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第14页

2024虎啸年度洞察报告:汽车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的加速转型,我国汽车行业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制造业资产总计108668.3亿元,同比增长11.7%;营业收入为100975.8亿元,同比增长8.7%;利润总额为5086.3亿元,同比下降4.4%。 而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115000亿元,同比增长65.0%,2025年有望达到23100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产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正逐步向高端市场突破。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国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更高品质的汽车产品选择。
VIP免费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策略视角,看特斯拉及“T链”本轮机会

特斯拉一方面兼具科技与制造属性,一方面通过上海超级工厂与国内产业链深度绑定,行情表现广受海内外投资者关注。近期美国大选落定后,“特朗普交易”下投资者对特斯拉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对于特斯拉映射“T 链”的讨论也再度升温。本报告我们从复盘视角切入,详细讨论特斯拉对“T 链”的映射规律、历史行情的驱动力、本轮行情的核心以及未来的潜在催化。
VIP免费

汽车行业关税专题报告:美国关税加征对两轮车及四轮车影响分析

特朗普1.0 时代回顾:2018 年 3 月以来美国对华历经 5 次相互加征关税过程,涉及 340 亿美元/160 亿美元/2000 亿美元/3000 亿/180 亿美元的商品。在 5 次关税加征过程中,涉及两轮摩托车和四轮车产品的主要是第一批、第二批和第四批,涵盖了全排量段燃油摩托车和 ATV/UTV 等四轮车产品。 特朗普 2.0 时代展望:特朗普在 2024 年美国大选期间多次表达要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 60%的关税,而对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则征收 10%-20%的关税。2024 年 11 月 25 日,特朗普表示将在 2025 年 1 月 20 日就职后立即签署行政命令,对所有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征收 25%的关税,对中国征收额外 10%的关税。回顾 1.0 时代,特朗普在 2016 年大选时期声称将对中国施加 40%-45%的关税,最终 2018 年落地附加关税最高的在25%,约为竞选期间口径的 60%。此次声称加征 60%关税,我们预期:①最终落地节奏可能快于 1.0 时期;②加征幅度可能小于竞选时期口径。

汽车行业2025年整车投资策略: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

1)10-30万将面临激烈竞争:10-20万价格带合资&外资占比已下降至33%,将进入自主车企之间竞争加剧阶段;部分车企生存危机但仍有资金、技术储备,部分车企通过技术降本有价格竞争的实力,因此会加入竞争;同时产品端,2024-2025年大部分新车为车企迭代到第三代的新能源产品,无论是动总还是智能化均有大幅提高、产品力强劲; 2)30万以上格局相对较好:合资&外资占比仍达70%,自主份额有较大提升空间;该价格带新车型数量相对较少且集中;同时高端市场更需要产品、品牌、营销、渠道等全方位能力,竞争壁垒较高。
SVIP免费

汽车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走出“通缩”

乘用车及其零部件:在以旧换新政策延续的场景假设下,25 年乘用车或走出“通缩”。1.从总量角度考虑,我们在 24 年 4 月曾发布报告指出“换购需求是下阶段增长的新动能”,24 年刺激政策方案的调整基本可以证实这个判断,因此政策带来的短期透支影响,以及政策延续带来的价值评估都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判断 25 年国内乘用车终端销量同比增速或为+3%左右。2.从结构角度来看,中国品牌出口景气度延续、高端化进程提速叠加广义越野市场的持续扩容或助力乘用车走出“通缩”。3.整车:整车投资具备典型的周期性特征,静态和动态下识别谁是下阶段的 WINNER 将更加清晰,请关注图 21《典型中国品牌车企所处周期位置及复盘》和图 23《广发汽车中国品牌车企竞争力模型预测图(2025 版)》。4.零部件:请继续关注图 26《广发汽车零部件预测模型图(2025 版)》,并结合获利来源进行资源统筹。

玲珑轮胎研究报告:配套与零售业务并举,稳步推进“7+5”全球布局战略

公司是国内轮胎龙头,配套与零售并行,且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乘用及轻卡子午线轮胎、卡客车子午线轮胎和非公路轮胎。公司制定“7+5”全球布局战略,目前在国内已布局有招远、德州、吉林、广西、湖北等生产基地,在海外已布局有泰国、塞尔维亚两个生产基地,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中。公司坚持配套业务与零售业务并举,公司新零售战略持续升级。配套业务方面已为大众、奥迪、宝马、通用、福特、比亚迪、吉利等全球 60 多家主机厂的 200 多个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轮胎配套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公司市占率近 24%。

东风集团股份公司研究报告:智能化东风渐来,大型央企乘商共起航

特大型国有车企集团,深化改革转型积极:公司旗下子公司众多,业务涵盖商用车、乘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产品阵容涵盖岚图、日产、英菲尼迪、启辰、标志、雪铁龙等知名品牌及商用车型。同时,公司自主板块转型加速,东风乘用车专注于风神、风行、纳米及奕派等乘用车的研发与制造,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合资业务基盘稳固,自主转型持续加速:集团的主要合资品牌为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2023 年二者实现销量 158 万辆,占公司乘用车份额在90+%,为集团重要的利润来源。公司合资品牌虽短期承压,但自主品牌转型加速,岚图已推出 FREE、梦想家和追光等多款车型,形成了 SUV、MPV和轿车的全面布局,后续销量有望持续增长;猛士 917 作为中大型豪华电动越野车,成功切入硬派越野细分市场,有望持续贡献增量。
SVIP免费

汽车行业全球最高管理层系列调研第29期:生成式AI时代,车企CEO必须面对六个残酷事实

本研究是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对 30 多个国家/地区的 151 位车企 CEO (其中 13 位来自中国),包括 51 位汽车整机厂 CEO,100 位汽车供应商 CEO,开展了两轮调研式访谈。这些访谈开展的时间为合作、监管、行业颠覆和企业转型。此外,还有一些洞察来自2023 年 12 月到 2024 年 4 月,重点关注业务优先事项、领导力、技术、人才、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持续开展的与技术发展相关的研究,包括生成式业。调研结果还来自大量客户互动,包括 2023 年 7 月至 AI 2024 、混合云以及各个行年 4 月期间针对 CEO 开展的超过 20 项深度访谈。
VIP免费

中科创达研究报告:滴水OS生态持续完善,端侧智能布局有望长期受益

业务模式协同发展,商业模式向定制化产品化转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栈式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深耕智能操作系统领域 16年。三大核心业务:智能软件、智能汽车以及智能物联网协同发展并驾齐驱,2023 年,智能软件、智能汽车 、智能物联网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4.16/23.37/14.89 亿元。公司设立了"IP+服务+解决方案"的三位一体的全栈式、立体化、模块化、标准化、定制化的软件产品和方案、以及依托软件为核心的软硬一体产品销售的商业模式。

伯特利研究报告:汽车制动领域领军者,剑指底盘一体化

国产制动系统龙头企业,剑指智能底盘一体化。公司是全球第二家实现 EPB量产、中国首家实现 ESC 量产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机械制动(23 年收入占比 45%)、智能电控(23 年占比 44%)、机械转向(23 年占比 6%),其中机械转向为 22 年收购新业务,目标发展为智能一体化底盘供应商。公司主要客户为奇瑞、通用、福特等,其中奇瑞旗下子公司芜湖奇瑞科技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 15%。 智能化加速 EHB 渗透,公司充分享受国产替代红利。根据观研天下预计,25年国内 EHB 市场规模达 149 亿元,22-25 年 CAGR 为 21%。其中 one box 集成度高、能量回收效率高。22 年国内 EHB 市场中博世+大陆+采埃孚市占率合计 96%,但近年汽车芯片出现短缺,让车企重视供应链安全。公司作为国内制动第一梯队,充分享受国产替代红利:1)产品领先优势明显: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 One-Box 方案量产的企业,与国外量产时间差距缩短为 5 年(EPB为 10 年);2)量产经验丰富,奠定产品升级的数据基础:23 年公司智能电控产品销量达 372 万套,同增 49%,处于国内第一梯队;3)产品认可度高,背书效应强:公司与奇瑞等绑定程度较深,示范效应助力开拓新客户;4)前瞻布局 EMB,有望在行业下一轮产品升级中加大自身竞争优势。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