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朵智库

知识整合引擎

报告速递

紧跟时代脉搏的即时更新

小马智行研究报告:全球无人驾驶领先企业,Robotaxi进入量产阶段,Robotruck进入跨省货运时代

小马智行研究报告:全球无人驾驶领先企业,Robotaxi进入量产阶段,Robotruck进入跨省货运时代

公司为自动驾驶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落地的全球领导者,聚焦乘用车及商用车领域。Robotaxi 方面,公司已拿到北上广深商业化运营牌照,已实现无人化,同时,公司第七代汽车成本较上一代下降 70%,截至 2025 年 8 月,公司已持有 200 辆第七代新车,2025 年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Robotruck 方面,公司已进入跨省货运时代,“1+N”编队已进入后车主驾无人测试阶段。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VLA和世界模型_通往高阶智能驾驶之路——辅助驾驶系列报告二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VLA和世界模型_通往高阶智能驾驶之路——辅助驾驶系列报告二

产业玩家:理想汽车-自研Mind VLA模型,具备空间理解、思维、沟通与记忆、行为能力四大功能,基于Thor-U/Orin-X平台量产部署,支持语言控制驾驶,于2025年9月OTA全量推送至AD MAX车主;小鹏汽车:采用“VLA+OL”云端基模,通过蒸馏技术部署车端轻量化XVLA模型,于2025年9月OTA推送至G7 Ultra;元戎启行-DeepRoute IO 2.0于2025年8月发布,搭载自研的VLA模型,已达成5个定点,首批量产车将进入市场。
空天地一体化光承载网络白皮书v1.0

空天地一体化光承载网络白皮书v1.0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空间信息维度扩展,空天地一体化概念和产业蓬勃发展,万物互联成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和需求日新月异。这一切的基石,在于一个能够提供泛在、高速、智能、安全连接的网络基础设施。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卫星遥感、星上计算、广域互联、应急通信等新兴应用对带宽、时延、可靠性的极致要求,以及地球表面复杂地理环境带来的覆盖挑战,传统单一域的网络体系已显露出其局限性。
卡莱特研究报告:业绩恢复增长,积极转型AI

卡莱特研究报告:业绩恢复增长,积极转型AI

公司为 LED 显控行业领军企业。卡莱特成立于 2012 年 1 月,是一家以视频处理算法为核心、硬件设备为载体,为客户提供视频图像领域综合化解决方案的公司。公司产品主要分为 LED 显示控制系统、视频处理设备、云联网播放器三大类,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庆典活动、竞技赛事、会议和电视台演播室、指挥调度中心等各类视频图像显示场景。
江淮汽车研究报告:商用车和乘用车双轮驱动,华为赋能开启新腾飞

江淮汽车研究报告:商用车和乘用车双轮驱动,华为赋能开启新腾飞

国资车企转型高端化和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制造。公司自 1964 年成立以来,逐步实现由传统整车制造商向高端智能出行科技企业的转型升级。公司早期商用车为主,2008 年后为乘用车导入期。2015 年后公司先后与蔚来、百度、大众等合作,推动新能源化建设。2024年与华为合作推出超高端车型尊界 S800,探索智能化和高端化路线。公司商用车构筑基本盘,新能源智能化加速转型,2024 年实现总收入 422 亿元,归母净利润-17.84 亿元,2025H1 实现总收入 194 亿元,归母净利润-7.7 亿元,预计随尊界品牌推出后利润有望显著改善。
奥比中光研究报告:3D视觉行业翘楚,具身智能助力成长

奥比中光研究报告:3D视觉行业翘楚,具身智能助力成长

国内 3D 视觉领军者,具身智能有望打开增长新通道。公司是国内 3D 视觉领先企业,成立于 2013 年,总部位于深圳,2022 年7 月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 3D 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包括结构光、iToF、dToF、双目、Lidar、工业三维测量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具备极强的行业 know-how,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巨头。公司致力于构建机器人与 AI 视觉产业中台,打造机器人的“眼睛”,根据公司官网信息,公司机器人视觉业务在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过 70%。多年来,由于公司高研发 投入且下 游落地场景 有限,公 司长期处 于亏损状 态,2025Q1,受益于 AIOT 场景落地发力以及降本增效措施,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当季归母净利润 0.24 亿元,且该盈利状态在 2025Q2 得以延续,公司逐渐迎来业绩释放期。未来,随着具身智能蓬勃发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极智嘉研究报告: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龙头,AI+机器人技术驱动成长

极智嘉研究报告: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龙头,AI+机器人技术驱动成长

极智嘉:仓储履约 AMR 解决方案龙一,市场地位稳、成长性突出:极智嘉成立于2015 年,总部位于北京。公司应用 AI+机器人技术,为企业提供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提高其在仓储、制造场景的运营效率,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产品应用最广泛的仓储履约 AMR 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把握仓储自动化和 AMR 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增长机遇,收入、订单快速增长,2021-2024 年营业总收入由 8 亿元提升至 24 亿元,CAGR 达 45%,其中海外市场为主要驱动力,2021-2024 年 CAGR 约为 57%,营收占比稳定于 70%以上。2025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0 亿元,同比增长32%,新签订单 17.6 亿元,同比增长 30%。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11.3/-8.3 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8.2/-4.6/-0.9 亿元,前期产品研发、业务和渠道拓展投入较大,且公司扩大融资导致赎回负债面值增长,利润端亏损。2025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0.5 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0.1 亿元,大幅减亏,经调整EBITDA 为 0.1 亿元,同比转正,受益于 AMR 解决方案毛利率提升、汇兑收益确认,前期投入兑现业绩、规模效应释放,公司盈利拐点已现,盈亏平衡点渐近。
电子行业深度分析:AI存力三重逻辑

电子行业深度分析:AI存力三重逻辑

海外大厂调涨存储产品价格,存储迎上升大周期。AI 需求持续加码,供应端 DRAM 因为 DDR4 与 DDR5 切换以及 HBM 产能挤占及新旧制程切换影响持续收紧;NAND 端原厂利润率不可持续,修复已迫在眉睫,三星、美光、铠侠三家存储大厂同步缩减 128 层以下 NAND 产能,海外大厂调涨存储产品价格,我们看好存储供需紧缺持续,存储迎上升大周期。具体来看,NAND 端,闪迪对所有渠道及消费者客户的闪存产品价格调涨 10%,企业级 SSD 需求旺盛,国内供应受到挤占;DRAM 端,服务器内存条延续涨价,AI 浪潮进一步驱动供需紧缺。
比亚迪电子研究报告:智驾产品等持续增长,1H25利润略超预期

比亚迪电子研究报告:智驾产品等持续增长,1H25利润略超预期

深耕消费电子,持续拓宽业务边界。公司 2002 年进入消费电子业务,2007年由比亚迪分拆于中国香港上市。2013 年进入汽车业务领域,2014 年进入新型智能产品业务领域,2019 年自主研发智能座舱系统并量产,2022 年智驾域控开始量产出货,2023 年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同年收购捷普集团位于成都和无锡的移动电子制造业务,并开启 AI 服务器业务。
半导体行业深度跟踪:海内外AI算力芯片高景气延续,存储等板块边际复苏趋势向上

半导体行业深度跟踪:海内外AI算力芯片高景气延续,存储等板块边际复苏趋势向上

海内外算力高景气度延续,海外方面,全球 AI 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高支出水平,英伟达 FY26Q2 业绩符合预期,乐观展望全球和中国 AI 基建规模,博通第四家XPU 客户明年放量,并显著上修 FY26 AI 业务收入指引;国内方面,算力芯片公司将持续释放业绩,寒武纪定增获证监会批文,海光推进曙光收并购进展,发布股权激励彰显未来业绩增长信心。我们还关注到 2026 年国内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将进一步满足国内算力芯片产能供给,预计也将带动国内设备板块订单积极预期和国产替代进程。同时,国内存储/材料/SoC/封测等板块亦延续复苏态势。建议关注高景气度叠加业绩向好的算力/代工/设备等板块、景气周期边际复苏的存储/模拟等板块、受益于端侧放量长期趋势的 SoC 板块,同时建议关注各科创指数和半导体指数核心成分股。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