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卖水人”专题报告:液冷,AI算力新一极AI算力液冷本篇报告核心要点:1、英伟达架构升级推动液冷发展,GB300液冷覆盖发热元件比例已达80%+,2027年Rubin架构Kyber机架有望实现100%液冷,GPU液冷需求显著增加;2、ASIC散热具有高毛利潜力,2026年有望迎来出货潮,谷歌、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将推出大量ASIC芯片;3、我们认为:液冷散热核心是制造业+材料学,中国本土企业的相关优势明显,看好中国本土未来将诞生国际一流的液冷公司。
2025重新定义打磨工艺——自适应机器人打磨自动化专题报告机器人在全球制造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自动化与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作为精密制造的重要环节,打磨工艺长期依赖人工,存在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工艺标准难以量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产线柔性化与智能化升级的瓶颈。
2025年智能手环使用现状及产品发展分析报告智能手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系列智能生活硬件逐步走进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环凭借入门级的售价和产品方案的标准化,市场渗透率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中一马当先,远远超过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其他产品。智能手环作为新兴产品,其市场潜力还未完全释放,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现阶段消费者对智能手环的评价如何?智能手环厂商今后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针对第一个问题, 我们通过抓取电商平台评论文本,使用大数据挖掘的方法,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好评度以及关注点。针对第二个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结合现有用户使用情况和非用户潜在价值,对智能手环未来发展策略提出有针对性的可取建议。
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报告:从汽车智驾到机器人,激光雷达的“双轨革命”人形机器人汽车智驾机器人激光雷达未来需要关注什么?未来一年内,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法规的落地节奏。北京市已经在今年 4 月起实施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类似法规,推动 L3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加速规模化应用,这将显著提升单车价值量,利好产业链核心供应商。长期维度,我们认为机器人是更大的增量市场,激光雷达已经成功切入消费级机器人(如割草机器人),未来有望拓展至更多的品类。人形机器人方面,激光雷达逐渐成为人形机器人标配。根据我们此前的预计,乐观情况下 2035 年人形机器人出货超 1,000 万台,激光雷达搭载同步提升。
人工智能行业分析:AI发展的长周期思考,前景广阔,预期乐观人工智能目前,AI渗透率仍较低,大模型发展仍处于中初级阶段,产业化应用周期才开始,大模型带来的算力投资方兴未艾,资本开支会随着大模型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投资的天花板可以很高。AI算力板块涉及先进制程、GPU/ASIC、光模块、PCB、服务器、交换机、光器件、铜连接、IDC及其配套(液冷、电源、电力、综合布线等),是板块性大行情,产业链个股普遍有机会,市值仍有空间。
大数跨境:2025智能眼镜市场洞察报告智能眼镜智能眼镜作为融合现实与数字世界的先锋载体,已从科幻想象跃入商业实践前沿,其意义远非简单的可穿戴设备迭代,而是承载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尖端技术落地的关键接口,预示着人机交互范式的重大变革。
AI行业分析:AI算力持续迭代升级,液冷加速渗透行业高景气AI行业分析:AI算力持续迭代升级液冷加速渗透行业高景气液冷具备低能耗、高散热、低TCO等优势,冷板式液冷占据主流 :相比传统风冷,液冷具备多重优势:1)低能耗:液冷散热技术传热路径短、换热效率高、制冷能效高,液冷技术在2MW机房场景下超越风冷,能耗降低70%+。2)高散热:液冷常用介质的载热能力、导热能力和强化对流换热系数均远大于空气,可直接将设备大部分热源热量通过循环介质带走。液冷通过有效降低芯片温度,减少PUE至1.2以下,而风冷的PUE值一般为1.5-1.8。3)低TCO:液冷系统TCO优势显著,通过减少机柜数量与占地面积实现长期成本节约。
人工智能行业系列报告:AI应用公司的估值方法人工智能ARR(年度经常性收入)更适合作为高增长AI业务的估值锚点,综合我们梳理的未上市AI应用公司估值及收入变化情况,我们发现这些高速增长的AI初创公司估值一般为ARR的50倍甚至更高。1)基础模型:OpenAI估值约为ARR的40-60倍,Anthropic估值约为ARR的40-60倍。 2)AI应用:专注AI编程场景的 Anysphere(Cursor)估值约为ARR的40-65倍。AI工具中:AI视频生成独角兽Runway估值约为ARR的55倍;AI语音合成独角兽ElevenLabs估值约为ARR的40倍。AI搜索场景中,2C的Perplexity估值约为ARR的140倍;2B的Glean估值约为ARR的60倍。AI企业软件中,AI销售领域Clay估值约为ARR的50倍,AI招聘Mercor估值约为ARR的30倍。垂直行业应用中, AI医疗笔记公司Abridge的估值约为ARR的50倍,AI法律领域的Harvey估值为ARR的超60倍。
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报告:轮式形态将先于双足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落地具身智能机器人轮式人形机器人具备训练难度小、成本低、长续航三重优势,更适配落地需求,有望在零售、工厂等 B 端市场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等致力于轮式人形机器人在细分任务的应用,有望领跑商业化进展。
2025年驾驭未来的法律挑战:智能汽车风控全景报告智能汽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钢铁与数据共舞的智能汽车正在载着文明驶向新的坐标。2025年,全球智能驾驶正在迈入量产普及期:全球L2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汽车销量预计超过1700万辆,智能驾驶系统渗透率持续上升,ADAS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20亿美元。中国智能驾驶汽车销量约占全球的一半,L2+功能渗透率超过50%,北京、武汉等地已正式启动L3个人车辆上路试点。智能化正在成为汽车企业发展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