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豪迈科技研究报告:轮胎模具领先企业,发力工业母机未来可期

豪迈科技研究报告:轮胎模具领先企业,发力工业母机未来可期

公司成立于 1995 年,于 2011 年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生产及销售、大型零部件机械产品铸造及精加工、机床装备相关产品的销售,是我国轮胎模具行业领先企业。轮胎模具与大型零部件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超 90%,17-23 年公司营收 CAGR达 13.27%增长稳健,公司 24H1 营收达 41.37 亿元,同比+17%,24H1 实现净利润 9.62 亿元,同比+24.17%。24H1 公司毛利率达35.22%,23 年及 24H1 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主要系原材料成本降低、公司增效及汇率波动影响。
广立微研究报告:聚焦芯片良率提升,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广立微研究报告:聚焦芯片良率提升,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专注于芯片成品率提升和电性测试快速监控技术,持续高成长可期公司是领先的集成电路 EDA 软件与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供应商,是国内外多家大型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先进的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诸多集成电路工艺技术节点,实现了高质量的国产化替代。2021-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高达 55.26%。2023 年,公司不断丰富以集成电路成品率提升为主轴的产品矩阵,客户数量大幅增加,客户范围从以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为主逐步向集成电路设计、封测企业拓展。
亿航智能研究报告:全球eVTOL领先主机厂,商业化落地加速收入增长

亿航智能研究报告:全球eVTOL领先主机厂,商业化落地加速收入增长

eVTOL 商业化加速,亿航为核心受益公司:在全球低空经济行业快速发展和国内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亿航智能作为全球 eVTOL 行业的领先主机厂将成为核心受益者。亿航的EH216-S 款产品在 2024 年 4 月率先在全球获得型号合格证(TC)、标准试航证(AC)和生产许可证(PC)三张证书,标志着 eVTOL 正式开启商用化道路。当前文旅市场的空游项目是载人 eVTOL 的主要应用场所,而长期来看城内/城际空中通勤将为 eVTOL 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预测国内未来对 eVTOL 的最终需求量将超过 10 万架,2025 年市场规模超过人民币 2,000 亿元。全球范围内,MarketsandMarkets 预测到 2050 年全球将拥有 16 万架 eVTOL,市场规模约 900 亿美元。
一拖股份研究报告:国内农机领军者,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一拖股份研究报告:国内农机领军者,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公司前身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我国“一五”期间 156 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深耕行业近 70 年,从政府主导企业转变为市场导向、国内一流的农机企业。公司产品系列涵盖多品类农机设备,主要包括轮式拖拉机、履带拖拉机以及各类动力机械,其中“东方红”已经成为市场知名的民族品牌。近年来公司营收总体稳健,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从 2019 年 0.61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 9.97 亿元,CAGR 为 100.68%。2024H1 实现归母净利润9.05 亿元,同比增长 20.05%。
亚普股份研究报告:汽车零部件出海先行者,持续高分红兼具成长潜力

亚普股份研究报告:汽车零部件出海先行者,持续高分红兼具成长潜力

(1)“进窄门,行远路”,汽车储能业务领先供应商,全球产能布局已趋完善。亚普股份自成立以来深耕汽车储能系统赛道,汽车油箱业务长期保持全球第三、国内第一的市场地位。公司生产了中国第一只塑料油箱,也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已在全球 4 大洲 11 个国家建立了 25 个生产基地和 7 个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公司营收规模保持 80 亿元以上,海外营收占比常年维持在 40%上下。 (2)成长驱动力来自于核心产品单价提升及海外业务扩张。公司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和优质的客户资源,目前覆盖大众、奥迪、通用等众多国际汽车厂商和一汽、上汽、长安等国内汽车厂商。公司研发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两片式油箱吹塑工艺 YNTF®产品,曾有力推动营收及业绩增长。伴随单价更高、适配混动汽车同时采用 Y-EMTS 技术的混动燃油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集中量产、交付,有望带动公司客户结构迭代、优化,并对冲国内传统燃油车销售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前全球汽车市场除中国外电气化趋势放缓,公司具备全球产能调配能力,已将国内富余产能向新兴市场转移,静待海外业务放量,公司“出海”战略有望进入二次收获期。此外,公司积极实施产品组合与差异化策略,为未来转型储备动能,新开辟电池包壳体、储氢系统、热管理等业务多点开花。
芯联集成研究报告:三步走,搭建车规级一站式芯片平台(功率半导体系列之4)

芯联集成研究报告:三步走,搭建车规级一站式芯片平台(功率半导体系列之4)

国内稀缺的一站式特色工艺平台,三条成长曲线递进。芯联集成专注功率半导体、传感信号链、连接领域,拥有 MEMS 平台、功率芯片平台(IGBT、MOSFET、SiC)和大功率BCD 平台(模拟 IC、MCU 等)。 芯联集成团队在 MEMS 领域耕耘十多年,拥有丰富的研发和量产经验。2021/22 年 MEMS收入分别为 4.0/3.3 亿元,主要产品有 MEMS 麦克风、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超声波传感器等。 车规功率模块优势显著,2023 年 IGBT 芯片出货量国内第一,8 寸 SiC 量产在即。芯联集成聚焦车载、工控、高端消费三大领域,车规应用占比从 2022 年 26%提升至 1H24 的 48%。1)1H24 芯联集成在中国乘用车功率模块出货量位列第四。1H24 中国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达到 616 万套,同比增长 57%。比亚迪半导体、中车半导体超过英飞凌,位居第一和第二。2)1H24,芯联集成在中国乘用车 SiC 功率模块装机量排名第五,碳化硅收入同比增长 300%+。根据公告,截至 1H24 公司持续获得国内外主流车厂和 Tier 1 定点,8英寸 SiC 器件产品验证进度超预期,已获 17 个 Design Win,30+个 Design In。
森麒麟研究报告:智能制造持续赋能,引领国产轮胎第二轮出海

森麒麟研究报告:智能制造持续赋能,引领国产轮胎第二轮出海

公司产品定位高端,产品以 17 寸以上大尺寸轮胎为主。公司产品包括经济型乘用车轮胎、高性能乘用车轮胎以及赛车轮胎、航空轮胎等特种轮胎。公司产品定位高端,且产品以 17 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高性能乘用车、轻卡轮胎产品为主。大尺寸轮胎销售金额占比近年来持续保持在 60%以上。 公司持续践行“833”plus 全球化布局战略。公司计划用 10 年左右时间在全球布局 8 座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同时实现运行 3 座研发中心和 3座用户体验中心,并择机并购一家国际知名轮胎企业。目前公司已拥有青岛工厂、泰国工厂,现有半钢胎产能 2800 万条、全钢胎产能 200 万条,在海外规划有摩洛哥工厂 1200 万条半钢胎产能、西班牙工厂 1200 万条半钢胎产能,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中。
三一重工研究报告:国内底部反转、海外极具潜力,公司从中国金牌迈向全球金牌

三一重工研究报告:国内底部反转、海外极具潜力,公司从中国金牌迈向全球金牌

三一重工:稳坐国内工程机械头把交椅,未来有望迈向全球龙头。三一重工自 1989年成立以来,通过不断的产品多元化、区域多元化,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公司产品线涵盖工程机械的多个领域,包括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桩工机械等,并在新能源和电动化领域积极布局,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内市场,公司挖掘机械产品销量连续 13 年位居榜首,为国内的龙头。同时,公司在海外市场也表现强势,有望成长为全球龙头。 国内:行业拐点渐近,边际需求改善。从年度数据来看,国内这一轮下行周期中,去年挖机销量接近 9 万台,与 2020 年历史高点的接近 30 万台相比,已经不足高点的 1/3;而上一轮下行周期,2015 年的周期底部是 5 万台,与 2011 年的周期高点 17 万台相比,也是不足 1/3,因此我们认为,去年的基数已经足够低。从国内月度数据来看,挖机销量在从 2021 年开始的下行周期中,首次增速连续转正,今年 3-6 月增幅是 9%、13%、29%、26%,因此至少从数据上来说,国内已经成功筑底,未来在政策催化国内需求复苏、更新替换需求到来的背景下将迎来向上拐点。三一重工在国内市场经销网络完善,后市场服务能力优秀,客户质量高,抗风险能力强,稳坐国内第一把交椅。公司在下行周期中严控风险,未来在上行周期中轻装上阵,有望深度受益。
纳思达研究报告:打印芯片龙头,汽车工控芯片新秀

纳思达研究报告:打印芯片龙头,汽车工控芯片新秀

重视芯片核心技术,上下游协同发展。纳思达注重核心技术,耗材+打印机业务与芯片业务协同发展,相互促进,耗材和打印机业务为芯片业务提供下游需求,芯片业务提升耗材和打印机的竞争力,有望形成类似华为+海思的垂直整合能力。公司芯片相关业务都在当前持股 81%的控股子公司极海微,包括打印芯片业务(艾派克品牌)和非打印芯片业务(极海品牌)。 内生外延,成就打印机耗材芯片领域王者。纳思达在 2000 年代初就实现了国内通用耗材芯片的国产化,后续通过收购 SCC、晟碟相关芯片业务、杭州朔天等举措,巩固了在通用打印耗材芯片技术的领先优势。目前,打印机耗材芯片业务在纳思达芯片业务中仍占有较高比重,有望随着打印耗材市场规模增长而稳定增长。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智驾打开成长新空间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智驾打开成长新空间

理想汽车在智驾领域不断发力,通过技术升级、架构创新以及数据积累等多方面的努力,使智驾成为其新的增长亮点,开启了成长新空间。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理想汽车已完成无图 NOA 向全量 ADMAX 用户的推送,其智驾累计行驶里程多,用户对智驾功能满意度高,智驾技术架构不断升级,基于端到端模型、VLM 视觉语言模型和世界模型打造的新技术架构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另一方面,理想汽车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与算力,为智驾技术的高速迭代提供支持,其不断扩大的用户规模也为技术迭代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随着其智驾技术的发展,理想汽车的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增程和纯电车型上都有望取得更好的市场表现,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精测电子研究报告:检测设备领军企业,半导体前后道量检测设备持续突破

精测电子研究报告:检测设备领军企业,半导体前后道量检测设备持续突破

精测电子专注于显示、半导体及新能源检测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成立以来深研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过程中的光学、信号、电气性能等各种功能检测技术,2017 年向半导体、新能源行业的检测领域开拓,半导体量检测设备涵盖前道和后道测试设备,新能源设备主要为锂电池生产及检测设备。2016-2022 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2023年受终端消费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营收出现下滑,2024 年有所修复,2024 年 H1 营收为 11.2亿,同比提升 0.96%;归母净利润 0.5 亿元,同比增长 312%。
福耀玻璃研究报告: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的复盘与展望

福耀玻璃研究报告: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的复盘与展望

当下时点福耀价值凸显。国内汽车行业总量红利期已过,当前进入低增速常态化阶段,燃油车/新能源车产能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竞争加剧,二三线车企格局动荡。在车企内卷加速出清的过程中,汽车零部件的以往演绎的单一大客户增长逻辑逐渐淡化,转而寻求具备全球强竞争力和稳定竞争格局的零部件,博取业绩确定性的估值溢价。此外,出海也成为当前国内内卷背景下的核心出路,福耀玻璃在出海方面已打下全球范本(美国工厂营业利润率超 15%),当下行业背景,具备产品升级、优秀格局、出海实力、高分红的福耀玻璃,成为机构资金优选稀缺资产。本文从福耀玻璃复盘、汽车玻璃行业属性、福耀玻璃竞争优势三个层面展开,分析福耀玻璃的长期投资价值。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