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第11页

博通研究报告:并购之王,构建全新AI格局

AI 浪潮驱动内生增长,网络业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无线业务有望跟随苹果换机周期加速增长;VMware 收购整合顺利,持续释放利润,为公司注入外延发展活力。 AI 浪潮驱动,网络业务高速增长。公司与 AI 相关的收入主要来自定制 AI加速芯片、以太网交换芯片、PHY 芯片、PCIe 交换芯片、光通信芯片、DSP 芯片等产品,均处于业界领先状态,公司是相关环节的核心供应商。公司预计 24 财年 AI 收入将大幅增长至 110 亿美元,占营收目标 510亿美元的 22%。展望未来,预计随着推理需求持续增大,以太网交换产品份额有望提升,公司网络业务将充分受益,实现高速增长。

立讯精密研究报告:紧抓AI时代机遇,成长再上新台阶

公司以消费电子连接器产品起家,不断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以及外延并购,实现自身能力及产品领域的不断深化和横向拓展,通过从零件、模组到系统,顺向或逆向的垂直整合,不断挖掘价值的深度。目前公司业务深度覆盖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及医疗等板块,拥有众多全球头部客户资源,已成为“大且强”的精密制造龙头企业。

科技行业专题研究:AI大模型时代的全球产业链重构(211页)

2023 年 6 月,我们发布《AI 2.0:十年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建议投资人按照算力基础设施->硬件载体->大模型平台->应用的顺序寻找受益标的。回顾过去一年的表现,我们看到:1)以英伟达为代表的海外算力板块大幅上涨,但国内表现分化;2)AI 手机等硬件发展低于预期;3)百模大战告一段落;4)AI 应用生产力工具先行。展望未来,AI 大模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带动家电、PC、手机之后的第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我们看好:1)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在这轮 AI 换机周期下显著受益;2)包括设备、制造、芯片设计、整机在内的国产算力产业链稳步发展;3)中国大模型应用出海。我们认为:1)AI 手机的国产化和 2)国产算力链出海存在一定挑战。

电子行业2024中期策略报告:从云到端,AI引领电子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云端持续高景气,看好全球 AI 算力机遇。GPU 出货增速的底层逻辑:Scaling Law。传统的小模型中,性能与计算量之间存在一个极限,当过度训练时反而会出现过拟合的状况,使得模型性能下降。但是Scaling Law 表明,对于大模型,通过增加数据量、扩大模型规模以及延长训练时间,可以实现模型性能的持续提升。ODM 厂商在算力产业链占据关键位置,关注服务器和交换机核心厂商。从上游看,服务器内部的 GPU 是基本的计算单元,通过高速交换机组成大型的运算网络。展望未来,伴随 AI 训练需求持续扩大,推理市场蓝海启航,服务器和交换机产业链上的优质厂商值得关注,包括 GPU、PCB、ODM、存储及各类零部件厂商。

2024版叉式移动机器人行业:(AGVAMR)产业发展蓝皮书

《叉式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发展蓝皮书(2024 版)》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根据 CMR 产业联盟统计数据研究的最新成果,蓝皮书调研统计了国内外超 80 家叉式移动机器人本体企业 2023 年相关业务数据以及近 100 家供应链企业数据,同时结合国内外各细分行业头部用户内部移动机器人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信行业分析:AI算力激涌,光通信乘风而上,通信+踏浪前行

随着22年11月OpenAI公司发布ChatGPT,海内外AI模型军备竞赛打响,全球对算力的需求激增,需要通信互联产业快速发展与之相匹配。持续重视AI核心标的的投资机会:海外线AI核心方向如光模块&光器件、液冷等领域值得重视,持续核心推荐;此外国产算力线如国产服务器,交换机,AIDC等方向核心标的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1. AI应用发展不及预期风险:AI应用持续迭代,存在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可能性,导致整体行业发展进度放缓。2. 海外大厂投资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影响下游供应链需求。3. 中美摩擦升级风险:中美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摩擦加剧。4. 行业竞争加剧,价格和盈利能力下降风险:进入行业的厂商增加,价格竞争使得盈利能力下降。5. 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相关公司产品研发、推广以及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通信行业中期策略:踏浪而行,AI引领产业新篇

回顾 2024 年上半年,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数字经济正加速驱动产业变革。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张,数字经济成为全球产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引擎。大模型和生成式 AI 备受瞩目,AI 应用百花齐放。2024 年 2 月以来,AI 大模型陆续迭代升级,OpenAI发布旗下首个 AI 视频生成模型 Sora,谷歌发布新一代 AI 大模型Gemini 1.5,AI 与算力发展相辅相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预期带动通信行业估值回升。

机器人传感器行业深度报告:感知能力决定机器人落地场景,各类传感器多方面赋能

机器人外部感知能力需求提升,传感器为发展重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快,特斯拉 Optimus、Figure、优必选等国内外机器人性能持续提升,有望步入量产阶段。对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而言,机器人内部与性能相关的力感知能力和与外部交互相关的触觉、视觉、听觉能力都极为关键,直接影响机器人可使用的范围。机器人各精密加工零部件国内产业链逐步走向成熟,传感器有望成为下一国产替代重点。

HBM行业专题报告:跨越带宽增长极限,HBM赋能AI新纪元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对高算力和带宽的需求推动了存储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的DRAM,HBM技术采用垂直堆叠DDR芯片与GPU封装实现高带宽、低延迟和低功耗,突破了传统内存的限制,适应AI时代的新需求。目前全球市场由海力士、三星和美光主导,中国厂商如武汉新芯、长鑫存储和华为也在积极推进HBM国产化,市场供需缺口仍持续扩大,DRAM涨价周期叠加AI驱动下,HBM价格预计继续上涨,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达到约70亿美金。

人形机器人丝杠行业深度报告:核心传动精密部件,国产化未来可期

人形机器人浪潮带来丝杠国产替代机遇。人形机器人丝杠和汽车、机床丝杠的结构、精度、大小不同,我们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是一场对丝杠技术的全新革命,有望间接缩短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之间的技术差距。此外未来人形机器人量产后或将将重心向规模化降本转移,与外资厂商相比,内资厂商具备人力成本低、国产设备采购价格低、工艺迭代速度快等多种优势,未来有望紧抓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机遇,快速实现国产替代。

Apple Vision Pro专题分析:Apple Vision Pro入华,到底会带来什么?

6月28日后,Apple Vision Pro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我们认为其是当前毫无疑问的增强/虚拟现实设备标杆,入华后将对AR/VR/MR产业的产品范式与内容生态带来积极影响。 产品范式方面,Vision Pro确立了VR+VST将成为相当长时间内通用MR产品的核心形态和技术路线,其中光学显示与核心计算模块的技术方案也具备参考和跟进意义。 内容生态方面,国内内容厂商上线Vision Pro的逻辑更加顺畅,更加有利于国内AR/VR/MR内容生态的培育和发展。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