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朵管理员 第7页

捷昌驱动研究报告:国产线性驱动领军企业,进军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捷昌驱动研究报告:国产线性驱动领军企业,进军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深耕线性驱动领域二十余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公司成立于 2000 年,深耕线性驱动领域二十余年,具备丰富的行业技术沉淀。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办公、医疗康护、工业自动化、汽车智能化领域,并提供各类线性驱动部件及系统。公司在亚太、欧洲、美洲等地区设有子公司和生产基地,产品和服务已得到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千名客户的认可。24 年公司加大对机器人的研发投入,筹划成立机器人执行器事业中心,聚焦于线性执行器、旋转模组、空心杯电机等领域,并与灵巧智能成立合资公司灵捷智能,专注于机器人灵巧手、关节模组及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相关业务,业务布局不断实现多元化发展。
固态电池系列报告:未来已来,固态电池行业迎来产业驱动

固态电池系列报告:未来已来,固态电池行业迎来产业驱动

固态电池是新一代革命技术,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寿命方面显著优于液态电池。目前半固态电池已经步入产业化期,处于进一步商业化关键节点。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有望逐步实现量产。随着一系列国家支持政策和行业规范的出台,固态电池有望快速发展。根据国内外汽车厂商与电池厂商的技术进展和规划,固态电池 2027 年有望实现量产。
高通研究报告:全球无线通信芯片领导者,引领端侧生成式AI革命

高通研究报告:全球无线通信芯片领导者,引领端侧生成式AI革命

高通(Qualcomm)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公司,手机芯片是其核心业务支柱。公司成立于 1985 年, 1991 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目前以手机、IoT、汽车为核心业务(QCT),手机业务成为公司收入核心支柱,FY2024公司手机业务收入 248.63 亿美元,占总营收 63.81%。根据 Canalys 统计,2024Q1-Q3 高通智能手机 SoC 芯片出货量达 2.22 亿颗,位居全球第二。根据 Counterpoint 统计,2024 年高端安卓手机芯片市场,公司以 59%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口径)位列第一。
滴滴出行研究报告:站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前沿,捕捉全球出行增长机会;首次覆盖评级为买入 (摘要)

滴滴出行研究报告:站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前沿,捕捉全球出行增长机会;首次覆盖评级为买入 (摘要)

滴滴出行占据着捕捉日益增长的全球出行机会的有利地位,处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前沿,而且估值不高(国内业务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14倍,而收入/每股盈利2024-27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8%/44%)。我们预计其国内业务利润/自由现金流将实现持续的复合增长(在我们中国互联网覆盖范围内位于利润增速最快之列),这得益于市场龙头地位带来的国内GTV利润率扩大、国际出行利润扩张以及来自其他项目(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亏损收窄。滴滴出行和优步这两家公司在各自的国内市场均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国际业务不断增长,考虑到滴滴和优步的市值分别为25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2026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18倍和27倍),我们认为滴滴的估值相对于全球同业具有吸引力,而且风险回报有利。
低速无人行业系列研究报告:无人环卫,当新运营模式引入传统人力密集型行业

低速无人行业系列研究报告:无人环卫,当新运营模式引入传统人力密集型行业

无人环卫是低速无人领域中较为具备商业化前景的领域。无人清扫装备轻量化,重仅1-1.5t,其时速仅5- 10km/h,在可达市场具备很高的安全性。低速无人驾驶市场空间广阔,24年政府招标中明确提出应用无人环卫车的清洁环卫项目总中标金额达61亿元。2025年上半年据环境司南统计,共开标103个无人环卫试点项目,成交合同总额突破70亿元。低回报劳动和高需求服务背景下,环卫行业不仅要解决劳工短缺的问题,更要积极寻求更具经济效益的整体作业运营方式。环卫服务行业的核心壁垒在于对大规模人力和车辆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能力(这是传统运营商的护城河),而非单纯的设备技术,项目运营能力是G端招标重要生存线。
车灯行业系列专题报告:国内格局演化,日系衰退,欧系稳健,自主崛起

车灯行业系列专题报告:国内格局演化,日系衰退,欧系稳健,自主崛起

国内车灯行业当前呈现“两超多强”格局,市场份额预计仍将向头部集中。车灯是与安全相关的重要汽车零部件,同时又作为外观件、功能件和独供件,因此车灯有着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主要包括客户资源、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质量认证等方面。高壁垒塑造出车灯行业优秀的竞争格局,国内车灯行业当前呈现出“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星宇和华域视觉市占率领先,外资中海拉、法雷奥、马瑞利、小糸和斯坦雷同样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车灯领域后续的技术升级将进一步使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小型车灯企业在行业变革中或将逐渐落后。
AI端侧深度之智能驾驶专题报告:技术范式迭代打开性能上限,竞争、监管、应用加速高阶智驾落地

AI端侧深度之智能驾驶专题报告:技术范式迭代打开性能上限,竞争、监管、应用加速高阶智驾落地

在大模型引领的技术潮流下,AI 能力加速赋能各类硬件终端,与一般硬件终端应用 AI 能力的方式不同,智能驾驶将 AI 能力应用于改变物理世界。当前正值高阶智能驾驶商业落地的关键时点,为探讨这一投资机遇,本报告从底层技术变迁和商业落地这两方面,分析智能驾驶的产业趋势和影响。我们认为,随着智驾技术范式快速迭代、中国车企竞争策略驱动,智能驾驶有望成为物理 AI 率先落地的场景,带动产业链企业的投资机遇。
2025年五大趋势_人智共创未来 点燃创新纪元

2025年五大趋势_人智共创未来 点燃创新纪元

生成式 AI 是这一转变的核心,带来了一个充满新机遇和未知风险的世界。智能体 AI 是指自主执行各种功能的系统和程序,可在员工从事其他工作时代表他们完成任务。通过为 AI 智能体赋予相关权限,它们可以自动执行决策、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超出系统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范围的任务,这是大多数 AI 助手无法做到的。
远航精密研究报告:精密镍基导体材料“小巨人”,受益于新能源车等市场发展及固态电池技术革新

远航精密研究报告:精密镍基导体材料“小巨人”,受益于新能源车等市场发展及固态电池技术革新

固态电池产业变化?集流体材料技术路线如何?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与电池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锂电出货量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yoy+32.6%)。(2)依据固态电解质材质及特性,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可以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个类别,多家车企及电池厂确定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复合集流体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2023 年全球复合集流体市场规模达到 18 亿元。预计 2025 年全球复合集流体的市场规模有望接近 300 亿元。复合集流体对动力电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能量密度、快充兼容性和安全性提升。目前可用作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材料有铜、铝、镍和不锈钢等金属导体材料、碳等半导体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不锈钢或铁基材料或将成为未来技术方向,铁的表面能形成一层厚且稳定的天然氧化层,这层钝化膜能有效“抑制硫化物的形成反应”,从而避免了腐蚀。新能源车及储能领域高增需求、固态电池持续技术升级均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较大机遇。
液冷行业分析报告:AI算力时代,液冷需求爆发

液冷行业分析报告:AI算力时代,液冷需求爆发

液冷技术可以分为直接接触式和间接接触式两种,直接接触式包括单相浸没式液冷、两相浸没式液冷、喷淋式液冷;间接接触式包括单相冷板式液冷、两相冷板式液冷。多条液冷技术路线快速发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各具优势,其中单相冷板式液冷在液冷数据中心的应用占比达 90%以上,是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业内主流的液冷技术方案。单相浸没式液冷节能优势更突出,且近年来该技术逐步趋于成熟,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完善,小规模商用不断推进。此外,喷淋式、两相冷板式、两相浸没式这 3 种液冷方案的技术研究和产业生态尚需完善。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