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朵智库

知识整合引擎

报告速递

紧跟时代脉搏的即时更新

易车中国新车市场越来越像富人车市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收入篇pdf

近几年,虽然中国经济遭遇了来势汹汹的疫情及其后遗症、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等诸多挑战,使得就业形势略有压力、经济增长略显疲软,中国新车市场的购车用户理应会越来越“穷”,但调研显示中国新车市场的购买用户的家庭可支配收入仍在持续提升,均值由2020 年16.45万元升至2024年20.49万元,中位值由11.49万元升至15.04万元;

西部超导研究报告:超导+钛合金+高温合金共同驱动,业绩或迎筑底反弹

国内超导龙头,钛合金和高温合金重要供应商。公司是西北院旗下超导材料+钛合金棒丝材产业化平台,2003 年成立以来先后构筑完成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高性能高合金的三位一体产品布局,已成为我国新型战机、航空发动机、大飞机、能源、医疗等领域的重要保障力量,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国内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供应商。

特斯拉及新势力车企2024年报总结专题:新车迭代加速,高阶智驾下沉,车企经营分化

销量:2024年特斯拉销量平稳,新势力普遍高增,其中小鹏、零跑、小米增长势头猛。特斯拉24年销量179万辆,同比略降2%,25年推MY焕新版本和低价车型,目标销量20%~30%增长。小鹏自24H2 Mona品牌发力,销量亮眼,Q4销量9.2万辆,同环比52%/97%,25Q1销量环比持平,每季度推新车型,并规划增程车型,全年销量目标翻番至38万辆。零跑24年实现29.4万辆,同比增104%,25年将推3款10-15万价格带的B系列,目标50万辆,同比70%增长。小米24年实现13.7万辆,25年中将上市首款SUV,全年销量目标35万辆。理想24年销量50万辆,增长33%,增长有所放缓,25H2分布新车型纯电I8和I6,目标销量为70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Q1预计交付 8.8 - 9.3 万辆,同增10% ~16%。极氪集团25年将发布5款新车型,目标销量71万辆,同比增220%。蔚来乐道销量低于预期,总体增长放缓,25Q1销量4.1万-4.3万辆,同比增36%-43%,基于对三大品牌9款车型的信心,维持全年翻番增长至44万辆的目标。

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人形机器人“大脑”,神机妙算,加速进化

具身智能有望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在当前时点复盘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机器人已经进入具身智能时代,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将走向“物理 AI”发展阶段。人形机器人是两者汇聚的交点,也是具身智能时代的临界点,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并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

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汽车与机器人,两个产业的再次碰撞

2025年伊始,人形机器人持续疯狂出圈,上春晚扭秧歌、功夫、前后空翻、舞蹈、进工厂打工等,始终立于大众及资本市场聚光灯之下。而伴随着产业出圈,各地政府政策高调托举,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或不容忽视。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虽然获得当前市场最高的关注度,但处于商业化前期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竞争格局还未成型,而作为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确定性或更高。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企业目前来看主要来自两大行业,一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二是工业机械企业;我们更为强调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供应链企业融合发展,原因主要在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更为精密严苛的制造技术底层、以及特斯拉擎天柱带来的融合示范效应。
SVIP免费

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产业跃迁,政策驱动、技术拐点与场景革命的三重共振

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加速迈进产业化临界点。2025年,被业界普遍誉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我们预计 2030 年后产业渗透率将进入指数级增长通道,2035 年全球出货量或达 400 万-1000 万台。中国内地市场方面,在政策驱动、技术拐点、场景革命、及本土供应链优势的多重共振下,人形机器人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成功经验,形成领先优势。本文系统对比及梳理了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综合考量各零部件的价值量占比、技术难度以及国产化进度,我们认为,量产临近,建议关注确定性较强的核心零部件环节,包括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六维力矩传感器和谐波减速器。
SVIP免费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行业专题报告:百家争鸣,进化不息

灵巧手的核心组成囊括驱动、传动、感知三大系统。(1)驱动方案:电驱已成为主流,空心杯电机/无刷有齿槽电机是首选。(2)传动方案:主要分为连杆、腱绳、蜗轮蜗杆/齿轮三种路线,其中腱绳传动应用较为广泛。(3)感知方案:内部核心是力传感器、外部核心是触觉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能够实现精准力控,触觉重视电子皮肤的应用。

全志科技研究报告:国产SoC领军者,端侧AI大时代踏浪前行

国产智能终端 SoC 领军者,深耕多元化应用赛道。公司成立于 2007 年,2015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应用处理器 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硬件、四足仿生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电子、平板电脑、网络机顶盒以及电源模拟器件、无线通信模组等领域的智能终端产品,并积累了丰富且优质的客户群体,成为国内智能终端芯片的主流供应商。

全地形车行业深度报告:全地形车品牌出海,初露峥嵘,深耕北美

全球市场量价平稳增长,北美为核心增长区域。2023 年全球全地形车销额 150亿美元,预计 2033 年销额提升至 295 亿美元(10 年 CAGR 7%)。1)量的角度:2023 年全地形车全球销量 96 万辆(ATV/UTV 分别为 34/62 万辆),销量增速与北美 GDP 增速关联度高(23 年北美地区销额占全球 84%),未来销量保持稳健增长;2)价的角度:全地形车可选消费品属性明显,产品结构升级+小改款跑赢通胀的双重逻辑成为行业均价持续向上的主要驱动因素。

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三):平价智能化推进路径探讨

10-20万元价格带或为国内城市智驾突破放量的关键:我们预计2025E国内L2+城市智驾渗透率有望近10%,预计2026E及之后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其中,10-20万元平价智能化的推进或为国内城市智驾突破放量的关键。对于10-20万元细分市场:1)供给端:比亚迪占据绝对主导、零跑/广汽丰田全新激光雷达城市智驾车型价格已下探至15万元以下,供给端变革已逐步显现。2)需求端:用户对价格更敏感、以城市代步为主(vs.城市智驾尚未成为行业标配),预计技术/降本为解决供需错配的核心。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