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第四范式研究报告:技术为本,生成式AI助力大数据到决策智能

第四范式研究报告:技术为本,生成式AI助力大数据到决策智能

第四范式是国内的决策智能解决方案龙头厂商,商业化落地趋前。公司专注于提供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智能解决方案,通过逐步拓宽行业覆盖、持续渗透标杆客户以及直销集成并行的客户策略实施,不断扩大用户基础,提升市场影响力,为长期增长奠基。目前,产品及服务已广泛应用于金融、零售、制造、能源电力等领域。
伯特利研究报告:汽车制动领域领军者,剑指底盘一体化

伯特利研究报告:汽车制动领域领军者,剑指底盘一体化

国产制动系统龙头企业,剑指智能底盘一体化。公司是全球第二家实现 EPB量产、中国首家实现 ESC 量产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机械制动(23 年收入占比 45%)、智能电控(23 年占比 44%)、机械转向(23 年占比 6%),其中机械转向为 22 年收购新业务,目标发展为智能一体化底盘供应商。公司主要客户为奇瑞、通用、福特等,其中奇瑞旗下子公司芜湖奇瑞科技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 15%。 智能化加速 EHB 渗透,公司充分享受国产替代红利。根据观研天下预计,25年国内 EHB 市场规模达 149 亿元,22-25 年 CAGR 为 21%。其中 one box 集成度高、能量回收效率高。22 年国内 EHB 市场中博世+大陆+采埃孚市占率合计 96%,但近年汽车芯片出现短缺,让车企重视供应链安全。公司作为国内制动第一梯队,充分享受国产替代红利:1)产品领先优势明显: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 One-Box 方案量产的企业,与国外量产时间差距缩短为 5 年(EPB为 10 年);2)量产经验丰富,奠定产品升级的数据基础:23 年公司智能电控产品销量达 372 万套,同增 49%,处于国内第一梯队;3)产品认可度高,背书效应强:公司与奇瑞等绑定程度较深,示范效应助力开拓新客户;4)前瞻布局 EMB,有望在行业下一轮产品升级中加大自身竞争优势。
黑芝麻智能专题报告:技术实力较强,产品快速迭代,受益于智驾产业浪潮及国产化趋势

黑芝麻智能专题报告:技术实力较强,产品快速迭代,受益于智驾产业浪潮及国产化趋势

智驾产业大趋势明确,高阶智驾渗透率快速抬升。智能汽车市场规模目前仍在迅速增长,根据地平线招股书引用的交强险和灼识咨询数据统计信息,2023 年新增乘用车销量达 2170 万辆,其中,智能汽车销量达 1200 万辆,预计 2030 年智能汽车销量将达到 3000 万辆,近 8 年 CAGR 达 12%。在政策红利、技术进步、OEM 差异化竞争、消费者需求攀升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其中高阶智驾渗透率近年增长更为迅速。根据佐思汽研数据,按照国内乘用车智驾功能装配量口径,2023 年 L2、L2+、L2.5、L2.9 的装配量同比增长了 37.0%、71.9%、124.9%和 63.1%,按照新上市乘用车口径,L2.9 为代表的高阶智驾渗透率正快速提升。
赛力斯研究报告:携手华为,开启新豪华之路

赛力斯研究报告:携手华为,开启新豪华之路

在跟华为业务+股权合作的模式下,公司业务迎来高速增长,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问界新 M7 系列,截至 2024 年 11 月 27 日,2024 年已累计交付量突破 18 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问界 M9 上市 11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18 万台,连续 7 个月位居中国市场 50 万元以上车型销量第一。问界系列车型销量高增推动公司营收高速增长,利润端同比扭亏为盈。随着后续公司 M8 等新车型陆续上市,旗下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蓝电逐渐发力叠加AITO5、AITO7 等车型出海,公司营收端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四维图新研究报告:智能驾驶产业整合者

四维图新研究报告:智能驾驶产业整合者

从图商转型为以科技和软件为核心的新型 Tier1。公司成立之初主营业务为汽车前装导航电子地图。伴随汽车产业的变革和市场的变化,公司已坚定聚焦汽车智能化赛道,主攻以智驾为龙头,整合芯片、座舱、数据的软硬一体组合产品解决方案。战略转型期业绩端有所承压,净利润侧仍处于亏损状态。智驾产品当前营收占比低,但未来营收结构可能随公司资源向智驾业务倾斜而逐步发生变化。 智驾产业趋势明朗,但竞争者众多。产业端,高阶智驾迎来渗透拐点,L2+开始向 10-20 万元级车型下沉渗透。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参与者众多,包括以技术生态深度赋能车企的华为、以新势力为代表的主机厂及由 L4 切入 L2+乘用车智驾市场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等。
工程机械行业海外龙头复盘专题:“县城小铁厂”的逆袭,小松模式煜煜生辉

工程机械行业海外龙头复盘专题:“县城小铁厂”的逆袭,小松模式煜煜生辉

小松 70 年代就开始发力全球化,营收规模持续提升,多年排名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二,仅次于卡特彼勒。小松制造所于 1921 年成立,长年以来坚持全球化扩张,海外营收从 1966 年 185 亿日元增长至 2023 年 34282 亿日元,过去 57 年实现收入体量实现超 185 倍增长,23 年海外收入占比达近 90%。短期角度来看,24Q2 小松传统地区北美、欧洲、日本增速放缓,新兴市场中中国、俄语区、大洋洲表现较好,24Q2 同比增速达 14%、53%、55%。
百度集团研究报告:AI驱动智能云高增长,AI应用及智驾加速落地

百度集团研究报告:AI驱动智能云高增长,AI应用及智驾加速落地

国内互联网云业务低谷期已过,AI 已拉动国内互联网云业务和广告业务收入增长。随着消费互联网用户红利结束,以及宏观影响企业 IT 支出,21-23 年国内公有云市场增速明显放缓;但我们认为国内互联网公司在 AI 云时代竞争力将提升,算力(已加大投入广泛采购芯片,且部分公司有自研芯片能力),算法(工程师资源充足)、数据场景(强流量入口优势)均有优势。当前国内互联网公司均已推出大模型以及文生视频等细分产品。AI 应用在 B 端落地进展相对更快, C 端核心落地推荐场景,同时提升广告“量”和“价”。国内互联网公司中,阿里、百度均已量化体现 AI 对云业务的贡献。
亿航智能研究报告:资质齐全铸就行业龙头,百花待放亿航已摘头筹

亿航智能研究报告:资质齐全铸就行业龙头,百花待放亿航已摘头筹

全球首家三证齐全的eVTOL企业,商业化进程领先。公司深耕无人航空器领域,形成了以EH216系列、VT系列等为核心的产品矩阵,为空中交通、空中媒体等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2023年10月/12月/次年4月,EH216-S先后取得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成为全球首款取得适航三证的无人驾驶eVTOL航空器。受下游客户需求激增的影响,公司营收回归增长序列,净利润亏损不断收窄。
潍柴动力研究报告:重卡动力国内领跑,多业务协同打开业务增长新空间

潍柴动力研究报告:重卡动力国内领跑,多业务协同打开业务增长新空间

深耕发动机领域二十余年,以内燃机为中心,多元化布局全面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智慧物流等板块,拥有潍柴动力发动机、陕汽重卡、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潍柴净利与重卡行业销量有较高的关联度,随着海外并购多元发展成果逐步显现,2023 年开始净利增速显著强于行业销量和营收增速。2023 年营收和净利重回正轨,24H1营收保持稳定,净利持续高增长。24Q1-Q3 公司营收 1619.54 亿元,同比+0.98%;归母净利润 84.01 亿元,同比+29.23%。
山推股份研究报告:挖掘机再添成长性,大推放量进行时

山推股份研究报告:挖掘机再添成长性,大推放量进行时

公司控股股东为山东重工集团,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潍柴动力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 15.78%。山东重工集团是一家在国内领先、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装备跨国集团,旗下包含潍柴动力、中国重汽、陕汽重卡、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山推股份、中通客车、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以及意大利法拉帝、德国凯傲集团、德国林德液压、美国德马泰克、美国 PSI、法国博杜安、加拿大巴拉德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各品牌之间存在技术、渠道等多方面的协同效应。 主机+配件的协同布局,在推土机地位稳固的基础上向挖机发力。公司主营产品分为工程机械主机、配件、其他业务三大部分。主机产品包括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推装机、矿卡、平地机等等,配件产品则对应主机产品,囊括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所需的底盘件、易损件等。公司拳头产品推土机地位稳固,全球市占率达到 19%。SD60、SD90 等系列超大马力机型填补技术空白,实现国产化替代;同时推出纯电推土机 DE26、 LE 系列纯电装载机、全液压推土机 DH80 等产品完善产品谱系,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电动化节奏加快、电推技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挖掘机、装载机等类型,旨在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发展空间。
赛轮轮胎研究报告:非公路轮胎加速国产替代

赛轮轮胎研究报告:非公路轮胎加速国产替代

公司率先在海外拥有PCR、TBR、OTR轮胎全系列产品制造能力,布局国内、越南、印尼三大非公路轮胎生产基地。截至2023年底,公司现有非公路轮胎设计产能26万吨/年,在建产能18.7万吨/年。2023年内,公司青岛工厂非公路轮胎技术改造完成,新增4万吨/年49 英寸及以上规格的巨型工程子午胎产能。同时越南第一条巨型工程子午胎也成功下线,非公路产能增加至10万吨/年。此外,印尼3.7万吨/年非公路轮胎项目正在推进。公司将液体黄金技术应用于非公路轮胎,针对非公路轮胎在生热、切割刺扎和磨耗等方面的严苛性能要求,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降低矿山单公里运行消耗。巨胎方面,截至2024年10月,公司已具备49-63英寸全系列产品规格巨胎技术,根据赛轮轮胎青岛工厂非公路轮胎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得公司巨胎单吨售价3.29万元,未来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