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第2页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2025年汽车智能化培训框架

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三部曲(5-10年维度):本质是一场出行革命!1)2025-2027年第一部【L3智能化帮助车企卖车】,实现国内电动车渗透率50%-80%+突破,带来国内自主品牌第一轮淘汰赛。2)2027-2030年第二部【L4Robotaxi实现车企软件收费】,Robotaxi出行渗透率有望实现0-30%突破。3)2030-2035年第三部【自主品牌实现全球崛起】,通过独资或合资海外建厂模式实现智能电动车全球扩散,真正得到海外消费者认可。
SVIP免费

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人形机器人重塑汽零估值,2025进入量产元年

2021 年 8 月特斯拉在 AI Day 上首次发布人形机器人 Optimus 概念,我们构建特斯拉机器人板块指数+华为机器人板块指数,复盘特斯拉机器人板块行情来看,分为四个阶段:1)2022.2-2023.1 概念阶段,交易 0-1 相关性;2023.1-2023.12 卡位阶段,趋势确认,交易产业进展/高壁垒;2024.10-2025.2 T 链聚焦阶段,具身智能主机厂发散,产业进展为核心催化因素,带动板块轮动。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发展阶段类似,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及汽车零部件 PE-TTM 复盘来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零部件 PE(TTM)≈30-50X,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建议关注减速器、灵巧手等核心环节。

汽车智驾芯片新范式:DSA+驾舱融合+RISC~V

2025 年高阶智驾普惠化,产业链景气上行。【供给端】智驾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质价比提升。地平线、黑芝麻、华为、Momenta、卓驭等优质方案涌现。【需求端】智驾平权策略下,传统主机厂带动价格带下沉。OEM动作频繁,25Q1 比亚迪、长安、吉利接连举行智能化战略发布会。 车 端 算 力 新 范 式 展 望 : DSA异 构 集 成+ 驾 舱 融 合+RISC-V。 1) DSA 异 构 集 成 : 算 法 收 敛 为“Transformer + E2E + VLM/VLA“ 架构后,可增加 DSA 进行算子优化。2)驾舱融合:E/E 架构集中化+成本效益驱动下,智驾域+座舱域逐渐融合,one-chip方案有望加速渗透。3)RISC-V:开源且免费,契合自主可控 + 成本降低 + 模块化定制需求。

2025年春季汽车行业投资策略:内需与Ai共振,智能化商业变现贡献估值弹性

政策托底,倾向15万以下市场。2025年,部分省市地补更倾向于15万元以下市场,该市场补贴力度较去年多3-4000元,中低端市场或将迎来显著增量。市场换购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将从中受益,我们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销售总量2874万辆(同比去年+4%)。 智驾元年,关注大众市场。比亚迪计划1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中高阶智能配置,将带动其他品牌跟进,预判今年10w+智驾车大规模上市,预计2025/2030年国内NOA渗透率有望达到16.0/80.0%,至2030年L3-L5中高阶智能驾驶汽车或将占据6400/2900万辆市场需求。

均胜电子研究报告:国内领先的汽车科技平台化供应商,全面启动“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轨战略

在汽车主营业务领域,公司经过 20 多年的持续深耕,成功打造了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汽车科技平台,实现了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多元领域的互补布局,覆盖了座舱域、智驾域、网联域、动力域和车身域等汽车核心板块。截至 2023年,公司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国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提供商,以及中国和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提供商。下游客户方面,公司已实现全球领先客户广泛覆盖。截至 2024 年 9月 30 日,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整车厂客户覆盖超 100 个全球汽车品牌,合计市场份额超 90%,涵盖中国和全球十大整车厂,广泛深度覆盖全球电动车领先品牌。
SVIP免费

冠盛股份研究报告:“可攻可守”的汽车后市场沧海遗珠

冠盛股份是深耕全球汽车后市场的“一站式”服务商。汽车后市场服务商与前装市场供应商的产业链定位不同,公司在经营上有重服务轻制造的特点,涉及到的经营环节包括服务、生产、采购、出口、仓储等,对综合能力要求高。目前,公司主要销售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产品包括传动轴总成、等速万向节、轮毂轴承单元、橡胶减震、转角模块等。作为最早一批出海的民营企业之一,公司产品远销欧洲(2023 年收入占比 40%)、北美(20%)、亚非澳(20%)、南美(8%)及国内市场(11%)。2024 年初,公司与吉林东驰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冠盛东驰能源(持股 70%),未来将围绕新能源固态电池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SVIP免费

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二):特斯拉FSD入华,国内智驾拐点加速临近

特斯拉FSD入华,中美差异+监管制约导致FSD本地化不足:2/25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2024.45.32.12软件更新、并开启分批次推送。我们针对特斯拉FSD在北上广的路测表现进行汇总。特斯拉FSD具备的优点:1)对环岛、绕行等场景应对自如,2)应对超车和加塞等场景表现更积极。特斯拉FSD存在的缺点:1)对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左右转红绿灯等中国特色道路场景无法识别;2)容易偏离导航,自主择道过程中出现压线变道;3)部分隧道路段无法使用FSD;4)对行人过分礼让,行驶效率低;5)当前需额外支付6.4万元一次性买断,定价较高或阻碍FSD快速大规模推广。核心在于本土化不足。

汽车行业线控转向专题:产品进阶正当时,线控底盘指日可待

线控转向作为 EPS 的下一代产品,具备响应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的优势,同时作为线控底盘最后一块拼图,有望发挥线控底盘的协同效应。法规标准完善叠加智能化催化,线控转向有望进入加速落地阶段。线控转向有望保持高增长,我们预计 2025 至 2030 年线控转向市场规模有望从 23 亿元扩容至超过 300 亿元,复合增速 67.1%。当前份额领先及产品落地速度较快的国产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推荐华域汽车、耐世特、伯特利等核心 Tier1 公司。

新质消费:车衣产业增长新动能白皮书

隐形车衣是个“舶来品”,原名 Paint Protective Film(PPF),直译是漆面保护膜,是一种附着在汽车漆面上的透明保护膜。 漆面保护膜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因性能坚韧而被称为“犀牛皮”的第一代产品,被应用于美军直升机螺旋桨边缘。70 年代,其使用范围扩大到保护隐形战斗机雷达罩漆面。90 年代,“犀牛皮”逐渐向民用、商业领域进军,用于汽车竞赛项目保护赞助商图标。2004 年,漆面保护膜在欧美民用汽车市场崭露头角,但价格高昂,因此多为豪华车辆所选择。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体验向上价格向下,端到端加速落地

高阶智驾逐步由尝鲜阶段向大众用户普及,24 年 11 月 L2.5/L2.9 级智能驾驶(对应高速和城市 NOA)渗透率达到 3.5%/10.1%。2025 年预计高阶智驾加速迭代:1)体验向上:各家强调体验和好用度,端到端架构预计将加速落地,一方面是全国都能开/接管里程数/车位到车位等硬指标比拼;另一方面各家不约而同强调“拟人化”。2)价格向下:随着技术成熟和降本,当前高速和城市 NOA 已下探到 10/15 万内价格段车型,在比亚迪全民智驾等因素催化下,我们预计 2025 年高速/城市 NOA 渗透率将分别达 16%/14%。

购车用户趋势洞察(2025):“两新”政策下,用户的反古与演进

2024年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两新”政策使乘用车市场在年末迎来超预期“跃进式”增长,置换人群成为购车绝对主力;另一方面,新能源销量渗透率在7月首次突破50%,意味着新能源市场从新兴市场向主流市场的蜕变和演进。正是这些变化带来人群结构拐点。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