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朵管理员

半导体行业深度跟踪:代工、设备、材料等板块自主可控提速,存储、SoC等领域持续复苏

半导体行业深度跟踪:代工、设备、材料等板块自主可控提速,存储、SoC等领域持续复苏

进入 25Q2 以来,海外对国内半导体先进制程代工、算力芯片等出口管制仍趋严,但在此背景下国内先进制程产能和良率持续提升,国内沐曦和摩尔线程招股书均强调国内先进代工、HBM 和 2.5D 封装等供应链自主可控提速,部分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厂商 25Q2 签单和业绩增长趋势向好。同时,国内半导体其他环节如存储/模拟/MCU 等细分领域景气度持续回暖,部分 SoC 厂商指引下游需求依然旺盛。
Check+Point+AI安全报告

Check+Point+AI安全报告

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各行各业,网络犯罪和网络安全也不例外。企业采用人工智能——不幸的是,威胁行为者也采用了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效率、扩大规模和影响。此时此刻,我们认为有必要停下来,评估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的现状与未来。
AI智能眼镜行业分析报告:AI应用落地新载体

AI智能眼镜行业分析报告:AI应用落地新载体

AI技术兴起推动终端创新,AI智能眼镜成为AI落地新载体。相较传统XR设备,AI智能眼镜集成了AI技术,且功能主要聚焦于视、听领域,无需采用XR产品厚重的光学设计,因此更加轻薄且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场景,不仅佩戴舒适感有所提升,而且产品使用边界感也实现进一步弱化,当前用户主要通过AI智能眼镜进行影像拍照、第一视角直播、听歌通话以及AI语音交互等。在当前AI发展重心逐步向终端转变过程中,考虑到AI智能眼镜融合了视觉、听觉以及语言等人体重要感知交互方式,有望成为AI应用落地新载体。
2025中国AI Agent行业研究报告(二)

2025中国AI Agent行业研究报告(二)

Agent(代理)一概念起源于哲学,描述了一种拥有欲望、信念、意图以及采取行动能力的实体。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Agent"(智能体)是一个具有自主性、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实体。智能体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其所处的环境,并根据其内部状态和预设的目标,通过执行器对环境进行影响。智能体的目标通常是在给定的环境中实现特定的任务或目标。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出现为智能代理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希望
2025年中国AI眼镜行业研究报告

2025年中国AI眼镜行业研究报告

AI眼镜不仅是科技的产物,更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无形中打破人与世界之间的界限的媒介。无论是增强现实带来的全新体验,还是人工智能所赋予的智慧,它们都在这副眼镜里找到了完美的容身之地。
2025年Mobile AI:AI与移动通信融合的新生态白皮书

2025年Mobile AI:AI与移动通信融合的新生态白皮书

5G-A 作为 5G 演进的重要阶段,不仅带来了通信能力的进一步跃升,也为人工智能与移动通信的融合提供了关键契机。运营商为应对 AI 业务快速增长,亟需推动“以网兴智(Network for AI)”与“以智赋网(AI for Network)”双向融合:一方面构建原生支撑 AI 的网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通信大模型、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提升网络的自学习、自优化能力。同时,围绕“连接+算力+服务”融合供给,也需要探索通信资源(Byte)与计算资源(Computing)双轮驱动的新型商业范式,实现运营商向科技型公司的转型,推动移动通信迈入“Mobile AI”阶段。
汽车行业机器人25H2策略:产业步入深水区,开启去伪存真淘汰赛

汽车行业机器人25H2策略:产业步入深水区,开启去伪存真淘汰赛

产业进度向前加强市场对远期空间的认可,并给予 T 链“终局估值法”复盘 22 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行情,从 22 年特斯拉官宣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开始,从早期的主题行情向趋势行情切换,并由 T 链向国产链扩散。我们发现赛道估值中枢随产业技术突破而不断抬高,市场的信心跟随产业进度不断加强,至今市场已深度认可人形机器人的广阔空间,对核心零部件公司给予了“终局估值法”(按特斯拉 29 年出货 100 万台对应的利润空间,再乘相应市占率)。考虑当前特斯拉链估值水位已较高,我们认为 25H2 市场或更注重有头部主机厂订单的供应链、机器人业务布局边际变化大的个股、新技术方向如摆线针轮、或是国产链条(如华为/小鹏/小米)。
林泰新材研究报告:乘用车湿式纸基摩擦片国产先锋,混动放量+产能释放驱动高成长

林泰新材研究报告:乘用车湿式纸基摩擦片国产先锋,混动放量+产能释放驱动高成长

深耕湿式纸基摩擦片,打造乘用车领域国产唯一品牌。林泰新材(股票代码:920106.BJ)成立于 2015 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湿式纸基摩擦片打破了国外公司在乘用车领域内的垄断,是国内唯一的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规模化配套企业,产品应用于上汽、吉利、比亚迪、万里扬、东安动力等国内主流车企及变速器厂商,并开始进入麦格纳等国际全球化车企及零部件企业供应体系。2021-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16/0.25/0.49/0.81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50%。2025Q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38 亿元,同比+287.62%;实现毛利率 48.96%,同比+7.86pct.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