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朵智库

知识整合引擎

报告速递

紧跟时代脉搏的即时更新

上汽集团研究报告:困境反转,上调至买入

上汽集团研究报告:困境反转,上调至买入

上汽集团是汽车中外合资的代表,过去业务模式依赖外方合资伙伴的技术与产品引进,在2018年达到经营高峰。但单纯的技术引进在电动智能车时代已落伍,2018-24年,公司销量和利润快速下降,目前股票估值对应0.7倍2025年预期市净率,处于历史低谷。展望2026年,公司呈现积极变化:合资公司上汽大众积极拥抱中国本土供应链,有望迎来产品大年;上汽乘用车板块过去持续亏损,拟通过业务重组与华为等公司合作,实现盈亏平衡。
曹操出行研究报告:网约车运营扭亏在即,Robotaxi贡献高成长性及期权属性

曹操出行研究报告:网约车运营扭亏在即,Robotaxi贡献高成长性及期权属性

吉利集团旗下共享出行平台。公司由吉利控股集团孵化,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当前业务涵盖出行服务、车辆销售、车辆租赁。 共享出行行业高速增长,公司市占率第二且持续增长。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处于高增长通道,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 2025-2029 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 17%。曹操出行 2024 年市占率 5.4%,基本盘为消费力强劲的一二线城市,近年通过补贴快速开拓下沉市场,GTV 增速高于行业平均,且差异化服务提升用户粘性,实现快速高质量扩张。
汽车行业分析:我们怎么看“双能战略”的演绎?

汽车行业分析:我们怎么看“双能战略”的演绎?

国内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发展至当前,车企依靠单能驱动实现销量增长的天花板开始显现;各车企在 25 年 H2 及 26 年均普遍走向双能驱动模式,以动力类型拓宽打开销量天花板。本篇报告将首先聚焦于20 万元以上市场,重点考虑区域市场需求差异、各家车企静态销量及渠道分布差异三个要素,初步归纳出典型车企从单能到双能驱动阶段销量弹性差异,并建立后续的动态跟踪体系。这个观点作为我们 2025年的第四个重要的结构性判断提出。
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系列报告:汽车出海,量化测算工程师红利对企业盈利的贡献

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系列报告:汽车出海,量化测算工程师红利对企业盈利的贡献

中国车企凭借高研发效率和高投资效率,在出海中形成显著成本优势。研发效率方面,2024 年中国车企单车研发摊销均值 7660 元,显著低于外资车企的 12634 元;中国车企全新车型研发周期约 18 个月,仅为外资的一半。投资效率上,2024 年中国车企单车折旧摊销均值 8901 元,仅为外资的 73%;中国车企每十万台产能投资额约 3 - 6.7 亿美元,仅为外资的 50% 左右。
AI算力“卖水人”专题报告:液冷,AI算力新一极

AI算力“卖水人”专题报告:液冷,AI算力新一极

本篇报告核心要点:1、英伟达架构升级推动液冷发展,GB300液冷覆盖发热元件比例已达80%+,2027年Rubin架构Kyber机架有望实现100%液冷,GPU液冷需求显著增加;2、ASIC散热具有高毛利潜力,2026年有望迎来出货潮,谷歌、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将推出大量ASIC芯片;3、我们认为:液冷散热核心是制造业+材料学,中国本土企业的相关优势明显,看好中国本土未来将诞生国际一流的液冷公司。
2025中国汽车行业人才报告

2025中国汽车行业人才报告

过去十年,中国汽车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上成就显著,日益成为塑造全球汽车行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汽车品牌也逐渐改变了消费者的喜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2024 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128.2 万辆、3143.6 万辆,同比增长 3.7%、4.5%,产销总量再创新高,已连续 16 年位居全球第一。而在今年前 5 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 1282.6 万辆和 1274.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2.7%和10.9%,再次展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自 2021 年已连续 4年高速增长,2024 年新车销量增长率仍高达 35.5%。2024 年销量占比达 40.9%,历史最高,而今年 1~5 月,该比例继续提升至 44%,可见新能源汽车在当前汽车行业的核心地位。
2025年智能手环使用现状及产品发展分析报告

2025年智能手环使用现状及产品发展分析报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系列智能生活硬件逐步走进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环凭借入门级的售价和产品方案的标准化,市场渗透率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中一马当先,远远超过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其他产品。智能手环作为新兴产品,其市场潜力还未完全释放,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现阶段消费者对智能手环的评价如何?智能手环厂商今后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针对第一个问题, 我们通过抓取电商平台评论文本,使用大数据挖掘的方法,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好评度以及关注点。针对第二个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结合现有用户使用情况和非用户潜在价值,对智能手环未来发展策略提出有针对性的可取建议。
优必选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布局,迎接商业化浪潮

优必选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布局,迎接商业化浪潮

优必选自研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自主开发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并推动“仿人大脑”、“仿人小脑”、“高性能肢体”等关键技术群发展。人形机器人是 AI 应用的重要方向,公司抢占行业发展高地,推动商业化进程。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可在工厂完成自主搬运货物等高重复性任务,且通过群脑网络2.0+Co-Agent 构建 AI 双循环实现智能化升级,目前已取得批量订单;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发布 4 个月后在手订单已达百台。公司是人形机器人的领导者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的领航企业,我们看好产业发展趋势下公司业务的快速成长。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