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三一重能研究报告:制造业基因铸就优势,双海破局空间广阔

三一重能研究报告:制造业基因铸就优势,双海破局空间广阔

传承制造业基因,彰显产业链优势。公司成立于 2008 年,2022 年于科创板成功上市,目前已形成风机叶片、发电机、整机制造+电站建设运营的一体化产业。公司把握19-20年抢装潮机遇,20年营收/归母净利93.11/13.72亿元,同比高增529/993%。国补退坡后公司依靠三一制造业基因带来良好的成本控制和创新科研能力,依旧保持营收增长,23 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 149/20 亿元,同增 21/22%。此外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现金流相对优势明显,有望通过双海业务扩张,不断提升行业地位。
氢能专题报告:氢洁能源应运而起,中国需求独占鳌头

氢能专题报告:氢洁能源应运而起,中国需求独占鳌头

我们认为随着绿氢制取技术成熟,以及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电力成本降低。未来氢能及氢基燃料有望在能源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氢能在工业领域应用成熟,叠加碳排要求,绿氢消纳有望从工业端、交通端逐步过渡到氢基燃料应用到航运、储能发电中。氢能应用端受益燃料电池汽车放量及氢基燃料应用、绿氢项目及管道招标,推荐标的潍柴动力、华电重工、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冰轮环境、科威尔、中复神鹰。受益标的亿华通、东方电气、美锦能源、吉电股份、大洋电机、昇辉科技、华光环能、石化机械、兰石重装、厚普股份、致远新能、富瑞特装、中集安瑞科、浩通科技。
固态电池行业专题报告:具有技术颠覆潜力的新技术

固态电池行业专题报告:具有技术颠覆潜力的新技术

固态电池具有技术颠覆的潜力:传统液态电池体系成熟,但难以出现大幅性能突破。从兼顾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性两方面出发,以锂金属作为负极,使用稳定、不易燃烧的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将成为未来最有技术颠覆潜力的电池。双极堆叠的可能性、锂金属负极的使用能保证其具备大幅领先的能量密度,其能量密度可以轻松突破 400Wh/kg,固态电解质则能够保证优秀的安全性能。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