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美芯晟研究报告:光传感器引领消费市场,汽车电子产品布局前沿

美芯晟研究报告:光传感器引领消费市场,汽车电子产品布局前沿

汽车电子:CAN SBC 新品放量在即,车载 LED 持续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公司在车端产品主要包括:1)CAN SBC 与 CAN PHY:CAN SBC 是汽车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单芯片即可完成电源稳压、通信收发和安全监控三大职能。据 PMR 数据,2023 年全球系统基础 SBC 芯片市场规模 284 亿美元,而该市场由英飞凌和 NXP 所垄断。公司 CAN SBC 和 CAN PHY 等接口芯片的研发进展顺利,相关车规认证与客户送样工作亦同步进行,量产在即;2)汽车照明:目前单路和多路 LED 恒流驱动已出货开关型恒流、恒压驱动持续验证中;3)其他:雨量检测及雾气检测光学传感器、车规级 100W 无线充电发射端芯片即将进入验证阶段。
华达科技研究报告:冲压龙头新能源战略升级,压铸产品与新势力客户双突破

华达科技研究报告:冲压龙头新能源战略升级,压铸产品与新势力客户双突破

公司通过并购江苏恒义,实现传统与新能源业务并行的双轮驱动增长:公司成立于2002 年,目前已成为知名合资汽车整车厂、发动机厂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2017 年前,公司一直致力于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同上汽、广汽、东风日产、海斯坦普等客户保持持续合作,深度开发乘用车传统零部件业务,随后顺利上市。2018 年后收购江苏恒义 51%股权,又新设华汽新能源子公司,实现新能源压铸件与燃油车冲压件共同发展,深度布局新能源业务。目前客户已拓展至特斯拉、一汽大众、宁德时代、欣旺达等整车厂及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合资+自主+新势力”的客户矩阵。2025年 3 月通过定增完成对江苏恒义 100%股权控制。
长安汽车研究报告:自主优势逐步显现,智驾出海持续推进

长安汽车研究报告:自主优势逐步显现,智驾出海持续推进

预计 2025-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870 亿元、2096 亿元、229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7%、12%、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0亿元、108 亿元、123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4.0/11.6/10.2倍。预计长安汽车未来销量将持续走高,首先,其围绕 “香格里拉” 计划,形成了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智能电动品牌布局,未来汽车产品矩阵将更加丰富;其次,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转型完成,掌握了远程智能泊车等多项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并构建了基于软件定义汽车的 SDA 平台架构,出海市场也在不断拓展。
虹软科技研究报告:AI视觉算法头部厂商,新场景打开营收新增量

虹软科技研究报告:AI视觉算法头部厂商,新场景打开营收新增量

战略定位:视觉算法创新应用,人工智能驱动增长。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 1994 年,2019 年登陆科创板。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算法领域,核心业务覆盖智能手机、智能驾驶、AIoT 三大方向。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杭州,为三星、小米、OPPO 等企业提供智能手机影像增强算法,为长安、吉利等车企提供车载视觉系统 VisDrive,并通过 PhotoStudio AI平台为电商提供智能商拍解决方案。在 AR 眼镜、机器人视觉等新兴领域,其多模态交互技术与雷鸟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行业创新。
北汽蓝谷研究报告:极狐矩阵重构增长新势,华为智驾赋能高端转型

北汽蓝谷研究报告:极狐矩阵重构增长新势,华为智驾赋能高端转型

老牌新能源车企,高端化转型再发力。公司背靠北汽集团(实控人北京市国资委),旗下北汽新能源是中国首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早期以B端市场为主,2018年重组上市,2020年开启高端化转型,逐步形成极狐、享界、BEIJING三大品牌矩阵,覆盖经济至高端市场。公司销量持续复苏,2024年至11.39万辆,同比+23.53%,其中极狐占比71.15%,2025Q1至2.77万辆,同比+173.80%。
兆易创新研究报告:乘AI端侧时代东风,国产存储龙头多条线蓄势待发

兆易创新研究报告:乘AI端侧时代东风,国产存储龙头多条线蓄势待发

深耕存储与 MCU 领域,兆易创新产品品类加速拓宽。兆易创新成立于2005 年,2008 年公司成功推出国内第一颗 SPI NOR Flash,2013 年公司推出中国首颗 Arm Cortex-M 内核 32 位通用 MCU,同年推出第一款SPI NAND Flash,2015 年公司自主设计国内首颗 NAND Flash 且成功量产,2020 年公司实现 24nm SLC NAND Flash 量产,同年推出全国产化 24nm SPI NAND Flash,2021 年公司推出 GD32L233 系列全新低功耗 MCU,同年成立汽车产品部,2022 年公司发布首款基于 Cortex-M33内核的 GD32A503 系列车规级微控制器,同年 GD5F SPI NAND Flash全系列已通过 AEC-Q100 车规级认证,全面进入汽车应用领域,2023 年公司已成为全球排名前三的 NOR Flash 供应商,累计出货超 212 亿颗。据 Web-Feet Research 报告显示,2024 年公司的 Serial NOR Flash 市占率排名达到全球第二位,同年公司完成了对模拟芯片公司苏州赛芯的收购。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全新产品周期扬帆,AI征程启航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全新产品周期扬帆,AI征程启航

目前真正跟理想一起在同一价格带拿份额的仅问界,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小米。而问界、小米和理想目前均锚定不同的客户群,问界产品定义更偏商务,小米产品定义更偏个人,而理想产品定义更偏家庭。随着 M8 正式发布开始交付,问界M 系列车型已全面对标理想 L 系列。而根据车 Fans 的数据,理想 L 系列的销量在 M8 热销的过程中销量相对稳定,且在过去几周随着自身车型焕新后销量回升,印证了我们上面的观点。
华丰科技研究报告:AI算力时代的高速线模组领军者

华丰科技研究报告:AI算力时代的高速线模组领军者

公司从早期专注传统连接器生产逐步拓展业务领域,发展成为电连接器领军企业,产品战略聚焦“高速互连”和“系统互连”领域,覆盖防务、通讯、工业三大应用领域,其中,通讯产品及防务产品的占比较高,且防务产品毛利率最高。公司高管具备多年行业工作经验,对连接器行业的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公司持续加大前沿技术预研及产品研发投入,并具备技术、制程和客户资源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向好,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83%,2025 年 Q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79.82%。
国富氢能研究报告:全球布局的氢能一体化龙头,期待液氢业务爆发

国富氢能研究报告:全球布局的氢能一体化龙头,期待液氢业务爆发

稳坐“头把交椅”,车载和加氢站用储氢瓶市占率国内第一。2023 年,公司在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和加氢站设备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市占率均达到 25%,领先优势显著。此外,公司上市募集资金3.9 亿港元,将扩大 III 型、IV 型储氢瓶产能至 6 万个和 5 万个,以及 500 套水电解制氢设备,以维持行业领先地位。中国将成为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最大市场,2028 年预计车载储氢瓶新增 68万个,新建加氢站增量达到 638 座。
雅迪控股研究报告:政策驱动景气度上行,龙头盈利修复可期

雅迪控股研究报告:政策驱动景气度上行,龙头盈利修复可期

以旧换新叠加新国标落地,行业需求有望重回快速增长区间。预计行业2025/2026 年销量 5600/6175 万辆,同比+12%/+10%,未来行业稳态需求接近 6500 万辆。主要受益于:1)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力度大,截至 2025年 4 月 8 日全国电动自行车售旧、换新各 334.1 万辆,平均单车补贴金额688 元,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监测,行业一季度产量同比+25%,刺激效果显著,后续换购需求有望加速释放。2)2024 版新国标将于今年 9 月实施,新增防火、防电池篡改的要求,降低铅酸电池重量要求,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预计行业 Q2-Q3 老国标车型需求有望维持旺盛。
吉利汽车研究报告:低成本路线、强爆款打造、经营持续向上,自主龙头车企再进发

吉利汽车研究报告:低成本路线、强爆款打造、经营持续向上,自主龙头车企再进发

公司作为市场进攻者,后续将进入量利齐升的阶段,持续看好。1)公司目前电车产品矩阵仍不完善,仍处在通过推出新车持续获得规模效应的阶段,后续公司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扩张,处于边际周期向上的阶段;而在出海板块,公司在非俄市场亦处于起步阶段,颇具成长性;2)降本和内部整合后,未来公司目前在成本上相对市场龙头的劣势在持续缩小,有充足的空间面对市场价格竞争;3)公司产品覆盖范围更广,面对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形具有更好的抗压能力,遍布燃油、纯电、插混,日系、德系、新势力,大众市场、中高端市场和豪华市场。
福耀玻璃研究报告:福耀玻璃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展望

福耀玻璃研究报告:福耀玻璃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展望

竞争格局:欧洲汽玻市场份额集中,近年来外部因素扰动明显。得益于汽车玻璃行业的高壁垒,汽车玻璃行业竞争格局良好。欧洲汽车玻璃行业集中度高,头部玩家如圣戈班、板硝子、福耀玻璃等占据主要份额。近年来,一方面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对欧洲宏观经济和汽车行业均造成了较大扰动;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后欧洲的能源危机导致天然气等价格大幅上涨,成本端(能源成本在汽玻总成本中占比约为17-18%)的巨幅波动对欧洲汽车玻璃供应链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