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SVIP免费

世运电路研究报告:自动驾驶+储能强势驱动,核心业务成长前景清晰

公司深耕电子汽车领域多年,汽车应用市场是公司目前最大的销售市场,为客户提供涵盖电动车三电领域关键零部件产品。公司充分利用在汽车PCB 领域已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实现了多项 PCB 技术的领先,包括汽车用高速 3 阶、4 阶 HDI PCB 和 HDI 软硬结合板。未来,公司将持续提高技术和产能的匹配度,铸造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车 PCB 领域的领先地位。2023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19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96 亿元,同比增加 14.17%。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多年来积累的客户资源、位于行业领先的技术工艺水平和与特斯拉的合作,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有望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速腾聚创研究报告:激光雷达璀璨新星,自动驾驶+机器人双擎启航

车载激光雷达整机龙头,布局机器人移动及操作解决方案。车载业务方面,公司已与全球超 290 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激光雷达出货量超 54 万台,其中车载出货约 52 万台;机器人业务方面,公司已为超过 2600 家机器人及其他客户提供零部件及解决方案,已切入宇树、菜鸟等多家知名厂商供应链,客户遍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动驾驶行业专题报告:全面迈向中高阶智驾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目前国内鸿蒙智行、小鹏、理想等均已推送端到端大模型上车更新。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预计工信部2025年会发布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相关认证。目前,江淮和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已在申报工信部的认证,通过认证后,将为尊界用户推送L3智驾功能。近期理想CEO表示,理想有望在2025年实现L3级别的智能驾驶,2025年有望成为L3上车元年。

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报告~自动驾驶篇

自动驾驶指车辆自身的自主行驶能力,依靠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实现车辆的智能驾驶;可分为L0至L5六个等级,目前L4为可行性较高且落地性较强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等级。智慧交通则是一个综合的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涉及到交通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感知、数据分析、控制管理、信息发布等。从发展目的来看,自动驾驶以提高车辆驾驶的便利性、安全性为核心,旨在不断提升用车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智慧交通则以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服务质量为出发点的,是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转型、提升公众出行满意度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理念与技术应用体系。
SVIP免费

中小盘汽车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Robotaxi已至,自动驾驶风起

技术、成本、政策驱动,robotaxi 临近落地拐点。FSDV13 推出,可实现三点掉头,自主寻找车位等功能,自动驾驶更进一步。供给驱动需求,Robotaxi 能够解决现有网约车/出租车体验痛点,需求相对刚性。供给端技术、成本、政策成为核心。技术端受益大模型的发展,在体验和接管率上性能显著提升。成本端通过前装生产车辆、提升运营效率以及自驾技术逐步减少人员投入逐步降低成本;政策端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且海外特朗普当选后政策有望超预期,叠加巨头如特斯拉等强力推动,行业已经临近落地拐点。未来多方玩家参与,产业链持续协同,Robotaxi有望打开海量市场空间,而无论商用车还是乘用车,均孕育广阔机遇。

自动驾驶战略与政策观察:政策法规助力高度自动驾驶加速推进产业化(2024年)

当前,全球自动驾驶产业进展迅速。Waymo、百度、小马智行、新石器、奔驰等自动驾驶领军企业加速深挖场景需求,迭代升级技术应用与保障能力,推动高度自动驾驶进入产业化落地的快车道。截至目前,Robotaxi、低速无人车、自动驾驶卡车等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不仅为构建数字技术研发新生态,深化垂直细分领域高质量应用提供了新动能,而且为数实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保障。

2025年华为汽车产业链行业年度投资策略:全价格段布局初成,自动驾驶进展加速,自主化产业链蓄势待发

1、华为车链全价格段布局初成,2025年预计进入强产品周期 华为车全价格段布局初成,“华为车”大品牌认知度预计再上台阶:华为年度研发投入超1600亿,作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头羊,切入汽车业务具备技术、营销、资金优势。华为通过智选模式、HI模式和零部件Tier1模式建立汽车生态。尊界S800亮相后,智选模式已布局全价格段,“华为车”大品牌认知度预计再上台阶。 2025年华为车链预计进入强产品周期,催化不断:预计明年智选模式四大整车厂将推出问界M8、智界R7增程版、尊界第二款车型、享界S9增程版等多款新车型。

小马智行研究报告:自动驾驶商业化领军者,Robotaxi未来可期

Robotaxi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终极模式,预计2030年国内Robotaxi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元:我们认为,1)与美国相比,中国Robotaxi商业化推进起步相对较晚、但步入商业化运营速度相对较快;2)技术与体验升级+价格或为Robotaxi能否大规模推广的关键;3)Robotaxi有望带动出行市场的新增量,2030E国内Robotaxi市场规模可达390亿美元(超千亿元人民币,2025E-2030E cagr约200%);4)预计合作/合资或为国内Robotaxi运营主流。

Robotaxi2024年度格局报告

Robotaxi的关注度,被⻢斯克带到了前所未有的⾼度。就在特斯拉正式发布Robotaxi⻋型(Cybercab/Cybervan),进军Robotaxi赛道之后,全球对于Robotaxi的关注度达到了新热度。 ⽽在此之前,在深度学习推动下开启⽆⼈驾驶探索的玩家,也都纷纷完成了第⼀阶段竞速。在第⼀阶段中,瞄准L4、L5的玩家,以打造Robotaxi为最终⽬标,勇攀珠峰,推进技术、定义产品、落地运营、开启商业化,以及在过程中不断教育市场和推动政策制定。

2024汽车出行未来展望:CASE出行模式面临现实挑战

本报告乃是全球首家战略咨询公司理特咨询针对全球终端用户研究推出的第四版报告。该研究起始于 2015 年,其核心目的在于精准识别未来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变化与趋势,从而为行业参与者提供极具价值的信息,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全球不同区域以及持续变化的客户需求。在此次版本的研究进程中,理特咨询以以往版本为根基,广泛收集并深入剖析了来自 25 个国家的多达 16,000 余名用户样本,而这 25 个国家的新车注册量总和在全球占比超过 80%。 研究结果清晰显示,全面性的 CASE 模式(即网联化 Connected、自动化 Autonomous、共享化 Share & Services、电动化 Electric)正面临挑战,其难以成立的原因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均在重新考量成本与收益。当下,汽车出行模式主要呈现为人车与设备相互联网、高阶辅助驾驶(并非完全自动驾驶)占据主导、私人拥车模式仍为主体以及多种电动化路径并行的态势。

自动驾驶产业链专题报告:特斯拉引领新纪元,自动驾驶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特斯拉预计 Robotaxi 在 26 年生产,27 年量产,但我们认为若 25Q1通过中国和欧洲审批,Model 3/Y 将率先体验无人驾驶功能,或将有成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可能性。其他新能源车厂纷纷跟进 Robotaxi,有望带动电子零部件的需求。我们将梳理自动驾驶相关零部件产业: 车载摄像头(CIS):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带动车载摄像头需求,进一步带动 CIS 需求。摄像头的主要增量来自前视,且呈现多目化和高像素化趋势。双目和三目因精准度更高逐渐成为主流,8M CIS 相较 1-2M具有更好的数据抓取能力,将带动高像素前视 CIS 需求。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