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第5页

VIP免费

兴业科技研究报告:深耕皮革行业,汽车内饰革+印尼产能助力成长

公司是国内皮革制品行业龙头,深耕牛头层皮中高端产品 32 年,从主营鞋包带用皮革拓展至汽车内饰革、二层皮业务。公司 2021-2022 年先后收购宝泰皮革与宏兴汽车皮革,从鞋包带用皮革进军二层皮制品与汽车内饰皮革业务。2024Q1-3 公司实现营收 20.14 亿元,同比+3.77%,归母净利润 1.10 亿元,同比-36.78%。

新泉股份研究报告:汽车内饰件龙头,全球化进程开启

(1)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内饰件制造企业,乘用车仪表板总成和门内护板市占率逐年提升。预计到 25 年乘用车饰件市场规模超 4800 亿元,体量可观。(2)公司持续开拓乘用车客户,大客户合作稳定,同时积极开拓外饰业务,24H1 占比仅 3.8%,增长潜力较大。(3)公司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工厂投产在即,人工成本占营业总成本比重低于同业竞争对手 2-17pp,整体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汽车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迎接自主品牌高端化,高阶智驾平价化的新时代

总量回顾与展望:2024 年以旧换新效果明显,乘用车销量同比提升。乘用车:以旧换新有效缓解内需压力+出口持续放量,2024H2 景气回升,预计 2025 年政策持续乘用车销量继续同比增长。客车:2024年前 11 月出口和内需均回升,2025 年有望延续。重卡:2024 年前10 月内需承压同比下滑,2025 年内需均值向上值得期待,出口和天然气或持续景气。

汽车空气悬架行业专题报告:稳健与成长兼具的新赛道,拥抱高景气与新技术

空气悬架系统是自独立悬架面世以来汽车悬架行业的重大突破,比起传统悬架金属件的“硬连接”,空气悬架能对路面振动有明显的过滤削弱效果。对于新能源车而言,可以保持离地间隙,降低风阻,保护电池;对于商用车而言,可以助力重卡在行驶过程中减少对路面的冲击力损耗,延长公路寿命;对于车内人员而言,可以提高乘坐的舒适度和驾驶的操控感。国产空悬方案趋于成熟,未来空气悬架将逐渐从高端豪华车型向中端车型普及,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SVIP免费

汽车后市场维保行业专题研究:从汽车服务连锁发展论坛看行业发展趋势

2024 年车主消费行为趋于谨慎,汽车后市场维保行业产值小幅下滑。根据 F6 大数据研究院测算,2024 年后市场维保产值规模预计约 1.2 万亿元,同比下滑约 1%。其中进店台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单车年均维保支出预计为 2,559 元,同比小幅下滑 0.81%。分产品结构看,常规维保销量同比下滑,底盘相关业务正成为新的增量,其中刹车片更换频率和车龄无关,和行驶里程有关;控制臂、减振器、刹车盘随着车龄的增加更换频率提高,在车龄超过 7 年之后,控制臂和减振器更换频率会高于刹车盘。

明阳科技研究报告:座椅电动调节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度绑定座椅核心客户

座椅电动调节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拥有自润滑轴承(DU)、传力杆(LG)、粉末冶金零件(PM)和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MIM)四大系列产品,以及调节机构总成件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座椅的调节系统。截止到 2024 年上半年,分产品来看,金属粉末冶金零部件占比最高,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零件收入同比增速较快;分地区来看,公司收入以内销为主。分客户来看,2023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合计为 65.90%,客户结构较为集中。实控人合计控制公司 64.94%股权,股权结构较为稳定。
SVIP免费

中国女性汽车消费趋势报告(2024)

收入性别差缩小,女性消费力逐年提升 根据智联招聘《2023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女性的平均薪酬为8689元/月,5年来女性月平均薪酬涨幅达到近20%,而男性仅上涨0.05% 同时,男女薪酬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019年女性比男性月薪低23.5%,2023年该数据缩减至12%
SVIP免费

中小盘汽车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Robotaxi已至,自动驾驶风起

技术、成本、政策驱动,robotaxi 临近落地拐点。FSDV13 推出,可实现三点掉头,自主寻找车位等功能,自动驾驶更进一步。供给驱动需求,Robotaxi 能够解决现有网约车/出租车体验痛点,需求相对刚性。供给端技术、成本、政策成为核心。技术端受益大模型的发展,在体验和接管率上性能显著提升。成本端通过前装生产车辆、提升运营效率以及自驾技术逐步减少人员投入逐步降低成本;政策端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且海外特朗普当选后政策有望超预期,叠加巨头如特斯拉等强力推动,行业已经临近落地拐点。未来多方玩家参与,产业链持续协同,Robotaxi有望打开海量市场空间,而无论商用车还是乘用车,均孕育广阔机遇。

信测标准研究报告:物理类检测领先,深耕汽车布局军工赛道

深耕行业 20 余年,国内物理类检测领先品牌。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以电子电气业务起家,后开拓全国的实验室以及分子公司布局。目前公司业务结构包含检测服务和试验设备制造两大板块,2023 年设备/检测业务分别占收入比重24.1%/75.9%。其中检测业务板块包括汽车领域检测、电子电气产品检测、健康 与 环 保 检 测 、 日 用 消 费 品 检 测 , 在 2023 年 收 入 中 分 别 占 比40%/23.1%/6.2%/6%。公司控制权集中,股权结构稳定,2021 年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激发员工积极性。
VIP免费

松井股份研究报告:消费电子成就行业翘楚,车饰涂料勾勒多彩新境

公司以高端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特种装备等领域为目标市场,通过“交互式”自主研发、“定制化柔性制造”一站式为客户提供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系统化解决方案,特别是交互式自主研发模式的推出,可避免“闭门造车”的尴尬窘境,辅之以强研发能力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公司与终端客户之间的“绑定”关系有望不断加强,公司自身护城河不断拓宽。在强劲的竞争力支持下,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赢得了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国内 H 大客户、小米等终端客户的长期信赖,例如公司的拓印技术在国内 H 大客户 Mate60 机型成功应用量产,超低反射率/防腐蚀涂层解决方案在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端落地应用,同时公司乘用车涂料业务的产品类型和应用范围正在扩充丰富,当前该业务的布局已初见成效,收入规模正在快速提升。

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协同深度报告:从制造到科技,从车到机器人

1)人形机器人空间巨大。从需求侧看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短缺,用机器人代替人成为不可逆趋势;从供给端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不断迭代,使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人形机器人在短期内有望首先突破工业制造、商用服务等B端场景, 中长期可能逐步突破极端作业、家用服务等更为复杂的场景。只有当人形机器人突破C端家用等应用场景后,市场空间才会真正全面打开。环境感知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核心,从发展路径看,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将遵循从硬件驱动到软件驱动的发展规律。

汽车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电动智能与机器人共舞,行业周期加速向上

智能汽车:特斯拉FSD入华可期,Robotaxi元年到来。(1)24年6月,按照23年11月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工作安排,工信部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这标志着L3+试点政策的逐步落地。叠加特斯拉FSD入华进程有望加速,未来L3+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2)城市NOA成智驾标配,Robotaxi元年开启。2023年是城市NOA元年,2024年是城市NOA进展迅速的一年,城市NOA已成为了主机厂竞争的重点领域,相关零部件配套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是Robotaxi元年,百度萝卜快跑与特斯拉Cybercab领先市场,未来有望成高阶自动驾驶的重要应用场景。(3)重视华为大周期。问界:2月M9开启交付,M5/M7改款陆续上市,M8明年上市;享界:8月S9上市;尊界:11月S800亮相,明年上市。华为朋友圈不断扩大,新车型值得期待。(4)继特斯拉之后,华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引领国内新质生产力布局,其他主机厂也相继开始推进,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进入“百花齐放”阶段。建议关注华为、小米汽车产业链,以及智驾增量零部件机会;同时,重视与机器人配套有较高协同度的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