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第10页

明阳科技研究报告:座椅电动调节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度绑定座椅核心客户

座椅电动调节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拥有自润滑轴承(DU)、传力杆(LG)、粉末冶金零件(PM)和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MIM)四大系列产品,以及调节机构总成件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座椅的调节系统。截止到 2024 年上半年,分产品来看,金属粉末冶金零部件占比最高,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收入同比增速较快;分地区来看,公司收入以内销为主。分客户来看,2023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合计为 65.90%,客户结构较为集中。实控人合计控制公司 64.94%股权,股权结构较为稳定。
SVIP免费

中国女性汽车消费趋势报告(2024)

收入性别差缩小,女性消费力逐年提升 根据智联招聘《2023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女性的平均薪酬为8689元/月,5年来女性月平均薪酬涨幅达到近20%,而男性仅上涨0.05% 同时,男女薪酬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019年女性比男性月薪低23.5%,2023年该数据缩减至12%
SVIP免费

中小盘汽车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Robotaxi已至,自动驾驶风起

技术、成本、政策驱动,robotaxi 临近落地拐点。FSDV13 推出,可实现三点掉头,自主寻找车位等功能,自动驾驶更进一步。供给驱动需求,Robotaxi 能够解决现有网约车/出租车体验痛点,需求相对刚性。供给端技术、成本、政策成为核心。技术端受益大模型的发展,在体验和接管率上性能显著提升。成本端通过前装生产车辆、提升运营效率以及自驾技术逐步减少人员投入逐步降低成本;政策端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且海外特朗普当选后政策有望超预期,叠加巨头如特斯拉等强力推动,行业已经临近落地拐点。未来多方玩家参与,产业链持续协同,Robotaxi有望打开海量市场空间,而无论商用车还是乘用车,均孕育广阔机遇。

信测标准研究报告:物理类检测领先,深耕汽车布局军工赛道

深耕行业 20 余年,国内物理类检测领先品牌。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以电子电气业务起家,后开拓全国的实验室以及分子公司布局。目前公司业务结构包含检测服务和试验设备制造两大板块,2023 年设备/检测业务分别占收入比重24.1%/75.9%。其中检测业务板块包括汽车领域检测、电子电气产品检测、健康 与 环 保 检 测 、 日 用 消 费 品 检 测 , 在 2023 年 收 入 中 分 别 占 比40%/23.1%/6.2%/6%。公司控制权集中,股权结构稳定,2021 年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激发员工积极性。
VIP免费

松井股份研究报告:消费电子成就行业翘楚,车饰涂料勾勒多彩新境

公司以高端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特种装备等领域为目标市场,通过“交互式”自主研发、“定制化柔性制造”一站式为客户提供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系统化解决方案,特别是交互式自主研发模式的推出,可避免“闭门造车”的尴尬窘境,辅之以强研发能力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公司与终端客户之间的“绑定”关系有望不断加强,公司自身护城河不断拓宽。在强劲的竞争力支持下,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赢得了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国内 H 大客户、小米等终端客户的长期信赖,例如公司的拓印技术在国内 H 大客户 Mate60 机型成功应用量产,超低反射率/防腐蚀涂层解决方案在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端落地应用,同时公司乘用车涂料业务的产品类型和应用范围正在扩充丰富,当前该业务的布局已初见成效,收入规模正在快速提升。

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协同深度报告:从制造到科技,从车到机器人

1)人形机器人空间巨大。从需求侧看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短缺,用机器人代替人成为不可逆趋势;从供给端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不断迭代,使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人形机器人在短期内有望首先突破工业制造、商用服务等B端场景, 中长期可能逐步突破极端作业、家用服务等更为复杂的场景。只有当人形机器人突破C端家用等应用场景后,市场空间才会真正全面打开。环境感知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核心,从发展路径看,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将遵循从硬件驱动到软件驱动的发展规律。

汽车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电动智能与机器人共舞,行业周期加速向上

智能汽车:特斯拉FSD入华可期,Robotaxi元年到来。(1)24年6月,按照23年11月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工作安排,工信部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这标志着L3+试点政策的逐步落地。叠加特斯拉FSD入华进程有望加速,未来L3+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2)城市NOA成智驾标配,Robotaxi元年开启。2023年是城市NOA元年,2024年是城市NOA进展迅速的一年,城市NOA已成为了主机厂竞争的重点领域,相关零部件配套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是Robotaxi元年,百度萝卜快跑与特斯拉Cybercab领先市场,未来有望成高阶自动驾驶的重要应用场景。(3)重视华为大周期。问界:2月M9开启交付,M5/M7改款陆续上市,M8明年上市;享界:8月S9上市;尊界:11月S800亮相,明年上市。华为朋友圈不断扩大,新车型值得期待。(4)继特斯拉之后,华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引领国内新质生产力布局,其他主机厂也相继开始推进,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进入“百花齐放”阶段。建议关注华为、小米汽车产业链,以及智驾增量零部件机会;同时,重视与机器人配套有较高协同度的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东软集团研究报告:变革新起航,出海+数据价值创造驱动长期成长

汽车业务出海: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趋势明显,对主机厂控本要求更为严苛;同时我国汽车出海规模全球领先,本土车厂引领“品牌向上”新潮流。在出海背景之下,公司加强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汽车出海业务迎来高速增长。 2024 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出海定点金额同比继续快速增长,增速约 70%;其中公司汽车出海相关产品主要为 1)智能座舱:高阶智能座舱域控平台+NAGIVI 座舱软件产品;2)车载导航:OneCoreGo® 5.0;3)智能通讯:TBox 系列产品。

保隆科技研究报告:传统业务稳步增长,汽车智能化新业务快速放量

发展路径清晰,持续拓展汽车智能化、轻量化产品。公司成立于 1997年,2017 年上市,致力于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传统业务气门嘴、TPMS 及汽车金属管件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不断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公司大力拓展车用传感器、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产品等新兴业务。随着汽车智能化渗透率的提升及国产替代过程不断推进,公司空气悬架、传感器等新兴业务营收占比实现高速增长。2019-2023 年公司总营收从 33.21 亿元增长到 5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5.44%。营收保持较快增长。随着空气悬架及传感器等新兴业务加速放量,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VIP免费

2024年汽车行业网络营销监测报告

市场结构转变,新能源汽车主导销量增长: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推动整体销量增长的关键力量。市场结构的演变促使车企调整产品布局,加大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技术革新引领行业变革,智能化成为竞争热门赛道: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不断突破,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座舱等智能化功能逐渐成为部分新车型的标配。行业内广告主营销卖点紧跟技术趋势,突出智能配置,推动品牌在智能化赛道上抢占先机。 自主品牌崛起,营销投入和市场份额双提升:国产自主品牌在技术和产品方面不断进步,市场份额稳步攀升,营销投入也显著增加。行业TOP广告主中,比亚迪、吉利等国产厂商积极布局营销推广,以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网络广告投入指数位居前列。
VIP免费

汽车行业视角的投资分析:从稳增长政策到智能驾驶与车路云一体化

历史经验:2024年前11月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6%,与基于目标GDP预测的结果高度一致 核心原因在于,支撑经济稳增长的力量与支撑汽车销量上行的力量高度一致 截止2024年12月13日,以旧换新政策注册销量520万辆以上。“以旧换新”政策既有支持作用,又有透支作用,25年促销费、稳增长要达标,需要更加广域的汽车支持政策。
SVIP免费

华为汽车产业链深度报告:携手江淮进军超高端,华为车生态圈持续扩容

【江淮汽车】华为第四界尊界定位超高端, 2024年11月26日晚,尊界S800在华为发布会上首次公开。尊界S800车长 5.48 米、车宽 2 米、车高 1.54 米、轴距 3.37 米,L3 级自动驾驶硬件设计架构。预售价为100万至150万元。 【赛力斯】问界M7多次迭代,实现销量突破,股价上涨趋势明显。华为合作车型迭代能力强,通过改款打造爆款车型,促进销量提升。M7于2023年9月首度推出改款型,在外观、内饰、底盘、智能驾驶及动力系统等多方面进行更新。改款上市后订单快速升温,9月销量环比增长2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