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朵智库

知识整合引擎

报告速递

紧跟时代脉搏的即时更新

走向智能体:AI应用赋能投研

本报告聚焦 AI 在投研领域的应用,全面探讨其对证券研究的变革与赋能。从 AI 集成工具和本地部署入手,以 Ollama 和火山引擎为例,介绍 DeepSeek 模型本地及云端部署方法、所需硬件和操作流程。在 AI 信息检索与知识库方面,分析主流大模型文件处理能力,阐述 Cherry Studio 本地知识库搭建及多种工具在信息检索、年报总结、新闻主体识别等场景的应用。通过对比秘塔 AI、ChatGPT、Gemini 2.0 生成英伟达投资价值报告的案例,展示 AI 深度研究功能。

智能底盘专题报告:汽车高阶智能化的最后一块拼图

智能底盘是汽车高阶智能化的最后一块拼图,市场空间广阔。智能底盘负责自动驾驶执行层的功能,是实现 L3 及以上级别高阶智驾的基石,构筑汽车高阶智能化的最后一块拼图。随着 2025 年高阶智驾进入快速发展期,以及国产替代降本后搭载门槛降低,智能底盘有望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智能驾驶芯片专题报告:智驾平权时代来临,国产替代浪潮开启

政策、成本、技术三者齐发力,城市 NOA 渗透率有望提升到 15%。地方政府:L3 自动驾驶登陆北京、武汉,高阶自动驾驶获法律保驾护航加速落地。成本方面:智驾系统成本大幅降低有望实现 15 万以上车型标配、并向 10-15 万价格带渗透。智驾系统成本降低后,高阶智驾有望实现 20 万以上车型标配,中高阶有望下探至 10 万元车型,中高阶智驾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升。技术方面:2025 年城市 NOA 也将迎来飞速发展,预计 2025 年城市 NOA 渗透率有望达到15%以上。高阶智驾落地-城市 NOA 成为未来车企竞争主旋律,智能驾驶从基础 L2→高速 NOA→城区 NOA 的功能迭代路线逐渐清晰。随着汽车智能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功,降低成本、下探市场、提升市占率已成为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城区 NOA 将成为智驾下一个竞争点。2025 年有望成为城市 NOA 发展历程中的关键里程碑,城市 NOA 切入 15-20万元主流细分市场,预计将成为未来 2-3 年各厂商竞相发力的关键点。

长江通信研究报告:低轨互联网新星,踏上成长新周期

背靠央企中国信科,有望进入成长新周期。公司从光通信行业起家,后转型聚焦智慧城市+智慧交通,2023 年完成对迪爱斯并购,强化智慧城市、智慧应急等业务能力,并打造卫星互联网新增长点。央企中国信科持有公司 45%股权,持续赋能公司业务发展。公司直接持有长飞光纤 15.82%股份,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收益。我们预计随着国内卫星地面站建设加速,AI 赋能智慧公安/应急/交通等领域,公司业绩增长有望进入快车道。

英伟达研究报告:“三芯”齐驱,高速互联,再战10万卡集群

依托 CUDA 体系构建的护城河,英伟达逐步发展为高性能计算行业的领军者,在整体 GPU 领域市场份额达到 80%,在数据中心 GPU 更是达到 98%的市场份额,公司下一代 GPU 产品 B 系列放量在即,有望驱动后续业绩增长,预计FY2026-2028 年 GAAP 净利润为 1104/1439/1626 亿美元,对应 EPS 分别为4.75/6.15/6.95 美元,同比增长 52%/30%/13%,当前股价对应 FY2026-2028 年的PE 估值为 25.6/19.7/17.5 倍。随着架构持续升级,英伟达 GPU 仍有望成为高算力集群时代的首要选择,“三芯战略”、10 万卡网络互联平台、汽车及机器人等领域存在想象空间。

银轮股份研究报告:热管理先行者,数字能源、机器人新领域加速拓展

热管理老将加速全球开拓。银轮股份是国内热管理头部企业,换热器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国内第一,核心业务为乘用车、商用车及非道路、数字能源热管理板块,2023 年其收入占比分别为 49%/41%/6%,并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公司在北美、欧洲等国家实现属地化生产,加快全球拓展,海外经营体盈利持续改善。2022 年公司曾针对收入和利润发布 2022-2025 年股权激励计划,2023 年顺利完成,股权激励有望提高员工积极性,助力长远发展。

新能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新能源+AI三大方向展望,加速增长期来临

AI大时代给新能源产业链带来变革性机会。在未来AI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与AIDC、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把产业链的成长空间打开。 在各大AI巨头的加速扩大资本开支过程中,新能源+AIDC迎来向上突变。新能源产业链的设备将助力数据中心实现高效、高密度与高可靠,如HVDC、BBU等技术的应用,有望协同推动数据中心向智算数据中心转变。

小米集团研究报告:生态优势稳,汽车绘蓝图

稀缺的人车家全生态能力。小米汽车的加入意味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形成,小米由过去的“人”和“家”互联进入到人、车、家三者的互联互通,而大部分车企尚不具备类似小米的能力。目前小米汽车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交付量取决于产能节奏,受限于汽车产能,目前小米汽车门店扩张节奏稍慢,但单店效率高,渠道效率领先。

速腾聚创研究报告:激光雷达自主龙头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

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速腾聚创是一家以 AI 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围绕 AI、芯片、硬件三大技术领域进行布局。2014-2024 年,汽车智能驾驶加速推进,公司成为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领导者(车、机器人);2024 年后,公司着力为 AI 机器人提供核心增量部件(传感器、灵巧手、控制器等)。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11.8 亿元,同比增长 89%,净亏损-3.5 亿元(23 年同期净亏损-11.3 亿元),公司主营业务占比为 ADAS 产品(83%)、机器人及其他(11.7%)、感知解决方案(5.1%)、服务及其他(0.5%)。

三花智控研究报告:冷配龙头+汽零基本盘稳健,机器人贡献第三成长曲线

公司深耕制冷家电和汽车热管理领域(阀泵+集成件)40 余年并在细分赛道引领全球。①1984-2007(初创期):公司冷配零件起家,94 年电磁阀等多项产品达全球领先;②2007-2015(成长期):整合重组暖通空调全球化资产,并将同源技术应用至汽零领域,15 年车用热力膨胀阀全球市占率第二;③2015-至今(创新期):汽零业务快速上量,突破并全面覆盖特斯拉(15 年)/比亚迪等主流新能源车企(20 年起),并于 23 年拓展机器人新业务、打开第三成长曲线。

氢能无人机行业专题报告:商业化初启,氢能+ 低空双蓝海赛道腾飞

氢能无人机相较锂电无人机核心优势在于高续航、快补能、强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具备更高工作效率和能力边界,且特别适用于严苛条件下作业,例如高寒地区电力巡检、远距离物流配送、应急物资输送、偏远山区长距离勘测等,有望在工业领域率先落地。2024 年起产业端已进入密集试验期,前期技术储备充分,随商用化落地有望快速打开成长空间

富士达研究报告:深度布局卫星互联网,业绩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 12 月,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2021 年 11 月,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835640.BJ。公司主营业务是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射频电缆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 2025 年 3 月 21日,中航光电(002179.SZ)为公司控股股东,其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 46.61%;穿透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长武向文持有公司股权比例 4.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