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第7页

VIP免费

汽车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国改、智驾、出海,投资机会共振

行业变局中,关注国改、智驾、出海的投资机会。回顾 2024 年,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加快推进电动化、智能化技术迭代,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实现对合资品牌燃油车型的领先。展望 2025 年,预计新能源乘用车竞争格局仍存变局可能,预计头部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将进一步强化在智能化、生态化等领域优势,强者恒强,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支持下,预计国企将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外部合作等实现困境反转,整车国企仍有望在乘用车市场保持一定份额。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聚焦智能化,关注国际化

乘用车:2025 年智驾渗透率加速提升,插混供给增加,降本增配和兼并重组是关键词。预计 2025 年中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零售总量分别为 2851/2339 万辆,同比分别+5.6%/+3%;批发高增长主要由于出口带动,预计 2024/2025 年乘用车出口量为543/651 万辆,同比分别+22.4%/+20%。(1)电动化:2024 年 EV 增速放缓 PHEV高增长,比亚迪和赛力斯等企业受益。2025 年更多 PHEV 供给增加,PHEV 细分市场竞争加剧,但仍存在爆款机会。(2)智能化:随着供给端配套车型价格带下沉,需求端端到端架构拉高模型上限提升体验,2025 年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大疆/小鹏等纯视觉低成本方案有望放量,带来 10-20 万元高速 NOA 渗透率提升,纯视觉/单 OrinX/OrinY 方案有望放量,预计 20-30 万元城区 NOA 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3)投资方向:降本增配预计是 2025 年车市的主旋律,降本不仅仅依靠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让利,还依靠车企自身的战略聚焦,智能化是增配的重要方向。兼并重组预计是 2025 年车市的另一个关键词,上汽和广汽等在积极推动改革。
SVIP免费

2025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智能为矛、需求为盾;新技术、新格局寻升级

“智驾平权“趋势下,性价比方案渗透率提升下的零部件增量(摄像头用量提升、中算力智驾芯片大规模上车等),关注德赛西威、科博达、经纬恒润、保隆科技、地平线、比亚迪电子等。 优秀汽零公司全球化仍为长期成长路径,当前估值已反应美国关税预期,后续随着海外客户节奏变化(特斯拉新车型与机器人,欧洲、亚太地区同样有出海全球化空间),以及马太效应强化,有望带动白马公司估值回升,关注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福耀玻璃、新泉股份、双环传动、银轮股份、敏实集团等。

2025年汽车行业年度策略:混动高增,智能化平权,出口稳健

从整车竞争来看,不排除2025年将会更加激烈,新能源渗透率继续提升,同时自主品牌竞争力继续增强。我们发现2024年新能源市场混合动力+增程技术方案保持高速增长,而纯电增速放缓,我们认为这个趋势会在2025年维持。细分价格带维度,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2024年15万以下价格带销量快速增长,15-30万价格带继续扩容,30万以上保持稳定。我们认为以旧换新政策将有望延续,但不排除报废补贴减少而增加置换补贴以更大力度的拉动车市消费,为2025年的车市增长保驾护航。 我们认为2024年整车出口好于预期,海外丰厚的利润也为国内车企的盈利提升提供动力。展望2025,俄罗斯、巴西、中东、欧洲、北非等地区依然具有增长潜力,我们认为国内车企的海外销量增长还能够维持。
VIP免费

印度汽车分析报告:起大早赶晚集,机遇挑战并存

印度汽车产业发展萌芽于 20 世纪 40 年代,在亚洲是继日本之后的第二个制造汽车的国家,也是远远早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国家之一。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印度也彻底摆脱殖民地统治,于1947 年 8 月 15 日独立,1950 年 1 月 26 日印度成立共和国,并且仍为英联邦成员。随后印度汽车工业发展开始艰难起步,在 1983 年以前政府实施严格保护的“国有化”计划经济发展战略,外企必须与本土企业配套,进口也实施严格的配额制度,导致印度汽车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局限于商用车领域。1984 年开始进入变革期,推行以“企业为中心”的经济政策,逐步放开汽车市场限制,个别外资车企开始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进入。1990 年印度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和苏联开始解体,1991 年 7 月印度开始实施“以市场为中心”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等部门的管制,其中 1993 年印度政府取消了乘用车的生产许可证制度。随着印度经济自由化、市场有条件开放化、关税和消费税降低,美国、韩国和日本等跨国车企纷纷涌入,竞争愈演愈烈。2000 年以来印度全面放开国内市场,政府随后取消进口限制和允许外商全资控股,跨国车企纷纷选择独立,一边抢占本地市场,一边拓展海外市场,印度汽车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锐明技术研究报告:汽车智能化“龙腾四海”

领先商用车产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外营销网络推动全球布局。锐明技术作为一家领先的 AIoT 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深耕商用车领域 20 余年,逐步在全球市场中建立了稳固的地位。同时,随着 AI 创新的引领,公司在商用车监控及信息化业务领域持续稳步推进,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随着车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公司也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通过海外一国一策的销售策略扩大销售网络,已经设立了多家境外子公司办事处。推动企业本地化和创新化,并计划进入欧洲前装市场,未来利润空间可观。锐明技术借助技术优势及行业经验,为后续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汽车行业年度策略报告:增程车2.0,AI智驾1.0

增程 2.0 时代,扩容与迭代共振。汽车内需会是 2025 年促消费政策的重要着力点,预计 2025 汽车内销增幅高于 2024 年。增程车扩容趋势确定,技术迭代(更高纯电续航、超快充、低温性能改善)和成本优势将使得增程车中长期有数倍扩容空间,增程是中高端新能源车重要动力形式,我们预计 2025 年增程车销量达 220 万台左右,同比增长 80%,中长期空间有望达到 750 万台。问界、理想等当前主要增程玩家更多享受增程扩容红利。 AI 智驾 1.0 时代,迎来体验之战、规模之战。基于端到端智驾方案的车位到车位智驾功能释放是 2025 年智驾体验第一块试金石,适应场景、接管里程、拟人度是衡量 AI 智驾体验的三个维度,高阶智驾车保有量越高、数据池“活水”越多,智驾迭代越快。智驾硬件降本、配置车型价格带下沉以及高阶智驾标配是三个提高保有量的手段。预计智驾硬件成本两年降低一半,20 万以上新车有必要标配高阶智驾。综合研判,目前华为 ADS、理想、小鹏走在行业前列,传统车企极氪、长城也在加快跟进。

华测检测-汽车芯片产品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及深圳对策研究

汽车芯片是汽车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一类半导体产品,主要用于汽车上的电子控制系统,以及车载电子控制系统。随着智能联网、自动驾驶和新能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芯片的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这些芯片在汽车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分为计算与控制芯片、信号与接口芯片、功率半导体、存储芯片和传感器芯片。这些芯片需要具备高性能、小型化和低能耗等特点,同时也必须符合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要求。
SVIP免费

恒帅股份研究报告:精研汽车微电机,分享ADAS红利

1)恒帅股份:微电机龙头,开拓ADAS第二曲线。2001年,恒帅微电机成立,公司主要从事车用电机技术、流体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电机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2)微电机:车市消费升级,充分利好微电机市场。汽车微特电机使用数量多少与汽车档次成正比,乘用车需要的汽车电机数量较多,普通轿车至少配备20-30个,而高端豪华型轿车则需要配备60-70台甚至上百个。按照单个价格20元测算,对应普通轿车、高端豪华轿车的单车均价为400-600元、1200-1400元。随着换购占据主流,消费升级逻辑逐步明显,驱动微特电机市场扩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