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源东谷研究报告:主业受混动化拉动高增,大力开拓机器人新增长点长源东谷机器人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缸体、缸盖项目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混动车缸体、缸盖项目供货稳定,赛力斯缸体、缸盖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1)2024 年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混动车型展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2024 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超 40%,较 2023 年提升10.4 个百分点。 (2)公司在混动缸体缸盖领域发力显著,2024 年比亚迪、赛力斯混动车缸体缸盖销量由 2023 年的 8.98 万套成功跃升至约 54.5 万套,实现大幅增长。
源杰科技研究报告:AI光提速时代的国产光芯片领军企业源杰科技AI国产光芯片公司致力成为国际一流的光电半导体芯片和技术服务供应商,从以电信市场为主逐步发展成国内领军的“电信市场+数通市场”协同拓展的光芯片龙头企业。公司已实现向客户 A1、海信宽带、中际旭创、长芯博创等国际前十大及国内主流光模块厂商批量供货,产品用于客户 A、中兴通讯、诺基亚等国内外大型通讯设备商,并最终应用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AT&T 等国内外知名运营商网络中。
优信研究报告:强管控模式厚积薄发,经营周期右侧已现优信二手车二手车“存量时代”最大赛道。中国二手车市场仅 2024 年销量 1961 万、交易额破万亿。但二手车/新车比仅 0.6:1,析出率 5.6%,远低于美、日、德 13%以上水平。供给端:3.5 亿辆保有量中 6-9 年车龄占比最高,新能源车加速置换;需求端:90 后+80 后买家占比 77%,下沉市场渗透率仍低;政策端:限迁、税收、商品属性“三座大山”基本拆除,全国转籍率升至 30%。中性测算 2030 年行业空间 3500-4000 万辆,是汽车“存量时代”潜力最大的赛道。
雅迪控股研究报告:智能化产品矩阵,扬帆重启航雅迪控股智能化两轮车龙头地位稳固,战略转型成效显著:作为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龙头品牌,雅迪稳居全球行业领导地位。据公司统计,截至 2024 年公司累计销量已突破一亿台,并连续八年蝉联国内销量冠军。公司近年转型成效显著:电动自行车收入占比从 2019 年 23.71%跃升至 2024 年 43.36%,取代踏板车成为主业支柱;同时公司一体化自研池、电机、电控等上游零部件,有效控制了零部件成本,加深主业护城河。
休闲越野车行业深度报告:国产厂商的星辰大海休闲越野车国产海外休闲越野车包括全地形车、中大排摩托车、高尔夫球车等,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伴随着产品力&品牌力提升,出海并获取更多份额。本篇报告梳理三类主要的休闲越野车市场情况,国产厂商与国际龙头的竞争对比,讨论这一轮出海红利下主要玩家受益情况。
星源卓镁研究报告:半固态工艺先行者,镁合金应用趋势下受益链第一梯队星源卓镁半固态工艺镁合金痛点解决助推镁合金发展,市场规模广阔。双碳大背景&新能源续航里程焦虑使得当前轻量化需求显著,过去限制镁合金发展的经济性差和耐腐蚀性差等痛点已基本解决。以 2025 年 1600 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和25kg 单车用镁合量测算可得市场规模为 160 亿元,2030 年乐观情况下可突破 500 亿元,叠加机器人市场的应用或可突破千亿级别。
芯原股份研究报告:AIASIC龙头,拥抱自研芯片行业趋势芯原股份AIASIC芯片芯原股份:芯片定制和 IP 授权龙头,有望深度受益于 AI 发展趋势。芯原股份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 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 IP 授权服务的企业。公司业务收入主要源于IP 授权和包含量产在内的一站式芯片定制。公司 IP 授权业务市场占有率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八,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排名全球第六,IP 种类在全球排名前十的 IP 企业中排名前二。
汽车行业分析:Robotaxi正重塑汽车出行市场汽车Robotaxi我们认为:Robotaxi不是简单去“替代司机”,而是真正从底层技术创新来实现对汽车共享出行的体验变革,从而带来汽车共享出行市场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产业链利润分配的重塑。
SVIP免费汽车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反内卷下表现分化,海外+科技仍是突破主线汽车25Q2 汽车销售量增长明显,营收归母出现分化。25Q2单季度销量 818万辆,同比+11.6%,其中乘用车销量 711.0 万辆,同比+13.0%;商用车销量 107.1 万辆,同比+3.4%。乘用车今年以旧换新政策衔接顺利,打消市场对于下游需求问题的原有担忧;而商用车整体较为平稳,随着后续刺激政策的落地有望回升。整体销量的增长带动 25Q2 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1%,归母净利润同比-15.8%。
九号公司研究报告:智慧移动无界,电动驭享未来九号公司电动平台化能力赋能,智能化基因奠基。公司定位智能短交通+服务机器人,以平衡/滑板车起家,蛇吞象收购 Segway(全球平衡车鼻祖),从为小米代工成功转变为以自主品牌电动车为基本盘,割草机器人加速扩张,新兴业务持续拓展的发展阶段。公司目前收入/利润重回高增轨道,23/24/25H1 公司收入分别为 102/142/117 亿元,同比+1%/39%/76%。核心价值在于其平台化能力,能够快速瞄准细分赛道解决用户痛点,利用深厚智能化基因拓展新兴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