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第2页

飞龙股份研究报告:汽车水泵领军企业,AIDC领域再出发

飞龙股份研究报告:汽车水泵领军企业,AIDC领域再出发

飞龙股份: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AIDC 行业再出发。公司成立于 1952年以汽车发动机泵类起家,于 2016 年及 2025 年分别开拓电子水泵及数据中心液冷泵及机器人业务。2025H1 节能减排部件/热管理重要部件/汽车新能源热管理 部 件 / 液 冷 领 域 热 管 理 部 件 / 非 发 动 机 其 他 业 务 收 入 占 比 分 别 为49%/39%/9%/2%/2%。公司 2025H1 增利不增收,主要由于海外大客户项目到期导致收入增速放缓,原材料价格平稳叠加内部降本导致盈利能力提升。我们预计 2025H2 公司汽车集成模块、海外业务及液冷业务放量带动公司营收好转。
阿尔特研究报告:乘汽车产业变革东风,“AI+出海”双轮驱动成长新周期

阿尔特研究报告:乘汽车产业变革东风,“AI+出海”双轮驱动成长新周期

公司是国内独立汽车设计龙头,也是具备较高稀缺性的从汽车产品定义到生产制造全链条覆盖的汽车设计企业;现将 AI 融入设计业务,重塑研发新范式。公司深耕整车开发设计服务 20 余年,以整车及整车平台全流程研发、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为载体,是行业内极少数真正具备全流程、全领域、全栈式、短周期“交钥匙”服务能力的汽车设计企业。与此同时,公司将 AI 能力融入设计业务,提出 AI 赋能汽车研发设计战略,目前已将 AI 大模型和数字化研发工具等新技术应用到造型、工程、仿真建模分析测试、性能开发、试验等研发业务链的多个环节,携 AI 开启创新加速度。迄今为止,公司整车研发设计业务覆盖 A0-C 级多级别车型,轿车、SUV、MPV、VAN 类车等多品类车型,为 80 余家客户成功研发近 500 款车型,并已在造型、工程等方面形成海量高质量数据及完善的法规标准数据库。
2025年汽车低压电子电气系统用液冷散热装置标准化需求研究报告

2025年汽车低压电子电气系统用液冷散热装置标准化需求研究报告

智能网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电动汽车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一代电动车不仅在续航里程和动力输出上有了大幅提升,在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语音交互、高精度定位导航等前沿技术的融合,让电动汽车不仅更加快捷、互联,也更加人性化和贴心。随着 5G 等通信技术的普及,电动车与充电桩、城市交通等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加快电动化进程。低压液冷型电气及电子设备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整车上,但目前针对低压部件无相关标准。
汽车行业分析:重卡北斗融合加速落地,保险数字化重塑风险定价新格局

汽车行业分析:重卡北斗融合加速落地,保险数字化重塑风险定价新格局

本报告聚焦北斗强制装机与保险数字化推动下的重卡产业链升级。政策进入兑现期,补贴集中落地有望带来大规模装机需求。硬件端开始加速上车,随着设备积累,数据要素逐步具备变现基础,产业规模化发展由此展开。我们基于销量周期、产业政策、技术演进以及商业模式为主线解析价值链分配。我们认为,当前“重卡+北斗终端”模式推动下,头部企业有望凭规模和平台优势迎来快速发展,装机规模与数据增值或将是中长期关注的两条主线。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整车参与Robotaxi布局,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整车参与Robotaxi布局,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Robotaxi商业化加速,L4与L2差异明显:Robotaxi是L4/L5辅助驾驶核心应用场景,随着特斯拉Robotaxi于2025年6月入局,跨越式及渐进式两种技术路径均已开启L4商业化。Robotaxi运营商、车企及平台等多方布局Robotaxi,全球市场2035年则有望突破万亿。相比L2,1)L4付费机制清晰,乘客为出行服务买单;2)L2与L4在责任划分上有明确区分,L4技术要求更加严苛,算法、硬件、法规要求更高;3)RoboX无人车在推动全社会交通/物流降本等方面优势显著,潜在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2020年之前,人形机器人研发处于硬件驱动的技术积淀期,技术栈以运动控制算法优化与机械结构创新为核心。2020年OpenAI发布ChatGPT3语言模型,标志着智能化时代开启,具身智能(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进入快速发展周期。2020-2025年处于初级智能化阶段(产业成长期),技术与产业生态加速构建:2021年特斯拉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并于2022年发布Optimus,2022年小米布局并推出CyberOne,2023-2025年傅利叶、智元机器人等科技企业,以及小鹏、比亚迪、华为等车企和智能化方案商密集入局,形成“科技+制造”双轮驱动的产业链雏形。这一阶段,具身智能依托AI大模型实现初步认知与复杂动作执行,在工业、商业场景开始替代简单人工任务,为产业规模化奠定基础。
汽车安全芯片应用领域白皮书

汽车安全芯片应用领域白皮书

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加速发展,车辆信息安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智能网联汽车通过集成先进的通信、导航、传感和控制技术,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然而,这些先进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与挑战,使得车辆信息安全形势愈发复杂和严峻。这些风险不仅关乎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更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品牌信誉乃至公共安全。
明阳科技研究报告:国内汽车座椅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智能化浪潮与产品结构优化增长可期

明阳科技研究报告:国内汽车座椅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智能化浪潮与产品结构优化增长可期

深耕汽车座椅零部件二十余年,专注核心功能部件个性化定制。明阳科技成立于 2000 年,主要从事汽车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自润滑轴承(DU)、传力杆(LG)、粉末冶金零件(PM)和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MIM)四大系列产品,以及座椅机构总成件产品,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华晨宝马、东风日产、长城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长安福特等汽车上实现国产化配套供货,部分产品已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平台。
龙迅股份研究报告:国内高清视频芯片领军者,汽车AR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龙迅股份研究报告:国内高清视频芯片领军者,汽车AR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龙迅半导体成立于 2006 年,专注于高速混合信号芯片研发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可分为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高速信号传输芯片,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商显及配件、汽车电子、工业及通讯、AR/VR、PC等领域,客户涵盖鸿海科技、视源股份、亿联网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高通、英特尔、三星等世界领先主芯片厂商。公司围绕自身技术优势,持续进行产品迭代,面向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新一代通讯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7 亿元,同比增长约44%;实现归母净利润 1.4 亿元,同比增长约 41%。
恒帅股份研究报告:汽车微电机核心企业,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电机领域

恒帅股份研究报告:汽车微电机核心企业,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电机领域

汽车电动化提速,公司微电机需求增长。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微电机单车平均用量显著高于燃油车,根据 QYResearch 预测, 2031 年全球汽车微电机市场规模达 204 亿美元。公司汽车相关产品主要集中于“四门两盖”的汽车车身领域,并已在隐形门把手和充电小门领域实现“电机+执行器”的产品拓展,未来有望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上发掘“1+N”的产品开拓机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