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奥迪威研究报告:国内超声波传感器龙头,产品技术性能优异

企业概览奥迪威,作为国内精密智能超声波传感器领域的佼佼者,已深耕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二十余年。自2015年5月成功登陆新三板,再到2022年6月北交所上市,公司实力稳步增强。2023年7月,更是荣登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均衡,前三大股东之外,其余股东持股均低于5%,同时吸引了德赛西威等产业资本的青睐。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成功将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绑定,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兆易创新研究报告:“存储+MCU+传感”平台公司,受益于下游需求持续复苏

多领域深耕的IC设计领军企业,引领“存储+MCU+传感”创新潮流 作为国内“存储+MCU+传感”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凭借其全面的产品线覆盖,成功在消费、工业及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公司坚持研发驱动,精准把握国产替代的机遇以及行业周期性的反转趋势,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不断拓宽其盈利空间。 存储芯片市场回暖,多产品线并驾齐驱 随着存储市场的逐步回暖,Flash行业再次焕发生机。公司凭借在NOR Flash领域的深厚积累,出货量在2023年达到历史新高,并计划在2024年继续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公司也在NAND产品线上持续发力,特别是在汽车和工业市场,GD5F全系列产品已通过AEC-Q100车规级认证,与SPI NOR Flash形成互补,为汽车电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公司在DRAM领域同样展现出强劲的研发实力,利基型DDR3L、DDR4产品覆盖广泛容量范围,并积极推进更先进工艺制程下的DRAM技术,与国内顶尖供应链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DRAM业务的持续成长。

易实精密研究报告:全方位汽车金属零件研产能力领先,新能源业务放量可期

汽车精密零件领域的“专精特新”翘楚,引领金属部件创新浪潮 自2010年成立以来,该公司便以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为核心,迅速崛起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其业务版图涵盖了精密机械加工、复杂冲压折弯技术、高速深拉伸成型、多工位冷镦加工、精密冲压以及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构建起一套综合竞争力极强的生产体系。作为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一、二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首选伙伴,该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业绩稳健增长,新能源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天孚通信研究报告:AI时代的光器件领军企业

光器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引领高速光通信与多元化应用新篇章 作为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和先进光学封装制造的服务先锋,该公司凭借其深厚的研发实力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在光通信领域构建了坚实的市场地位。其十三条产品线与八大解决方案不仅全面覆盖了数据中心、5G网络等核心应用领域,还前瞻性地拓展至激光雷达、医疗检测等新兴领域,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能力。 光通信网络新机遇:算力网络的坚实支撑 随着全球算力需求的爆炸性增长,光通信网络作为算力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作为光模块上游的关键供应商,其光器件与光组件产品将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为算力网络的构建与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沪光股份研究报告:汽车线束内资龙头,核心客户放量助力腾飞

自1997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深耕汽车线束行业超过二十年,稳固了其作为国内线束领域领军内资企业的地位。公司凭借其前瞻性的市场洞察,率先涉足高压线束领域,自2016年首次获得高压线束定点项目以来,已构建起涵盖整车定制化线束、高压线束、仪表板线束、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及顶棚与尾部线束等在内的全方位产品线体系。 在低压线束市场,公司凭借与赛力斯的紧密合作,成为其重要的供应链伙伴,受益于核心客户产品销量的显著增长,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新的飞跃。同时,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趋势的加速,汽车内部电子元件数量的增加直接推动了线束需求的上升,尤其是对高数据传输速率线束的需求激增,进一步提升了单车线束的价值量,为公司带来了量价齐升的市场机遇。尽管国内低压线束市场长期由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公司凭借卓越的正向研发与设计能力,成功打破壁垒,赢得了包括大众、奥迪、上汽等国内外知名主机厂的青睐,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市场地位日益稳固。

比亚迪研究报告:规模化、全球化、高端化,电车龙头进入新上行周期

汽车行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竞争纪元。自2024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显著攀升,逐步跨越50%的里程碑,标志着行业竞赛正式步入马拉松式的耐力比拼阶段。市场细分化趋势加剧,竞争环境趋于白热化,在产能普遍过剩的背景下,燃油车市场正遭受新能源汽车的强烈冲击,市场份额被迅速蚕食,价格战愈演愈烈,成为常态。 稳固基石策略:比亚迪通过“深耕下沉市场+加速新品迭代”双轮驱动,稳固并扩大其市场基础。聚焦于5-25万元价格区间(该区间2023年上险销量为1550万辆,比亚迪占据15%份额),比亚迪采取两大战术提升市占率:一是“下沉战略”,利用规模经济与成本优势,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荣耀版车型,拓宽产品线覆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二是“新品攻势”,精准投放新车型(如海鸥进军A0级市场,宋L聚焦合资B级市场),同时搭载DM5.0技术的秦L+与海豹06车型,以低至2.9L的油耗表现赢得市场青睐,订单量持续攀升,技术品牌形象日益鲜明。预计2024年下半年,多款DM5车型将陆续推出,有望进一步提振月销量。

2024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思考(五):看好福耀汽车玻璃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在全球范围内审视汽车玻璃市场,福耀的竞争对手们在汽车玻璃业务上普遍展现出较低的扩张欲望。具体而言,我们深入剖析了旭硝子、圣戈班及板硝子这三大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玻璃供应情况。在业务规模层面,这三家公司的汽车玻璃业务营收长期维持在一个相对静态的水平,年度复合增长率较低。市场份额上,它们的全球占比亦保持稳定,近年来未有显著的增长迹象。盈利能力方面,两家日本企业的汽车玻璃业务利润率偏低且波动频繁,而圣戈班虽优于前两者,但与福耀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至于业务扩展计划,这些竞争对手均表现出较低的扩展意愿,并聚焦于提升现有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软件与服务行业鸿蒙操作系统专题报告:鸿蒙系统开天辟地,生态应用千帆启航

华为历经十年深耕细作,成功铸就了鸿蒙——这一专为万物互联时代设计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它横跨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至智慧屏等多类智能终端。鸿蒙系统凭借先进的分布式技术,无缝融合手机、电脑、平板及电视等设备,开创设备间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新篇章。自2019年初露锋芒以来,鸿蒙持续以年度更新为节奏,加速进化至HarmonyOS NEXT 鸿蒙星河版,实现了从底层内核到上层应用框架,乃至AI框架与大模型的全面自主研发,彻底摆脱了对外部AOSP代码的依赖,显著优化了系统的流畅性、能效比及安全性。

海康威视研究报告:感知与认知技术螺旋上升,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

该公司作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领航者,专注于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其核心业务涵盖先进的信息感知硬件(如高清摄像机、音频设备及精密传感器等),这些设备能够精准捕捉电磁波、机械波等外界信息,构建起广泛而细致的数据采集网络。 在技术层面,公司创新性地构建了“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先进能力框架,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与深度洞察。这一框架不仅加速了数据价值的挖掘,还促进了技术与实际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保隆科技研究报告:前装+后装,机械+电子,全球零部件佼佼者

(1)公司海外国内布局均衡;前装、后装市场同时发力;以机械件为基础,电子件产品迅速成长,具备成为全球化零部件巨头潜力。 (2)市场认为空气悬架是个舒适性的产品,在“卷价格”的时代,主机厂的配置率会逐渐下降。我们认为空气悬架还可以保护电池、提高操控性和减少噪音,是消费升级和智能化下的必然趋势。 (3)CDC减振器目前还是由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外供应商占比99%左右,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4)我们认为CDC减振器的配置车型会下探到15万元左右,空气悬架的配置车型已经下探到25万元左右。从市场空间来看,空气悬架总成的单车价值为8000元,CDC减振器的单车价值为2500元,我们预计到2025年空气悬架总成的市场空间为231亿元,到2030年CDC减振器的市场空间为315亿元。

英伟达专题报告:AI时代的算力领军人

GPU+DPU+CPU 全面布局,AI 软硬件一体化龙头优势领先。英伟达成立于 1993 年,构建以 CUDA 生态为核心,将底层 GPU+DPU+CPU 进行整合,提供数据中心的全领域加速计算方案,在持续推进的 AI 浪潮中,成为了软硬件一体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领导者。公司业务布局包括数据中心、游戏、专业可视化、汽车四大板块,数据中心业务伴随着 AI 浪潮高速成长,2025 财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 225.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6.68%,同时公司其他几大业务板块业绩也在稳步提升,为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带来正向贡献。2024 财年公司实现营收609.22 亿美元,同比+125.85%,实现净利润 297.60 亿美元,同比+581.32%;2025 财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进一步提速,实现营收 260.44 亿美元,同比+262.12%,净利润为 148.81 亿美元,同比+628.39%。AI 浪潮仍处于训练阶段,伴随下游客户需求增长,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旷达科技研究报告:汽车内饰材料龙头,新能源车企项目步入收获期

汽车内饰织物材料标杆企业,拓展新能源车企项目优化客户结构。公司多年深耕汽车内饰织物材料领域,产销量、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一,并在上游的涤纶环保有色纤维材料、下游的座椅面套和座舱舒适系统等产品具备完善的产业布局。近年来公司持续拓展新能源车企项目优化客户结构,今年来自国内外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多个项目量产,顶棚、织物超纤等产品有望贡献收入弹性,强化公司织物材料龙头地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