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两轮车

电动两轮车行业分析:创新驱动价格增长,行业头部集中,盈利能力提升

市场规模:历史上技术进步和使用场景拓宽促进了电动两轮车的持续渗透,预计受国补影响,2025 年两轮车销量或有双位数增长,均价或有 3%左右提升。2005-2013 年行业销量快速增长,2014-2019 年行业销量有所回落,2019-2023 年,行业销量恢复增长趋势,除了行业保有量持续增长带来的增量购买外,2019 年《新国标》的出台促进了消费者端的更新需求。2024 年以旧换新政策并未带来两轮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2025 年以旧换新的国家补贴政策进一步深化,对比浙江、江苏、湖北省,其他省的补贴力度仍有提升空间。我们认为 2025 年两轮车销量或有双位数增长,均价或有 3%左右提升。产业价值链方面,电动两轮车行业产业链贯穿原材料、制造和销售渠道,原材料和渠道是价值链占比较重的环节。

春风动力研究报告:电动两轮走向高端化,极核进入成长新阶段

电动两轮车行业总量受政策影响较大。2025 年行业总量有望恢复高速增长:1)新国标略微提升电自生产成本,但电自具备刚需属性,价格上升对需求影响较小;2)以旧换新补贴金额主要集中在 500 元左右,优惠力度大、对销量提振效果明显,并且 2025 年进一步加大了补贴力度、扩大了补贴范围。展望未来,国内电动两轮车总量有望实现稳健增长:1)C 端需求随保有量增长而增长,2024 年底国内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在 4 亿左右,以 5~7 年的使用寿命计算,每年的更新需求已达 5~6 千万台,叠加新增需求,实际潜在需求空间更大;2)B 端即时配送、共享电单车等需求随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出行需求增长而高速增长。我们预计 2028 年国内电动两轮车销量有望达 6281 万辆,2023 年至 2028 年期间 CAGR 约为 2.7%。

爱玛科技研究报告:电动两轮车领先者,成长路径清晰可期

1)25年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助推销量增长,预计 25年行业销量达 5748.3万辆,同比+16.8%。此外,政策端利好产业集中度提升,公司作为头部厂商有望充分受益。2)公司布局高利润率休闲三轮产品并实现对东、中、西部市场全覆盖。当前该产品在目标人群渗透率仅为 4.3%,后续有较大增长潜力。3)印尼、越南作为传统油摩市场存在“油转电”趋势,爱玛设立印尼、越南海外工厂,有望把握海外机遇,助力公司长期业绩增长。

爱玛科技研究报告:电动两轮车领军者,稳步增长可期

电动两轮车龙头厂商短期将受益新政与补贴落地,长期行业需求仍有提升空间。(1)短期来看:24 年《新国标》迎来新一轮修订,25 年行业监管将更严格,中小厂商生存空间进一步减小。同时,两轮车已纳入以旧换新补贴,大厂经销商参与的意愿与能力更强,预计将更加受益。预计 25 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存量车加速换新与行业集中度提升。(2)长期来看,国内市场 C 端和 B 端需求均有提升空间。海外市场目前仍是蓝海,在补贴和禁摩政策等因素推动下,市场有望快速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7 年电动两轮车海外市场销量有望达 5390 万辆。

电动两轮车行业研究报告:两轮车高端化、智能化引领,摩托车电动化方兴未艾

监管供需双管齐下,推动行业垂直一体化整合。电动自行车上游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器各环节相对分散,下游品牌方集中度高体量大。我们认为本轮监管围绕产品要求、生产门槛、白名单资质提高进入门槛,车辆信息化、防篡改要求、生产工艺等环节均指向垂直一体化整合,提高核心零部件自制率:头部企业雅迪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最高;爱玛在完成电机自制(2022 年),参股电池企业,控制器自制(2023 年)后,重要零部件采购均价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更重要的是,在硬件自研自制基础上,可以通过智能系统提高产品附加值,九号持续迭代发布智能系统 RideyGo(2019年发布,2022 年升级)+ 智控系统RideyFUN(2021年)+RideyLong长续航(2022 年)+智能铅酸系统 RideyPOWER(2024 年),通过智能APP 为用户实现整车 OTA 无线升级,持续创造用户订阅付费价值,大幅提升盈利表现。

电动两轮车行业研究:政策发力叠加格局优化,行业高景气拐点渐近

2019 年新国标:部分核心省份过渡期延期执行。2019 年新国标刚推出时促进非国标车替换,对行业销量拉动最为明显,过渡期到期时部分电动两轮车核心省份如河南、江苏等对过渡期延期,山东省过渡期截止后提出暂不禁止超标车上路,导致后期整体替换力度减弱,此外行业出现解限速、违规安装大功率电池等行为,截止目前行业中仍存在超标车。 新国标+以旧换新发力,行业有望迎来销量拐点。2024 年南京“2.23”火灾凸显行业规范化问题,新国标修订版、白名单及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新国标有望从生产端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小企业违规可能性被降低,促进份额向头部集中;以旧换新补贴力度较高,有望给消费者带来明显感知,拉动需求提升。根据销量测算,不考虑政策影响下,预计行业未来有望保持 5%-10%销量复合增速,两轮车替换需求是核心贡献。假设新国标出清比例范围20%-45%,对应出清销量范围 165-371 万辆,假设以旧换新拉动销量比例5%-30%,对应拉动销量范围 96-576 万辆。考虑政策作用背景下,2025 年行业整体销量增速有望提升至 16%-30%(根据执行力度等不同有差异),政策有望促进行业迎来销量拐点,头部企业销量、市占率均有望提升。
SVIP免费

电动两轮车行业研究报告:政策修订供需共振,格局优化盈利提升

行业总量扩容,保有量天花板未至。2019 年及以前行业产量数据或低估,销量统计口径有差异,我们预计 2023 年行业实际总量 5000-6000 万。2018 起行业总量持续扩张,我们分析其驱动因素主要为:1)尾部出清的 300 家企业销量出现在统计口径;2)中高端产品需求增长;3)疫情抑制公共交通需求;4)各省强制换车政策刺激。展望后续,我们控制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最悲观情景假设下,国内保有量天花板预计至少达到 4.3 亿辆,较 2022 年仍有5000 万提升空间。

电动两轮车核心矛盾解读专题报告

25 年两轮电动车行情演绎的主要逻辑是什么?以旧换新+多维政策优化格局+龙头加速渠道扩张,把握龙头 H1 收入&业绩修复趋势,25Q1 起关注补库节奏,此外关注 H2 东南亚出海新进展催化。①换标后渠道补库,有望 25H1集中兑现。2H24 终端渠道受换标影响库存不断去化至历史低位,25H1 伴随行业由淡转旺,终端开启补库模式,带动企业出货环比有望加速修复。②龙头渠道加速扩张、新国标产品快速推新力强于小企业,份额提升势能强劲。③以旧换新政策推进对更新需求/产品升级形成催化,预计兑现的时间节点集中在 25H1。

电动两轮车行业研究:四重逻辑共振,继续看好龙头及成长属性标的投资机会

2019 年新国标颁布后,电动两轮车步入提质增效成熟发展阶段,龙头公司雅迪控股、爱玛科技凭借品牌、渠道、产品优势,拉大行业竞争优势,2024 年新国标颁布五年后修订在即,此篇报告重点梳理电动两轮车板块投资逻辑变化,重申板块优质龙头及成长性标的投资机会,核心推荐公司为:(1)九号公司:产品、渠道共振,智能化定义带来新需求/新增量,强阿尔法彰显,看好两轮车业务持续高增。(2)雅迪控股:国内提质增效,龙头优势仍足;前瞻性布局东南亚及钠电市场,打开中长期成长想象空间。(3)爱玛科技:凭借领先于行业的消费洞察成功实现爆款持续打造,2024Q1 单车盈利超预期,看好全年业绩弹性。

雅迪控股研究报告:政策+市场驱动行业加速集中,全球龙头持续成长

二轮车行业仍存在预期差,合规龙头有望加速突围。1)行业增长空间:市场担心行业后续有下滑风险,我们认为二轮车行业偏刚性,需求较为稳定,需求群体扩大背景下,人均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B 端需求提供增量,我们预计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新规落地后,短期行业增长有望迎催化,同时海外市场看,东南亚的电轻摩、欧美市场的电踏车均有望打开成长空间;2)份额集中速度:市场担心龙头份额提升速度偏慢,中小企业出清较慢,我们认为,两轮车涉及民生,监管有望逐步趋严,合规成本持续提升,新规落地后,龙头份额提升有望加速;3)利润率提升:随着行业份额不断集中,行业竞争维度将从“价格”转向“产品”,产品力成未来角逐重点,行业利润率将呈现螺旋上升趋势,产业链延伸、进军海外市场等有望明显增厚企业利润,企业利润率仍有明显提升空间。

电动两轮车行业研究:行业β修复,超额利润率成为头部盈利主导

新国标带动电动两轮车行业供给端改革,2020 年来头部公司走出独立行情。本篇报告我们主要回答两个问题:1)头部公司股价的主要驱动力;2)行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头部公司的盈利来源,从而判断未来几年行业格局能否进一步优化、头部公司盈利来源是否发生变化、从产业对比视角分析头部公司实现盈利收获逻辑所需的条件。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