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长安汽车研究报告:电动化、智能化、出海齐发力,长安自主崛起

长安汽车研究报告:电动化、智能化、出海齐发力,长安自主崛起

自研+合作,双线布局智能化。公司通过SDA构架+诸葛智能打造自身的智能化平台,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推出CHN平台并打造阿维塔高端车型。公司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将入股华为新公司,实现深度协同和战略合作。阿维塔产局矩阵加速,已上市阿维塔11、阿维塔12两个车型,阿维塔07有望2024年内上市。
经纬恒润研究报告:前瞻高强度研发,智驾放量可期

经纬恒润研究报告:前瞻高强度研发,智驾放量可期

1、经纬恒润成立于2003年,聚焦三大核心业务,分别是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以及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46.78亿元,同比+16.3%;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92.17%,主要系研发增大影响。 2、前瞻布局中央计算平台,智驾域控放量可期。公司加大对中央计算平台和区域控制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投入,满足多家整车厂在车控域上的定制化需求;智能驾驶产品覆盖智能传感器、行泊一体和高级别自动驾驶控制器,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底盘域控制器已经配套多个车型。
华为汽车产业链深度报告:复刻手机高端之路,华为赋能智电未来

华为汽车产业链深度报告:复刻手机高端之路,华为赋能智电未来

技术引领与生态布局:华为凭借在ICT领域的深厚积累,通过自研传感器、芯片、电驱动系统及AR-HUD等智能化零部件,构建了从“传感器-芯片-操作系统-算法与开发应用-云服务”的完整生态化布局。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涵盖了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五大智能系统,赋能车企实现智能化转型。 多种模式赋能车企:华为通过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HI模式)、华为智选模式(鸿蒙智行模式)以及股权合作模式等多种方式,深度参与并赋能车企。这些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力和品牌力,还促进了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了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
徐工机械研究报告:工程机械内外兼修,行业龙头乘风远航

徐工机械研究报告:工程机械内外兼修,行业龙头乘风远航

整体上市再扬帆,工程机械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主营产品涵盖起重机械、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矿业机械、高空作业机械、道路机械等工程机械主要品类。公司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压路机等 16 类主机销量位居国内行业第一;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稳居全球第一阵营,高空作业平台全球第三,挖掘机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二。2022 年公司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实现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板块整体上市,经营活力进一步释放,经营效率不断提升。公司传统板块逐步企稳,新兴板块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夯实稳健。
柳工研究报告:混改、电动化、国际化三重逻辑共振,国内装载机龙头迈向世界一流

柳工研究报告:混改、电动化、国际化三重逻辑共振,国内装载机龙头迈向世界一流

"柳工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激活企业活力,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以响应全球绿色趋势,同时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三重逻辑齐头并进,为其作为国内装载机龙头企业的持续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柳工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力,在混改、电动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致力于实现技术、品牌与市场的全面升级,迈向世界一流工程机械企业的行列。"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组织架构升级,双能战略开启新成长周期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组织架构升级,双能战略开启新成长周期

首先,理想汽车通过组织架构的全面升级,实现了管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与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战略调整不仅强化了各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还为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通过更加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和市场响应速度,理想汽车正逐步构建起适应行业变革的竞争优势。 其次,理想汽车提出的“双能战略”标志着其正式迈入了一个新的成长周期。这一战略聚焦于“产品创新能力”与“市场运营能力”的双重提升,旨在通过不断推出具有颠覆性创新力的产品,并精准把握市场趋势与消费者需求,实现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和品牌影响力的深化。随着双能战略的深入实施,理想汽车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启更加辉煌的成长篇章。
钧达股份研究报告:布局海外高盈利市场,业绩有望率先反转

钧达股份研究报告:布局海外高盈利市场,业绩有望率先反转

1 )由于供需错配,电池片盈利承压,二三线厂商面临资金困难,越来越多项目终止、转让、破产,行业拉开兼并重组序幕。预计 24Q4~25Q1 需求淡季行业将加速出清,电池片环节有望率先迎来供需拐点。2)公司 TOPCon技术、效率、成本领先,已掌握边缘钝化技术,聚焦 PolyFinger技术,布局 TBC、钙钛矿叠层等前沿技术。在技术快速迭代过程中有望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持续保持领先优势。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由23年4.7%快速提升至24Q1的11.6%。公司在阿曼建设 5GW 产能预计 2025年投产,有望以较低成本进入高盈利的美国市场。随着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凭借海外市场高盈利,公司业绩有望率先反转。
歌尔股份研究报告:声光电龙头领航消电创新,心向AI星火将燎原

歌尔股份研究报告:声光电龙头领航消电创新,心向AI星火将燎原

零件整机协同发展,精准卡位实现业务重心转移。公司始终坚持“零件+整机”战略布局,形成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智能硬件三大产品矩阵。复盘成长轨迹,歌尔总能紧抓市场机遇,精准卡位布局强化自身龙头地位。从最初的声学业务起家,到 2010 年切入果链、2018 年进入 AirPods 供应链、2020 年独供 Oculus Quest,每一步都彰显了公司的前瞻布局眼光。随之而来的是业务结构的悄然变动,从最初的精密零组件占主导到 2019 年声学整机业务反超,最终 2021 年智能硬件接力公司成长。可以说,歌尔在精准卡位布局过程中逐渐实现了业务重心的转移。2023 年于歌尔而言是较为艰难的一年,前期 AirPods 遭遇砍单叠加 Quest Pro 销量不及预期,造成当年归母净利润同比-37.80%。今年 AirPods 和 Quest 新品或将发布,这对歌尔来说是实现业绩修复的机会,2024 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190.44%,业绩修复效果初显,展望未来,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新品驱动红利。
江淮汽车研究报告:自主业务向上,华为赋能豪华标杆

江淮汽车研究报告:自主业务向上,华为赋能豪华标杆

公司简介:业务全面的老牌国资车企,主业向上 江淮汽车前身是 1964 年成立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多年深耕汽车领域。目前已成为一家集商用车/乘用车/动力总成研产销服于一体、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包括“钇为”、“思皓”、“瑞风”、“JAC”等品牌。 自主业务:聚焦核心主业,出口&商用车是业绩强支撑点。 1)出口:先发优势明显,成为销量重要增长点。公司深耕出口 30 余年,海外布局超 130 个国家和地区,渠道布局优势明显。2023 年出口近 17 万辆,同比增速 48%,境外及港澳台地区收入占比达 58%,首次超过国内,海外毛利率 9.85%,连续 2 年同比增长。2)商用车:轻卡伴随行业复苏,有望回归历史均值。公司为轻卡行业龙头之一,市占率稳居前列。受 2020年销量透支及疫情影响,国内销量连续两年下滑。当前国四淘汰+超载治理+需求透支基本出清,国内轻卡行业景气度持续修复,江淮作为行业龙头或将充分受益,销量及毛利率有望回归历史区间。3)乘用车:车型精简&产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2018-2022 年,受到行业竞争格局影响,乘用车业务毛利率始终在 4%以下,甚至一度为负。伴随公司车型精简策略推进、重磅新车的上市,同时出口和资产处置提升产能利用率,单车折旧摊销等可变成本的收缩,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拥有三大核心能力,进入电动智能新时代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拥有三大核心能力,进入电动智能新时代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拥有三大核心能力,进入电动智能新时代》由国投证券发布,对理想汽车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理想保持战略正确性,实现 0 到 10 的高速发展 0 到 1 阶段: 组织架构:以李想为核心,推行高效垂直型架构,重视团队管理,使用四步法、OKR 等工具提高垂直型架构效率。
中汽股份研究报告:汽车试验场领军者,智能网联二期投产向上

中汽股份研究报告:汽车试验场领军者,智能网联二期投产向上

该汽车试验场领军企业成立于2011年,自2015年起在盐城运营,并于2022年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专注于构建先进的汽车试验环境和场景,提供全面的场地试验技术服务。其核心优势在于拥有两块大规模的试验场地:一是占地5500亩的综合汽车试验场,配备13条专业测试道路,于2015年启用;二是占地4000亩的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专注于智能网联测试,于2024年7月正式运行。 在当前汽车行业智能化与网联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凭借稀缺的第三方试验场资源及领先的场地规模配置,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特别是智能网联试验场的建设,满足了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测试的特殊需求,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前瞻方面的优势。
芯动联科研究报告: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领军企业

芯动联科研究报告: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领军企业

芯动联科作为国内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领先研发企业,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实现了稳定量产,还凭借微型化、集成化、低成本高效能的优势,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优异,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在下游应用领域,芯动联科的高可靠领域营收占比最高,凸显了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自动驾驶等新兴场景的发展,对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长,为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