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

SVIP免费

世运电路研究报告:自动驾驶+储能强势驱动,核心业务成长前景清晰

公司深耕电子汽车领域多年,汽车应用市场是公司目前最大的销售市场,为客户提供涵盖电动车三电领域关键零部件产品。公司充分利用在汽车PCB 领域已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实现了多项 PCB 技术的领先,包括汽车用高速 3 阶、4 阶 HDI PCB 和 HDI 软硬结合板。未来,公司将持续提高技术和产能的匹配度,铸造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车 PCB 领域的领先地位。2023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19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96 亿元,同比增加 14.17%。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多年来积累的客户资源、位于行业领先的技术工艺水平和与特斯拉的合作,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有望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特斯拉研究报告:智驾赋能开启飞轮效应,储能、机器人多增长点驱动

汽车:智驾赋能叠加新产品周期,技术供应链共筑护城河。特斯拉是全球领先科技企业,业务包含车/储能/机器人,2024 年核心业务汽车收入贡献79%。特斯拉 2024 年总销量 179 万辆,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 11%份额,Model3/Y 为销售主力。展望后续,公司即将迎来新产品周期(新款 Modely、semi、低价车等),助力销量增长。智驾端,进展不断,特斯拉在智驾领域起定义和引领作用,巨大的云端及边缘端算力投入、超 25 亿英里的 FSD累计行驶里程,均远超其他车企,奠定公司智驾领先地位,FSD 版本持续迭代,功能不断进化,2025 年有望应用于全球更大范围,提升车型产品力提振销量,并作为软件提供新的增长来源。AI 赋能之下,特斯拉正从制造属性转变为制造+AI 属性,汽车业务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储能行业剖析: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液流电池商业化正在加速

容量型长时储能是发展趋势,我们预计 2025-2030 年中国内地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约190GW,是现有装机规模的2.4 倍,到2030年4 小时以上储能装机占比达到50%。在长时储能,技术格局仍在演变中,我们看好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的发展,当前压缩空气储能在成本上具有优势,但液流电池仍有降本空间,未来两者的市占率要视乎其降本节奏。氢储能是长时储能的终极目标,考虑到当前技术成熟度不足,我们预计氢储能的商业化有望在 2035 年之后加速。

储能行业专题报告:Presentation,降息与补贴加持,美国储能市场高景气延续

高IRR+降息+电网不稳定+补贴,美国储能高景气度可持续。据EIA,2023年美国新增储能6.57GW/18.71GWh,保持高增速。高IRR是美国储能市场高景气度的重要原因,加州德州独立储能IRR均高于20%。降息周期来临,IRR有望再提升,在70%借贷比例&无30%税收抵免情况下,5年和10年和20年还款情形下,利率每降低1个点,IRR分别约提升0.42pct、1pct和1.44pct。新能源转型,电网老化问题突出,储能助力电网调节。美国70%的输电线路和电力变压器运行年限在25年以上,60%的断路器运行年限超过30年。补贴政策也是高IRR的重要构成,ITC为美国储能提供30%的易满足条件的税收减免。
VIP免费

亿纬锂能研究报告:消费景气复苏,储能扬帆起航

布局动力储能,2023 盈利仍增。据公司公告,公司产品大致分为三类,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其中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动力和储能电池的下游领域分别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公司 2023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仍保持增长。公司近年来营收和净利润总体保持增长态势,经历了连续两年的高增速,2023 年公司营收 487.8 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健增长,2023 年达到 40.5 亿元,同比+15%。

储能行业全景图2024(上)大储篇:大储扬帆出海,市场多点开花

新型储能:电力系统的“蓄水池”,成长确定性强。储能系统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储存并适时释放,增加电网稳定性和绿电消纳能力,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全球储能需求蓬勃增长,2023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46GW,同比翻倍增长;我们测算,2024/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将分别达到73.1/97.2GW,同比增速59%/33%。本全景图根据装机场景的不同,分大储、户储、工商储三个部分对储能行业进行介绍。本篇为报告上篇,具体介绍全球大储市场供需情况。大储是全球储能装机的主要类型,2023年全球大储(仅新型储能,下同)新增装机32.7GW,占新型储能装机比重71%;我们预计2024/2025年全球大储新增装机57.8/77.8GW,增速分别为77%/35%。

2024储能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报告

全球需求增长:尽管过去一年储能需求增长未达年初预期,但长期积极趋势不变。预计 2024 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有望超 200GWh,2021 - 2024 年需求年复合增长率约 49%,到 2030 年将超 800GWh。 政策推动国内发展:中国政策大力推动储能发展,全国近 30 个省份发布新增储能部署文件,推动发电侧储能快速增长,预计 2024 年发电和电网侧需求占比较大。工商业储能经济性提升,各省峰谷电价差利于套利,锂电池产业链价格下降也降低了储能系统成本,未来增长潜力大。

储能行业全球观察中东篇:能源转型带动大储需求

中东降碳及经济转型诉求强烈,各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当地电网基建薄弱,大储配套建设需求迫切。我们测算当地光储项目达 6.6%,已初步具备经济性,测算沙特及阿联酋的储能空间需求达 57.4GWh。中东储能呈现大项目+大客户的特点,对厂商的技术实力、渠道布局、综合实力要求较高,市场格局高度集中,我们认为国内储能集成商具备显著优势,集中式逆变器厂商或更加契合当地需求,有望受益于中东市场需求的放量,推荐阳光电源、上能电气。

储能行业专题报告:掘金海外市场,聚焦优质龙头

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以及光储平价的实现,催生了海外大型储能(大储)的需求;再加上大储收益率较高,商业模式具备可行性,使得 24 - 26 年海外大储需求将出现井喷式增长。在欧洲等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已经达到 40%,迫切需要储能来平抑电网波动;并且欧美电力市场化水平较高,还给予容量电价以及初始投资税收补贴,内部收益率(IRR)可达 10% 以上。从度电成本来看,到 2024 年 9 月,光储价格相较于最高点下降了 50% 以上,按照 30% / 2h 的储能配比计算,光储度电成本在 0.25 - 0.35 元 /kwh 之间,已经接近平价水平。因此,欧洲和新兴市场的需求从 2024 年开始爆发式增长,预计 2024 - 2026 年将保持翻番增长,美国的并网审批速度加快,也将重新回到翻番增长的态势。我们预测,海外大储在 2024 - 2026 年的装机量分别为 53GWh、87GWh、130GWh,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08%、65%、50%,到 2030 年,其市场空间将超过 400GWh。从出货量方面来看,2024 - 2025 年欧洲和新兴市场爆发铺货需求显著,再加上美国在加征关税前抢货,导致需求前置,预计 2024 - 2025 - 2026 年海外大储需求分别为 150GWh、215GWh、284GWh,增长率分别为 103%、43%、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