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

液冷行业分析:AI芯片功耗跃升,混合式液冷方案驱动氟化液需求增长

液冷行业分析:AI芯片功耗跃升,混合式液冷方案驱动氟化液需求增长

冷板与浸没混合式液冷方案有望成为现阶段主流选择。1)随着AI芯片功耗显著提升(如英伟达Rubin系列将推动单机柜功耗突破600kW),传统冷板液冷已难以满足散热需求。2)尽管浸没式液冷具备足够的散热能力,但其依赖大量冷却液,导致总体成本偏高,加之改造成本较高,规模应用、可靠性面临难题。3)相较纯浸没式方案,混合式液冷省去了高能耗的泵组、散热器、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等复杂部件,不仅降低了系统功耗、减轻密封要求、节省空间,还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
AI液冷行业专题报告:AI液冷,1-N及从国内到出海,共同促进产业链量利齐升

AI液冷行业专题报告:AI液冷,1-N及从国内到出海,共同促进产业链量利齐升

AI 液冷:预计 2025 年是渗透率加速的元年。随着生成式 AI 横空出世,传统的通算中心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 AI 算力需求,智算中心(AIDC)成为算力设施发展的必然趋势,配套的散热需求也将随之增长,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当前高功耗芯片及机组的散热需求。除英伟达外,谷歌、微软、Meta、华为、阿里等国内外云厂商均引入液冷技术方案。随着液冷技术从可选变为刚需,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预计2026 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将提升至 30%左右。
AI算力“卖水人”专题报告:液冷,AI算力新一极

AI算力“卖水人”专题报告:液冷,AI算力新一极

本篇报告核心要点:1、英伟达架构升级推动液冷发展,GB300液冷覆盖发热元件比例已达80%+,2027年Rubin架构Kyber机架有望实现100%液冷,GPU液冷需求显著增加;2、ASIC散热具有高毛利潜力,2026年有望迎来出货潮,谷歌、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将推出大量ASIC芯片;3、我们认为:液冷散热核心是制造业+材料学,中国本土企业的相关优势明显,看好中国本土未来将诞生国际一流的液冷公司。
液冷行业分析报告:AI算力时代,液冷需求爆发

液冷行业分析报告:AI算力时代,液冷需求爆发

液冷技术可以分为直接接触式和间接接触式两种,直接接触式包括单相浸没式液冷、两相浸没式液冷、喷淋式液冷;间接接触式包括单相冷板式液冷、两相冷板式液冷。多条液冷技术路线快速发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各具优势,其中单相冷板式液冷在液冷数据中心的应用占比达 90%以上,是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业内主流的液冷技术方案。单相浸没式液冷节能优势更突出,且近年来该技术逐步趋于成熟,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完善,小规模商用不断推进。此外,喷淋式、两相冷板式、两相浸没式这 3 种液冷方案的技术研究和产业生态尚需完善。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