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第6页

机器人传感器行业专题报告:机器人感知核心,未来的星辰大海

机器人外界环境感知与智能化提升依赖高性能传感器。 [Table_Summary] 人形机器人大致包括感知系统、传动系统、电源系统、大脑、结构件几个方面,其中传动系统成本占比 30-40%,以传感器为主的感知系统成本占比约 20%左右,大脑、电源系统、结构件等占比 30%-40%。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大致包括视觉传感器、力/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惯性传感器(IMU)、流量传感器等,传感器是机器人实现外界环境感知和交互的关键。

速腾聚创研究报告:从车载激光雷达向机器人迈进

速腾聚创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厂商,客户覆盖乘用车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公司作为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在高阶智驾落地进程中已经具备较好量产能力和成本优势,不断获取全球车企定点。24 年开始,公司 E 平台激光雷达开始针对机器人领域布局,并拓宽在感知算法、灵巧手等解决方案领域的技术能力,有望长期受益机器人需求发展。我们看好乘用车以及机器人市场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并看好公司盈利能力修复。

汽车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电动智能与机器人共舞,行业周期加速向上

智能汽车:特斯拉FSD入华可期,Robotaxi元年到来。(1)24年6月,按照23年11月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工作安排,工信部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这标志着L3+试点政策的逐步落地。叠加特斯拉FSD入华进程有望加速,未来L3+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2)城市NOA成智驾标配,Robotaxi元年开启。2023年是城市NOA元年,2024年是城市NOA进展迅速的一年,城市NOA已成为了主机厂竞争的重点领域,相关零部件配套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是Robotaxi元年,百度萝卜快跑与特斯拉Cybercab领先市场,未来有望成高阶自动驾驶的重要应用场景。(3)重视华为大周期。问界:2月M9开启交付,M5/M7改款陆续上市,M8明年上市;享界:8月S9上市;尊界:11月S800亮相,明年上市。华为朋友圈不断扩大,新车型值得期待。(4)继特斯拉之后,华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引领国内新质生产力布局,其他主机厂也相继开始推进,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进入“百花齐放”阶段。建议关注华为、小米汽车产业链,以及智驾增量零部件机会;同时,重视与机器人配套有较高协同度的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豪能股份研究报告:机械传动龙头,新能源车、机器人业务加速发展

机械传动领军,新能源车&机器人浪潮下开启成长新征程。齿轮行业外包化、国产化,自主传动厂商迎新机遇。公司是麦格纳和大众核心供应商,通过拓品类(同步器到差速器和减速器)、由 Tie2 向 Tie1 发展(零部件到总成),实现客户结构升级(传统车企到新能源)和应用场景拓展(新能源车到机器人)。

汽车行业年度策略:自主乘用车份额持续提升,Robotaxi+机器人产业趋势愈发清晰

零部件:Robotaxi 与人形机器人逐步突破,汽零有望迎来新增长点。(1)Robotaxi:政策逐步成熟,行业加速实现商业化。政策方面,《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标志着 Robotaxi 相关政策正快速走向成熟,截至 2024 年 3 月,国内已有 51 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行业发展层面,Robotaxi 在智驾算法以及整车执行端快速进步,且当前其车型快速迭代,代际成本大幅下降,有望加速助力 Robotaxi实现商业化。根据如祺出行招股说明书,全球 Robotaxi 的市场空间有望在 2030年达到 8349 亿美元。(2)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有望带来全新增量。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进军人形机器人行业,其人形机器人在灵活性、轻量化、智能化等方面均不断提升,根据 GGII,预计到 2026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 3.5%,市场规模超 20 亿美元,到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 亿美元。据 M2 觅途咨询,2023 年三大执行器(线性执行器、旋转执行器、灵巧手)占人形机器人主要零部件价值量的 73%,主要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减速器、力传感器、空心杯电机及轴承构成,汽车零部件企业有望借助技术、客户关联度较高等优势,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汽车行业Robo+2025年投资策略:高阶智驾渗透率爆发,机器人迎0~1突破

1、高阶智驾:爆发式增长即将到来,20-40 万市场加速出清。  渗透率:预计 25 年达到 15%,YOY+200%。在政策松绑、成本下探、大算力芯片上车、软件进阶端到端趋势下,24 年高阶智驾渗透率达到 5%,随着 20 万附近车型集中装车,25 年有望达到 15%。格局:全栈自营模式优势扩大,20-40万整车市场开启淘汰赛。高阶智驾竞争力五要素:数据、算力、人才、资金和内部协同。Tier0.5 模式在数据获取、迭代能力和客户响应速度上劣于全栈自研,全栈自研模式优势有望扩大;20-40 万价格带是目前整车环节格局最模糊的细分市场,该价格带消费者对高阶智驾需求最敏感,高阶智驾将加速 20-40 万市场出清。

EAI(具身智能)行业专题报告:驱动通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技术

从模拟、感知、交互三方面训练具身智能:模拟器在训练具身智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提供逼真的虚拟环境进行算法开发和模型训练,帮助研究人员在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加速迭代的同时,将研究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应用。另外,具身感知让智能体理解物理世界中的视觉推理和空间,技术包括视觉同步定位与绘图(vSLAM)和 3D 视觉定位,帮助智能体在动态环境中移动和互动。具身交互则强调智能体在物理或模拟空间中与环境和人类的互动能力,典型任务如具身问题解答(EQA),需要智能体主动探索环境,整合信息并执行目标导向的动作。
加载更多