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第2页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轴向磁通电机,高功率密度等特点有望助力其成为下一代执行器用电机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轴向磁通电机,高功率密度等特点有望助力其成为下一代执行器用电机

轴向磁通电机是一种磁通路径与转轴平行的盘式电机。相比传统径向磁通电机,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和轴向尺寸可减半,高效区间更广,高效面积可达90%以上,扭矩密度和功率密度显著提升。设计灵活,可根据应用需求组合转子与定子数量,为电动飞行器、电动汽车及机器人关节等提供理想动力。其扁平化结构和高性能特性,有望使其成为人形机器人驱动电机的首选方案。
降低负债助力中国车市跨越“中产陷阱”-中国购车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负债篇(2025版)

降低负债助力中国车市跨越“中产陷阱”-中国购车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负债篇(2025版)

2020-2024年,中国乘用车(新车)市场加速中产化,中产占比由不足35%快速突破45%,中产家庭一跃成为中国车市的新主力。2025-2030年,一旦中国车市的中产占比持续提升,且中产负债没有改善,甚至进一步限制增换购,不排除中国车市陷入“中产陷阱”的可能,届时各家车企重中之重的高端化战略将面临严峻挑战。
碳陶制动盘行业深度报告:碳陶制动盘,高端标配,自主向上

碳陶制动盘行业深度报告:碳陶制动盘,高端标配,自主向上

碳陶制动盘性能领先,我们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约 73-115 亿元。碳陶制动盘是由碳纤维增强相和碳化硅陶瓷基体复合而成的高性能制动部件,凭借卓越的硬度、耐磨性及抗热衰退特性,成为优质的制动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金属盘,碳陶盘可显著降低簧下质量,大幅提升高温制动响应与耐久性;对比碳碳复材,其有效克服了环境湿度对摩擦性能的干扰。当前产业格局仍以海外企业布雷博主导,但中国专业碳基材料制造商、航空技术转化企业、传统制动系统供应商、多元化材料集团四类公司正加速突破技术壁垒,切入碳陶制动盘产业。我们认为,2025-2026 年碳陶制动盘进入放量期,高性能电动车的安全豪华需求终将驱动产品下沉至 30 万级市场。
汽车行业分析:2025年主流车企城市NOA试驾报告—9月上海篇

汽车行业分析:2025年主流车企城市NOA试驾报告—9月上海篇

2025年是汽车智能化拐点之年,开启3年周期推动国内电动化渗透率实现50%-80%+的跃升,整车格局迎来新的重塑阶段。头部智能驾驶主机厂/方案供应商已实现包括环岛、掉头等复杂场景的城市NOA落地体验,并完善车位到车位、场景理解等高阶功能,加强Corner Case的处理能力,提升乘客与安全员的驾驶体验。
汽车行业2025年半年报综述:乘用车企拐点将至,关注汽零强势赛道&客户

汽车行业2025年半年报综述:乘用车企拐点将至,关注汽零强势赛道&客户

商用车基本面改善,人形机器人估值修复。2025 年初至 8 月,申万汽车板块涨跌幅+22.10%,跑赢沪深 300 指数 7.83pct。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板块取得超额收益。其中商用车主要系客车以及重卡销量同比表现转好,带动板块估值修复;基于汽车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相似性和协同性,汽车零部件板块多家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板块走势受到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影响。在特斯拉等头部厂商的量产指引、新品发布预期等消息的催化下,汽车零部件板块 Q3 走势较强。
汽车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反内卷下表现分化,海外+科技仍是突破主线
SVIP免费

汽车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反内卷下表现分化,海外+科技仍是突破主线

25Q2 汽车销售量增长明显,营收归母出现分化。25Q2单季度销量 818万辆,同比+11.6%,其中乘用车销量 711.0 万辆,同比+13.0%;商用车销量 107.1 万辆,同比+3.4%。乘用车今年以旧换新政策衔接顺利,打消市场对于下游需求问题的原有担忧;而商用车整体较为平稳,随着后续刺激政策的落地有望回升。整体销量的增长带动 25Q2 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1%,归母净利润同比-15.8%。
中国车市正摆脱“房贷诅咒”:中国购车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房贷篇(2025版)

中国车市正摆脱“房贷诅咒”:中国购车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房贷篇(2025版)

21世纪前二十多年,中国房地产行业一跃成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商品房销售面积由不足2亿平方米,飙升至最高点的16亿平方米,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不足5%突破8%,同期中国乘用车(新车)的终端销量由不足100万辆,飙升至最高点的2400万辆。房市与车市就像一对好基友,携手强势崛起,助推中国经济强劲发展;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