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热点

站内搜索
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增长分析系列报告(3):亚洲,中系车企纷纷入局,“新能源+性价比”为有利抓手

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增长分析系列报告(3):亚洲,中系车企纷纷入局,“新能源+性价比”为有利抓手

亚洲地区市场概述: 总量:2023年亚洲除中国外地区销量达1858万辆。 中系进展:考虑到印、日、韩有自己本国的强势品牌,进入有一定难度,我们静态预计短期中国车企可出海触达市场空间约700万辆,其中乘用车约600万辆。若剔除日韩印分析,中系车企销量/市占率由2018年的7万辆/1.1%,提升至2023年的47万辆/7.0%。 具体市场划分:按照地区分为中西亚和东南亚,各占据340万辆左右。 中西亚地区: 总量:2023年中西亚地区总量为338万辆,2023年中系品牌市占率已经达到9%,销量31.1万辆。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汽车整车研究框架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汽车整车研究框架

政策刺激及优质供给是新能源车销量的重要驱动力。从2019年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在政策及供给端的双重推动下,渗透率持续攀升。2020年之前汽车板块波动较大,2020年之后随着自主崛起及电动化智能化发展,2020/2021/2023年汽车板块显著跑赢市场。而从千人汽车保有量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销量是研究整车企业的关键性因素。传统车企一般采用市盈率PE进行估值,而新势力车企因尚未稳定盈利一般采用市销率PS进行估值。无论是哪种估值方式,车企的销量都是关键性因素。
摩托车行业出海专题报告:扬帆出海正当时,自主摩企再启航

摩托车行业出海专题报告:扬帆出海正当时,自主摩企再启航

本报告为摩托车行业出海专题报告。全球摩托车市场总量稳定,中大排空间广阔,市场容量约 5000 万辆,日系品牌占据半壁江山,2023 年海外 250cc 及以上摩托车市场空间为国内内销 10 倍以上。重点市场持续扩容,欧美等为全球中大排摩托车重点市场,欧洲市场中土耳其增速快,西班牙等市场总量温和增长,自主摩企加速成长;美国市场销量波动性回升,日系品牌占半壁江山;南美市场温和扩张,墨西哥、哥伦比亚各具特点。春风动力剑指全球 Powersport 龙头,两轮出口提速,以中大排街车起家,出口销量快速增长,在动力性能等方面具竞争优势。隆鑫通用为摩托车出海老兵,无极焕发新机,2023 年出口销量超百万辆,无极品牌定位自主高端,2024H1 营收增长显著,在欧洲市场形成较高品牌知名度。钱江摩托产品矩阵完善,积极推进自主外贸渠道建设,助力出海,拥有多个品牌,覆盖多种排量和品类,2023 年开拓多国市场,自主外贸营收大增。
工程机械行业深度报告:国内需求边际改善,海外维持增长

工程机械行业深度报告:国内需求边际改善,海外维持增长

行业深度调整进入第四年,工程机械行业有望筑底复苏,企业营收业绩边际企稳。2024 年行业预期窄幅波动,国内企稳,海外整体出口增速企稳,可从存量、增量及海外市场三方面发力,关注产品、出海、利润修复等结构性机会。更换需求方面,设备更新叠加环保政策,2023 年挖机内销大幅下滑致累计销量下滑,预计 2025 年后设备更新需求逐渐释放。国内需求上,地产、基建、采矿等领域受政策影响,有望支撑工程机械需求,信贷层面需财政进一步发力。海外需求方面,2024 年 1 - 6 月我国工程机械整机及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 3.38%,增速逐年回落,全球市场规模为国内三倍,行业集中度高,卡特彼勒、小松龙头地位稳固,中国企业在海外站稳脚跟。从结构看,俄、美、印尼等五国为中国出口海外主要国家,不同区域对产品需求不同,预判海外整体出口增速企稳,关注核心产品结构性差异变化。
工程机械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承上启下,静待曙光

工程机械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承上启下,静待曙光

工程机械周期逐渐由底部左侧向右侧切换,行业虽在复苏但斜率较缓。24 年初至今工程机械主机厂累计涨幅约 20%,3 月挖机内销转正板块涨幅约 40%,4 - 7 月挖机内销保持低两位数增长,复苏缓慢且挖机出口未转正致板块回调,8 月主机厂中报与市场预期一致,收入增速不足显示需求有压力,但企业在费用、现金流、风险敞口控制上优秀,利润端正增长。收入方面,国内挖机和海外非挖较好,内外需双弱下企业通过抓景气市场和渗透新市场实现份额提升;盈利方面,毛利率持平略增得益于地区结构优化,三费整体压降,汇兑亏损影响大但主机厂采用多种方式平滑冲击,净利率有所提升;经营质量上,压降风险敞口,现金流优化,资产负债表更健康,为业绩释放提供保证。
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

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

低空经济研究系列中的 “eVTOL 研究框架” 聚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领域。该研究框架对 eVTOL 的技术特点、发展现状、市场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eVTOL 作为一种新型的航空交通工具,具有垂直起降、低噪音、环保等优势,有望在城市空中交通、紧急救援、旅游观光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框架涵盖了 eVTOL 的技术原理、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构成、政策法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为深入了解和研究 eVTOL 行业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框架和参考依据。
全地形车行业研究:需求在欧美,出海看产品力、性价比

全地形车行业研究:需求在欧美,出海看产品力、性价比

全地形车分为 ATV、UTV 和 SSV 三大类产品,需求主要在欧美,零售端行业空间预计超 100 亿美金。全球全地形车 / 雪地摩托车市场规模从 2018 年的 100 亿美元提升至 2021 年 140 亿美元,目前仍超 100 亿美元,且配件售后等市场空间达 50 亿美元。北极星作为行业龙头,通过产品创新和关键零部件自制成就领先地位,其营收增速超过行业增速,有多个子品牌满足不同需求,运营效率高。国内企业快速跟进,如涛涛以小排量和青少年产品为主,九号树立高端形象,春风主打性价比,国内企业通过性价比与成本优势、培育自有品牌、缩小产品差距以及在海外建厂降低关税影响等方式打开局面。2023 年,北极星、雅马哈在 ATV 和 UTV 市场占据较高份额,国内企业市占率逐步提升。
汽车行业中期策略报告:汽车板块24H2策略报告,百舸争流,趋势可期

汽车行业中期策略报告:汽车板块24H2策略报告,百舸争流,趋势可期

《汽车板块 24H2 策略报告:百舸争流,趋势可期》指出,2024 年下半年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但趋势向好 。在整车方面,20 万以上混动 SUV 市场扩容且竞争格局更优,20 万元以下价格带比亚迪优势明显,掌握定价权,而 20 万元以上插混(含增程)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规模扩大,理想、问界及长城汽车坦克等品牌为主要玩家,中高端价格带的稳定份额及明晰品牌标签对车企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出口方面,短期整车出口面临贸易保护风险增加,深耕本地化运营的车企抗风险能力更强,如长城汽车在海外多地建有生产基地,属地化运营成果显著 。零部件方面,在整车业头部集中和价格战的大背景下,汽配黑马胜出概率降低,存量玩家优势增大 。汽车玻璃作为车辆个性化光影体验的重要载体,其全球龙头企业产业链话语权突出;智能化领域华为引领,将全面覆盖高端与经济型车,端到端智驾上车可能使智能化产业链分工发生变化;底盘与座舱舒适成为高端车的重要关注点,空气悬架和抬头显示在配置率走高、体验优化和降本加快的三重驱动下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报告维持行业 “强于大市” 评级,整车方面强烈推荐长安汽车等,零部件方面推荐福耀玻璃等相关受益于车辆舒适性提升的企业 。
汽车行业2Q24财报总结:整车分化,零部件盈利保持韧性

汽车行业2Q24财报总结:整车分化,零部件盈利保持韧性

2024 年二季度汽车行业财报显示,整车方面出现分化,乘用车中自主份额加速渗透、盈利持续兑现,如长城、比亚迪增长,赛力斯净利扭亏,而合资压力大幅显现,盈利表现疲软;商用车需求保持平稳但进入增长瓶颈期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长,渗透率提升 。零部件盈利保持韧性,其营收增速继续好于行业销量增速,符合自主零部件份额提升特征,虽毛利率同环比略降,估计受原材料、年降、新项目量产节奏等影响,但期间费率体现规模效益,最终净利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 。展望未来,尽管汽车零售和出口年中起开始不及预期,但自主份额和新能源渗透率预计仍将持续提升,整车虽面临价格战,但自主车企盈利有不同表现,零部件则可依靠自主量增和新项目增来对冲不利因素 。
交通运输行业专题研究:新能源和无人运输,或将重塑交运格局

交通运输行业专题研究:新能源和无人运输,或将重塑交运格局

新能源和无人运输技术对交通运输行业影响深远。新能源的发展能大幅降低能源成本,无人驾驶可使人工成本显著下降,加上公路收费陆续到期使通行费减少,公路运输总成本有望明显降低,进而提升其运量份额。在客运领域,网约车和顺风车因舒适、便捷、高效,渗透率不断提升,逐渐分流传统出租车和高铁市场;货运方面,天然气重卡等环保车型成本更低且环保,将分流铁路货运量。同时,智能驾驶政策推动其发展,不仅提升车流量和通行能力,还为相关企业如滴滴、嘀嗒出行、中通快递等带来新机遇,整体上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格局的重塑 。
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分析系列之美国

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分析系列之美国

美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受多因素驱动。一方面,住房开工与利率高度相关,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明确,有望促使房地产市场逐步升温,进而带动工程机械销量;另一方面,政府 “再工业化” 等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加速,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新支撑,如非住宅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等增速领先。2023 年北美市场需求强劲,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的 38%,不过美国非住宅投资增速开始降速,住宅投资仍处左侧。尽管市场面临劳动力短缺、基准利率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挑战,但大型基建与制造业厂房建设支撑非住宅建筑活动高度活跃,且有 “三项法案” 的政策刺激与资金补贴,机场、铁路等公共交通领域以及制造业厂房建设项目众多,预计 2024 年北美地区工程机械设备销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
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模拟芯片公司如何穿越周期成长

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模拟芯片公司如何穿越周期成长

模拟芯片公司穿越周期成长需多方面发力。从业务角度,要不断拓展产品目录和下游应用领域,在如德州仪器的发展历程中,历经多轮科技周期,通过业务转型、布局优势产品来适应市场变化。在并购方面,如德州仪器等企业通过近 30 次剥离与并购,实现产品品类扩充与协同效应,巩固市场份额。此外,扩产也很关键,像德州仪器从 8 吋到 12 吋产线的迁移,降低了成本。模拟芯片作为电子设备的关键组成,市场空间广阔且具抗周期属性,其长坡厚雪的特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 一方面,模拟芯片公司可通过 “对内研发 + 对外并购” 实现跨越。产品迭代慢,依赖技术、经验和客户渠道管理,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夯实产品基础,实现差异化,如圣邦股份等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同时,通过并购拓展产品品类,获取协同效应,像德州仪器和矽力杰通过并购巩固地位、实现全方位布局。另一方面,模拟芯片下游应用广泛,受单一产业景气波动小,虽竞争格局稳定分散,但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当前我国模拟芯片市场需求旺盛,自给率低且多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 AIOT、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驱动,行业规模稳步增长,企业有望通过自身优势从特定产品切入,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