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半导体国产替代产业研究体系(上)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芯片设备销售额预计增长6.5%至11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较此前预测有所上调,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及AI相关领域的投资超预期。2025年和2026年全球芯片设备销售额将分别增长7%和15达到1210亿美元和1390亿美元,连续三年刷新纪录。

韦尔股份研究报告:国产高性能CIS领导者,技术驱动多面绽放

全球领先 CIS 龙头,产品多元化布局战略。韦尔股份于 2007 年成立,成立初期主要从事半导体分销和模拟解决方案业务,2019 年收购北京豪威业务重心由半导体分销转向 CIS 设计。2023 年韦尔股份在全球 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占比达 11%。公司半导体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领域,场景包括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安全监控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医疗成像、AR/VR 等。2024 年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及供应链结构优化,高端机型订单进入放量期,OV50H逐步替代海外竞争对手同类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89.08 亿元,同比+25.38%;取得归母净利润 23.75 亿元,同比+544.74%。

电子行业专题研究:原产地规则趋严,国产芯片迎来历史机遇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海外公司如 Skyworks、Qorvo、TI、ADI、英特尔等晶圆制造主要在美国,出口中国或将受到关税压力,我们认为这将开启 IC 设计国产替代的新篇章!

黑芝麻智能研究报告:国产智驾芯片新星,布局机器人“大小脑”

智能驾驶 SoC 芯片市场千亿规模,国产芯片厂商崭露头角。技术政策与需求共振,智能驾驶市场加速渗透。2024 年 L2 及以上乘用车销量超过 1200 万辆,渗透率 55.8%,预计到 2028 年,中国市场渗透率将达到 93.5%,全球渗透率也将提升至 87.9%。ADAS 普及与高算力需求共驱,SoC 市场步入千亿级增长时代。(1)ADAS 功能大规模普及将推动 SoC 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2)L2+/L3 级智能驾驶的逐步落地将带动高算力 SoC 芯片需求持续扩大。

潍柴重机研究报告:内河船机小巨人,柴发国产替代先行者

内河船舶动力龙头,发电机组业务打开快速增长曲线。公司主业包括船用发动机、发电机组,船用发动机在内河和近海运输船、渔船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发电机组被广泛应用于船舶、通讯、油田、医疗、数据中心等行业。公司船用中速机为自行生产,发电机组则以潍柴中高速发电用发动机为基础,组装集成后向下游客户销售。

景嘉微研究报告:国产GPU先驱者,定增加码高性能GPU

景嘉微成立于 2006 年 4 月,是国内首家实现图形处理器芯片(GPU)产业化应用的上市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图形显控业务、小型专用化雷达业务和 GPU 芯片业务,2023 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65%、18%、14%。其中 GPU 芯片是公司重点布局和未来核心业务,目前 GPU 产品历经了 5 系、7 系、9 系三代系列产品的迭代,JM7 和 JM9 系列产品快速放量,以 JM7200、JM9 系列为代表的一系列 GPU 芯片,应用场景由图形渲染领域扩展至科学计算等高性能领域。目前最新一代 JM11 系列图形处理器芯片已经完成流片、封装以及初步测试阶段,据公司公布测试结果来看,JM11 系列可满足各种云端应用场景,同时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图形工作站、台式机以及笔记本等设备。随着 JM11 系列的研发成功与公司加大对高性能 GPU 领域的研发投入与 GPU 领域多年的技术沉淀,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全志科技研究报告:国产SoC领军者,端侧AI大时代踏浪前行

国产智能终端 SoC 领军者,深耕多元化应用赛道。公司成立于 2007 年,2015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应用处理器 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硬件、四足仿生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电子、平板电脑、网络机顶盒以及电源模拟器件、无线通信模组等领域的智能终端产品,并积累了丰富且优质的客户群体,成为国内智能终端芯片的主流供应商。

华大九天研究报告:国产半导体EDA领航者,加速赶超全球三巨头

国产 EDA 龙头,20-23 年营收 CAGR 34.6%、归母净利润 CAGR 24.7%公司成立于 2009 年,核心团队 20 世纪 90 年代起参与中国首款自主 EDA 工具“熊猫 ICCAD 系统”的研发。公司在国内头部客户的支持下,快速迭代,迅速缩小与全球行业龙头公司的差距,国内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2 年已达 7%。2020 至 2023 年,公司营收 CAGR 高达 34.6%、归母净利润 CAGR 达 24.7%。

智能驾驶芯片专题报告:智驾平权时代来临,国产替代浪潮开启

政策、成本、技术三者齐发力,城市 NOA 渗透率有望提升到 15%。地方政府:L3 自动驾驶登陆北京、武汉,高阶自动驾驶获法律保驾护航加速落地。成本方面:智驾系统成本大幅降低有望实现 15 万以上车型标配、并向 10-15 万价格带渗透。智驾系统成本降低后,高阶智驾有望实现 20 万以上车型标配,中高阶有望下探至 10 万元车型,中高阶智驾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升。技术方面:2025 年城市 NOA 也将迎来飞速发展,预计 2025 年城市 NOA 渗透率有望达到15%以上。高阶智驾落地-城市 NOA 成为未来车企竞争主旋律,智能驾驶从基础 L2→高速 NOA→城区 NOA 的功能迭代路线逐渐清晰。随着汽车智能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功,降低成本、下探市场、提升市占率已成为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城区 NOA 将成为智驾下一个竞争点。2025 年有望成为城市 NOA 发展历程中的关键里程碑,城市 NOA 切入 15-20万元主流细分市场,预计将成为未来 2-3 年各厂商竞相发力的关键点。

通信行业专题研究:DeepSeek算力效率提升≠算力通缩,国产算力需求方兴未艾

DeepSeek 在知乎发布文章《DeepSeek-V3/R1 推理系统概览》,披露其 AI 大模型的理论成本利润率高达 545%,引发业内的热烈讨论。在本篇报告中,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1)DeepSeek 的底层架构优化;2)DeepSeek 的利润率详细拆解;3)DeepSeek 引发的算力需求之争,回应市场关心的问题。此外,当前市场针对算力之争多定性分析,本篇报告也旨在提供较完整的定量分析框架以供参考。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