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第6页

汽车行业分析:2025年整车能复制2020年行情吗?

2025年整车行情推演:系统性估值修复+扩散行情。1)特斯拉依然是2025年整车方向标,特斯拉借助【FSD+机器人】有望PS持续向上突破,且带动特斯拉机器人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2)寻找特斯拉在中国的车企映射,国内车企PS有望跟随特斯拉向上突破。2025年国内车企不仅会纷纷【加速智能化战略】,且纷纷对外宣传【机器人战略】。【谁是特斯拉最佳中国车企映射?】2025年市场难以形成统一共识,或根据【新车周期/月度销量边际变化+机器人战略及进展】在不同车企之间形成行情的轮动。

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投入产出篇—资本开支

我们选取申万汽车零部件指数中 216 只成分股划分为 8 大板块、20个细分赛道,分别为内饰零部件(传统内饰件、座椅及附件、安全系统)、外饰零部件(传统外饰件、车灯及附件)、车身零部件、底盘零部件(制动器、转向器、悬架减震、车轮、轮胎)、电子电器零部件(智能化系统及零部件、线束/线缆/连接器)、动力总成零部件(三电系统、热管理、发动机/变速器零部件)、精密件(齿轮、轴承、其他精密件)、模具,通过资本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析各板块资本开支强度及资本开支景气度,通过资本开支及营业收入、净利率变化分析当前各板块资本开支成长性。

2025汽车行业:政策托底,智能化提速

2024年一季度小米发布第一台电动车SU7,上市即成为爆款。SU7的销量攀升成为小米股价的催化剂 4月商务部等部门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对于报废旧车并购买符合要求的车辆给予购车补贴,旨在拉动国内汽车销售规模。同时在4-5月间,行业价格战依旧激烈 7月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加大以旧换新补贴力度,下半年汽车内需进一步增强 四季度乘用车销量月环比提升,透支部分2025一季度需求

汽车智驾行业的梳理与思考:向智驾2.0时代迈进

纯视觉或更适配端到端,并有望从智驾迁移至人形机器人:当前国内主机厂已陆续切换至端到端大模型(以感知层端到端+决策规划层端到端为主),但纯视觉vs. 激光雷达端到端仍存争议。我们判断,1)纯视觉具备迭代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等特点,预计普适性或更强(有望从智驾迁移至人形机器人);2)当前采用激光雷达+端到端方案的大部分智驾车型存在激光雷达搭载数量不足、车端算力不足或算法能力相对偏弱等问题;3)预计算法优化迭代是实现技术路线突破的关键。

冠盛股份研究报告:汽车后市场出海先锋,积极打造固态电池第二成长级

深耕汽车后市场,拥有 GSP 自有品牌。公司始创于 1985 年,是中国机械工业 500强企业、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产品包括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轮毂轴承单元、橡胶减震系列、转向和悬挂件等。汽车后市场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为 98%左右。同时,公司自 1999 年出海时就在全球推广自有品牌 GSP,2023年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为 44%。

三角轮胎研究报告:“大”现金“小”市值彰显投资价值

近年来欧美等海外市场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中国高性价比轮胎正逐步赢得海外消费者的青睐,24 上半年在海外主流品牌收入增速同比负增长下多数中国品牌依然保有两位数以上的正增长,中国轮胎正凭性价比优势开启“全球替代”。公司重视海外市场开拓,海外收入占比已由 2019 年的 45%提升至2023 年的 60%。公司海外市场销售较为分散,不依赖单一市场,且对美敞口较小,所受贸易风险或低于同行。公司海外目标市场以欧洲与亚非拉为主,在受益于欧洲地区消费降级的同时,亦可享受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

汽车行业深度研究:大型车,自主品牌何以向高端突围?

国内大型乘用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提升。2024 年前三季度,大型车销量达 229.9 万辆,同比+19.6%。自主品牌凭借电动化和智能化份额持续突破, 2024 年前三季度提升至 64.8%。问界、理想等在大型 SUV 市场表现亮眼,但在 40 万以上大型轿车、30-40 万MPV 以及进口车市场,合资品牌仍具竞争力。自主品牌大型车供给丰富,有望凭借电动化、智能化及性价比等优势错位竞争,进一步实现在大型车市场份额的突破。

汽车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政策护航稳增长,智能创新迎未来

2024 年行业销量在以旧换新政策驱动下稳中向上,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2025 年政策有望延续,总量稳中向上。产业链共振,智能化进入加速拐点。推荐:1)电动智能领先的车企:吉利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赛力斯等;2)智能化全球化、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零部件:电连技术、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星宇股份、伯特利等;3)高分红低估值的商用车:宇通客车、潍柴动力、中国重汽。

美国汽车集团品牌百年竞争启示和中国五大汽车集团品牌战略透视

汽车行业是典型的历史周期行业,在百年行业进化中,各个国家汽车工业集团展开生死角逐,大量汽车品牌消亡或边缘化,同时也有很多国家汽车品牌集团发展壮大起来。面对数次能源危机和不同经济周期,日本、美国、欧洲等主要汽车集团企业在关键转折时期的决策和判断存在战略级参考价值,他们的共性特征对于我们崛起中的中国汽车工业集团企业来讲具有重大历史借鉴意义。 中国汽车工业作为后来者发展时间有限,在与全球其他发达工业国家优秀汽车品牌企业市场竞争过程中,自主汽车品牌难免会出现战略决策失误,从而导致企业不得不面对生死存亡的境况,或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资源浪费。中国自主品牌决策层不但存在巨大历史盲区,而且缺乏全局竞争视角。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代表性的跨国汽车集团企业和本土自主汽车品牌企业研究,立足时空关系和经济周期,洞察汽车行业进化迭代的品牌竞争规律,指出行业竞争的根本指导原则。

CES 2025专题报告:驱动AI汽车机器人数据飞轮

CES 2025:开启 AI 汽车机器人新篇章。CES 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科技展览之一。AI 技术是 CES 2025 的核心主题,汽车出行技术位列 CES 2025三大重点类别之一,汽车相关参展商数量达历届之最。我们认为,CES 2025 展会揭示智能汽车领域四大新趋势: 趋势一:自动驾驶与机器人走向深度融合。英伟达提出机器人三大计算平台协同解决方案,形成从训练到优化再到执行的完整体系,并于 CES 2025 推出物理 AI 世界基础模型 Cosmos,能够生成大量可控的基于物理学的合成数据,加速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模型开发。CES 2025 上,速腾聚创、图达通等激光雷达厂商发布机器人领域新战略、新产品,向机器人新蓝海全面转型。多家国内外机器人厂商亮相,智能化、场景多元化成为两大发展趋势,国产人形机器人整机厂百花齐放,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生态位。我们认为,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端与产业端正在走向深度融合,开启具身智能新纪元。

2025年汽车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整车的增量份额卡位与汽零的前瞻科技转型

整车:国内替代与海外产能同步加速,智驾普适化,同源延展机器人23-24年在年度平稳季度波动的总量大β中强势自主品牌不管是份额还是股价均呈现显著的强α属性,我们判断25年该特征依旧持续,基于:①合资依旧有15-20%的份额可出清(自主替代的确定性空间);②自主与合资的产品力差距依旧在持续扩大(合资依旧缺优质电车供给,自主智能化配置加速提升);海外贡献增量及更高盈利弹性,25年各车企加速海外本土化建厂落地,逐步从“中国造车全球买”过渡到“全球造车全球卖”,加速远期全球份额空间提升;智驾维度,25年各车企基本基于自家智驾能力均具备城市NOA产品,同时搭载低成本智驾方案(纯视觉等)的≤20w产品更加丰富;此外,较多主机厂基于技术和供应链同源性延展机器人业务(特斯拉业务形态是车企远期战略共识)。25年整车股具备智驾和机器人属性强化带来的向上估值期权。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