开发非洲锂矿总体进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中资企业在矿山资源开发的效率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另外与市场此前所认知不同的是,非洲锂矿成本低于预期,中资企业所运营的矿山持续降本以应对行业的下行周期,即使是当前比较低迷的锂价环境下,也基本能达到盈亏平衡的水平。

福达股份研究报告:乘PHEV浪潮曲轴业务再成长,新能源+机器人打开新天花板

曲轴第三方头部供应商,积极转型再获成长。福达股份成立于 1995 年,主要业务包括发动机曲轴、精密锻件、齿轮等,其中曲轴为主要收入来源,2023 年占主营收入 59%。早年间公司客户以商用车为主,包括玉柴、康明斯等,2020 年以来在新能源 PHEV 带动下,加速向乘用车客户转型。2024 年以来公司提前布局电驱齿轮、机器人等新成长曲线。

盐湖股份研究报告:钾锂双擎驱动,五矿入主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公司依托优质的察尔汗盐湖资源,聚焦钾、锂双主业,目前拥有 500 万吨/年氯化钾、3 万吨/年碳酸锂产能,是国内钾、锂龙头企业,规划 4+3 万吨/年碳酸锂,成长可期。新公司法下,公司资本公积金弥补后的期末未分配利润为 288.4 亿元(截至 2024 三季报),分红潜力雄厚。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29、52.48、57.74 亿元,EPS 分别为 0.82、0.99、1.09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 年 PE 为 20.4、16.9、15.3 倍。我们看好公司不断巩固国内氯化钾龙头、碳酸锂低成本典范的优势地位,当前钾锂处于景气底部、静待反转。

豪恩汽电研究报告:智驾感知层国产龙头,新能源+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在超声波雷达等视觉传感器市场市占率领先,且在感知技术领域技术优势明显。2024 年 1-8 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超声波雷达市场中,豪恩汽电市占率约 7%,排名领先。我们认为公司拥有超声波感知技术、超声波信号计算处理技术、视觉感知技术、传感器防护及热管理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在智能驾驶感知层领域技术优势明显。

电动重卡行业分析:势不可挡,群雄逐鹿

短期购车成本下降,长期使用成本占优驱动电动重卡渗透率持续提升。短期碳酸锂价格的下降使得电动重卡初始购车成本下降,驱动电动重卡渗透率提升,我们认为这是电动重卡短期渗透率提升的重要催化剂。从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来看,电动重卡亦具备经济性。叠加政策支撑,在中短途运输场景中,电动重卡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而在中长途运输场景中,随着电池技术的提升制约电动重卡续航里程的关键问题或有望缓解,同时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亦为电动重卡在中长期运输场景的进一步发力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认为,重卡作为 to B 端生产资料,不同能源类型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对相应能源类型的选择。电动重卡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磷酸铁锂行业分析:景气反转向上,高压密铁锂壁垒提升

LFP(磷酸铁锂)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快充迭代,带动 LFP 向高压密迭代。高能量密度、快充是 LFP 电池的长期趋势:①动力领域,宁德时代在 23 年/24 年推出神行 4C/神行 Plus 电池,续航里程 700/1000 公里,比亚迪、欣旺达等跟进;②储能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提升,欣旺达 314Ah 电芯较 280Ah 提升 12%。高性能 LFP 电池要求更高的 LFP 压实密度,动力用 LFP 压实密度预计从 2.4-2.55 向 2.6g/cm³以上迭代,储能用压实密度要求同样提升。

2025年锂电年度策略:云销雨霁,迎新阶段

2025年动储需求持续高增+供给释放放缓背景下,中游材料部分重点环节供需反转,提价弹性可期。展望2025年,国内动力需求有望在政策延续支撑、新车型增量、商用车电动化等因素驱动下维持稳健增长;而海外动力需求端,欧洲有望在碳减排考核窗口及主流车企新车型周期驱动下恢复20%以上的增速,全球储能则有望在光储平价、经济机制捋顺背景下迎来传统与新兴市场的共振,全球装机有望实现同比+50%以上水平。需求整体维持高增背景下,供需格局继续好转,LFP、负极、6F、铜箔等环节产能利用率预计继续提升,头部厂商持续亏损局面预计不可持续,供需反转下的提价弹性可期。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