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智算驱动增长,纯电进入理想时刻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智算驱动增长,纯电进入理想时刻

i6 承担走量任务,双线并进打开成长空间:公司自 2025 年起加快纯电布局,继 Mega 后,I8 已于 8 月正式上市,售价 33.98 万元;自 2025 年 9 月上市以来,i6 在半个月内订单突破 5 万台、首批产能即告售罄,成为理想汽车纯电产品线的首个现象级车型。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性价比:与特斯拉Model Y 和小米 YU7 相比,i6 在尺寸、舒适性与配置层面实现了全面领先。具体来看,i6 车长与轴距均明显优于 Model Y,与 YU7 基本相当;配置层面是 i6 的核心优势:在 23.98 万元限时价格下,全系标配真皮座椅、双腔空气悬架、电吸门与独立压缩机冰箱。智能驾驶方面,i6 AD Max 智驾系统免费开放,YU7 需额外付费选装。综合来看,i6 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高的舒适度与智能化配置,相较 Model Y 的理性与 YU7 的感性,展现出更符合主流用户需求的务实均衡定位。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汽车与AI双向赋能,迈向全球领先的物理智能体企业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汽车与AI双向赋能,迈向全球领先的物理智能体企业

智能化背景下,汽车企业若想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成功走到终点,离不开决策者前瞻性的战略判断以及多次精准的战略抉择。从终局思维看,人工智能趋势下,汽车行业最终或迎来颠覆性的产业发展,这其中需要决策者基于方法论和些许直觉,做出终局轮廓的基本判断,并在该假设下持续验证及修正,从而形成不断接近终局的正确认识。立足于当下,行业的现状一方面是新能源渗透率步入瓶颈、行业内卷加剧,另一方面则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部分竞争要素变化的斜率开始变得陡峭(包括智能化背景下技术迭代的斜率、消费者认知的变化速度等),以上都会加快行业洗牌,并令车企不得不频繁做大大小小的战略决策。这些判断及抉择背后均离不开决策者对产业发展趋势、技术路径、商业化节奏以及对自身企业的认知,也反映了决策者的性格特点与行事风格。李想拒绝平庸的性格底色是其多次创业并坚持到底、以及转型 AI 追求更大成长的核心来源、其持续&快速的学习能力也使他对新兴产业趋势的认知能力、对犯错之后的自我纠偏能力不断提升。正是这些能力与积累让他在过往的创业中有较成功的表现,并也有望赋能到转型人工智能企业的理想上。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纯电新品开启释放周期,AI+布局开启成长新篇章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纯电新品开启释放周期,AI+布局开启成长新篇章

为消费者打造的人-车生态中高端新能源品牌,稳健业绩彰显成长动能。理想汽车通过战略持续迭代与产品矩阵扩张,实现业绩跨越式发展。2020-2024 年营收从 94.57 亿元增长至 1444.60 亿元,四年 CAGR 达 97.7%,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04 亿元,成功扭亏彰显盈利质变。2024 年,公司销量突破 50 万辆,L 系列车型接力成为销量担当,L6 上市后 2024 年 Q4 销量达 7.79 万辆,成为新主力车型。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创始人李想通过 AB 股架构持有 21.9%股权并拥有 68.9%投票权,保障战略决策高效执行。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