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年 AI 应用市场加速商业化落地,企业级应用成为主流路径。AI 技术已融入企业营销、客户运营、协同办公等众多业务环节,其中前台业务如营销及渠道、客户运营更是落地焦点,具备良好商业化基础与市场空间。其优势在于企业需求旺盛、付费群体优质且可快速扩张。同时,AI 应用市场呈现出三大趋势,包括供需两端发力使落地场景持续丰富、企业因 AI 技术浪潮启动改革升级、AI agent 打开企业场景应用想象空间,整体企业级 AI 应用市场商业化前景可观。
《2024 AI + 生成式营销产业研究蓝皮书》由秒针营销科学院等联合发布。其指出生成式营销是利用生成式 AI 能力赋能营销领域业务流程,提升营销生产力效率并重构生产关系的新型营销模式。主要呈现出从尝鲜试水到成为常态、从简单图文到复杂多模态、从单点到闭环等变化与趋势,如部分企业应用 AI 常态化,AI 创造向多模态发展且应用从单点问题解决走向营销流程闭环运营。
《AI 原生路由器白皮书》由中国联通和华为联合发布 。该白皮书提出 AI 原生路由器技术发展演进理念,阐述如何将 AI 融入网络各层系统和设备功能部件,首次提出 AI 原生路由器逻辑架构,聚焦智能感知、智能转发、智能控制三大核心能力 。通过在 AI 可靠、AI 运维、AI 安全及 AI 节能四大应用场景的持续创新实践,推动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提升网络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体验 。同时,联通与华为还发布了内嵌强大 AI 算力引擎的星河 AI 集群路由器,其在 AI 安全和运维方面已取得成果,如 DDoS “闪防” 方案和智能断纤保护 “闪保” 方案 。
《2024 中国 AI 商业落地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论决策式与生成式 AI 在垂类行业的应用价值》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分为决策式 AI 和生成式 AI 两条路线并行发展 。决策式 AI 通过对数据 “打标签” 来区分和预测,常见应用有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生成式 AI 分析归纳数据后生成新内容,常见应用于内容创作、营销等领域 。二者在不同行业场景及应用环节创造的价值各异,决策式 AI 在高精度输出需求环节(如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综合投资价值更高,生成式 AI 在创造性要求高的环节(如内容生产、营销与销售等)综合投资价值高 。报告显示近 3 年内 94.9% 的受访企业认为决策式 AI 需求大于生成式 AI,因其在行业积累、可靠性等方面具优势,短期内商业应用需求更高,但长期趋势是二者融合发展,将决策式 AI 的优势与生成式 AI 的强泛化和高复杂任务处理能力相结合 。报告还从战略价值、成本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维度,通过 sce 评估模型对 AI 商业落地场景进行评估,认为 B 端工具商业落地价值大于 C 端 。
虚拟人产业在技术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拟人化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虚拟人可划分为功能型和身份型两类,功能型虚拟人主要用于替代日常工作,而身份型虚拟人以独特的 IP 形象为特征,是认知与需求的投射,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虚拟人已步入快速成长期,在 AI 大背景下,虚拟人产业从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到交互层均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虚拟人已过渡至 AI 虚拟人时期。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到 2025 年,虚拟人核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80.6 亿元。
AI 促使虚拟人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交互能力,形成技术、应用与商业化的良性循环。AI 与虚拟人产业的结合程度持续加深,逐步覆盖虚拟人制作的全流程,实现了 AI 建模、驱动对传统 CG 建模和中之人驱动的替代,从而降低了虚拟人制作成本,提高了制作效率。虚拟人接入大模型后,多模态交互能力大幅提升,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展。AI 带来的降本增效为虚拟人行业打开了商业化空间,而应用场景的拓展进一步丰富了虚拟人产业的商业模式,使得 AI 虚拟人产业有望实现商业化、技术进步与应用拓展的良性循环。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仍处于 0-1 阶段,当前行业投资逻辑偏向事件驱动型的主题投资,但可落地服务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成长空间非常广阔,值得长期关注。本文将围绕以下热点问题作出讨论:①当前节点人形机器人产业有哪些变化?②如何判断其市场空间?③我国在 Tesla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哪些环节具体受益?④各环节供应格局及壁垒如何?⑤市场化如何展望?我们认为 AI 赋能及多方入局情形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明显加速,商业化节奏值得期待,我国制造企业凭借成本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硬件端获益。本文亮点在于,我们对 Tesla Optimus 制造成本进行拆分,讨论各零部件基本原理、技术壁垒及供应格局,并从价值量/壁垒等维度指出可重点关注电机、滚珠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等部件,进而跟踪各环节中的有望进入 Tesla 供应链或能实现技术突破、国产替代及产能释放的优秀国产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