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小马智行研究报告:自动驾驶商业化领军者,Robotaxi未来可期

小马智行研究报告:自动驾驶商业化领军者,Robotaxi未来可期

Robotaxi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终极模式,预计2030年国内Robotaxi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元:我们认为,1)与美国相比,中国Robotaxi商业化推进起步相对较晚、但步入商业化运营速度相对较快;2)技术与体验升级+价格或为Robotaxi能否大规模推广的关键;3)Robotaxi有望带动出行市场的新增量,2030E国内Robotaxi市场规模可达390亿美元(超千亿元人民币,2025E-2030E cagr约200%);4)预计合作/合资或为国内Robotaxi运营主流。
豪鹏科技研究报告:根系丰沛、向阳而生的消费锂电小巨人

豪鹏科技研究报告:根系丰沛、向阳而生的消费锂电小巨人

内外部根系丰沛,多维度向阳而生。公司 22 年上市之前营收增长稳健,盈利能力基础扎实,自我造血能力较强。22 年 IPO 叠加 23 年可转债,公司两次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外部活水布局新产线和新业务研发,初步构筑未来快速成长基础。23-24 年,产线建设搬迁等费用开支增加,拓业务的前期费用和协同客户进行前瞻技术研发等带来公司费用端短期承压。展望 25 年,公司产线搬迁基本结束,新产线爬坡有望兑现规模制造效益。结合消费电子行业的企稳回暖、AI 带动行业创新周期来临和行业巨头新品催化不断所带来的三重拐点逐步兑现,公司将在业务开拓和盈利修复等方面走的更稳、更快。2024Q1-Q3 公司实现营收 37.8 亿元,同增 25.9%,归母净利润达到 0.8 亿元,同增 37.0%。
敏芯股份研究报告:MEMS平台启航,关注AI语音人形机器人等新机遇

敏芯股份研究报告:MEMS平台启航,关注AI语音人形机器人等新机遇

1)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MEMS 工艺作为一种微制造技术,芯片结构设计与工艺实现之间密不可分,二者共同构成 MEMS 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公司与苏州纳米所、华润上华、中芯国际成都/绍兴等共同完成了 4、6、8 吋工艺线的布局和迭代,并自主构建专业的 MEMS 封装测试线,在现有 MEMS 传感器芯片的设计、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等各环节都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 2)细分品类布局全面、收入构成持续多元化:MEMS 传感器市场细分品类众多,公司布局声学、压力、压感、惯性、流量、微流控执行器、光学传感器等多个器件级产品,以及车用、工控领域各类压力、惯导、激光雷达模组等系统级产品。公司目前拥有 MEMS 声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三大产品线,2023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69%、23%、7%,且收入结构持续多元化,2024 年上半年,MEMS 压力传感器收入占比增长至 39%。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目前公司以手机、PC、可穿戴等消费电子为主导,同时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汽车、工控、医疗等市场。
恒玄科技研究报告:智能音频SoC龙头,AI时代拾级而上

恒玄科技研究报告:智能音频SoC龙头,AI时代拾级而上

智能音频 SoC 领域龙头,AI 时代成长空间再度打开。公司成立于 2015 年,是国内智能音频 SoC 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核心产品涵盖无线音频芯片、智能可穿戴芯片、智能家居芯片和无线连接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领域的各类低功耗智能终端。公司坚持品牌战略,下游客户分布广泛,主要包括:1)三星、OPPO、小米、荣耀、华为、vivo 等全球主流安卓手机品牌,2)哈曼、安克创新、漫步者、韶音等专业音频厂商,3)阿里、百度、字节跳动、谷歌等互联网公司,4)海尔、海信、格力等家电厂商。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回温、智能手表/手环业务快速成长以及旗舰新品 BES2800 放量,公司业绩增速重回快车道。随着端侧 AI 持续发展,AI 眼镜/耳机等有望带来全新市场增量,公司长期发展空间打开。
黑芝麻智能研究报告:国内智驾芯片新势力,蓄力后起重塑竞争格局

黑芝麻智能研究报告:国内智驾芯片新势力,蓄力后起重塑竞争格局

车规级 SoC 赛道高成长,2022-2028 行业复合增速近 30%。在新能源&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架构升级单车 SoC 用量提升、技术升级芯片 ASP提升的乘数效应下,SoC 市场有望迅速扩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中国/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分别为181/428亿元,2022-2028 CAGR预计为 29.0%/27.0%。2024 年北京车展高速 NOA 功能下探,中端新车型全系标配高配智驾硬件成主流,渗透加速已有验证。SoC 赛道增速中期有望随特斯拉 FSD 入华、激光雷达降本、L3 落地等事件催化而进一步加速。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新品周期叠加渠道扩容,国际合作护航全球战略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新品周期叠加渠道扩容,国际合作护航全球战略

零跑汽车国内业务高速增长,携手国际巨头进军海外。零跑汽车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近年来维持营收高增长,2023 年毛利扭亏为盈。公司2024 年推出新品车型(C10/C16),整体销量正在高速增长(2024 年 1-11 月累计同比+100%),月销连创新高(11 月过四万)。公司与 Stellantis 深度合作,2024 年 10 月巴黎车展上发布全球战略。 公司优势来自于强产品力、电子电气全栈自研、国际合作。公司采用高智能化、高性价比的精品产品策略。公司的电子电气架构全栈自研,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智能,“四叶草架构”迭代至 3.5 版本。公司通过合作开启海外业务。全球汽车市场分成五大板块,欧盟市场将成新增量。全球汽车市场分为美日印韩、欧盟、欧洲非欧盟国家、中国地区、其他地区(亚非拉澳等)五大板块。欧盟关税落地,整体偏温和且有谈判余地,有望成为汽车出口新增量。
吉利汽车分析报告:架构迭代&产品力提升,加速追赶龙一

吉利汽车分析报告:架构迭代&产品力提升,加速追赶龙一

今年量&利持续兑现:强势产品周期打开内销增长+海外自有工厂投建享行业红利 ①出口:24 年为出口大年,吉利在东南亚、欧洲、北美均有工厂,把握出口红利。24年 1-9 月累计出口 31.4 万辆,同比增长 61.9%。2025 年公司预计在越南新投建年产能 7.5 万辆的整车工厂,主要品牌为吉利、领克,加速全球化布局。②内销:8 月始,以银河 E5、极氪 7X、吉利星愿三款车为代表,开启新一轮产品。其中,银河 E5 首月销量破 1.3W,预计稳态月销可达 1.5W,毛利率爬坡至 10%+。作为银河品牌首款走量且盈利车型,E5 的成功证明吉利在市场需求把控、平台化降本等方面皆有明显改善。
豪能股份研究报告:机械传动龙头,新能源车、机器人业务加速发展

豪能股份研究报告:机械传动龙头,新能源车、机器人业务加速发展

机械传动领军,新能源车&机器人浪潮下开启成长新征程。齿轮行业外包化、国产化,自主传动厂商迎新机遇。公司是麦格纳和大众核心供应商,通过拓品类(同步器到差速器和减速器)、由 Tie2 向 Tie1 发展(零部件到总成),实现客户结构升级(传统车企到新能源)和应用场景拓展(新能源车到机器人)。
锐明技术研究报告:汽车智能化“龙腾四海”

锐明技术研究报告:汽车智能化“龙腾四海”

领先商用车产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外营销网络推动全球布局。锐明技术作为一家领先的 AIoT 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深耕商用车领域 20 余年,逐步在全球市场中建立了稳固的地位。同时,随着 AI 创新的引领,公司在商用车监控及信息化业务领域持续稳步推进,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随着车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公司也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通过海外一国一策的销售策略扩大销售网络,已经设立了多家境外子公司办事处。推动企业本地化和创新化,并计划进入欧洲前装市场,未来利润空间可观。锐明技术借助技术优势及行业经验,为后续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赛力斯研究报告:鸿蒙智行排头兵,自主豪华新标杆

赛力斯研究报告:鸿蒙智行排头兵,自主豪华新标杆

华为技术、渠道赋能,公司合作深化,有望持续受益。技术层面,华为途灵底盘、鸿蒙车机与乾崑智驾等技术标签深度赋能汽车行业。其中华为智驾在成本、算法、数据方面皆具优势,ADS3.0+ADS SE 方案匹配各价格带需求,城市 NCA 能力行业领先。鸿蒙车机版本持续迭代,HarmonyOS 4.0全面引入大模型能力,座舱交互体验强。渠道层面,华为较传统车企具备天然流量优势,数码和汽车产品相互引流,鸿蒙智行门店数量 2025 年有望冲击 1000 家,渠道铺设领先新势力。公司 2024 年 1 月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7 月收购“问界”商标,8 月入股引望 10%股权,与华为合作再上台阶,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豪恩汽电研究报告;聚焦汽车智能驾驶的核心企业

豪恩汽电研究报告;聚焦汽车智能驾驶的核心企业

能源-运动-交互,公司为聚焦运动端的汽车智能驾驶核心企业。未来汽车可以分为底盘之上(座舱交互)及底盘之下(能源、运动),豪恩汽电产品覆盖传感器和域控制器,为聚焦运动端的汽车智能驾驶核心企业。 智能驾驶核心企业,业绩持续增长。公司业务聚焦智能驾驶,主营车载摄像系统、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超声波雷达系统等,主要产品包括车内监控系统、电子后视镜系统、行泊一体系统、前视主动安全系统、域控制器系统、智能泊车系统、智能视觉系统、超声波雷达系统、毫米波雷达系统、视觉传感器系统等产品。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12.02 亿元,同比增长 11.4%,归母净利润 1.14 亿元,同比增长 8.5%。
特斯拉专题报告:AI终端王者之路

特斯拉专题报告:AI终端王者之路

公司从造车业务起家,从高端车型向下逐步拓展了Model S/X、Model 3/Y、FSD、储能和光伏、超充产品线。2023年公司收入达到967.73亿美元(同比+18.8%)、毛利率18.44%(同比-7.35pct)、净利润149.97亿美元(同比+19.44%)、净利率15.47%(同比+0.02pct);2024Q3公司单季度收入达到251.82亿美元(同比+7.85%)、毛利率19.84%(同比+1.95pct)、净利润21.67亿美元(同比+16.95%)、净利率8.67%(同比+0.63pct);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