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研究报告:破晓曙光映前路,扬帆起航赴新篇亿纬锂能2025年是公司基本面显著改善的关键时刻。其中动力业务客户结构显著改善,产能利用率提升对应单位折旧下降,盈利有望迎来转正。储能业务马来西亚工厂将成为国内首个海外铁锂电池产能,拥有稀缺属性,具备39%的定价优势,且价格见底去内卷化预期下大储价格具备率先反转的优势。大圆柱业务标杆企业难题即将攻克,示范效应提振市场信心,公司也将受益。消费业务量利稳定,马来西亚工厂一期投产带来新增量。多业务基本面向上的情况下,公司将成为锂电板块低估值、高弹性标的。
亿纬锂能研究报告:底部逆势扩张彰显宏图,优质资产估值有望重塑亿纬锂能公司从做消费电池起家,目前公司消费电池在多个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动储电池进入产能释放期,营收逐渐超越消费电池,目前动储电池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从盈利能力看,公司动储电池的毛利率位于第一梯队,消费电池业务毛利率行业领先。从经营管理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低于行业龙头、财务费用管理能力较强。从创新能力看,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高于龙头企业。我们认为公司财务及运营良好,属于优质资产,有望穿越周期成长。
小米集团研究报告:新十年目标与征程,“人车家”全生态迈进小米集团全球领先智能手机公司,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小米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4 月, 并于 2018 年 7 月 9 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智能手机收入领跑整体业务,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表现稳健。近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营业收入占比持续超过 50%,2024 年前三季度达 54.67%。同期,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占总营业收入的 28.51%,互联网服务占总营业收入的 9.64%。小米持续推进“人车家全生态”集团战略。公司稳步推进“新十年目标”: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夏厦精密研究报告:小模数齿轮龙头,汽车+机器人持续驱动夏厦精密汽车机器人深耕齿轮行业二十五载,小模数齿轮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 1999 年,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小模数齿轮及相关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医疗器械等产业领域。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5.28 亿元,同比+1.97%。其中,汽车齿轮营收占比 60.25%,是公司第一大业务,营收同比+34.34%,是 2023 年公司业绩主要驱动力。
大疆机器人基因解析:天空到地面的“降维打击”大疆机器人大疆是全球无人机产业颠覆者,“科技艺术品”的极致追求吸引了广大用户。在全球科技盛宴中,DeepSeek、宇树等中国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扛起科技门面大旗。大疆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科技名片,自然也不会在这场盛宴中缺席。作为科技驱动公司,持续的盈利造血能力为大疆新技术研发、拓展新赛道提供了充足弹药。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智能机器人正加速成长为下一个万亿级赛道,相较无人机市场预计扩容超过百倍,对于身具机器人基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大疆来说,或许是下一个理想的战略方向。大疆的机器人基因根植于其创始团队和技术体系,并于 2023 年底将经营范围新增智能机器人。
蔚来研究报告:全价格带布局纯电市场,换电扭亏为盈可期蔚来换电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657.7 亿元、1047.8亿元、1293.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8%、59%、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亿元、-129 亿元、-72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 年 PS 分别为1.05/0.66/0.53 倍。市场对蔚来汽车的盈利能力有所怀疑,认为扭亏为盈比较困难。我们认为 2025 年开始蔚来汽车在盈利能力上会有较大改善,一是汽车业务在新品牌新车型上市后,预计销量毛利均会有较大增长;二是换电站业务随着销量提升以及新租电模式的推进,或可于 2026 年底实现盈亏平衡。
舜宇光学科技研究报告:手机业务受益于光学升级,车载&XR构筑新成长曲线舜宇光学XR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全球手机镜头、手机摄像模组和车载镜头市场均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名。公司成长逻辑:短期看手机业务反转--智能机市场修复,手机光学升级持续,高端产品带动盈利提升,海外大客户业务亦有成长空间;中期看汽车智能化浪潮--公司车载镜头占据核心战略卡位,通过平台化布局车载光学业务,结合智驾下沉趋势有望带来新一轮订单放量;长期看 XR+AI 协同爆发。
安徽合力研究报告:引领电动化、国际化,智慧物流打开新成长空间安徽合力电动化国际化国企叉车龙头,海外营收快速增长。公司是国内叉车双寡头之一,业务包括工业车辆整机、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系统四大板块,实控人为安徽国资委。公司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健全经营机制,业绩稳步增长,2018-2023 年公司营收/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12.56%/17.01%。
特斯拉研究报告:智驾赋能开启飞轮效应,储能、机器人多增长点驱动特斯拉智驾储能机器人汽车:智驾赋能叠加新产品周期,技术供应链共筑护城河。特斯拉是全球领先科技企业,业务包含车/储能/机器人,2024 年核心业务汽车收入贡献79%。特斯拉 2024 年总销量 179 万辆,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 11%份额,Model3/Y 为销售主力。展望后续,公司即将迎来新产品周期(新款 Modely、semi、低价车等),助力销量增长。智驾端,进展不断,特斯拉在智驾领域起定义和引领作用,巨大的云端及边缘端算力投入、超 25 亿英里的 FSD累计行驶里程,均远超其他车企,奠定公司智驾领先地位,FSD 版本持续迭代,功能不断进化,2025 年有望应用于全球更大范围,提升车型产品力提振销量,并作为软件提供新的增长来源。AI 赋能之下,特斯拉正从制造属性转变为制造+AI 属性,汽车业务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水晶光电研究报告:夯筑消费电子基本盘,开拓AR&汽车新增量水晶光电AR汽车二十余载深耕光学领域,多元化布局延续增长,研发转型初见成效。公司成立于 2002 年,2008 年在深交所上市,聚焦光学赛道二十余年,围绕消费电子、车载光电、元宇宙三大应用场景布局产品业务,目前已经构建了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公司坚定研发转型,不断迭代攻破一号工程,公司研发费用从 2019 年的 1.58 亿元大幅提升至 2023 年的 4.24 亿元。公司的上一个一号工程是微棱镜项目,该项目在 2023 年 6 月实现量产,2024 年,公司的一号工程切换到了 AR,着力解决反射光波导的量产性难题。公司预告2024 年全年盈利持续增强,归母净利润预计在 10-11.2 亿之间,同比增长 66.60%-86.59%,公司在 2024 年各业务板块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同时实现了产品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双重增长。
AI产业链全景系列:全球Top100公司有哪些?AI产业链DeepSeek 带动的新一轮 AI 浪潮仍在演绎,我们从本报告开始进行产业链全景梳理。作为开篇,本篇报告首先梳理 DeepSeek 叙事的时间线,其次厘清 AI 产业链最新格局,并在最后精选 100 家产业链 Top 参与者,涵盖中国及海外公司,囊括上市与非上市核心企业,来进行动态跟踪
赛力斯研究报告:拥抱华为,转型豪华SUV领军企业,有望继续发力机器人业务赛力斯华为SUV机器人高速成长的科技型新能源车企。公司 1986 年成立,前身为“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2003 年,通过与东风公司合资,进军整车制造领域;2016 年全面转型新能源,布局电机、电控、电池等核心技术领域,并于当年 6 月上市。2021 年联合华为创立问界品牌,不断推出新车型,自 2021 年公司发布问界 M5 以来,公司先后推出了问界 M7,新 M7Pro,M9 等多款新能源汽车。从 2023 年 9 月开始,降价改款的新 M7 产品力升级明显,同时M9 以其出色的安全性能和先进的智能化设计成为爆款高端 SUV 车型,为销量带来显著增长,带动 2024Q3 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4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