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奥比中光研究报告:3D龙头高歌猛进,多传感器融合筑牢护城河壁垒

奥比中光研究报告:3D龙头高歌猛进,多传感器融合筑牢护城河壁垒

3D 视觉的本质是 ag] 动态高精度测量仪。3D 视觉通过光学原理进行高精度的三维空间测量,超越了传统 2D 视觉的平面图像捕捉功能。3D 视觉相较于 2D 视觉在空间作业中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直接获取三维数据的能力。2D 视觉依赖二维图像分析,仅能提取物体平面特征,但无法获取深度信息,而 3D 视觉通过结构光、ToF 等技术生成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可精准解析物体的空间坐标,可以像人眼一样“看见”物体的远近高低,更加符合空间作业的特性,因此人形机器人对环境理解和规划要求高,这也是 3D 视觉独特优势所在。
电动汽车用户联盟:2025年小米YU7大定用户调研报告

电动汽车用户联盟:2025年小米YU7大定用户调研报告

小米YU7的成功,不单是营销的成功,也不单是产品的成功,是雷军一生智慧和绝学的结晶,是小米体系的成功。若离开雷军缔造的小米体系,设计师做不出这样的设计,产品经理无法定义出这样的产品,成本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营销会平庸无奇,但在这个体系里,原本平凡的人变得不平凡,魔法发生。体系,是我们讨论YU7成功的前提。海底捞你学不会,小米汽车也不好学,因为体系无法复制。
小米集团2025年二季度业绩分析:基本符合预期,电动汽车利润成为亮点;短期放缓但新的增长动力推动因素在望;买入(摘要)

小米集团2025年二季度业绩分析:基本符合预期,电动汽车利润成为亮点;短期放缓但新的增长动力推动因素在望;买入(摘要)

小米2025年二季度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收入同比增长30%,强于预期的AIoT(同比增长45%,比高盛/VA共识预测分别高出2%/8%)和电动汽车销售抵消了智能手机销售走软(均价下滑5%导致收入同比下降2%)的影响,但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75%(比高盛/市场共识预测高出7-13%),主要得益于:i) 电动汽车和其他新业务的盈利能力好于预期,在毛利率达到26.4%纪录高点的推动下,营业利润(未计入股权激励成本)首次转正;ii) 非经营性项目(公允价值收益提高抵消了所得税缴纳增加所带来的拖累),不过智能手机/AIoT毛利率进一步承压,受制于竞争(例如,三星在全球大众智能手机市场和中国白电市场的竞争)和物料清单成本上升的拖累。
上汽集团研究报告:困境反转,上调至买入

上汽集团研究报告:困境反转,上调至买入

上汽集团是汽车中外合资的代表,过去业务模式依赖外方合资伙伴的技术与产品引进,在2018年达到经营高峰。但单纯的技术引进在电动智能车时代已落伍,2018-24年,公司销量和利润快速下降,目前股票估值对应0.7倍2025年预期市净率,处于历史低谷。展望2026年,公司呈现积极变化:合资公司上汽大众积极拥抱中国本土供应链,有望迎来产品大年;上汽乘用车板块过去持续亏损,拟通过业务重组与华为等公司合作,实现盈亏平衡。
曹操出行研究报告:网约车运营扭亏在即,Robotaxi贡献高成长性及期权属性

曹操出行研究报告:网约车运营扭亏在即,Robotaxi贡献高成长性及期权属性

吉利集团旗下共享出行平台。公司由吉利控股集团孵化,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当前业务涵盖出行服务、车辆销售、车辆租赁。 共享出行行业高速增长,公司市占率第二且持续增长。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处于高增长通道,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 2025-2029 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 17%。曹操出行 2024 年市占率 5.4%,基本盘为消费力强劲的一二线城市,近年通过补贴快速开拓下沉市场,GTV 增速高于行业平均,且差异化服务提升用户粘性,实现快速高质量扩张。
优必选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布局,迎接商业化浪潮

优必选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布局,迎接商业化浪潮

优必选自研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自主开发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并推动“仿人大脑”、“仿人小脑”、“高性能肢体”等关键技术群发展。人形机器人是 AI 应用的重要方向,公司抢占行业发展高地,推动商业化进程。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可在工厂完成自主搬运货物等高重复性任务,且通过群脑网络2.0+Co-Agent 构建 AI 双循环实现智能化升级,目前已取得批量订单;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发布 4 个月后在手订单已达百台。公司是人形机器人的领导者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的领航企业,我们看好产业发展趋势下公司业务的快速成长。
南芯科技研究报告:消费产品拓展兑现,复制工规车规拓能力边界

南芯科技研究报告:消费产品拓展兑现,复制工规车规拓能力边界

产品线复制能力兑现,工业汽车产品高频发布,拓展能力边界:南芯科技收入规模位居国内模拟芯片设计公司前列,且以消费类产品为稳定盈利基石并加强工艺及研发投入。近年来,公司在深耕智能手机等原有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宽产品能力边界,向汽车、AI 服务器等领域拓展,挖掘增长新动能。公司充分具备产品“复制”能力,上市以来公司单一电荷泵产品占比逐年降低,在手机领域实现端到端全链路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单机价值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层具备较强的产业洞察力,战略布局贯穿产业机遇,同时深入一线参与研发销售与供应链管理。
华勤技术研究报告:平台型智能硬件ODM龙头,深度受益AI浪潮

华勤技术研究报告:平台型智能硬件ODM龙头,深度受益AI浪潮

智能产品平台型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 2005 年,从手机研发设计成长为“3+N+3”智能产品平台型龙头企业,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汽车、数据中心等市场领域。2018-2024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 309 亿元增长到 1099 亿元,公司凭借核心 ODMM 能力,不断围绕消费电子、汽车、数据中心等进行品类拓展,构建国内外“1+5+5”研发+制造布局,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
飞龙股份研究报告:汽车水泵领军企业,AIDC领域再出发

飞龙股份研究报告:汽车水泵领军企业,AIDC领域再出发

飞龙股份: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AIDC 行业再出发。公司成立于 1952年以汽车发动机泵类起家,于 2016 年及 2025 年分别开拓电子水泵及数据中心液冷泵及机器人业务。2025H1 节能减排部件/热管理重要部件/汽车新能源热管理 部 件 / 液 冷 领 域 热 管 理 部 件 / 非 发 动 机 其 他 业 务 收 入 占 比 分 别 为49%/39%/9%/2%/2%。公司 2025H1 增利不增收,主要由于海外大客户项目到期导致收入增速放缓,原材料价格平稳叠加内部降本导致盈利能力提升。我们预计 2025H2 公司汽车集成模块、海外业务及液冷业务放量带动公司营收好转。
曹操出行研究报告:头部网约车平台,定制车生态赋能卡位Robotaxi

曹操出行研究报告:头部网约车平台,定制车生态赋能卡位Robotaxi

曹操出行:背靠吉利生态,以定制车为基石,跻身中国网约车平台第二名公司是一家由吉利集团孵化的中国头部科技出行平台,2024 年网约车市占率5.4%,位列第二名。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在 31 个核心城市部署 3.4 万辆定制车,为中国同类车队规模最大;网约车运营网络覆盖 136 座城市,平台活跃车辆约150 万台,完成 GTV 约 170 亿元。
比亚迪研究报告:技术塑造核心产品力,改革加速高端化新里程

比亚迪研究报告:技术塑造核心产品力,改革加速高端化新里程

三大品牌定义新豪华,高端化厚积薄发。比亚迪高端化始于 2010 年与戴姆勒合作成立腾势品牌,2010-2021 年年销量仅数千辆。公司于 2022 年逐步加速对高端品牌、产品线的布局,通过多子品牌、全车型和技术创新实现定位上攻。当前,公司已形成方程豹、腾势、仰望三大品牌矩阵,分别覆盖个性化、主流豪华和超高端豪华市场。2025H1 高端品牌总销量达14.1 万辆,同比+69.7%,占比亚迪总销量比例提升至 6.60%(2024 年为4.45%),逐步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从结构上来看,2024 年起,高端品牌销量由依赖腾势单一品牌,逐步形成腾势、方程豹双销量支点的结构,2025H1 腾势、方程豹分别实现销量 7.98、6.07 万辆,各占 56%、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