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免费 芯动联科研究报告:高性能MEMS惯性龙头加速国产化 芯动联科 MEMS 国产化 芯动联科是国内稀缺的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公司,过去三年收入/净利润 CAGR为 42.9/47.2%。公司产品技术和性能与国外大厂比肩,我们看好公司在高性能、高可靠领域逐步实现对海外厂商和对传统惯性产品替代;且随着高端工业、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发展,下游需求有望推动公司产品持续放量。
2025年电子行业投资策略:AI+国产化双轮驱动,关注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链投资机遇 电子 AI 国产化 半导体 产业链 2028 年 AI 基础设施市场支出超 1000 亿美元。根据 IDC 的数据,2024 H1,全球用于计算和存储硬件的 AI 基础设施支出同比增长 37%,达到 318 亿美元;2028 年,AI 基础设施支出预计超过 1000 亿美元,其中服务器占总支出的 75% ,加速服务器占总支出的 56%。 中国 AI 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加,国产 GPU 竞争力不断提升。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 年中国 AI 芯片市场规模达到 850 亿元,同比增长 94.6%;2024 年将增长至 2302 亿元。目前 AI 算力芯片市场以 GPU 为主。国内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厂商在 GPU 领域进行了布局,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提升竞争力。
SVIP免费 半导体行业2025年年度策略报告:AI将是强引擎,国产化有望进深水区 半导体 AI 国产化 回顾及展望:基本面及指数均向好,2025 年复苏延续且更均衡。半导体行业在 2024 年 3 季度以来表现强劲。国家刺激政策的出台,释放了市场流动性,同时行业又恰逢其处在恢复周期,业绩同比显著向好,估值也在提升,股价大幅反弹。截至 2024 年 12 月 10 日,半导体指数累计上涨了24.49%,跑赢沪深 300 指数 8.04 个百分点。从基本面看,目前半导体行业处在恢复最好的时段,月度收入持续创出新高。半导体作为典型的周期和创新叠加的行业,在消费电子复苏和人工智能的创新共振中,快速向好,尤其是存储和处理器受益最为明显。WSTS 预计 2024 年行业增速 约为19%,达到本轮周期增速的高点,市场体量有望超 6000 亿美金,但增长主要来自于存储和处理器,复苏步调并不一致。2025 年,AI 仍是主旋律,存储市场进入平稳阶段,其他领域也将恢复增长,行业不再是 AI 和存储的“双人舞”,模拟、光电子、功率等均有机会。
黑芝麻智能专题报告:技术实力较强,产品快速迭代,受益于智驾产业浪潮及国产化趋势 黑芝麻智能 智驾 国产化 智驾产业大趋势明确,高阶智驾渗透率快速抬升。智能汽车市场规模目前仍在迅速增长,根据地平线招股书引用的交强险和灼识咨询数据统计信息,2023 年新增乘用车销量达 2170 万辆,其中,智能汽车销量达 1200 万辆,预计 2030 年智能汽车销量将达到 3000 万辆,近 8 年 CAGR 达 12%。在政策红利、技术进步、OEM 差异化竞争、消费者需求攀升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其中高阶智驾渗透率近年增长更为迅速。根据佐思汽研数据,按照国内乘用车智驾功能装配量口径,2023 年 L2、L2+、L2.5、L2.9 的装配量同比增长了 37.0%、71.9%、124.9%和 63.1%,按照新上市乘用车口径,L2.9 为代表的高阶智驾渗透率正快速提升。
HBM产业链专题报告:国内AI发展胜负手,国产化迫在眉睫 HBM 产业链 AI 国产化 HBM是AI时代的必备品,重要性不亚于GPU/TPU,目前行业空间正快速增长。AI的发展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存储容量、能源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BM相比传统采用DRAM的方式,具有高带宽、高容量、低功耗和小尺寸四大优势,是AI时代不可或缺的产品,已逐步成为AI加速卡(GPU、TPU等)的搭载标配,价值量占比最高且仍在进一步提升,重要性不亚于GPU/TPU。根据TrendForce,基于三星、海力士和美光的出货口径,2023年全球HBM产业收入为43.5亿美元,预计2024年快速增长至183亿美元,同比涨幅超过300%,2025年涨幅预计仍将超过100%,市场空间呈现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