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热点

站内搜索
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创新驱动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安徽集成电路崛起

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创新驱动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安徽集成电路崛起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创新驱动,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核心推动力量,促使半导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从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以及设备材料等环节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而安徽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呈现强劲崛起态势,通过不断强化在设计、制造、装备、材料等关键环节的布局,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合肥市集聚了众多集成电路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众多,营收规模可观,且在车规级芯片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检测认证等服务平台也逐步建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升了合肥在全球汽车产业及集成电路产业中的竞争力。
汽车行业2024年中报业绩综述:行业景气向上,多板块业绩亮眼

汽车行业2024年中报业绩综述:行业景气向上,多板块业绩亮眼

2024 年汽车行业中报显示行业景气向上,多个板块业绩表现亮眼 。众多车企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如赛力斯因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营收增速达 489.58%,潍柴动力、均胜电子等营收位居前列;同时,超六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像文灿股份、双林股份等 8 家公司增速超 200%,潍柴动力、福耀玻璃、赛轮轮胎等归母净利润均超 20 亿元 。部分车企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出口业务增长,且在智能电动化转型方面加速推进,加大研发投入,如江淮汽车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近六成,总投入同比增长 59.75%。此外,一些企业还通过优化债务结构、控制成本、增加汇兑收益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尽管部分企业面临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竞争激烈等挑战,但整体而言,汽车行业在 2024 年上半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板块亮点纷呈。
飞控系统行业分析:eVTOL产业链的明珠,下游需求和国产替代共驱

飞控系统行业分析:eVTOL产业链的明珠,下游需求和国产替代共驱

飞控系统是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具有核心功能,如同飞行器的 “大脑”。其主要负责感知飞行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和做出飞行决策,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输出精确控制指令以确保飞行器精准运动和稳定飞行 。当前,eVTOL 产品日益成熟,国内外商业化步伐加快,同时我国作为无人机出口大国,受益于低空经济发展和消费级无人机出口管制调整,民用无人机行业空间打开,下游需求拉动使得飞控行业规模有望稳健增长,据预测,2023 年全球无人机(含 eVTOL)飞控市场规模约 45 亿美元,到 2030 年有望增长至 130 亿美元 。此外,eVTOL 飞控国产化持续推进,虽然面临技术复杂性和适航要求等筑起的高壁垒,但诸如狮尾智能、边界智控、昂际航电、中航 618 所等新兴厂商正积极推进适航认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汽车行业2024Q2财报综述:韧性有余,拥抱龙头

汽车行业2024Q2财报综述:韧性有余,拥抱龙头

复盘:涨跌幅—Q2主线为华为链&比亚迪。量—2024Q2行业整体产批零同比增速分别为+3%/+2.2%/-5.7%,零售同比下滑,观望情绪逐步转化但需求整体偏弱,加码前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相对有限(7月底加码后申报数量提升较多)。出口层面Q2除出口至欧洲地区销量环比下滑外,其余地区环比均保持高增长。Q2渠道加库也相对克制,产批表现较稳定。结构—新能源零售渗透率加速上行,PHEV车型为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主力。利—ASP:同比而言延续23Q4以来出口&高端车型支撑ASP趋势,赛力斯/长城表现较佳,ASP持续上行。其余车企Q2 ASP普遍环比下行,主要原因包括产品结构影响(理想L6占比提升);折扣加大(特斯拉/比亚迪等)。毛利率—24Q2车企毛利率同环比表现无一致性趋势,毛利率环比上行主要原因有销量提升规模效应显著(零跑)+产品结构改善(赛力斯,M9单车毛利率或超30%;长城,出口/坦克贡献;小鹏,出口/X9贡献)+供应链降本(吉利+小鹏)。毛利率环比下行的主要原因有销量环比下行(广汽+上汽)+低价产品占比提升(比亚迪+理想)+会计准则调整(长安,保证类质保费用由销售费用转至营业成本,24H1集中于Q2体现)+折扣加大(特斯拉)等。费用率—多数车企车企Q2期间费用率环比均下行,积极控费降本。单车盈利—分化显著。其中长城坦克/出口贡献较大盈利弹性;赛力斯Q2产品结构改善明显;比亚迪Q2销量环增58%,规模效应显著;长安Q1终端折扣增加较多同时供应链降本未能落地,导致Q2环比基数较低。小鹏/零跑环比均减亏。
电子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电子Q2盈利同环比快速增长,关注AI驱动+半导体设备方向

电子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电子Q2盈利同环比快速增长,关注AI驱动+半导体设备方向

主要介绍了 24H1 电子行业的整体营收和利润情况,以及各子行业的具体表现,包括半导体设备、PCB、消费电子、IC 设计等板块。具体内容如下: 电子行业整体情况: 24H1 营收 15672 亿,同增 15%,归母净利 644 亿,同增 54%。 24Q2 营收 8388 亿,同增 37%,环增 15%,归母净利 379 亿,同增 75%,盈利改善显著。 24H1 毛利率 15.6%,同增 2.1pct,净利率 3.9%,同增 1.0pct。24Q2 毛利率 15.8%,同增 1.7pct,环增 0.6pct,净利率 4.3%,同比 + 0.6pct,环比 + 0.9pct,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零部件如何穿越周期?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零部件如何穿越周期?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零部件如何穿越周期?》由国联证券推出,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零部件穿越周期的特征,从涨跌幅角度来看: 经历了两轮大周期:自 2016 年起,汽车行业销量先是增长后下滑,再进入复苏阶段,同时电动化进程加速。 个股涨跌幅表现:在这两轮周期中,涨幅领先的个股,其业绩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部分个股还得益于估值的拉动。 以星宇和福耀为例,探讨零部件穿越周期的依靠因素: 星宇股份:通过不断拓展客户以及实现产品升级来穿越周期,具体包括持续开拓客户,并且受益于 LED 渗透率的提高和产品的升级,从而推动了业绩的增长以及车灯 ASP 的持续提升。
智能眼镜行业专题分析:RayBan Meta引爆市场,智能眼镜进入加速迭代融合阶段

智能眼镜行业专题分析:RayBan Meta引爆市场,智能眼镜进入加速迭代融合阶段

智能眼镜的产品形态丰富多样,并且正在加速融合与迭代。Meta 与 EssilorLuxottica 于 2023 年 9 月推出了第二代智能眼镜产品 RayBan Meta,它能够实现视频 / 照片拍摄、语音 / 视频通话等基础功能。随后在 2024 年 4 月,该产品搭载了 Meta Llama 3 多模态大模型,从而可以实现系统指令交互、物体识别、文字翻译等众多功能。在我们看来,RayBan Meta 的火爆是因为产品硬件持续迭代最终引发了质变。第二代产品在售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与第一代相比,在影像、音频、计算以及存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大模型的赋能使得产品的交互体验更加完善。RayBan Meta 的爆火验证了 “先眼镜,后嵌入智能技术” 的产品逻辑,后续其他厂商有望陆续推出相应产品,从而加速智能眼镜在 C 端的渗透。
轮胎行业跟踪分析报告:轮胎行业分析框架

轮胎行业跟踪分析报告:轮胎行业分析框架

股价波动因素: 股价下降原因: 原材料价格上涨与海运费上涨:轮胎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且即使采用FOB模式,轮胎企业在海运费高涨时仍需承担额外成本,导致成本上升,利润压缩,进而影响股价。 海外贸易壁垒:如美国对东南亚的双反调查,增加了出口不确定性,影响市场预期,导致估值下降。 股价上涨原因: 原材料价格下降:成本降低,盈利能力提升,推动股价上涨。 海外基地放量: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同时拉动营收及利润增长。
乘用车出口专题报告:谁将拉动中国品牌海外份额持续向上

乘用车出口专题报告:谁将拉动中国品牌海外份额持续向上

乘用车出口数据口径众多,如何从繁杂的数据中寻找最有效的线索呢?综合考虑数据的前瞻性和可得性,并结合我们对车企量利分析的核心需求,我们筛选出以下四个核心跟踪指标:海外终端份额、海外终端售价、海外库存和本地化生产占比。 复盘:21-24H1(H1 指上半年)终端份额快速提升的背后驱动力拆解。海外不包括美日韩市场后乘用车年销量区间为 3000-4000 万辆,以上即为中国品牌车企份额有望突破的海外市场空间,24H1 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其中的终端加权市占率为 7.4%。从驱动力来看,新能源、俄罗斯市场和俄罗斯以外燃油车市场共同拉动海外终端份额提升。根据各国官网和 Marklines 数据,其中:(1)新能源:拉动力度逐年增强,21-24H1 分别拉动份额提升 0.1/0.4/0.6/0.4pct,主要系在西欧、泰国和巴西市场的接连突破;(2)俄罗斯市场:21-24H1 拉动份额提升 0.2/0.0/1.2/1.3pct,主要是由于其市场需求的持续修复和中国品牌份额的提升;(3)俄罗斯以外的燃油车市场:拉动作用呈下滑趋势,21-24H1 分别拉动份额提升 1.0/0.6/0.4/0.4pct,主要系新市场的持续拓展。
客车行业专题报告:全球客车潜力可观,中国车企大有可为

客车行业专题报告:全球客车潜力可观,中国车企大有可为

"全球客车市场展现巨大发展潜力,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公共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为客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中国车企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技术创新实力以及对新能源领域的深入探索,在全球客车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竞争力,未来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引领行业绿色、智能化发展方向。"
汽车内外饰行业专题分析:竞争格局分散,电动智能化有望推升集中度

汽车内外饰行业专题分析:竞争格局分散,电动智能化有望推升集中度

汽车饰件属于汽车车身系统,产品种类繁多 汽车饰件属于汽车车身系统,产品种类繁多。汽车类型按用途划分为商用车和乘用车,均由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系统组成,汽车饰件总成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的车身系统。汽车饰件分为内饰件和外饰件两类,内饰件占比较高。汽车内饰件包括仪表板、方向盘、座椅、门内饰板、门立柱、顶棚、地毯等,汽车外饰件包括保险杠、灯具、后视镜、空调进气格栅、前格栅、扰流板等。 电动智能化转型带来新发展 最初汽车内饰较为“简陋”;1959 年左右开始向复杂、精致提升;1965 年开始初步电子化,经典 T 型布局基本成型;1998 年开始关注人机关系舒适性、可视性和驾驶体验;2007 年至今,随着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的兴起,汽车内饰设计风格向一体化科技感发展。
镁行业专题报告:低空经济建设持续推进,镁材料有望打开低空商业化之路

镁行业专题报告:低空经济建设持续推进,镁材料有望打开低空商业化之路

低空经济建设如火如荼,镁材料有望在低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低空经济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空航空器。国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支持金属零部件制造和低空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积极扩展市场。非管制空域的明确将扩大低空经济活动范围,通用机场建设和低空航空器渗透率预计将快速增长。预计 2025 年全球 eVTOL 将开始商业化,无人机在物流和生产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与传统材料相比,镁的质量轻、低成本、高储备特性使得镁材料有望解决低空经济建设原材料成本高、运转效率低的困境,发挥重要作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