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盛科通信研究报告:国内稀缺的以太网交换芯片龙头,国产替代空间广

盛科通信研究报告:国内稀缺的以太网交换芯片龙头,国产替代空间广

作为国内以太网交换芯片自主研发领域的佼佼者,公司深耕该领域近二十年,凭借不懈的努力与技术创新,已在国内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中稳占一席之地,2020年市场份额荣登第四,紧随全球领军品牌博通、美满和瑞昱之后。公司不仅掌握了从100Gbps到2.4Tbps的广阔交换容量技术,还实现了从100M到400G端口速率的全面覆盖,产品系列贯穿以太网交换的接入层至核心层,全方位满足市场需求。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自研的以太网交换芯片已成功融入多个国内主流网络设备商的供应链体系,这不仅是对公司产品品质的高度认可,也是公司市场影响力不断攀升的坚实证明。在此基础上,公司并未止步,而是持续丰富产品矩阵,将业务版图拓展至交换芯片模组、高性能交换机以及定制化解决方案等领域,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
捷众科技研究报告:汽车精密注塑件“小巨人”,顺应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推进产能及渠道布局

捷众科技研究报告:汽车精密注塑件“小巨人”,顺应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推进产能及渠道布局

汽车精密注塑件领域的佼佼者,业绩稳健增长引领未来 这家企业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深耕精密汽车零部件领域,其主打产品——汽车雨刮系统、门窗系统及空调系统的零部件,尤其是精密塑料齿轮等注塑件,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31亿元,同比增长18.33%,归母净利润达3985.05万元,同比增长6.10%,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维持在36.35%和17.24%的稳健水平。 展望未来,我们预测公司2024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0.54亿元、0.67亿元和0.84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EPS)为0.82元、1.02元和1.27元/股。基于当前股价,这三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13.3倍、10.8倍和8.6倍,显示出较高的投资价值。鉴于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稳步复苏阶段,出口市场亦呈现边际好转趋势,我们坚信公司未来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将有力推动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因此首次覆盖即给予“增持”评级。
海格通信研究报告:空天地信息化网络核心国企,军民双驱助力稳健增长

海格通信研究报告:空天地信息化网络核心国企,军民双驱助力稳健增长

多元化业务稳健前行,创新战略引领未来增长蓝图 作为国内军工电子领域的资深企业,公司在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及数智生态四大核心板块上持续深耕,不仅稳固了市场地位,更不断探索新兴领域,构建起坚实的竞争优势壁垒。其深厚的行业底蕴可追溯至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旗下的国营第七五零厂,自诞生之初便肩负着为我国海军提供尖端通信与导航装备的重任。历经岁月洗礼,公司于2010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现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公司营业总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两者趋势高度契合,彰显出良好的经营绩效。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依托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面对低空经济的蓬勃兴起,公司敏锐捕捉市场机遇,积极布局智能无人系统及卫星互联网领域,旨在打造全新的业绩增长极。
广和通研究报告:AI时代,“车载+AIPC+机器人”勾勒成长新曲线

广和通研究报告:AI时代,“车载+AIPC+机器人”勾勒成长新曲线

作为全球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佼佼者,该公司已深耕该领域超过二十年,其产品线全面覆盖从2G到5G乃至NB-IoT等多样化通信模组,赢得了行业内多家顶尖客户的信赖与赞誉。公司高度重视科研投入,积极与英特尔、高通、紫光展锐及MTK等业界巨头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推动产品与技术的革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与乐观的长期前景。基于当前市场分析及公司表现,我们预测公司在2024至2026年间将实现净利润的稳步增长,分别达到7.23亿元、9.08亿元及11.03亿元,当前市场估值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8.40倍、14.65倍及12.05倍,因此我们继续维持其“买入”评级。
创新新材研究报告:铝合金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苹果AI引领的硬件创新周期

创新新材研究报告:铝合金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苹果AI引领的硬件创新周期

创新新材:铝合金加工龙头启航,借壳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 创新新材,作为铝合金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于2022年成功借壳华联综超登陆资本市场,开启了其发展的新篇章。这家集3C消费电子铝型材、汽车轻量化铝型材、板带箔、铝杆及线缆、铝合金棒材、结构件等多元化产品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生产基地横跨中国山东、江苏、内蒙古、云南四省(自治区)及海外越南、墨西哥等地,是全球铝合金材料生产与研发的佼佼者,尤其在铝合金棒材领域,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市场首位。 产能持续扩张,业绩增长动力强劲
博实结分析报告:物联网终端小巨人,AI软硬件布局延伸成长曲线

博实结分析报告:物联网终端小巨人,AI软硬件布局延伸成长曲线

物联网龙头启航:终端创新引领,协同赋能未来出行与智能生活 公司亮点透视: 物联网终端领航者,全面布局智能生态 作为国内物联网终端的佼佼者,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无线通信模组技术,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智能产品矩阵,涵盖智能车载终端、智能支付硬件、智慧出行组件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入智能交通、智慧出行及智能支付等前沿应用场景,展现了强大的市场适应力与创新能力。 竞争优势显著,技术与规模双重驱动 技术引领,边缘智能新篇章:公司站在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交汇点,将大数据与AI技术深度融合至终端产品中,不仅强化了数据搜集与处理能力,更引领了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的新趋势。
比亚迪研究报告:从中国走向世界,驶向海外新纪元

比亚迪研究报告:从中国走向世界,驶向海外新纪元

比亚迪:多维度成长驱动,全球化战略引领未来 比亚迪正以规模化、高端化、全球化、智能化的多重路径,全面加速其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布局与拓展。新能源浪潮与出口战略的双重驱动,为公司注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在不同价格区间的市场策略上,展现出极高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规模化效应显著,成本领先巩固市场地位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依托Dm-i 5.0等先进技术及显著的成本优势,在20万元以下市场稳固了领先地位。随着销量的持续增长,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奥迪威研究报告:国内超声波传感器龙头,产品技术性能优异

奥迪威研究报告:国内超声波传感器龙头,产品技术性能优异

企业概览奥迪威,作为国内精密智能超声波传感器领域的佼佼者,已深耕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二十余年。自2015年5月成功登陆新三板,再到2022年6月北交所上市,公司实力稳步增强。2023年7月,更是荣登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均衡,前三大股东之外,其余股东持股均低于5%,同时吸引了德赛西威等产业资本的青睐。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成功将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绑定,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兆易创新研究报告:“存储+MCU+传感”平台公司,受益于下游需求持续复苏

兆易创新研究报告:“存储+MCU+传感”平台公司,受益于下游需求持续复苏

多领域深耕的IC设计领军企业,引领“存储+MCU+传感”创新潮流 作为国内“存储+MCU+传感”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凭借其全面的产品线覆盖,成功在消费、工业及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公司坚持研发驱动,精准把握国产替代的机遇以及行业周期性的反转趋势,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不断拓宽其盈利空间。 存储芯片市场回暖,多产品线并驾齐驱 随着存储市场的逐步回暖,Flash行业再次焕发生机。公司凭借在NOR Flash领域的深厚积累,出货量在2023年达到历史新高,并计划在2024年继续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公司也在NAND产品线上持续发力,特别是在汽车和工业市场,GD5F全系列产品已通过AEC-Q100车规级认证,与SPI NOR Flash形成互补,为汽车电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公司在DRAM领域同样展现出强劲的研发实力,利基型DDR3L、DDR4产品覆盖广泛容量范围,并积极推进更先进工艺制程下的DRAM技术,与国内顶尖供应链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DRAM业务的持续成长。
易实精密研究报告:全方位汽车金属零件研产能力领先,新能源业务放量可期

易实精密研究报告:全方位汽车金属零件研产能力领先,新能源业务放量可期

汽车精密零件领域的“专精特新”翘楚,引领金属部件创新浪潮 自2010年成立以来,该公司便以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为核心,迅速崛起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其业务版图涵盖了精密机械加工、复杂冲压折弯技术、高速深拉伸成型、多工位冷镦加工、精密冲压以及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构建起一套综合竞争力极强的生产体系。作为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一、二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首选伙伴,该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业绩稳健增长,新能源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天孚通信研究报告:AI时代的光器件领军企业

天孚通信研究报告:AI时代的光器件领军企业

光器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引领高速光通信与多元化应用新篇章 作为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和先进光学封装制造的服务先锋,该公司凭借其深厚的研发实力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在光通信领域构建了坚实的市场地位。其十三条产品线与八大解决方案不仅全面覆盖了数据中心、5G网络等核心应用领域,还前瞻性地拓展至激光雷达、医疗检测等新兴领域,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能力。 光通信网络新机遇:算力网络的坚实支撑 随着全球算力需求的爆炸性增长,光通信网络作为算力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作为光模块上游的关键供应商,其光器件与光组件产品将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为算力网络的构建与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沪光股份研究报告:汽车线束内资龙头,核心客户放量助力腾飞

沪光股份研究报告:汽车线束内资龙头,核心客户放量助力腾飞

自1997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深耕汽车线束行业超过二十年,稳固了其作为国内线束领域领军内资企业的地位。公司凭借其前瞻性的市场洞察,率先涉足高压线束领域,自2016年首次获得高压线束定点项目以来,已构建起涵盖整车定制化线束、高压线束、仪表板线束、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及顶棚与尾部线束等在内的全方位产品线体系。 在低压线束市场,公司凭借与赛力斯的紧密合作,成为其重要的供应链伙伴,受益于核心客户产品销量的显著增长,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新的飞跃。同时,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趋势的加速,汽车内部电子元件数量的增加直接推动了线束需求的上升,尤其是对高数据传输速率线束的需求激增,进一步提升了单车线束的价值量,为公司带来了量价齐升的市场机遇。尽管国内低压线束市场长期由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公司凭借卓越的正向研发与设计能力,成功打破壁垒,赢得了包括大众、奥迪、上汽等国内外知名主机厂的青睐,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市场地位日益稳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