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热点

站内搜索
电子行业专题研究报告:Scaling law依然有效,自研AI芯片后劲十足

电子行业专题研究报告:Scaling law依然有效,自研AI芯片后劲十足

Scaling law 依然有效,AI 自研应需而生。ChatGPT 掀起新一轮 AI 产业浪潮,预训练测 Scaling law 仍然有效,推理侧 Scaling law 刚崭露头角,AI 算力有望维持高增长。全球科技龙头纷纷想抓住此轮 AI 浪潮的发展机遇,资本开支快速增长,但 AI 投入尚未得到明显回报,置身于是否加码 AI 投资的两难境地,自研 AI 芯片具备降本增效、提高自身竞争力等优势,AI 自研应需而生。 英伟达深耕 AI 产业十多载,在 GPU/网络/软件三方面筑建深厚壁垒。英伟达抓住以深度学习、大模型为核心技术的 AI 技术变革机遇,针对 AI 模型的大规模并行计算需求,在 GPU、高速互连领域深度布局。其中,单 GPU 节点算力凭借着在结构、核心数等方面进行能力提升,过往 8 年内算力增长超千倍;在高速互连领域,英伟达在片间、Scale Up 和 Scale Out 网络域均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这些努力最终促使英伟达在 AI 系统领域构建了深厚的护城河。若想取代甚至超越英伟达需要在 AI 加速器、高速互连等多方面取得突破。
摩托车行业研究:大排量强势进击,“品牌出海”迈向全球市场

摩托车行业研究:大排量强势进击,“品牌出海”迈向全球市场

摩托车可分为通路车及大排量休闲玩乐车两类,通路车主要用于短途出行,绝大部分排量为150cc及以下,而大排量休闲玩乐车有交通工具的功能但附加了更多玩乐、社交的属性,排量基本在250cc以上。2019年开始,大排量摩托车加速兴起,2019-2023年的五年CAGR为31.2%,内销与出口的渗透率由2019年的2.1%、0.1%提升至24H1的4.6%、3.0%。供给端,国产品牌的热卖款车型密集发布,众多产品力强劲、性价比出色的产品问世;需求端,大排量摩托车具备较强的社交属性,且摩托车玩家与社媒app用户均为年轻群体,社媒为摩托车传播强势赋能;大排量摩托车供需两旺,逐渐形成完备生态。
轮胎行业专题报告:轮胎出海2.0,是产能过剩还是新机遇?

轮胎行业专题报告:轮胎出海2.0,是产能过剩还是新机遇?

我国轮胎行业出海主要驱动力是贸易壁垒之下的全球轮胎供需结构区域性不平衡。全球轮胎市场消费量整体波动中保持长期向上增长趋势,2023 年半钢胎和全钢胎消费量共 17.86 亿条,欧美需求占比 50%以上,我国需求为 3.27 亿条、占比约 18%,而我们推算得到我国半钢胎和全钢胎产能在10 亿条以上,我国轮胎行业供给过剩,对外出口显得尤为重要。在欧美对我国轮胎出口设置了双反关税的背景下,出海建厂是企业规避贸易壁垒的方式,海外工厂成为了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 我们认为可以把中国轮胎企业在 2012-2021 的 10 年间的出海,定义为出海 1.0 时代。出海 1.0 时代,中国轮胎企业实现了海外产能从无到有的变化,也通过海外产能,承接了部分因为贸易制裁而丢失的欧美地区的订单,从而在这 10年间,有海外工厂的企业与没有海外工厂的企业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分化。在 2022 年以来的出海 2.0 时代,尤其是 2023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轮胎企业出海的步伐加快,公布出海建厂规划的项目数量增多,市场担忧中国轮胎海外产能过剩。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换代问题消费者情绪洞察报告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换代问题消费者情绪洞察报告

行业背景:极氪“一年磨三剑”引争议,车圈“背刺”常态化,如何平衡老车主利益? 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经历了迅猛发展,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驱动着车企不断推出新产品,加快了市场迭代速度。然而,这种快速迭代的市场趋势在推动行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老车主利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网友对新能源汽车换代问题的讨论,洞察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和情绪,分析车企在新品发布与老车主利益保护方面的策略与成效,为车企提供有效的策略建议,帮助其在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更好的保护老车主利益,提升品牌口碑。
工程机械行业中报总结与投资展望:内外需共振,布局正当时

工程机械行业中报总结与投资展望:内外需共振,布局正当时

年初至今,工程机械板块尤其是工程机械整机涨幅突出,跑赢多个指数,“大市值 + 主机厂” 表现更为明显。以挖机为例,国内销量连续六个月正增长且出口首次转正,行业呈现持续改善态势。中报显示,海外收入贡献主要增量,利润率和现金流也有所改善。未来,内需进入更新周期且海外份额仍有提升空间,当前处于内外需共振的时间窗口,布局正当时,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恒立液压等,建议关注山推股份、柳工、艾迪精密等。
叉车行业2024年半年报总结:受益海外份额提升,龙头业绩增速稳健

叉车行业2024年半年报总结:受益海外份额提升,龙头业绩增速稳健

我们把安徽合力、杭叉集团、诺力股份、中力股份(拟上市)这四家公司作为分析对象。鉴于中力股份尚未公布 2024 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所以在分析上半年情况时将其排除在外。 锂电产品出海带来利好,叉车板块业绩增速稳定 2024 年上半年,叉车板块的业绩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在收入方面,由于国内制造业的景气程度有所下滑,大型叉车的需求减少,导致收入增速变缓;而在利润方面,受益于高毛利率的海外业务以及电动叉车占比的提高,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2024 年上半年,叉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210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4%;实现归母净利润 21 亿元,同比增长 23%。2024 年上半年,该板块的销售毛利率为 21.5%,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1.6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 10.3%,同比增长 1.5 个百分点。高毛利率的海外业务(各企业国内和海外业务的毛利率差值大概在 6 - 9 个百分点)、电动大型叉车占比的提升,再加上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这些因素使得叉车板块的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先进封装超越摩尔定律,晶圆厂和封测厂齐发力

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先进封装超越摩尔定律,晶圆厂和封测厂齐发力

后摩尔时代,先进封装备受重视。 一、先进封装受重视的原因 一方面,当下先进芯片的发展遭遇 “存储墙”“面积墙”“功耗墙” 和 “功能墙” 等诸多难题,仅靠先进制程难以解决,此时先进封装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助力。另一方面,随着工艺制程达到 10nm 以下,芯片设计成本急剧攀升。据 IBS 的数据显示,16nm 工艺的芯片设计成本为 1.06 亿美元,到 5nm 时已增至 5.42 亿美元。并且,由于先进制程愈发接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的发展明显变缓,于是侧重封装技术的 More than Moore 路径愈发受到关注。按照 Yole 的预测,2023 年全球先进封装的营收为 378 亿美元,到 2029 年将增长到 695 亿美元,2023 -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 10.7%。其中,2.5D/3D 封装的增速最为迅猛;高端封装市场规模将从 2023 年的 43 亿美元增长至 2029 年的 280 亿美元,CAGR 高达 37%;先进封装领域的资本开支将从 2023 年的 99 亿美元提升至 2024 年的 115 亿美元。
汽车线束与连接器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变革推动产业扩容与重构,国产替代及出海迎发展契机

汽车线束与连接器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变革推动产业扩容与重构,国产替代及出海迎发展契机

汽车线束和连接器作为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 “三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电子电气架构升级的趋势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报告深入剖析了在电动智能化趋势下汽车线束及连接器的新增应用领域,对行业市场空间进行了测算,并归纳总结了海外线束和连接器龙头企业的常见发展路径。我们看好电动智能化所带来的高压高速连接器的增量成长空间,同时也看好在格局重塑的窗口期内,国内头部线束厂商的国产替代和出海机遇。 一、线束是汽车内部的血管与神经,设计能力愈发重要,行业竞争从成本转向综合性价比
叉车行业专题报告:出海竞争力和市占率的探讨

叉车行业专题报告:出海竞争力和市占率的探讨

国产叉车的海外市占率复盘如下: 2012 - 2019 年:国产叉车(剔除小车)市占率长期在 11 - 12%。这是因为内燃叉车较为依赖后市场,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后市场布局存在劣势,且内燃机需要进口,所以市占率长期未能提升。 2020 - 2023 年:仅用四年时间,市占率实现翻倍。海外龙头受疫情影响交付周期延长,而国产叉车货期较短,2020 年海外市占率大幅提升后逐渐形成品牌认可度。同时,我国锂电产业链趋于成熟,打造了锂电叉车的产品力优势,使得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2023 年,整体叉车及剔除 3 类车后的市占率分别达 29.61% 和 23.67%。分品类来看,2023 年 1、2、3 类叉车和内燃叉车海外市占率分别为 21.03%、8.37%、36.59%、32.39%。
工程机械行业中报总结: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看好Q3业绩加速修复

工程机械行业中报总结: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看好Q3业绩加速修复

2024 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中报呈现出以下特点: 收入方面:2024 年上半年 17 家 A 股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总营收 1760 亿元,同比增长 2%,但营收端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国内市场中,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受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形成拖累;同时出口方面,海外需求较弱且库存处于高位,导致收入端表现不及预期。不过,像浙江鼎力、艾迪精密、恒立液压等液压件及高机龙头企业,通过多元化创造新增长点、国际化提升全球份额,收入增速显著高于行业。 利润方面:2024 年上半年 17 家 A 股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 149 亿元,同比增长 9%,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板块盈利能力提升主要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海外收入占比提升。例如中联重科 2024 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44%,海外市场毛利率较高带动盈利结构改善;艾迪精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液压件毛利率提升拉动公司净利润提升,其归母净利润增速表现优于行业。
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框架

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框架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自主品牌主机厂日益崛起,这使得上游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呈现向上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本土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Tier1)积极拓展产品品类并进军海外市场,中国有希望诞生世界级的零部件巨头。 智能化方面:智能化正逐渐成为整车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卖点,软件定义汽车也逐渐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智能驾驶中 L2 级以及 L2 + 级的前装渗透率不断提高,感知、决策和执行层面的相应供应商拥有广阔的增量市场空间。虽然国内厂商在这方面相对较弱,但近年来获得了较多项目,预计国产替代的进程会不断加快;智能座舱能提升驾驶和乘坐体验,其配置增长迅速,同时产业链融合让更多参与者加入共建生态,国内厂商已经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有望通过进军海外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发展指数报告:万亿级新赛道卡位竞争激烈,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发展指数报告:万亿级新赛道卡位竞争激烈,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2024 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发展迅猛,自 “低空经济” 概念 2021 年入国家规划后,27 个省(市、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北京和深圳强势领跑,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核心城市各具特色。低空经济相关产品广泛应用,市场规模 2023 年达 5060 亿元,预计 2026 年超万亿元,众多资本抢滩相关领域。但也面临产业布局不足、适航标准不统一、技术瓶颈、空域管理复杂等挑战,需完善政策监管、产业生态等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低空经济万亿级新赛道虽竞争激烈,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